当前位置:首页 > 翰林刷题小程序真题 > 正文内容

【教师考试】【(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2015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

(1).

下列的指挥图示适用于哪部作品()

A.威尔第《饮酒歌》
B.贝多芬《欢乐颂》
C.舒伯特《菩提树》
D.比才《哈巴涅拉》
正确答案D

(2).“演奏家在舞台的钢琴前安静地坐了4分33秒,台下观众在这段时间内发出的杂音和环境音,就是这部作品的演奏内容。”这是20世纪中叶的一首音乐作品,其创作者是()

A.约翰·凯奇
B.克拉姆
C.科普兰
D.格什温
正确答案A

(3).下列哪部作品与琵琶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的体裁相同()

A.贝多芬《命运》
B.鲍罗丁《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C.舒伯特《鳟鱼》
D.维瓦尔第《四季》
正确答案A

(4).“刘老师要求学生既可以用各种鼓槌,也可以用手指或指尖在鼓的不同部位敲打,并鼓励学生尝试用其他各种方法奏出鼓的各种声音。”上述教学行为主要体现的是()

A.理论性
B.探索性
C.规范性
D.科学性
正确答案B

(5).下列不适合作为初中音乐编创教学的活动是()

A.学生记录生活中的声音和音乐,再重新制作
B.学生创编节奏音型为歌曲伴奏
C.学生根据材料合作创编短曲,并以乐谱或图谱记录
D.每位学生独立创作一首二声部合唱
正确答案D

(6).

符合图中画面及诗词意境的占曲是()

A.《梅花三弄》
B.《竹枝词》
C.《阳关三叠》
D.《哀郢》
正确答案C

(7).流行于康、藏地区,多用牛角琴或二胡领舞伴奏的歌舞音乐是()

A.堆谐
B.囊玛
C.弦子
D.热巴舞
正确答案C

(8).

下图中的文场乐器属于哪个剧种()

A.京剧
B.昆曲
C.河北梆子
D.花鼓戏
正确答案B

(9).施光南创作的著名歌剧取材自鲁迅的哪部文学作品()

A.《伤逝》
B.《祝福》
C.《孔乙己》
D.《狂人日记》
正确答案A

(10).

11—13世纪,法国的游吟诗人涵盖了社会的各个阶层,他们常用的乐器是()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B

(11).画家莫奈所属的美术流派风格和下列哪位作曲家的音乐风格类似()

A.比才
B.德彪西
C.斯特拉文斯基
D.勋伯格
正确答案B

(12).

最能表达下列谱例片段音乐特色的表演形式是()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A

(13).在印度尼西亚的甘美兰音乐中,担任旋律的装饰、润色功能的乐器是()

A.竹排箫
B.排箫
C.排鼓
D.铜排锣
正确答案D

(14).

下列谱例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和声音程是()

A.大三度
B.小三度
C.小二度
D.大六度
正确答案B

(15).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列哪句描述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的目标()

A.学会用简单的舞蹈语汇表现《春江花月夜》的诗情画意
B.能够背唱《眷江花月夜》的主题
C.在听、唱、演的实践活动中,运用比较、探究等方法体验《春江花月夜》的意境
D.能利用身边的各种道具进行音响的造型创造,展现《春江花月夜》的意境
正确答案C

(16).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机构已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体系,其中设有大乐署、教坊与“小部音声”的朝代是()

A.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正确答案B

(17).

下列谱例是哪一种教学体系的记谱法()

A.达尔克罗兹
B.奥尔夫
C.铃木镇一
D.柯达伊
正确答案D

(18).“李老师喜欢选择经典的音乐作品作为其欣赏课的内容,特别是那些经过‘时间考验’的优秀作曲家的作品,而很少欣赏流行音乐。”上述教学行为体现的哲学观是()

A.唯理主义
B.经验主义
C.折衷主义
D.实用主义
正确答案B

(19).“小龙是初一的学生,他在音乐课上发出持续不断的吵闹声,张老师让他站在教室的角落里,十分钟后,他承诺不再吵闹,张老师让他回到了座位上,和大家一起上音乐课。”从行为主义观点来看,张老师的做法属于()

A.连续渐进
B.正强化
C.负强化
D.塑造
正确答案C

(20).在欣赏探戈舞曲风格的作品时,主要应该让学生关注音乐中的哪些要素()

A.音色与结构
B.音高与节拍
C.调式与和声
D.节奏与织体
正确答案D

(21).合唱各声部之间在均衡方面的要求是()

A.各声部之间的人数要保持一致
B.每个声部都要求有完全一致的音质和音色
C.声部与声部之间,既要相互依托支持,又要保留本声部的特性
D.在二部合唱中,低声部的演唱力度在任何时候都要弱于高声部
正确答案C

(22).

下面谱例是流行音乐组合S. H.E演唱的歌曲《不想长大》的副歌旋律,它引用了哪部作品的主题(?)

A.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
B.科特比的《波斯市场》
C.莫扎特的《第四十号交响曲》
D.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曲》
正确答案C

(23).下列哪个速度术语适用于葬礼进行曲()

A.Andante
B.Allegretto
C.Allegro
D.Presto
正确答案A

(24).

下面谱例中,乐句A和乐句B的关系是()

A.变奏
B.模进
C.对比?
D.重复
正确答案A

(25).

下列谱例的曲作者是()

A.赵元任
B.萧友梅
C.李叔同
D.黄自
正确答案D

(26).

下列谱例中的旋律是由双簧管独奏的引子部分,出自于哪部作品()

A.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B.民族管弦乐曲《瑶族舞曲》
C.管弦乐曲《春节序曲》
D.管弦乐组曲《山林之歌》
正确答案A

(27).

下列谱例中的民歌主要流行于哪个省()

A.山东
B.山西
C.江西
D.江苏
正确答案D

(28).

下面谱例中旋律的调式是()

A.宫调式
B.羽调式
C.小调式
D.大调式
正确答案B

(29).为电影《卧虎藏龙》配乐的是()

A.久石让
B.刘欢
C.谭盾
D.陈其钢
正确答案C

(30).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方法(观察、谈话、讨论、课堂提问、音乐表演、音乐创作等),尽量广泛地观察学生,记录学生的各种表现,及时采用积极的方式进行评价,以促进学生进步。 这种评价属于()

A.形成性评价
B.终结性评价
C.标准性评价
D.导向性评价
正确答案A

(31).“上课铃响了,初-(9)班的同学们刚刚上完体育课,都满头大汗地跑进音乐教室,大部分同学拿着课本不停地扇。刘老师开始播放《卡门》序曲,平时就很调皮的陈锋又迟到了,手里还拿着排球进教室,刘老师生气地瞪了他一眼,继续上课,在分组讨论如何表现斗牛士的形象时,教室里气氛热闹起来,陈锋乘机把排球拿起来重重地拍击了一下,‘砰!’的一声将大家的注意力全都吸引了过去,刘老师把陈锋叫到讲台前,狠狠地训斥了一顿,就直接开始上课了……” 问题:对上述的教学片段案例进行分析,并简述如果你是刘老师,你会如何处理这种情况。

(1)这是一个问题案例。 (2)本节课是音乐鉴赏课,从案例中我们会发现老师并没有很好地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当面对学生调皮时,他不但没有正确地去引导大家进行讨论,而是把调皮学生叫到讲台前进行了训斥,忽略了学生的感受,这种做法不符合《新课标》中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在《新课标》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应该进行引导,首先面对学生迟到,作为老师不应该做出生气地瞪他的举动,这样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而是应该用语言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比方说:这节课欣赏的是《卡门》序曲,大家一起来想象一下现在大家都处于斗牛场内,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斗牛场内的欢呼声。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也就会回到乐曲中。当面对学生在讨论环节出现调皮捣乱的现象时,老师可以让学生给大家表演一下斗牛场中斗牛士的那种英姿飒爽的姿态,从而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从而缓解课堂气氛。

(32).

将下面《青年友谊圆舞曲》(片段)改写为一首进行曲。青年友谊圆舞曲(片段) 要求: (1)采取合适的节拍和速度。 (2)允许对原曲旋律做增减音符、改动节奏的处理,但需保持原有旋律的基本框架。

【创作提示】进行曲主要是军队中用来统一行进步伐一致,以偶数拍做周期性反复,常用四分之二、四分之四的拍子,加附点节奏或切分节奏来加强弹性,形成推进感,有时也用三连音代替附点节奏。

(33).

分析下面的谱例。 云中的城堡 要求: (l)画出结构图示,写出乐曲的结构名称。(10分) (2)简要说明乐曲的节拍特点和调式特点。(5分)

(1)乐曲是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图示: 155 -拍,再现句拍子与A乐段拍子形式相同。 调式特点:本乐曲为a小调,A乐段以a和声小调形式出现,以a自然小调结束;B乐段的c乐句转入F大调,再现句与A乐段曲式结构相同,最终乐曲以a自然小调结束全曲 四、教学设计题

(34).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七年级 教学内容:学唱《可爱的家》 要求:. (1)设定教学重点和难点。(10分) (2)针对重点与难点写出教学策略与基本步骤。(25分) 可爱的家

《可爱的家》 一、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充分地参与歌曲表现并获得丰富的个性体验。 2.教学难点:弱起小节。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一组家庭视频(歌曲为《让爱住我家》,画面为家庭图片),邀请会唱的同学跟着轻轻 唱一唱。 设问:照片上每个人的表情都是怎样的?为什么他们都在笑?听了背景音乐,你们又想到了 什么?(板书:可爱的家) 设问:家带给你怎样的感觉?请用一个词语表述。 讨论;那些年自己家人之间一些幸福的事情,引出今天所要学习的歌曲《可爱的家》。 (二)新课教授 1.欣赏完整歌曲(合唱版本)并简单介绍这首歌。 设问:歌曲描写的内容是什么?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给学生讲述它的创作过程:这首歌是作曲家比肖普为歌剧《克拉里——米兰姑娘》写的主题歌,并把这部歌剧的内容讲一下,歌曲采用英国西西里尼民歌的音调写成。 3.用投影仪把歌曲的旋律显现出来并请一位同学上来用彩色的笔把旋律线条勾画出来,老师在旁边加以指导。 设问:这首歌的旋律线条是平淡还是起伏跌宕的?应该以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 4.学习歌曲的旋律,用单手打击节奏,学生轻声随琴跟唱。男生低声部,女生高声部,主动引导学生找出弱起小节并加以讲解。 5.分析歌曲结构,加入歌词,采用男生、女生合唱形式演唱歌曲。 (1)请学生们画出这首歌的结构,相同的乐句用相同颜色的笔画。 (2)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分析歌曲结构,教师加以启发指导。 (3)首先女生演唱高声部歌曲,其次男生演唱低声部歌曲,最后男女生合唱,教师进行指导。 6.请同学们跟着音乐把歌曲演唱一遍,(学生跟音乐演唱歌曲,老师用钢琴伴奏)注意歌曲的基本情绪,有感情地演唱,完整合唱歌曲。 (三)巩固与提高 1.请学生根据歌曲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来做即兴小品表演。 2.全体用合唱的形式来唱这首歌,分声部,并表演动作,用轮唱、伴唱的形式来演唱。 (四)小结与作业 这首歌的歌词带给我们的是家的幸福和温馨,说到家,说到家中的父母,我们心中都有自己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小家,在学校我们共同拥有一个大家,无论是小家还是大家,我们应该彼此和睦相处,互相关心,珍惜这份家庭的缘分,关爱家人,关爱他人。

(35).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分析下面七年级欣赏课例,并对其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 【课题名称】非洲的灵感——鼓乐 【教学内容】欣赏加纳鼓乐 【教学目标】 1.从欣赏中提炼节奏,并初步感受加纳鼓乐的节奏特点。 2.通过参与鼓乐演奏,体验加纳鼓乐的风格特点。

(1)此教学设计中缺少教学重难点,在教学过程环节缺少小结与作业环节。 我们可以把教学重难点设置为: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加纳鼓乐的节奏特点。 教学难点:鼓乐演奏。 教学过程环节中的小结与作业设置为: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今天所学的加纳鼓乐及其风格特点,并请学生回家练习实践。 (2)本课的教学设计虽然内容丰富,导人环节更是能够给学生带来直观的感受,在欣赏体验的环节,教师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在探究环节教师带领学生练习节奏,更是能够加深学生对于加纳鼓乐的理解。这说明教师在课前也是做足了功夫,但是还是有一些环节存在问题。 ①教学目标:三维目标混乱,目标应为三个维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但此教学设计中并未这样设计,可以设计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领略非洲鼓乐的魅力,初步对非洲音乐产生兴趣。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参与鼓乐演奏,体验加纳鼓乐的风格特点。 知识与技能目标:在欣赏中提炼节奏,学习敲击节奏并初步感受、了解加纳鼓乐的节奏特点。 ②知识拓展环节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一段非洲舞蹈视频并模仿学习非洲舞蹈动作的愿望是好的,但是应该要与本课加纳鼓乐相联系,教师要引导学生一起探讨一下舞蹈动作的节奏特点,再去根据这三种特点编创模仿。在这一环节的第三点里学生随着加纳鼓乐音乐,一部分同学敲打鼓乐节奏,另部分同学表演非洲歌舞,这一环节设置得也很精妙。教师在实际教学的时候要注意课堂纪律的把握,可以创设一个非洲部落音乐会的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课的知识点。

此题目数据由翰林刷题小程序免费提供

扫描二维码免费使用微信小程序搜题/刷题/查看解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翰林刷题小程序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20230611.cn/post/9925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