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翰林刷题小程序真题 > 正文内容

【医药卫生考试】【卫生系统招聘(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理论考试真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B.“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体现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C.“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属于相对主义
D.“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体现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正确答案D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产关系具有历史性,随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
B.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C.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D.等价交换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B

(3).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焦裕禄同志之所以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共产党员的光辉典范,之所以深受人民群众爱戴,根本原因在于他视人民群众为衣食父母、诚心诚意当人民公仆。以上材料表明()。

A.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B.英雄人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D.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
正确答案C

(4).“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建设“一带一路”,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将让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推动更多国家和地区开展全方位合作,共克时艰、共创辉煌。这说明()。

A.联系就是事物内部各要素间的相互影响
B.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部分
C.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必然的多样的联系
D.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一带一路”的建设和发展
正确答案D

(5).“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又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这一判断的哲学依据是()。

A.事物的主要矛盾没有变化,矛盾的主要方面发生了变化
B.事物的基本矛盾没有变化,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C.事物的主要矛盾没有变化,次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D.事物的根本矛盾没有变化,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正确答案A

(6).“土生土长,仁慈仁爱,育满堂才俊儿孙,倾六十春秋建天下第一村。求真求实,创新创奇,握真理挡风沐雨,代十亿农民书千年功德经。”吴仁宝毕生的追求展示了“一个党员一辈子的为党、为国、为民情怀”。吴仁宝用他的传奇一生告诉我们()。

A.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B.只要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就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C.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D.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应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正确答案C

(7).一切受人民欢迎、对人民有深刻影响的艺术作品,从本质上说,都必须既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又引领人民精神生活,都必须在人民的伟大中获得艺术的伟大。可见,优秀的文化()。

A.源于时代的智慧,推动时代的前进
B.反映时代的潮流,决定时代的走向
C.源于时代的实践,引导时代的发展
D.彰显时代的精神,创造时代的未来
正确答案C

(8).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观点是()。

A.形而上学
B.唯心主义
C.唯物主义
D.辩证法
正确答案B

(9).北极熊变瘦了!科学家说,由于污染增多,污染物进入北极熊体内使其体型缩小;全球气候变暖,海洋冰面减少,北极熊要花费更多的能量猎食,这样就限制了它的生长。下列选项中与“北极熊减肥”现象所蕴含哲理相一致的是()。①水积鱼聚,木茂鸟集②对症下药,量体裁衣③上律天时,下袭水土④物我一体,心物一体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正确答案A

(10).杜甫诗云“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下列与该诗句体现的哲学道理相同的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C.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D.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正确答案B

(11).“把握火候”“注意分寸”“适可而止”强调在实践中应把握()。

A.适度原则
B.重点论原则
C.两点论原则
D.永恒发展原则
正确答案A

(12).“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所体现的哲理是()。

A.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B.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C.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D.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正确答案B

(13).古希腊赫拉克利特认为“人不能两次踏人同一条河流”。这一观点()。

A.夸大了物质运动
B.否认了相对静止
C.否认了意识的能动性
D.肯定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
正确答案D

(14).以下所列各项活动中,属于实践活动的是()。①学生听课做作业②教师给学生讲课③经济政治体制改革④中美进行钢铁贸易谈判⑤第五次人口普查⑥蜘蛛织网,蜜蜂采蜜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正确答案B

(15).《贞观政要》中的“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段富含哲理的名言给我们的启示是()。①善于听取他人意见,是促进认识发展的重要途径②避免重犯他人错误,才能使自己在生活中不犯错误③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发展④自觉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有利于把握社会发展规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B

(16).去年我国有些河流断流,这是由天气长期干旱造成的,同时也与这些河流中上游流域的森林砍伐过量、植被破坏严重、蓄水功能下降等因素有关。从因果关系看,这属于()。

A.一因多果
B.一果多因
C.同因异果
D.同果异因
正确答案B

(17).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度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但在现实生活中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这说明()。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④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正确答案D

(18).荀子在《劝学》中提到:“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下列说法与此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B.入山问樵,入水问渔
C.不怕万事不利,就怕灰心丧气
D.不畏义死,不荣幸生
正确答案B

(19).“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恩格斯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A.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B.矛盾双方相互渗透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正确答案D

(20).从哲学角度看,成语故事“守株待兔”中农夫的错误在于()。

A.把偶然当必然
B.把现象当本质
C.把可能当现实
D.把原因当结果
正确答案A

(21).下列属于社会实践中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

A.农民播种小麦
B.演员登台表演
C.警察侦破案件
D.科学家进行物理实验
正确答案A

(22).经验论的错误在于()。

A.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强调了感性认识的可靠性
D.否认了理性认识的作用
正确答案D

(23).“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来说,改革会使人人受益”,但“改革不是一首田园诗,它伴随着眼泪和痛苦”。对这两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理解正确的是()。

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正确答案B

(24).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的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上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

A.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
B.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C.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形式
D.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正确答案D

(2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B.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
C.运动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D.对立统一的观点
正确答案A

(26).下列与“滴水穿石”蕴含相同的哲学寓意的是()。

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C.吐故纳新
D.望梅止渴
正确答案A

(27).A是B省第一家政府以购买服务方式运转的专业性、职业化社会工作机构,该机构不仅是B省,也是全国第一家专业的承接政府有关社会工作的社工机构,它的建立对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有着重要作用。该做法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从整体上把握现象之间的必然联系
B.要树立创新意识破除陈旧观念
C.办事情首先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D.要按客观规律办事,积极促成质变
正确答案B

(28).“一带一路”建设将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创造前提条件,在区域合作新格局中寻找未来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可谓是“一子落而满盘活”。这段话反映的哲学原理是()。

A.解决问题时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B.矛盾双方的转化是线上的、有条件的
C.次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D.抓主要矛盾的同时要注意解决好次要矛盾
正确答案A

(29).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A.能否满足人们的需要
B.能否被大多数人认可
C.能否受到重视
D.能否在实践中得到检验
正确答案D

(30).面对一棵大树,一位教授算了两笔不同的账:算法一,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大树,按当时市价计算最高能卖2000元;算法二,从大树产生的氧气、减少大气污染、涵养水源、为鸟类与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的生态效益计算,其价值最低为130万元。该教授的算法二强调了()。

A.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B.物质运动的规律性
C.人的意识活动的能动性
D.事物矛盾的对立性和孤立性
正确答案A

(31).“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这一谚语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合理内核
B.意识是物质结构的重新组合
C.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
D.意识是感性认识的集合
正确答案C

(32).“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这是()。

A.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论与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正确答案C

(33).以下名句中揭示的哲学道理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
B.在纯粹的光明中,就像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
C.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D.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正确答案D

(34).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3元;每增加1个就业岗位,可间接带动7个人就业。这体现的哲理是()。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D.事物是多种多样的
正确答案B

(35).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

A.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B.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论
C.承认一切皆有可能的可知论观点
D.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唯物主义
正确答案A

(36).下面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A.形存神存——理在事先
B.理在气先——削足适履
C.掩耳盗铃——削足适履
D.统筹兼顾——刻舟求剑
正确答案A

(37).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体现了()。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观点
B.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C.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
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正确答案D

(3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政治上层建筑的是()。

A.法律思想
B.立法制度
C.军队
D.警察
正确答案A

(39).现在科学家发现,在水深超过4000米的可见光不能到达的深海底,在高温、高压、剧毒、缺氧的环境里,仍然存在大量海底热液生物,它们靠海底热液带出的能量进行化合作用合成有机质而生存。而以前人们认为一切生物的生长都依赖阳光。这从一个侧面表明()。①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②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④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正确答案C

(40).亚洲有一种毛竹,最初5年里在地下生根长达几千米,人们几乎看不到它的生长。第6年雨季到来时,它钻出地面,以每天60厘米的速度迅速长到30米高。这种现象反映了()。

A.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B.只要发生量变,就有质的飞跃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认识事物要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正确答案A

(41).下面与“牵牛要牵牛鼻子”的哲学寓意一致的是()。①纲举目张②蛇打七寸③集腋成裘④分清主流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正确答案A

(42).强调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从哲学的角度上看是()。

A.看到了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B.承认外因对事物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C.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D.肯定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正确答案A

(43).古希腊晚期由于连年战争,人们普遍渴望安宁和谐的生活;罗马和东方人的宗教观念侵入希腊哲学内部,毁坏了希腊人的思辨理性精神,斯多亚派主张要服从命运,愿意的人,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命运拖着走。如果你命定康复,不要找医生如果你命定不康复,找医生也不起作用。这种宿命论的观点()。

A.只承认偶然性,否定了必然性
B.只承认必然性,否定了偶然性
C.辩证处理了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关系
D.顺应自然规律,随遇而安
正确答案B

(44).“如狮子身中虫,自食狮子肉,非余外虫。如是佛子自破佛法,非外道天魔能破”;“酒香不怕巷子深”;“外疾之害,轻于秋毫,人知避之;内疾之害,重于泰山,而莫之避”。这些句子均体现了同一哲学原理,这一哲学原理是()。

A.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B.意识与物质的辩证关系
C.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D.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正确答案D

(45).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广延性
B.存在性
C.物质性
D.可知性
正确答案C

(46).1994年4月20日,我国通过一条64K的国际专线,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互联网时代从此开启。历经20多年,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公认的网络大国。这主要说明()。

A.构建事物之间的联系要遵循客观规律
B.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多样的和无条件的
C.联系构成运动,引起事物变化和发展
D.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主观的
正确答案C

(47).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

A.坚持均衡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B.坚持均衡论和一点论的统一
C.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D.坚持两点论和一点论的统一
正确答案C

(48).“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这首西方流传的民谣说明的哲学原理是()。

A.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B.真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
C.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
D.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正确答案C

(49).邓小平强调:“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就干不出新事业。”从哲学角度讲,这句话主要告诉我们做事情要()。

A.善用质变与量变的辩证关系,用创新的理念对待新事物
B.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准确判断、敢作敢为
C.善用联系的观点,发现发展的新态势、新思维
D.运用两点论和两分法,一分为二看待“闯”与“冒”的精神支撑
正确答案B

(50).恩格斯曾说:“一切观念都来自经验,都是现实的反映——正确或歪曲的反映。”这句话是说()。

A.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
B.意识是主观世界的客观映象
C.正确的意识和错误的意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D.意识活动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过程
正确答案C

(51).黑格尔认为,实践就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去“规定”和改造客观世界。这一观点否认了实践的()。

A.客观物质性
B.无限上升性
C.主观能动性
D.社会历史性
正确答案A

(52).中国画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强调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国画的“写意”,能将万千山水收于尺幅,这正是中国画的奇妙之处。国画创作的这种特点表明()。①意识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②画家的意识直接改造了物质世界③画家的意识活动具有主观创造性④画家的意识活动可以独立于物质之外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正确答案A

(53).人类在太空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技术可以为人类造福,但太空活动留下的大量航空器残骸等太空垃圾却可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危害。这个事实印证了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福兮,祸之所伏。”这个命题表明()。①矛盾双方逐渐融合趋向一个无差别的统一体②矛盾双方是相互对立、相互分离的趋势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④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正确答案C

(54).“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出自《新唐书》,为褚遂良向唐太宗的谏言,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1)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转化(3)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4)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A.(1)(4)
B.(1)(3)
C.(3)(4)
D.(1)(2)
正确答案C

(55).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A.劳动者
B.劳动对象
C.科学技术
D.管理方式
正确答案C

(56).据《三国志》记载,名医华佗有一次给州官倪寻和李延看病,两人都是头痛发热,可是华佗给倪寻开的是泻药,给李延开的是发散药。两人很不理解,华佗解释说,倪寻的病是内部伤食引起的,李延的病是外部受冷感冒引起的,病症不同,所用的药当然不同。这个故事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量变引起质变
C.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
D.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正确答案A

(57).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第二次飞跃指的是()。

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B.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C.从实践到感性认识的飞跃
D.从实践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正确答案B

(58).下列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蕴含的哲学道理相同的是()。

A.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B.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C.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D.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正确答案B

(59).“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B.实践对认识有决定作用
C.现象和本质是同一的
D.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正确答案D

(60).“任何个别(无论怎样)都是一般”。这句话的含义是()。

A.特殊性就是普遍性
B.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
C.普遍性是特殊性的总和
D.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正确答案D

(61).下列关于客体与物质形态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客体都是物质形态,所有物质形态都是客体
B.所有客体都是物质形态,部分物质形态是客体
C.部分客体是物质形态,所有物质形态都是客体
D.部分客体是物质形态,部分物质形态是客体
正确答案C

(62).与“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具有相同哲理的是()。

A.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B.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C.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D.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正确答案A

(63).下列诗句中,体现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这一哲学理论的是()。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
C.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正确答案C

(64).实践的共同性的基本特征具体体现为()。

A.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B.尝试性、探索性和学习性
C.生产实践、改造社会和科学实验
D.客观性、目的性和探索性
正确答案A

(6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依据的辩证法原理是()。

A.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B.矛盾的斗争性原理
C.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D.矛盾的同一性原理
正确答案C

(66).“良机对于懒惰没有用,但勤劳可以使平凡的机遇变成良机。”这说明()。

A.只要有良好的机遇,就能走向成功
B.解放思想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思考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发挥巨大作用
正确答案C

(67).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讲话中多次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提醒,希望党的干部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所蕴含的哲理是()。

A.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C.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进程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正确答案B

(68).“防微杜渐”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对立统一规律的原理
B.质量互变规律的原理
C.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规律的原理
正确答案B

(69).下列关于具体科学与哲学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没有具体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就没有哲学②具体科学是哲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③哲学是科学,科学也是哲学④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正确答案B

(70).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是()。

A.有无绝对真理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D.存在决定思维的问题
正确答案C

(71).当前中国面临的贸易摩擦不但源于产业结构、贸易政策等经济因素,也与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息息相关。这反映了()。

A.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复杂多样的
C.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D.结构变化会引起事物性质的变化
正确答案B

(72).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是()的发展水平。

A.政治
B.科学
C.文化
D.生产力
正确答案D

(73).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形式,体现着()。

A.矛盾双方的绝对同一
B.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C.矛盾双方的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和共同发展
D.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
正确答案C

(74).“顺大势者成,逆大势者败”“高素质者成,低素质者败”“目标近者成,目标虚幻者败”,这些说法体现的哲学观点是()。①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把“想”和“做”结合起来②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③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从实际出发④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主观因素制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
正确答案B

(75).俗语说“走不以手,缚手不能集疾”,下列与该俗语哲学道理相同的是()。

A.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
B.牵一发而动全身
C.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
D.生命在于运动
正确答案B

(76).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蔡振华说:“中国作为一个体育大国,随着足球环境的不断改善、足球运动的不断普及和提高,申办世界杯应当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蔡振华的说法体现了()。

A.办事情要掌握系统优化法
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绝对的运动必然会带来预期的效果
正确答案B

(77).航空界有个关于飞行安全的“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及1000起事故隐患。“海恩法则”启示我们()。

A.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规律
B.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
D.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正确答案B

(78).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正确答案C

(79).发展文化产业,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可以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也要看到,一些人在利益驱动下,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讲社会效益,制作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的文化产品,给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

A.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B.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分清事物的主流和支流
D.透过事物的现象看本质
正确答案C

(80).下列学者观点与其代表的哲学派别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泰利斯:万物产生于水——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陆象山: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客观唯心主义
C.老子:道生万物,道就是无——主观唯心主义
D.德谟克利特:一切事物都是由不能再分的物质微粒原子组成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正确答案A

(81).“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辩证的认识运动,充分体现了()、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主观和客观
B.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C.理论与实践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正确答案A

(82).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下列选项中反映出相同哲理的是()。

A.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B.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C.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D.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正确答案D

(83).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B.个人和群众的关系问题
C.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关系问题
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正确答案D

(84).下列俗语与其所包含的哲学原理对应错误的是()。

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B.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体与精神相统一
D.天地和气,万物自生——自然界是客观存在
正确答案A

(85).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了()。

A.实践的观点
B.革命的观点
C.阶级的观点
D.历史的观点
正确答案A

(86).“善泳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

A.主要矛盾是关键
B.要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C.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D.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正确答案D

(87).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写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强调()。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书本知识不能指导实践
C.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D.一切知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
正确答案C

(88).“激变论”的错误在于()。

A.否认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B.否认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C.否认量变中有部分质变
D.只承认量变不承认质变
正确答案A

(89).下列选项符合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是()。

A.和平—战争—和平
B.小麦—面粉—面包
C.废钢铁—自行车—废钢铁
D.水蒸气—水—冰
正确答案A

(90).“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哪个原理完全一致?()

A.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B.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C.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D.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
正确答案B

(91).下列俗语中所蕴含的哲学原理与“春打六九头,备耕早动手”不同的是()。

A.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适时
B.惊蛰地气通,搂麦要进行
C.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
D.处暑种高山,白露种平川,秋分种门外,寒露种河湾
正确答案C

(92).我们通过眼、耳、口、鼻、舌等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

A.感觉
B.知觉
C.表象
D.分析
正确答案B

(93).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说道:“我认为,在人类的一切知识中,最有用但也最不完善的知识就是关于人的知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破解了“人是什么”之谜。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A.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B.所有人属性的综合
C.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内在统一
D.社会角色的总和
正确答案A

(94).“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和“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这两句诗包含的共同哲理是()。

A.动中有静、静中无动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
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正确答案D

(95).“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点是()。

A.唯物辩证法
B.唯心辩证法
C.形而上学
D.唯心论
正确答案C

(96).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

A.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B.地理环境的人口条件
C.阶级斗争
D.天才人物的出现
正确答案A

(97).1958年,我们认为麻雀吃粮食,于是把它列为“四害”之一,加以消灭,后来我们认识到麻雀在消灭害虫方面贡献很大,便把它从四害中解放出来,并列为保护动物。1958年,我们消灭麻雀的错误,从哲学上看是没有做到()。

A.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B.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
D.用量变质变的观点看问题
正确答案A

(98).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即人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思维能不能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对这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哲学上划分()的标准。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D.世界观和方法论
正确答案C

(99).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马与白马、黑马三者的关系是()。

A.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B.质量和数量的关系
C.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D.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正确答案D

(100).下列词语最能体现矛盾同一性原理的是()。

A.居安思危
B.未雨绸缪
C.厚积薄发
D.鹤立鸡群
正确答案A

(101).“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训》)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A.量的积累必定会引起事物的质变
B.局部和整体之间是辩证统一的
C.人的价值是在奉献社会中实现的
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正确答案B

(10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A.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
C.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正确答案C

(10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原则。下列正确体现这个原则的选项有()。

A.埋头实践,认为学习理论是不务实
B.专心读书,认为实践会干扰对理论的正确理解
C.在重视理论学习、书本学习的同时,又积极参加实践,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D.读书是读书,实践是实践,所学理论与具体实践相脱节
正确答案C

(104).“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反映的是事物之间的()。

A.必然联系
B.内部联系
C.直接联系
D.间接联系
正确答案D

(105).真理和渗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的论断是()。

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相对主义观点
C.诡辩主义观点
D.经验主义观点
正确答案A

(106).移动通信技术更新换代飞快,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1 G),历经2 G、3G网络,到现如今4G系统,比目前的拨号上网快2000倍,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通信技术的变迁反映的哲学规律是()。

A.事物的发展过程是一事物否定另一事物
B.事物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C.事物是永恒发展的
D.事物量变过程实质上就是质变的过程
正确答案C

(107).“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的合理性在于()。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正确答案C

(108).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加工后再利用的做法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观点是()。

A.矛盾总是处于对立统一之中
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
C.矛盾的双方往往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D.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正确答案D

(109).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社会意识形式中的非意识形态部分的是()。

A.政治思想、语言学、道德
B.技术科学、哲学、艺术
C.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
D.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
正确答案C

(110).“苹果落地”、“水往低处流”、“月球绕地球运动”、“潮起潮落”……在其背后隐藏着一个共同的东西——万有引力。这表明()。

A.同一现象只能表现同一本质
B.同一本质可以表现为不同的现象
C.现象和本质都隐藏在事物的内部
D.同一现象可以表现不同的本质
正确答案B

(11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唯物论的观点
B.辩证法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可知论的观点
正确答案C

(112).马克思指出,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这一论断被邓小平概括为()。

A.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B.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科学技术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正确答案C

(113).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三种社会形态是()。

A.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
B.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
C.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
D.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正确答案B

(114).宋代大诗人苏轼曾作《琴诗》,诗中写道:“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B.事物部分与整体的辩证关系
C.事物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D.事物原因与结果的辩证关系
正确答案C

(115).系统一般被规定为有组织的和被组织化的全体。系统论反映了唯物辩证法中()。

A.否定的观点
B.联系的观点
C.对立的观点
D.统一的观点
正确答案B

(116).实际工作中的“一刀切”的错误是由于忽视了事物的()。

A.矛盾的普遍性
B.矛盾的特殊性
C.矛盾的同一性
D.矛盾的斗争性
正确答案B

(117).俗话说“生地茄子熟地瓜,生地菜子熟地花”,下列与该俗语哲学道理不相同的是()。

A.庄稼施肥有技巧,看天看地又看苗
B.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C.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D.山腰点桐,山下务农
正确答案B

(118).下列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是()。

A.天无三日晴
B.不经风雨,怎见彩虹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正确答案C

(119).2011年幸福公式是什么?见仁见智,大学生说:“幸福一理想实现十父母健康”,某省委书记说:“幸福一经济快速稳定增长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十大学生顺利就业。”以上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B.量变引起质变
C.量的积累可以促成质的飞跃
D.意识对实践有指导和控制作用
正确答案D

(120).下列诗句中蕴含“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一哲学道理的是()。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②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正确答案B

(121).在中国功夫中,太极拳的特点是“动静结合、刚柔相济”,主张用“四两拨千斤”来以柔克刚,这体现了中国古老的哲学观念。可见()。

A.有些事物是运动的
B.物质和运动是辩证统一的
C.有些事物是相对静止的
D.应该用辩证的思想把握事物运动的规律
正确答案D

(122).下列说法正确体现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的有()。①量力而行,尽力而为②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④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⑤谋事在人,成事在天⑥心想事成

A.①③
B.①③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⑤⑥
正确答案B

(123).“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正确答案D

(124).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从根本上说在于它()。

A.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B.提供了普遍适用的客观真理
C.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
D.以世界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
正确答案C

(125).实际工作生活中,凡事注意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与“不及”,这在哲学上是()。

A.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B.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C.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原理
D.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原理
正确答案B

(126).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事物“什么也不能说”。其错误在于()。

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
B.夸大了主观能动性
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D.割裂了事物和运动的关系
正确答案C

(127).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这句话说明()。

A.认识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实践
B.真理是主观的、抽象的、相对的
C.主体对客观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过程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正确答案D

(128).以下名句揭示的哲学道理不同的是()。

A.“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与“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B.“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C.“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与“耐得寂寞,才能不寂寞;耐不得寂寞,偏偏寂寞”
D.“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与“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正确答案D

(129).下列选项中体现出了同一哲学道理,除了()。

A.对症下药
B.与时偕行
C.见风使舵
D.人乡随俗
正确答案B

(130).“微博”具有高速快捷的信息传播能力,它在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增强社会活力等方面的作用不断增强,但“微博”的聚焦放大也容易让个人的偏激言论扩散为非理性的社会情绪,使一些局部问题扩大为全局问题。“微博”带来的社会影响体现了()。

A.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起决定性作用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D.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正确答案D

(131).以下对“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理解正确的是()。

A.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主要分歧
B.唯心史观和机械唯物主义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主要分歧
C.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在世界本原问题上的主要分歧
D.唯物论和辩证法在世界本原问题上的主要分歧
正确答案A

(132).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南希
B.但丁
C.康德
D.南丁格尔
正确答案C

(133).黑格尔认为,割下来的手就失去了它的独立存在的地位,这种观点表明()。

A.整体是部分之和
B.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C.整体决定部分
D.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
正确答案D

(134).在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中,()占主体地位。

A.劳动力
B.生产工具
C.劳动资料
D.劳动对象
正确答案A

(135).与“有无之变,更出迭人”这句话的哲学意思相一致的是()。

A.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B.斗转星移,物是人非
C.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D.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正确答案A

(136).我国的经济增速2011年为9.3%、2012年为7.8%、2013年为7.7%、2014年为7.4%,这表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但人们对“新常态”内涵的具体理解,目前仍处在不断深化之中,这说明()。

A.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不可能形成相同的认识
B.认识是一个循环反复,逐步深化和提高的过程
C.由于主体的认识方法不同,认识具有差异性
D.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因主体的实践经历不同而不同
正确答案B

(137).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对此,下列解释说明正确的是()。

A.哲学是世界观,具体科学是方法论
B.哲学是百科全书,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D.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又对具体科学起指导作用
正确答案D

(138).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当前我国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大大增强,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打好改革攻坚战,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寻求突破。之所以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寻求突破是因为()。

A.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正确答案D

(139).下列关于“历史规律的实现过程”的看法,不正确的是()。

A.表现为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B.表现为盲目性和自觉性的统一
C.表现为预期性和非预期性的统一
D.表现为决定性和选择性的统一
正确答案B

(14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联系所具有的特点的是()。

A.客观性
B.普遍性
C.一致性
D.多样性
正确答案C

(141).一片秋叶随风飘落,宣告了其自然生命的终结。有人突发奇想,用现代工艺把叶子镶嵌在陶罐上,叶子获得了第二次生命,陶罐也因彩叶依偎而焕发出新的生机和光彩。新产品备受消费者青睐,取得了“1+1>2”的良好效果。这一事例说明()。①秋叶和陶罐的价值随着关系的改变而改变②新价值的创造改变了秋叶和陶罐的属性③观念创新实现了秋叶和陶罐价值的增值④秋叶和陶罐的价值取决于其自身属性和人的需要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正确答案C

(142).下列古谚、古训中,没有体现出实践的重要性的一项是()。

A.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B.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C.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D.入山问樵,入水问渔
正确答案D

(143).某人做关于跳蚤的听力实验,把跳蚤放在玻璃瓶里,大叫:“跳、跳、跳!”跳蚤跳得很高。然后切去双腿,再叫:“跳、跳、跳!”跳蚤再也不跳了。于是他在实验报告中写道:“跳蚤切去双腿后,失去了听力。”从哲学上看,该实验者主要是因为不懂得()。

A.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B.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
C.感性认识还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D.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正确答案D

(144).“积土为山,积水为海”所蕴含的哲理为()。

A.坚持适度原则
B.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的飞跃
C.重视量的积累
D.重视内因的作用
正确答案C

(145).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根本缺陷是()。

A.坚持先驳论
B.坚持不可知论
C.离开了社会实践,没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
D.认为一切具有普遍性的必然的知识不可能来自经验
正确答案C

(146).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中()。

A.意识是第一性的
B.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决定性的
C.物质是第一性的
D.物质和意识都是决定性的
正确答案C

(147).在处理实际问题时不能“一刀切”,这是因为()。

A.事物矛盾之间存在有机联系
B.事物矛盾具有特殊性
C.事物矛盾具有共同点
D.事物矛盾具有普遍性
正确答案B

(148).马克思说:生产就其单方面形式来说也决定于其他要素,例如,当市场扩大,即交换范围扩大时,生产的规模也就增大,最后,消费的需要决定着生产。这句话表明()。

A.生产决定消费
B.消费决定生产
C.消费积极地反作用于生产
D.生产反作用于消费
正确答案C

(149).张载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这告诉我们()。

A.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对运动的
B.时间与空间是事物的存在方式
C.矛盾是对立统一的
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正确答案C

(150).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

A.人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从事生产劳动
B.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C.人有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
D.人有意识和抽象思维能力
正确答案A

(151).“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对这句话分析正确的是()。

A.揭示了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过程的起点
B.揭示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
C.认为理性认识可以脱离感性认识而存在,是错误的观点
D.强调理性认识的重要作用,完全否认了感性认识的作用
正确答案B

(152).习近平同志强调,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要牢记“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的道理,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下列说法与“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A.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B.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C.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正确答案A

(153).对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面能量。这说明()。

A.先进的、健康的文化能促进社会发展
B.文化决定人民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C.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D.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正确答案C

(15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
B.《人权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C.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相对的
D.本质和现象不是对立的
正确答案A

(155).作家萧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学者周国平则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醇,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从哲学角度看,两个观点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认识过程
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C.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客体对主体的作用决定的
D.意识对于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正确答案D

(156).“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这种观点属于()。

A.唯心主义自由观
B.机械唯物主义自由观
C.马克思唯物主义自由观
D.资产阶级自由观
正确答案C

(157).哲学是()。

A.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
B.自然界的知识体系
C.包括社会和人的精神世界在内的世界观
D.自发的世界观
正确答案A

(158).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象和核心内容是()。

A.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D.认识和实践
正确答案A

(159).3D打印技术最突出的优点是无需机械加工或模具,就能直接从计算机图形数据中生成任何形状的物体,从而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专家认为,3D打印技术将改写制造业的生产方式,代表未来制造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这表明()。

A.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辩证法的批判精神要求树立创新意识
C.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人类思维的变革
D.创新要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正确答案A

(160).人们常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这句话主要说明了()。

A.内因是事物变化的唯一原因
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
正确答案B

(161).“世上本无夕阳产业,只有夕阳企业。只要技术和理念的创新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产品就不会日薄西山。”这一观点蕴含的哲理是()。

A.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B.理论创新决定实践创新
C.创新是促进事物价值转换的根本途径
D.观念创新可以促进事物价值的转换和创造
正确答案D

(162).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菊花、梅花、荷花、桃花等与鲜花是()。

A.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B.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C.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D.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正确答案B

(163).“机器人有意识”这一说法的错误在于违背了()。

A.意识是无知的产物这一事实
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一事实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这一事实
D.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正确答案C

(164).“夫成绩者,今所现之果也,然必有昔之成绩以为因;而今之成绩又自为因,以孕产将来之果;因果相续,如环无端,必寻出因果关系,然后活动之继续性可得而悬解也。”这段话说明的就是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下列历史事件中没有因果联系的是()。

A.铁器和牛耕——井田制瓦解
B.明清资本主义萌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
C.工业革命——鸦片战争
D.民族工业短暂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正确答案B

(16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蕴含的哲理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认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C.认识来源于书本知识
D.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正确答案A

(166).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一旦形成,就会反作用于实践,指导实践的全过程,这是因为()。①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②实践目标的确立,需要认识的指导③对实践手段、方法、道路、步骤的取舍,需要认识的指导④对实践结果的评价,需要认识的指导⑤认识在不断发展过程中,需要实践提供动力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正确答案B

(167).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这是人们的传统认识。但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事实使人们认识到,必须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首位。这一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A.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指导实践
B.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矛盾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正确答案B

(168).关于“学习”有两种观点:其一,“人之岁月精神有限,诵说中度一日,习行中错一日;纸墨上多一分,身世上少一分”;其二,“教人必欲使其读尽天下书,将道全看在书上,将学全看在读上”。这两种观点没有处理好()。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C.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正确答案B

(16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

A.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达到了顶峰
B.科学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
C.绝对真理的体现
D.人类优秀哲学思想集大成和在更高阶段上发展的起点
正确答案D

(170).“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说明()。

A.自然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B.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是人的本质属性
C.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D.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不是人的本质属性
正确答案C

(171).“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这句话主要强调()。

A.心态可以决定一切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C.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正确答案B

(172).恩格斯说: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中学习来得快。

A.自己所犯错误
B.自己所取得的成绩
C.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
D.自己所取得成绩的后果
正确答案C

(173).一个男人在社会上可能扮演父亲、儿子、丈夫、白领等不同角色,这从哲学上说反映了()。

A.联系的多样性
B.联系的客观性
C.联系的普遍性
D.联系的主观性
正确答案A

(174).正是基于不同物种间相生相克的循环链条,大千世界才能维持生态平衡,才得以丰富多彩。可有一些物种,一旦远离“故土”,摆脱了天敌的克制,就会残害其他物种,致使引进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因此,在引进物种时,一定要对其生态安全性做全面的评估,防患于未然。由于不同物种间相生相克的循环链条,大千世界才能维持生态平衡,这一事实蕴含的哲理是()。

A.物种间是相互制约的
B.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正确答案B

(175).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其中杰出人物是指()。

A.无产阶级的伟大政治家和思想家
B.历史上被压迫阶级的政治代表
C.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艺术家
D.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
正确答案D

(176).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其中杰出人物()。

A.专指无产阶级的伟大政治家和思想家
B.专指历史上被压迫阶级的政治代表
C.专指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艺术家
D.是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
正确答案D

(177).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人们对它充满无限遐想。为了解木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等,在最新航天科技的支持下,美国于2011年8月发射了新的木星探测器“朱诺”。对木星的科学探测活动进一步佐证了()。①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直接动力②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有关木星认识的深化发展③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根本动力④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能确保木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正确答案B

(178).下列说法与“否极泰来”的哲学寓意一致的是()。

A.庖丁解牛
B.集腋成裘
C.乐极生悲
D.釜底抽薪
正确答案C

(17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A.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B.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
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运动是离不开物质的
正确答案A

(180).请指出下述错误的观点()。

A.实践是检验一切认识真理性的客观标准
B.一般说来,指导实践获得成功的认识是正确的
C.逻辑证明对实践检验具有重要意义
D.在一定历史阶段,实践可以检验现存的一切认识的真理性
正确答案D

(181).孔子对不同问“孝”的人回答不同。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上述问答表明()。①“孝”的内涵不具有共性②“不孝”的表现大体相同③“孝”的要求要体现个性④“孝”的方式应因人而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正确答案D

(182).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说明()。

A.人的意识是能动的,动物则是出于本能
B.人的意识水平比动物的意识水平高得多
C.动物没有意识,意识是人类特有的
D.蜜蜂的智慧在某些方面比人类高得多
正确答案A

(183).“一个鸡蛋从外被打破是毁灭,从内被打破是生机和生命。”从认识论讲这表明()。

A.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B.实践来源于认识的不断发展
C.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促进事物的正确发展
D.认识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正确答案C

(184).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爱因斯坦说:“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从野心或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诚中产生”。这充分说明()。

A.理性因素在认识中起主导作用
B.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不起作用
C.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起微小作用
D.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起重要作用
正确答案D

(185).“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句话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正确答案B

(186).东汉哲学家王符说:“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说明()。①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③正确的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有积极的能动作用④意识活动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正确答案A

(187).与“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观点不一致的是()。

A.无物常驻,一切皆流
B.人永远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C.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D.天不变,道亦不变
正确答案D

(188).“飞矢不动”这一观点是指()。

A.静中有动
B.动中有静
C.绝对运动
D.绝对静止
正确答案B

(189).“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反映了当今世界各国对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共同问题的关切,引领人们更多地去思考“什么是美好城市和美好生活”。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表明()。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③社会意识总是与时俱进的④社会意识变化推动社会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正确答案A

(190).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药能治病,也能害人。这说明()。

A.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B.量变引起质变
C.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相互
D.事物都有肯定和否定两方面的特性
正确答案C

(191).“有信路路畅通,无信寸步难行”主要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
B.意识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正确答案B

(192).人们对未来的预测,应该这样认识——()。①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②它根源于现阶段的客观事物③它有正确和错误的区别④它属于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形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正确答案B

(193).“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涉吾地,何故?”这个典故告诉我们()。

A.不与其他事物联系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B.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不能主观臆造虚假联系
C.联系是事物存在的前提条件
D.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可以联系起来
正确答案B

(194).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为指导,不断探索和回答中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体现出()。

A.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的结果
B.马克思主义是成熟的理论
C.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具体办法
正确答案C

(195).下列关于客体与物质形态关系的观念正确的是()。

A.所有客体都是物质形态,所有物质形态都是客体
B.所有客体都是物质形态,部分物质形态都是客体
C.部分客体都是物质形态,所有物质形态都是客体
D.部分客体都是物质形态,部分物质形态都是客体
正确答案C

(196).马克思曾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的问题。”

A.实际
B.具体
C.实践
D.唯物
正确答案C

(197).德国哲学家尼采认为,“一个充实的、雄厚的、伟大的、完全的人,要胜过无数残缺不全、鸡毛蒜皮的人”。这种历史观属于()。

A.英雄史观
B.唯物史观
C.历史虚无主义
D.历史决定论
正确答案A

(198).毛泽东诗曰:“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

A.要把握适度原则
B.要坚持历史的观点
C.办事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
D.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正确答案C

(199).历史学家可以记录和重述已经发生了的事情,也可以预测未来。他们预测未来的客观基础有()。①未来尽管多变,但并非杂乱无章②过去发生过的事,未来必定也会发生③未来会发生的事,过去或现在必有端倪④距离过去或现在不远的事,变化一定不会太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正确答案C

(200).下列与“一曝十寒”所体现的哲学道理相一致的是()。

A.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B.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C.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D.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正确答案A

(201).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把大批中国人抓去日本北海道一带当劳工,一名中国劳工偶然得以逃脱,躲进北海道一山洞里,靠采野果喝雪水生存,一躲就是三十多年,被人发现时,他已经丧失说话能力,经测试,他的智商只相当于七岁左右的孩子。这说明人类意识是()。

A.上帝给的,先天就有
B.自然界发展的产物
C.社会的产物
D.人脑发展的产物
正确答案C

(202).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思想所体现的是()。

A.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观点
B.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
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正确答案C

(20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名言告诉人们的哲理是()。

A.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量变会引起质变
B.没有质变,就不会有量变,质变优于量变
C.没有质量互变,就没有事物的发展
D.没有量,就没有质,质是量的积累
正确答案A

(204).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但是,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而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这说明()。①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②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③对同一个确定对象的认识可以有多个真理④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正确答案D

(205).“个人税号”能够将每个人的纳税信息归集在一块,使之不再碎片化,这便于综合计算一个人、一个家庭的收入情况与税率水平,从而实现个税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这表明,“个人税号”的设立坚持了()。

A.系统优化的方法
B.实事求是的原则
C.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正确答案A

(206).个人收入所得税是一把双刃剑,个人收入所得税过高会抑制劳动者的积极性,抑制经济的发展;个人收入所得税过低不利于财政收入的增加和国家职能的实现。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B.想问题、办事情一定要从实际出发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想问题、办事情一定要从整体出发
正确答案B

(207).一切事物和现象产生的最终根源都存在于()。

A.物质世界之中
B.主观想象之中
C.绝对精神之中
D.本本原则之中
正确答案A

(208).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下列诗句表达的寓意与此相近的是()。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C.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D.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正确答案D

(209).“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B.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C.矛盾双方相互对立
D.矛盾双方相互转化
正确答案D

(210).唯物辩证法认为,交通工具与汽车、火车、轮船等的关系是()。

A.全体和部分的关系
B.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C.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D.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正确答案D

(21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是()。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无关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人的意识与自然环境无关
D.自然环境决定人的意识
正确答案B

(212).“有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这句名言表明()。

A.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的认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B.客观事物(条件)是制约人们认识发展的决定因素
C.多方面的主观原因造成了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认识的差异
D.人们无法真正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
正确答案C

(213).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生产方式
B.生存实践
C.人口因素
D.生产关系
正确答案A

(214).由抗生素的发现、应用和不断升级,到研制新一代抗生素的探索,同时重新寻找健康和自然的疗法。人类为战胜病菌引起的疾病所作的努力表明()。①实践为认识创造出崭新的工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②实践不断地为认识提出新的课题,推动认识发展③认识的过程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曲折发展过程④认识的过程是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循环上升的过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正确答案C

(215).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语所蕴含的哲理是()。

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
B.要把握事物的度
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D.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
正确答案B

(216).“真理可以变成谬误,谬误也可以变成真理。”这是因为()。

A.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B.真理和谬误可以任意转化
C.真理和谬误之间的界限是不确定的
D.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具有主观随意性
正确答案A

(217).邓小平提出的“摸着石头过河”和习近平提出的“永远要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在方法论上都体现了()。

A.既要尊重实践,又要崇尚真理
B.意识的能动性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C.物质决定意识
D.认识总是落后于实践
正确答案A

(218).下列有关时间和空间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B.时间和空间都具有客观性
C.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
D.三维性是时间和空间的重要特点之一
正确答案D

(219).“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体现的思想是()。

A.诡辩论
B.主观唯心论
C.客观唯心论
D.相对论
正确答案B

(220).古语有云“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下列与该古语蕴含的哲学道理相同的是()。

A.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B.牵一发而动全身
C.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D.望梅止渴,画饼充饥
正确答案B

(22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崇尚实干、狠抓落实是我反复强调的。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下列诗句与上述观点包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C.薪火相传,推陈出新
D.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正确答案A

(222).“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一观点()。

A.强调认识对实践的决定作用
B.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C.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
D.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
正确答案B

(223).下列哪一选项所体现出的哲学原理与其他三项不同?()

A.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B.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C.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D.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正确答案C

(224).俗话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下列与该俗语蕴含的哲学道理相同的是()。

A.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B.情人眼里出西施
C.上梁不正下梁歪
D.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正确答案A

(225).“居安思危”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的矛盾着的双方是相互排斥的
B.事物的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事物的矛盾有主要次要之分
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正确答案B

(226).网络世界是各种思想意识交织在一起的“万花筒”。我们应该用先进的文化武装自己,把腐朽的文化拒绝在“视窗”之外。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网络文化是多元的,应当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B.网络文化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应当兼收并蓄
C.网络世界充满矛盾,应该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D.网络世界是复杂的,应当明辨是非
正确答案B

(227).“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所蕴含的哲理是()。

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B.意识活动本身可以改变客观世界
C.人们的精神活动依赖于物质活动
D.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正确答案A

(228).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把握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脉搏的一次跳动,所演奏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的一段最强音符。这说明()。

A.哲学来源于音乐
B.哲学的本质是人的大脑活动
C.新时期的改革开放产生了真正的哲学
D.哲学是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正确答案D

(229).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

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
正确答案C

(230).当前我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巨大挑战,各种社会矛盾凸显,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的普遍性
B.矛盾双方可以依据一定条件转化
C.矛盾的主次方面是相互联系的
D.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正确答案A

(231).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在原有状态下的简单重复和循环
B.物体的位置移动或场所变更
C.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D.事物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正确答案C

(232).实践高于理论的原因是因为实践有()。

A.普遍有用性
B.主观能动性
C.直接现实性
D.客观现实性
正确答案C

(233).人工智能的出现说明()。

A.机器能像人一样思维
B.机器可以代替人的思维活动
C.机器可以全面超过人的思维活动
D.机器可以模拟人类的部分思维活动
正确答案D

(234).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总结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它将成为鼓舞全国人民奋斗的精神动力。其中体现的哲理是()。

A.社会主义意识不受社会存在的影响
B.社会历史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C.认识具有反复性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正确答案D

(235).“权为民用,纵然是清风两袖,自当流芳百世传佳话;利为己谋,即便有豪宅千顷,也会遗臭万年殃后人。”这副对联给我们的启示是()。

A.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
B.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价值观指引
C.个人应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D.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正确答案C

(236).医学科学家证明,如果人的大脑皮层受损,就会丧失思维能力,没有意识。这说明()。

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C.人脑健康自然会有正确的意识
D.意识是对外界事物的正确反映
正确答案B

(237).金融危机从发生到蔓延,经济学家先后用英文字母V、U、L、W的形状来为世界经济走势画像。这传达一个信息:金融危机现象复杂、形势严峻,即使是受过专门训练的经济学家也难以做到“一叶知秋”。这说明()。

A.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B.金融危机复杂多变,具有不可预测性
C.正确的认识需要在从实践到认识的循环往复中获得
D.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正确答案C

(238).现在建造大楼,第一步是搞设计,然后才有大楼的建成。设计就是求大楼之理,因此“理在事先”。这种观点是()。

A.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B.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C.直观唯物主义的表现
D.辩证唯物主义的表现
正确答案A

(239).“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是老子的世界观,即事物的存在是对立统一的,这就是矛盾。下面俗语体现了矛盾的哲学思想的是()。

A.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B.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C.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D.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正确答案A

(240).最初人们把文肓定义为“不识字的人”,后来又把文盲确定为“看不懂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而现在联合国把文盲确定为“不能用计算机交流的人”,从哲学看,这表明()。

A.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变化
B.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C.人在确定事物的标准上起主导作用
D.人的认识是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
正确答案A

(241).“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思想,充满着朴素的辩证法智慧。下列体现的哲学思想与这句话相同的是()。

A.“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B.“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C.“贾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D.“富贵而恣肆弄权,乃自取灭亡之道”
正确答案C

(242).宋玉在形容他的邻人东家之子时说,这个女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东家之子的美貌反映了()的辩证关系。

A.质量与数量
B.运动与静止
C.时间与空间
D.肯定与否定
正确答案A

(243).按照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下列关于道德本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是上层建筑的构成部分
B.道德不是神的启示,对社会经济关系起着决定作用
C.道德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故而仅受经济关系制约
D.道德不是先天固有的“善良意志”,而是人性的自然表现
正确答案A

(244).“苍蝇不叮没缝的蛋”,这一说法表达的哲学思想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C.事物的运动是外力推动的结果
D.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正确答案D

(245).下列与“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所体现的哲学道理不相同的是()。

A.因势利导
B.审时度势
C.顺水推舟
D.墨守成规
正确答案D

(246).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画饼也不能真正充饥”,原因在于()。

A.精神的东西不重要
B.精神不可以反作用于物质
C.精神绝对不能转化为物质
D.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
正确答案D

(247).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②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的区别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正确答案A

(248).下列上古神话中没有反映出人类主观能动性这一哲学道理的是()。

A.大禹治水
B.后羿射日
C.精卫填海
D.刑天舞干戚
正确答案D

(249).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被称为“生命之花”,很多家长开始意识到锌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热衷于给孩子补锌。殊不知,人体需要的锌并不多,补锌过量会造成严重危害。这说明()。

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B.要坚持适度原则
C.要不失时机促成飞跃
D.要重视量的积累
正确答案B

(250).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说:“少年渎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张潮所言蕴含的哲理是()。

A.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
B.矛盾的特殊性中包含有普遍性
C.事物的发展都遵循一定的规律
D.任何事物都有现象与本质之分
正确答案C

(251).“没有低便无所谓高,没有落后便无所谓先进,没有错误便无所谓正确。”这句话说明了()。

A.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的
B.矛盾双方是相互渗透的
C.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
D.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
正确答案D

(252).没有物就没有影,事实和思想的关系就是物与影的关系,这种观点属于()。

A.近代形而上学的、机械的唯物主义
B.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合理结合
C.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
D.古代朴素的和辩证的唯物主义
正确答案B

(253).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的代表人物不包括()。

A.圣西门
B.大卫·李嘉图
C.欧文
D.傅立叶
正确答案B

(254).把物质理解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的观点属于()。

A.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
B.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C.机械唯物主义物质观
D.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正确答案B

(255).占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

A.由意识组成的
B.由神创造的
C.由具体物质构成的
D.由精神性单子构成的
正确答案C

(256).《三国演义》开篇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这句话未必准确,因为()。

A.事物的发展需以条件为前提
B.事物的本质不以时间为转移
C.事物的质变是从量变开始的
D.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正确答案A

(257).“刻舟求剑”的错误在于()。

A.否认物体是运动的
B.否认物质的存在
C.否认物质决定意识
D.否认万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正确答案A

(258).“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这一观点,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朴素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正确答案B

(259).科学家指出,“当黑洞或坍缩星等大型天体在太空加速时,会产生引力波。但由于它非常微弱,我们一直无法探测到。”科学家拟实施“激光干涉仪太空天线”实验,以探测这种引力波,科学家断言尚未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在辩证唯物主义看来,其依据是()。

A.尚未探测到的事物迟早要为实践证实其存在
B.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C.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深刻,具有预测功能
D.建立在正确理论基础上的理性推测是可靠的
正确答案C

(260).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归根到底是由()。

A.社会制度的性质决定的
B.生产关系决定的
C.人们的社会关系决定的
D.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的
正确答案D

(261).下列不符合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说法有()。

A.政党是超阶级的政治团体
B.阶级性是政党的根本属性
C.任何政党都重视争取群众的支持
D.政党无所谓组织结构
正确答案ACD

(262).现代科学家运用电子计算机解决了数学运算、工程设计和科学实验中的一些难题,这表明电脑()。

A.可以模拟人脑的某些功能
B.具有思维的属性
C.可以代替人脑的一部分活动
D.可以完全取代人脑
正确答案AC

(263).实践结构中的主体和客体出现了一般物质相互作用所没有的崭新的关系,这就是()之间的关系。

A.目的与手段
B.创造者与被创造者
C.能动者与被动者
D.前提与结果
正确答案ABC

(264).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包括()。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D.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正确答案CD

(265).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的关系是()。

A.政治上层建筑在一定的思想观点指导下建立起来
B.政治上层建筑影响和制约思想上层建筑
C.政治上层建筑决定思想上层建筑
D.思想上层建筑反作用于政治上层建筑
正确答案AB

(266).GDP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如果不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来拉动GDP的增长,那就不是“绿色GDP”,而是“黑色GDP”了。这说明()。

A.整体与部分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B.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
C.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正确答案ACD

(267).201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1号文件强调:因地制宜探索集体经济多种有效实现形式,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实力。鼓励具备条件的地方推进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探索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界定的具体办法。这蕴含的哲理有()。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意识能够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
正确答案ABC

(268).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所需要的大量先进实用技术,正成为高校科研的着力点。一些高校把科研重点放在解决农村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一大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的成果。这说明()。

A.实践的发展为认识提供了新的课题
B.科技创新必须面向客观实际
C.科技创新必须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
D.科学实验可以提高人类物质生产水平
正确答案ABC

(269).据资料记载,黑猩猩能模仿人的动作,用水龙头取水灭火。可是当它越过一条小河去灭火时,却不知道可以取河水灭火。这一事例说明()。

A.黑猩猩的心理与人的意识有根本区别
B.黑猩猩的意识来源于外部世界
C.意识是人所特有的,黑猩猩没有意识
D.黑猩猩的意识是其大脑的机能
正确答案AC

(270).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由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段话体现的哲学思想是()。

A.理论就是巨大的物质力量
B.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理论不能代替实践
D.理论可以决定一切
正确答案BC

(27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全面统治下建立起延安革命根据地,实现了局部执政。从哲学的角度看,这种状况表明()。

A.事物的发展处于量变阶段,尚未发生质变
B.事物的发展处于质变阶段,但只是出现了部分质变
C.事物的发展处于量变阶段,但出现了局部性部分质变
D.事物的发展处于量变阶段,但出现了阶段性部分质变
正确答案CD

(272).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就士大夫和渔工水师没有正确认识到“钟声”产生的原因时指出:“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包括()。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认识正确与否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
D.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正确答案BD

(273).以下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A.吾心即是宇宙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心外无物
D.上帝
正确答案ABC

(274).古人云:“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纵观中国历史,似乎印证了这一点。春秋战国时期群雄蜂起,此为分;秦始皇兼并六国,此为合;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继有楚汉之争,此为分;刘邦消灭项羽,创建汉朝,此为合;东汉末年三国鼎立,此为分;司马炎灭魏建晋,此为合;东晋灭亡,南北朝对峙,此为分;隋文帝代周建隋,此为合;隋、唐之后,出现五代十国,此为分;赵匡胤创建宋朝,此为合……由此而论()。

A.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转化的趋向是自己的对立面
B.历史的演化具有循环性,故而循环论是一种正确的观点
C.历史的演化存在着重复性,但这种重复不是简单的回复
D.合、分作为历史演化交替出现的两种趋势,无主次之分
正确答案AC

(27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意识的形式包括()。

A.政治、法律观念
B.道德
C.艺术
D.宗教
正确答案ABCD

(276).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

A.生产运动
B.思维训练
C.科学实验
D.社交活动
正确答案ACD

(277).人们常用“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来形容初露头角的新人。下面与此蕴含相同哲理的诗句有()。

A.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B.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C.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正确答案AC

(278).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A.真理之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B.真理的内容是人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C.真理符合广大人民的共同利益
D.真理具有大多数人所认同的公共性的内容
正确答案AB

(279).生产力的决定作用在于()。

A.生产力是生产关系变革的前提和基础
B.生产关系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建立的
C.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D.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
正确答案ABCD

(280).有人认为,任何规律都具有普遍性,而唯物辩证法研究的就是普遍规律。因此,任何规律都是唯物辩证法的研究对象。这种观点()。

A.是一种正确的观点,准确地讲清了唯物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B.是一种错误观点,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C.是一种错误观点,扩大了唯物辩证法研究对象的范围
D.是一种错误观点,不懂得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正确答案CD

(28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科学前提包括()。

A.细胞学说
B.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C.生物进化论
D.万有引力定律
正确答案ABC

(282).最近.英国科学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用500条由无线电控制的小船向空气中喷洒海水,以增强云层的反射能力,使热量远离地球。可是投资太大,目前还没有办法实施。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科学家们想了很多办法。这说明()。

A.只要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一定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
B.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变事物运动的状态和规律
C.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作用
D.人的活动是有计划、有目的、能动性的活动
正确答案CD

(28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更加注重分类指导,针对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对象提出了不同目标要求。这体现了()。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办事情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
D.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正确答案BC

(284).“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英雄人物的意志可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这种观点是()。

A.否认历史必然性的唯意志论
B.否认历史偶然性的机械论
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在历史观上的表现
D.夸大个人作用的唯心史观
正确答案ABD

(285).以下能反映出自然地理环境对人们的生活习惯和传统文化等产生影响的是()。

A.东南之人食水产,西北之人食陆畜
B.东辣西酸,南甜北咸
C.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D.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正确答案ABCD

(286).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这是因为()。

A.认识主体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
B.事物的本质暴露是一个过程
C.人的认识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D.认识是一个过程
正确答案ABCD

(287).认识的辩证过程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

A.从感觉到知识的飞跃
B.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C.从知觉到感觉的飞跃
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正确答案BD

(288).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从哲学上看,底线思维强调的是()

A.坚持实践的观点,勇于探索
B.坚持发展的观点,不断创新
C.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性,未雨绸缪
D.坚持两点论,把握矛盾转化的条件
正确答案CD

(289).碘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但是统一在食盐中添加碘的方式可能导致“补碘”过量。某些非缺碘地区增售无碘盐,人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自主调节摄碘量。该材料体现的哲理有()。

A.做事情要掌握分寸
B.看问题要力求全面
C.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D.做事情要突出重点
正确答案AC

(290).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是()。

A.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
B.只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否认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C.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
D.用力学解释一切运动
正确答案BCD

(291).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
B.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C.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D.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正确答案BCD

(292).坚持不同的观点,就会有不同的发展前景,这表明()。

A.意识正确与否受主观因素影响
B.不同性质的意识起不同的作用
C.意识对客观事物有时起决定作用
D.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
正确答案BD

(293).中国共产党江苏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提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有()。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矛盾特殊性原理
C.矛盾普遍性原理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正确答案ABD

(294).当事物处在量变状态时,()。

A.事物处在数量上的增减变化
B.事物表现为平衡和静止
C.事物从一种质转化为另一种质
D.事物矛盾的双方只有统一没有斗争
正确答案AB

(295).下面各选项反映事物之间存在联系的有()。

A.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会影响人类的健康
B.欧债危机的蔓延会影响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
C.在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上,人口条件影响社会发展
D.地下水异常、气象异常会引起地震
正确答案ABC

(296).下列选项中,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观点的有()。

A.民主就是人人有政治自由
B.民主是一个多义词,首先和主要的是国家制度
C.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D.人类的民主有其共性的一面
正确答案BC

(297).“主体是人,客体是物”与“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的观点()。

A.都是从实践和认识关系中抽象出主体和客体,因而都是正确的
B.都把人变成脱离社会具体性和历史性的抽象存在物,因而都是错误的
C.前者孤立地理解主客体,没有在具体的实践活动关系中区分主客体,因而是错误的
D.后者是从实践的主客体相互作用内容和结果这两个方面去理解主客体关系,因而是正确的
正确答案CD

(298).《鲁滨孙漂流记》描写了鲁滨孙在一次航海中遭遇风浪,只身漂到一个荒岛,与世隔绝,痛苦万状,看不到任何出路,他在岛上开荒种地,打猎捕鱼,维持生存,直到25年后,他救了一个土人星期五,有了一个最忠实的仆人,后来又救了一个西班牙人和星期五的父亲,感觉自己和以前生活大不相同,高兴地想我多像一个国王。这说明()。

A.人的本质在于人的自然属性
B.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属性
C.在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D.人的价值不是抽象存在,只有在同他人的社会关系中才能体现出来
正确答案BCD

(299).“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这段话反映的哲学道理有()。

A.天下事、人之为学都有难易之分,体现了矛盾的对立性
B.难和易相互依存,反映了矛盾的同一性
C.难和易关键在于为与不为,说明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要把事情办好,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正确答案ABCD

(300).下列有关意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A.意识的形式具有客观性
B.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产物
D.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由感性认识能动地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现象逐步深入到本质和规律
正确答案CD

(301).“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

A.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B.理论不能代替实践
C.理论本身就是物质的力量
D.理论的作用可以通过实践表现出来
正确答案ABD

(302).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辩证统一的,表现为()。

A.认识的任务归根到底在于解释世界
B.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C.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必须要正确认识世界
D.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
正确答案BCD

(303).我国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实行全面对外开放的政策,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B.实践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
C.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正确答案AC

(304).下列各项属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表现的有()。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
B.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C.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D.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正确答案ABCD

(305).科学是研究事物发展规律的,因此“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这个论断()。

A.正确地反映了必然性和偶然性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B.违背了科学的任务是通过偶然性去揭示必然性的事实
C.正确揭示了科学的严谨求实的态度
D.实质上是主张纯粹必然性的机械决定论
正确答案BD

(306).辩证唯物主义所理解的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包括人类社会历史的物质性在内的统一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以往哲学的深刻革命。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表现在()。

A.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进程
B.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C.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过程
D.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精神生活过程
正确答案ABCD

(307).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包括()。

A.现象与本质
B.原因与结果
C.必然性与偶然性
D.可能性与现实性
正确答案ABCD

(308).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世界的可知性
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C.认识起源于经验
D.认识的基础是社会实践
正确答案CD

(309).以前发生火灾、水灾时,很多人手足无措甚至丧命,现在发生火灾、水灾时,很多人会利用掌握的防灾避险知识,帮助自己也帮助别人。有人说“灾难也是一种有价值的财富”。这句话的道理是()。

A.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两点论与重点论是统一的
D.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可以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
正确答案AB

(310).辩证唯物主义之所以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因为()。

A.它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B.它对世界的看法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
C.它是在实践的推动下完成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科学体系
D.它继承了哲学史上的优秀成果,概括了自然科学的新材料,总结了无产阶级斗争的经验
正确答案ABD

(311).200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08年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调整是基于政府对当前物价连续上涨、经济发展过热等宏观形势准确判断。其中所体现出的哲学观点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及时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
C.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D.坚持主观和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正确答案ACD

(312).下列属于社会意识形式中的非意识形态部分的有()。

A.自然科学
B.语言学
C.法律思想
D.宗教
正确答案AB

(313).认识中的非理性因素主要有()。

A.分析、综合
B.情感、意志、欲望
C.幻想、灵感、直觉
D.猜测、顿悟、想象
正确答案BCD

(314).“涸泽而渔”的做法从哲学上看()。

A.忽视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B.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
C.无视事物之间联系的客观性
D.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没有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关系
正确答案CD

(315).下列说法中,()是正确的。

A.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
B.剩余产品的出现是阶级产生的物质前提
C.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确立是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
D.社会产品的极大丰富是阶级最终消灭的物质条件
正确答案ABCD

(316).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即便是在自然观上相当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领域,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却能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这主要得益于它坚持()。

A.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B.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C.唯物辩证的自然观
D.社会发展总趋势是上升的
正确答案AB

(317).择业观是职业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择业行为有着重要影响。有些人在择业时只是一味地追求“我想干什么”,而不考虑“我能干什么”,以致在求职时四处碰壁。这说明()。

A.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作用
B.价值观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C.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D.有了正确的择业观就能实现就业
正确答案AC

(318).下列事物中,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范畴的有()。

A.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B.人们实践活动所利用的自然资源
C.人们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产力
D.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正确答案ABCD

(319).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说法深刻揭示了()。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质的不同
B.感性认识对人们认识事物的本质没有实际意义
C.感性认识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高级阶段
D.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正确答案ACD

(320).“遇到跌倒老人扶不扶”的话题一度成为社会讨论的焦点。中国卫生部还出台了《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从技术层面提供“如何扶”的专业知识。但是很多公众主要从道德层面讨论“应该不应该扶”,从法律层面讨论“扶起后如果受到诬陷能否有足够的法律保障”。许多人表示,老人跌倒后不去扶的行为并不仅仅意味着道德水平的下降,可能还反映出法制对道德行为的支撑力度不够。该材料反映了()。

A.基于视角不同,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认识
B.结果与原因之间的关系往往是多元的,呈现出复杂性
C.外因和内因同等重要
D.外因是事物发展和变化的重要条件
正确答案ABD

(321).《论语》中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句话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是()。

A.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
B.实现人生价值要有百折不挠、不怕失败的顽强奋斗精神
C.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D.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提升自身素质
正确答案BCD

(322).越来越多的城郊农民发现,脚下的土地不仅能生产农产品,还能生产田园风光,生产农家情趣等。“种这种那,不如综合开发”,观念一更新,农民们在原有土地上创造出了更多的财富。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A.掌握系统优化方法有利于实现整体最优目标
B.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C.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D.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正确答案ABD

(323).在2010年南非举办世界杯期间,德国奥博豪森水族馆的章鱼“保罗”因“成功预测”了八场比赛的结果而名噪一时。下列关于章鱼“保罗”“成功预测”的说法,正确的有()。

A.“万物有灵论”的观点是正确的
B.章鱼“保罗”的“预测”是无目的的本能活动
C.不能否认动物的活动与人的活动有本质的区别
D.思维能够正确地反映存在
正确答案BC

(324).唯物辩证法关于规律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A.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
B.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所揭示的是事物必定如此、确定不移、不可改变的趋势
C.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规律的稳定性突出地表现为它的重复性
D.规律是事物的应然联系
正确答案ABC

(325).“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有()。

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C.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D.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正确答案AB

(326).生活中人们常常用到的名言警句往往都包含了一定的哲学原理,下列选项中,名言警句与其包含的哲学原理对应正确的有()。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矛盾是对立统一的
B.人山问樵,人水问渔——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办事情要善于抓主要矛盾
D.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反映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辩证观点
正确答案BCD

(327).下列有关物质和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客观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B.世界是运动着的世界,一切事物都在运动着、发展着
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D.运动具有相对性
正确答案AD

(328).下列成语或俗语体现出同一哲学原理的是()。

A.按图索骥
B.画饼充饥
C.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
D.不依规矩,不成方圆
正确答案CD

(329).下列说法正确地概括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关系的是()。

A.只有在认识自然的基础上,人们才有自由的活动
B.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C.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
D.情况明,决心大,方法对
正确答案ABD

(330).“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说明()。

A.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的
B.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C.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绝对的否定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正确答案AB

(331).某地对于部作风建设有一形象的比喻,说是当前干部要有“三盆水”:一盆水洗头,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一盆水洗手,干净干事,勤政廉洁;一盆水洗脚,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当干部要“洗头”,是因为()。

A.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B.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
C.人的认识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前进
D.观念、主观意识应随时发生变化
正确答案ABC

(33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认识活动包括的基本要素是()。

A.认识主体
B.认识客体
C.认识工具
D.认识领域
正确答案ABC

(333).下列观点中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的是()。

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B.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C.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D.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正确答案ABC

(334).判断当前我国社会道德的总体状况,应坚持方法是()。

A.用一些事例来立论
B.从整体上掌握事实
C.普遍联系才是判断一切事物的基本依据
D.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世界观、方法论
正确答案BCD

(335).一位科学家说:“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或人为的世界。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这段话应理解为()。

A.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象化的结果
B.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人类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
C.自在自然日益转化为人化自然
D.现实世界是人类精神的创造物
正确答案AC

(336).《蒙娜丽莎》这幅画,在儿童眼里看到的是母爱,在情侣眼里看到的是甜蜜,在朋友眼里看到的是真诚。这说明()。

A.人的理性指导着感性
B.人的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C.理性认识可以离开感性认识
D.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正确答案AB

(337).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这里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有()。

A.矛盾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同一
B.对立面的同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不包含内部差别的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D.事物是由不同方面、不同要素构成的统一体
正确答案ABCD

(338).恩格斯认为,单就某些自然现象的有规则的依次更替,就可能产生因果观念。例如,随太阳而来的热和光,但是在这一点上还没有任何证明。在这一点上,休谟的怀疑论说得对:“在此之后”不能论证“由此之故”。但是,人类的活动却可以对因果性做出验证。如果我们用凸透镜把太阳光集中在焦点上,取得像普通的火所产生的一样的效果,那么我们用这一点就证明了热来自于太阳。由此而论()。

A.因果联系具有前后相继性,但并非所有具有前后相继性的现象都属于因果联系
B.人们关于因果联系的观念来自于经验,但经验不能证明因果联系
C.因果联系的本质特点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这一点只能通过实践予以证明
D.因果联系只是人们的一种习惯性的联想
正确答案ABC

(339).价值观是人们在长期的价值评价和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它的功能主要有()。

A.导向功能
B.凝聚功能
C.规范功能
D.激励功能
正确答案ABCD

(340).下列选项中,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的有()。

A.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B.量力而行,量体裁衣
C.唇齿相依,唇亡齿寒
D.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正确答案ABD

(341).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

A.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
B.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和对待
C.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
D.认为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
正确答案ABC

(342).“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其体现的哲理有()。

A.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起主导作用
B.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C.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正确答案BC

(343).下列表述中,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有()。

A.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B.天与地卑,山与泽平
C.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正确答案AD

(344).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个长期的建设过程,主要因为()。

A.认识和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客观规律,尚需一个过程
B.封建意识残余和资产阶级思想影响还长期存在
C.我国尚不具备高度民主所需要的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基础
D.我国目前还存在一定范围的阶级斗争
正确答案ABC

(345).作为一国基本国情的各个方面存在着种种客观的复杂联系,人们以创造一定的条件来改变某些联系的内容和形式,却无法改变这些联系背后的规律本身。这一事实说明()。

A.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B.人们可以创造一定的条件来改变某些联系的内容和形式,说明联系不具有客观性
C.规律是客观的,人们不能改变或消灭它
D.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正确答案AC

(346).以下成语、典故和诗句中,体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的有()。

A.刻舟求剑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正确答案CD

(347).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推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在我国各个发展阶段其地位与作用是不同的,我国政府必须依据经济发展实情作出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这体现了()。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所呈现的矛盾的特点也不同
D.要学会抓主要矛盾
正确答案BCD

(348).下列对国家权力的理解,正确的有()。

A.国家权力是根源于社会经济基础的政治权力
B.国家权力是占据政治统治地位的阶级力量
C.国家权力是承担社会管理职能的公共权力
D.国家权力具有主权性、强制性和普遍性特征
正确答案ABCD

(349).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依据于“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的矛盾普遍性原理。()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50).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被动反映。()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51).信息既可以来自于客观世界,也可以主观臆造。()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52).一切认识都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所以反映都是真理。()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53).社会主义承认社会价值,否认个人价值。()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54).国家是阶级矛盾调和的产物。()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55).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活动,我的经验,我死以后,世界不是改变了,而是停止了。()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56).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府的基本职能有两种,即组织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57).“闻鸡起舞”是利用客观规律,“大禹治水”是改变客观规律。()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58).中国古代五行说认为,金、木、水、火、土是生成世界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这种观点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59).“物生有两”、“万物莫不有对”体现了矛盾具有主次之分的道理。()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60).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于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总的观点。()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61).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而且还存在假象,所以现象不重要,不应相信它。()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62).在认识论中坚持反映论的原则,只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63).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矛盾双方的互相排斥、互相否定。()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64).矛盾双方只是对立不可能统一。()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65).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66).“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67).人民群众是由个人组成的,因此社会上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68).决定事物发展和变化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是在事物的外部,在于事物外部的矛盾性。()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69).事物度的原理,要求我们要注意“适度”的原则,根据情况决定能不能超越和破坏事物的度。()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70).假象是从反面歪曲表现事物本质的现象。()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7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72).物质世界不一定是运动的。()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73).生产力的发展是阶级产生的物质前提。()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74).经济指标是政绩的唯一标准。()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75).“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表明真理和谬误之间是相互贯通的。()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76).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主要理论来源是法国启蒙主义思想、英国文艺复兴思想和古希腊哲学。()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77).质量互变规律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78).政府通过政府管理、制定产业政策、就业规划等方式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间接控制属于国家职能中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79).国家的实质是管理公共事务的机关。()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80).“吾心即宇宙”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8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属于唯物主义的知行观。()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82).所谓“注意分寸”“掌握火候”“适可而止”“过犹不及”等,都是要求在实践中坚持适度原则。()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83).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84).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的观点看待世界,它认为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85).新旧事物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是否同主观能动性、同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86).事物运动全过程的辩证图案是:否定——肯定——否定之否定。()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87).信息是对事物的特征和变化的客观反映,所以说信息是一种物质形态。()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88).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是世界观。()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89).金银天然就是货币。()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90).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91).“旧瓶装新酒”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形式和内容”这对范畴。()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9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所以社会意识总是和社会存在保持一致和平衡。()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93).静止就是指事物绝对不动。()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94).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95).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96).华佗是我国东汉名医。一次,府吏倪寻和李延两人均头痛发热,一同去请华佗诊治,华佗经过仔细的望色、诊脉,开出两副不同的处方。给倪寻开的是泻药,给李延开的是解表发散药。二人不解:我俩是同一症状,为何开的药方却不同呢?是不是华佗弄错了?于是,他们向华佗请教。华佗解释道:倪寻的病是由于饮食过多引起的,病在内,应当服泻药,将积滞泄去,病就好了。李延的病是受凉感冒引起的,病在外,应当吃解表药,风寒之邪随汗而去,头痛也就好了。你们症状相似,但病因相异,所以治之宜殊。二人拜服,回家后各自将药熬好服下,很快都痊愈了。中医是我国宝贵的医学遗产,强调辩证施治。华佗对症下药治头痛发热的故事蕴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华佗对症下药治病的故事告诉我们()。

A.一切要从实际出发
B.要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C.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要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正确答案ABCD

(397).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都离不开联系。这主要表现在()。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又是变化发展的
B.发展也是联系,是事物的历史联系、前进中的联系
C.由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才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D.联系就是运动、变化和发展
正确答案C

(398).华佗是我国东汉名医。一次,府吏倪寻和李延两人均头痛发热,一同去请华佗诊治,华佗经过仔细的望色、诊脉,开出两副不同的处方。给倪寻开的是泻药,给李延开的是解表发散药。二人不解:我俩是同一症状,为何开的药方却不同呢?是不是华佗弄错了?于是,他们向华佗请教。华佗解释道:倪寻的病是由于饮食过多引起的,病在内,应当服泻药,将积滞泄去,病就好了。李延的病是受凉感冒引起的,病在外,应当吃解表药,风寒之邪随汗而去,头痛也就好了。你们症状相似,但病因相异,所以治之宜殊。二人拜服,回家后各自将药熬好服下,很快都痊愈了。中医是我国宝贵的医学遗产,强调辩证施治。华佗对症下药治头痛发热的故事蕴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材料中所涉及的唯物辩证法范畴包括()。

A.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
B.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辩证关系
C.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
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正确答案ACD

(399). 材料三中的小故事所蕴含的哲理是()。

A.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B.认识要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C.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D.联系是事物存在的前提条件
正确答案C

(400).华佗是我国东汉名医。一次,府吏倪寻和李延两人均头痛发热,一同去请华佗诊治,华佗经过仔细的望色、诊脉,开出两副不同的处方。给倪寻开的是泻药,给李延开的是解表发散药。二人不解:我俩是同一症状,为何开的药方却不同呢?是不是华佗弄错了?于是,他们向华佗请教。华佗解释道:倪寻的病是由于饮食过多引起的,病在内,应当服泻药,将积滞泄去,病就好了。李延的病是受凉感冒引起的,病在外,应当吃解表药,风寒之邪随汗而去,头痛也就好了。你们症状相似,但病因相异,所以治之宜殊。二人拜服,回家后各自将药熬好服下,很快都痊愈了。中医是我国宝贵的医学遗产,强调辩证施治。华佗对症下药治头痛发热的故事蕴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下列选项中所体现的观点在材料中有所体现的有()。

A.人生的阴影,是自己遮挡阳光造成的
B.风平浪静
C.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
D.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正确答案BC

(401). 从材料二的故事,我们可以悟出的哲学道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
B.实践指导认识
C.对立统一
D.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正确答案D

(402).华佗是我国东汉名医。一次,府吏倪寻和李延两人均头痛发热,一同去请华佗诊治,华佗经过仔细的望色、诊脉,开出两副不同的处方。给倪寻开的是泻药,给李延开的是解表发散药。二人不解:我俩是同一症状,为何开的药方却不同呢?是不是华佗弄错了?于是,他们向华佗请教。华佗解释道:倪寻的病是由于饮食过多引起的,病在内,应当服泻药,将积滞泄去,病就好了。李延的病是受凉感冒引起的,病在外,应当吃解表药,风寒之邪随汗而去,头痛也就好了。你们症状相似,但病因相异,所以治之宜殊。二人拜服,回家后各自将药熬好服下,很快都痊愈了。中医是我国宝贵的医学遗产,强调辩证施治。华佗对症下药治头痛发热的故事蕴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倪寻和李延两人病因不同,病症相同,这说明()。

A.原因和结果是相互转化的
B.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普遍的
C.原因和结果是有前后联系的
D.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
正确答案CD

(403). 材料一中没有体现出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B.矛盾具有特殊性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正确答案C

(404).华佗是我国东汉名医。一次,府吏倪寻和李延两人均头痛发热,一同去请华佗诊治,华佗经过仔细的望色、诊脉,开出两副不同的处方。给倪寻开的是泻药,给李延开的是解表发散药。二人不解:我俩是同一症状,为何开的药方却不同呢?是不是华佗弄错了?于是,他们向华佗请教。华佗解释道:倪寻的病是由于饮食过多引起的,病在内,应当服泻药,将积滞泄去,病就好了。李延的病是受凉感冒引起的,病在外,应当吃解表药,风寒之邪随汗而去,头痛也就好了。你们症状相似,但病因相异,所以治之宜殊。二人拜服,回家后各自将药熬好服下,很快都痊愈了。中医是我国宝贵的医学遗产,强调辩证施治。华佗对症下药治头痛发热的故事蕴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下列行为与材料中华佗的治病行为所体现的哲理一致的是()。

A.按图索骥
B.打蛇打七寸
C.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D.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正确答案ACD

(405).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依据的辩证法原理是()。

A.矛盾的同一性
B.矛盾的斗争性
C.矛盾的特殊性
D.矛盾的普遍性
正确答案C

(40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B.“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体现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C.“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属于相对主义
D.“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体现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正确答案D

(40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产关系具有历史性,随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
B.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C.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D.等价交换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B

(408).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焦裕禄同志之所以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共产党员的光辉典范,之所以深受人民群众爱戴,根本原因在于他视人民群众为衣食父母、诚心诚意当人民公仆。以上材料表明()。

A.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B.英雄人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D.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
正确答案C

(409).“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建设“一带一路”,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将让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推动更多国家和地区开展全方位合作,共克时艰、共创辉煌。这说明()。

A.联系就是事物内部各要素间的相互影响
B.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部分
C.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必然的多样的联系
D.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一带一路”的建设和发展
正确答案D

(410).“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又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这一判断的哲学依据是()。

A.事物的主要矛盾没有变化,矛盾的主要方面发生了变化
B.事物的基本矛盾没有变化,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C.事物的主要矛盾没有变化,次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D.事物的根本矛盾没有变化,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正确答案A

(411).“土生土长,仁慈仁爱,育满堂才俊儿孙,倾六十春秋建天下第一村。求真求实,创新创奇,握真理挡风沐雨,代十亿农民书千年功德经。”吴仁宝毕生的追求展示了“一个党员一辈子的为党、为国、为民情怀”。吴仁宝用他的传奇一生告诉我们()。

A.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B.只要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就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C.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D.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应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正确答案C

(412).一切受人民欢迎、对人民有深刻影响的艺术作品,从本质上说,都必须既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又引领人民精神生活,都必须在人民的伟大中获得艺术的伟大。可见,优秀的文化()。

A.源于时代的智慧,推动时代的前进
B.反映时代的潮流,决定时代的走向
C.源于时代的实践,引导时代的发展
D.彰显时代的精神,创造时代的未来
正确答案C

(413).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观点是()。

A.形而上学
B.唯心主义
C.唯物主义
D.辩证法
正确答案B

(414).北极熊变瘦了!科学家说,由于污染增多,污染物进入北极熊体内使其体型缩小;全球气候变暖,海洋冰面减少,北极熊要花费更多的能量猎食,这样就限制了它的生长。下列选项中与“北极熊减肥”现象所蕴含哲理相一致的是()。①水积鱼聚,木茂鸟集②对症下药,量体裁衣③上律天时,下袭水土④物我一体,心物一体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正确答案A

(415).杜甫诗云“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下列与该诗句体现的哲学道理相同的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C.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D.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正确答案B

(416).“把握火候”“注意分寸”“适可而止”强调在实践中应把握()。

A.适度原则
B.重点论原则
C.两点论原则
D.永恒发展原则
正确答案A

(417).“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所体现的哲理是()。

A.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B.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C.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D.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正确答案B

(418).古希腊赫拉克利特认为“人不能两次踏人同一条河流”。这一观点()。

A.夸大了物质运动
B.否认了相对静止
C.否认了意识的能动性
D.肯定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
正确答案D

(419).以下所列各项活动中,属于实践活动的是()。①学生听课做作业②教师给学生讲课③经济政治体制改革④中美进行钢铁贸易谈判⑤第五次人口普查⑥蜘蛛织网,蜜蜂采蜜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正确答案B

(420).《贞观政要》中的“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段富含哲理的名言给我们的启示是()。①善于听取他人意见,是促进认识发展的重要途径②避免重犯他人错误,才能使自己在生活中不犯错误③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发展④自觉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有利于把握社会发展规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B

(421).去年我国有些河流断流,这是由天气长期干旱造成的,同时也与这些河流中上游流域的森林砍伐过量、植被破坏严重、蓄水功能下降等因素有关。从因果关系看,这属于()。

A.一因多果
B.一果多因
C.同因异果
D.同果异因
正确答案B

(422).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度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但在现实生活中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这说明()。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④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正确答案D

(423).荀子在《劝学》中提到:“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下列说法与此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B.入山问樵,入水问渔
C.不怕万事不利,就怕灰心丧气
D.不畏义死,不荣幸生
正确答案B

(424).“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恩格斯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A.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B.矛盾双方相互渗透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正确答案D

(425).从哲学角度看,成语故事“守株待兔”中农夫的错误在于()。

A.把偶然当必然
B.把现象当本质
C.把可能当现实
D.把原因当结果
正确答案A

(426).下列属于社会实践中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

A.农民播种小麦
B.演员登台表演
C.警察侦破案件
D.科学家进行物理实验
正确答案A

(427).经验论的错误在于()。

A.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强调了感性认识的可靠性
D.否认了理性认识的作用
正确答案D

(428).“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来说,改革会使人人受益”,但“改革不是一首田园诗,它伴随着眼泪和痛苦”。对这两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理解正确的是()。

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正确答案B

(429).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的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上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

A.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
B.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C.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形式
D.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正确答案D

(430).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B.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
C.运动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D.对立统一的观点
正确答案A

(431).下列与“滴水穿石”蕴含相同的哲学寓意的是()。

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C.吐故纳新
D.望梅止渴
正确答案A

(432).A是B省第一家政府以购买服务方式运转的专业性、职业化社会工作机构,该机构不仅是B省,也是全国第一家专业的承接政府有关社会工作的社工机构,它的建立对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有着重要作用。该做法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从整体上把握现象之间的必然联系
B.要树立创新意识破除陈旧观念
C.办事情首先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D.要按客观规律办事,积极促成质变
正确答案B

(433).“一带一路”建设将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创造前提条件,在区域合作新格局中寻找未来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可谓是“一子落而满盘活”。这段话反映的哲学原理是()。

A.解决问题时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B.矛盾双方的转化是线上的、有条件的
C.次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D.抓主要矛盾的同时要注意解决好次要矛盾
正确答案A

(434).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A.能否满足人们的需要
B.能否被大多数人认可
C.能否受到重视
D.能否在实践中得到检验
正确答案D

(435).面对一棵大树,一位教授算了两笔不同的账:算法一,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大树,按当时市价计算最高能卖2000元;算法二,从大树产生的氧气、减少大气污染、涵养水源、为鸟类与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的生态效益计算,其价值最低为130万元。该教授的算法二强调了()。

A.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B.物质运动的规律性
C.人的意识活动的能动性
D.事物矛盾的对立性和孤立性
正确答案A

(436).“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这一谚语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合理内核
B.意识是物质结构的重新组合
C.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
D.意识是感性认识的集合
正确答案C

(437).“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这是()。

A.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论与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正确答案C

(438).以下名句中揭示的哲学道理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
B.在纯粹的光明中,就像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
C.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D.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正确答案D

(439).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3元;每增加1个就业岗位,可间接带动7个人就业。这体现的哲理是()。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D.事物是多种多样的
正确答案B

(440).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

A.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B.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论
C.承认一切皆有可能的可知论观点
D.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唯物主义
正确答案A

(441).下面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A.形存神存——理在事先
B.理在气先——削足适履
C.掩耳盗铃——削足适履
D.统筹兼顾——刻舟求剑
正确答案A

(442).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体现了()。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观点
B.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C.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
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正确答案D

(44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政治上层建筑的是()。

A.法律思想
B.立法制度
C.军队
D.警察
正确答案A

(444).现在科学家发现,在水深超过4000米的可见光不能到达的深海底,在高温、高压、剧毒、缺氧的环境里,仍然存在大量海底热液生物,它们靠海底热液带出的能量进行化合作用合成有机质而生存。而以前人们认为一切生物的生长都依赖阳光。这从一个侧面表明()。①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②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④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正确答案C

(445).亚洲有一种毛竹,最初5年里在地下生根长达几千米,人们几乎看不到它的生长。第6年雨季到来时,它钻出地面,以每天60厘米的速度迅速长到30米高。这种现象反映了()。

A.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B.只要发生量变,就有质的飞跃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认识事物要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正确答案A

(446).下面与“牵牛要牵牛鼻子”的哲学寓意一致的是()。①纲举目张②蛇打七寸③集腋成裘④分清主流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正确答案A

(447).强调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从哲学的角度上看是()。

A.看到了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B.承认外因对事物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C.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D.肯定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正确答案A

(448).古希腊晚期由于连年战争,人们普遍渴望安宁和谐的生活;罗马和东方人的宗教观念侵入希腊哲学内部,毁坏了希腊人的思辨理性精神,斯多亚派主张要服从命运,愿意的人,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命运拖着走。如果你命定康复,不要找医生如果你命定不康复,找医生也不起作用。这种宿命论的观点()。

A.只承认偶然性,否定了必然性
B.只承认必然性,否定了偶然性
C.辩证处理了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关系
D.顺应自然规律,随遇而安
正确答案B

(449).“如狮子身中虫,自食狮子肉,非余外虫。如是佛子自破佛法,非外道天魔能破”;“酒香不怕巷子深”;“外疾之害,轻于秋毫,人知避之;内疾之害,重于泰山,而莫之避”。这些句子均体现了同一哲学原理,这一哲学原理是()。

A.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B.意识与物质的辩证关系
C.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D.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正确答案D

(450).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广延性
B.存在性
C.物质性
D.可知性
正确答案C

(451).1994年4月20日,我国通过一条64K的国际专线,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互联网时代从此开启。历经20多年,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公认的网络大国。这主要说明()。

A.构建事物之间的联系要遵循客观规律
B.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多样的和无条件的
C.联系构成运动,引起事物变化和发展
D.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主观的
正确答案C

(452).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

A.坚持均衡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B.坚持均衡论和一点论的统一
C.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D.坚持两点论和一点论的统一
正确答案C

(453).“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这首西方流传的民谣说明的哲学原理是()。

A.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B.真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
C.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
D.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正确答案C

(454).邓小平强调:“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就干不出新事业。”从哲学角度讲,这句话主要告诉我们做事情要()。

A.善用质变与量变的辩证关系,用创新的理念对待新事物
B.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准确判断、敢作敢为
C.善用联系的观点,发现发展的新态势、新思维
D.运用两点论和两分法,一分为二看待“闯”与“冒”的精神支撑
正确答案B

(455).恩格斯曾说:“一切观念都来自经验,都是现实的反映——正确或歪曲的反映。”这句话是说()。

A.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
B.意识是主观世界的客观映象
C.正确的意识和错误的意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D.意识活动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过程
正确答案C

(456).黑格尔认为,实践就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去“规定”和改造客观世界。这一观点否认了实践的()。

A.客观物质性
B.无限上升性
C.主观能动性
D.社会历史性
正确答案A

(457).中国画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强调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国画的“写意”,能将万千山水收于尺幅,这正是中国画的奇妙之处。国画创作的这种特点表明()。①意识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②画家的意识直接改造了物质世界③画家的意识活动具有主观创造性④画家的意识活动可以独立于物质之外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正确答案A

(458).人类在太空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技术可以为人类造福,但太空活动留下的大量航空器残骸等太空垃圾却可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危害。这个事实印证了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福兮,祸之所伏。”这个命题表明()。①矛盾双方逐渐融合趋向一个无差别的统一体②矛盾双方是相互对立、相互分离的趋势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④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正确答案C

(459).“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出自《新唐书》,为褚遂良向唐太宗的谏言,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1)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转化(3)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4)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A.(1)(4)
B.(1)(3)
C.(3)(4)
D.(1)(2)
正确答案C

(460).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A.劳动者
B.劳动对象
C.科学技术
D.管理方式
正确答案C

(461).据《三国志》记载,名医华佗有一次给州官倪寻和李延看病,两人都是头痛发热,可是华佗给倪寻开的是泻药,给李延开的是发散药。两人很不理解,华佗解释说,倪寻的病是内部伤食引起的,李延的病是外部受冷感冒引起的,病症不同,所用的药当然不同。这个故事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量变引起质变
C.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
D.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正确答案A

(462).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第二次飞跃指的是()。

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B.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C.从实践到感性认识的飞跃
D.从实践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正确答案B

(463).下列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蕴含的哲学道理相同的是()。

A.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B.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C.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D.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正确答案B

(464).“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B.实践对认识有决定作用
C.现象和本质是同一的
D.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正确答案D

(465).“任何个别(无论怎样)都是一般”。这句话的含义是()。

A.特殊性就是普遍性
B.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
C.普遍性是特殊性的总和
D.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正确答案D

(466).下列关于客体与物质形态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客体都是物质形态,所有物质形态都是客体
B.所有客体都是物质形态,部分物质形态是客体
C.部分客体是物质形态,所有物质形态都是客体
D.部分客体是物质形态,部分物质形态是客体
正确答案C

(467).与“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具有相同哲理的是()。

A.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B.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C.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D.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正确答案A

(468).下列诗句中,体现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这一哲学理论的是()。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
C.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正确答案C

(469).实践的共同性的基本特征具体体现为()。

A.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B.尝试性、探索性和学习性
C.生产实践、改造社会和科学实验
D.客观性、目的性和探索性
正确答案A

(470).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依据的辩证法原理是()。

A.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B.矛盾的斗争性原理
C.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D.矛盾的同一性原理
正确答案C

(471).“良机对于懒惰没有用,但勤劳可以使平凡的机遇变成良机。”这说明()。

A.只要有良好的机遇,就能走向成功
B.解放思想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思考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发挥巨大作用
正确答案C

(472).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讲话中多次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提醒,希望党的干部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所蕴含的哲理是()。

A.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C.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进程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正确答案B

(473).“防微杜渐”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对立统一规律的原理
B.质量互变规律的原理
C.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规律的原理
正确答案B

(474).下列关于具体科学与哲学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没有具体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就没有哲学②具体科学是哲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③哲学是科学,科学也是哲学④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正确答案B

(475).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是()。

A.有无绝对真理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D.存在决定思维的问题
正确答案C

(476).当前中国面临的贸易摩擦不但源于产业结构、贸易政策等经济因素,也与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息息相关。这反映了()。

A.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复杂多样的
C.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D.结构变化会引起事物性质的变化
正确答案B

(477).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是()的发展水平。

A.政治
B.科学
C.文化
D.生产力
正确答案D

(478).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形式,体现着()。

A.矛盾双方的绝对同一
B.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C.矛盾双方的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和共同发展
D.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
正确答案C

(479).“顺大势者成,逆大势者败”“高素质者成,低素质者败”“目标近者成,目标虚幻者败”,这些说法体现的哲学观点是()。①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把“想”和“做”结合起来②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③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从实际出发④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主观因素制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
正确答案B

(480).俗语说“走不以手,缚手不能集疾”,下列与该俗语哲学道理相同的是()。

A.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
B.牵一发而动全身
C.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
D.生命在于运动
正确答案B

(481).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蔡振华说:“中国作为一个体育大国,随着足球环境的不断改善、足球运动的不断普及和提高,申办世界杯应当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蔡振华的说法体现了()。

A.办事情要掌握系统优化法
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绝对的运动必然会带来预期的效果
正确答案B

(482).航空界有个关于飞行安全的“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及1000起事故隐患。“海恩法则”启示我们()。

A.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规律
B.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
D.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正确答案B

(483).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正确答案C

(484).发展文化产业,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可以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也要看到,一些人在利益驱动下,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讲社会效益,制作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的文化产品,给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

A.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B.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分清事物的主流和支流
D.透过事物的现象看本质
正确答案C

(485).下列学者观点与其代表的哲学派别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泰利斯:万物产生于水——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陆象山: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客观唯心主义
C.老子:道生万物,道就是无——主观唯心主义
D.德谟克利特:一切事物都是由不能再分的物质微粒原子组成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正确答案A

(486).“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辩证的认识运动,充分体现了()、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主观和客观
B.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C.理论与实践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正确答案A

(487).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下列选项中反映出相同哲理的是()。

A.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B.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C.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D.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正确答案D

(488).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B.个人和群众的关系问题
C.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关系问题
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正确答案D

(489).下列俗语与其所包含的哲学原理对应错误的是()。

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B.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体与精神相统一
D.天地和气,万物自生——自然界是客观存在
正确答案A

(490).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了()。

A.实践的观点
B.革命的观点
C.阶级的观点
D.历史的观点
正确答案A

(491).“善泳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

A.主要矛盾是关键
B.要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C.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D.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正确答案D

(492).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写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强调()。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书本知识不能指导实践
C.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D.一切知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
正确答案C

(493).“激变论”的错误在于()。

A.否认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B.否认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C.否认量变中有部分质变
D.只承认量变不承认质变
正确答案A

(494).下列选项符合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是()。

A.和平—战争—和平
B.小麦—面粉—面包
C.废钢铁—自行车—废钢铁
D.水蒸气—水—冰
正确答案A

(495).“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哪个原理完全一致?()

A.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B.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C.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D.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
正确答案B

(496).下列俗语中所蕴含的哲学原理与“春打六九头,备耕早动手”不同的是()。

A.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适时
B.惊蛰地气通,搂麦要进行
C.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
D.处暑种高山,白露种平川,秋分种门外,寒露种河湾
正确答案C

(497).我们通过眼、耳、口、鼻、舌等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

A.感觉
B.知觉
C.表象
D.分析
正确答案B

(498).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说道:“我认为,在人类的一切知识中,最有用但也最不完善的知识就是关于人的知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破解了“人是什么”之谜。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A.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B.所有人属性的综合
C.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内在统一
D.社会角色的总和
正确答案A

(499).“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和“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这两句诗包含的共同哲理是()。

A.动中有静、静中无动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
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正确答案D

(500).“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点是()。

A.唯物辩证法
B.唯心辩证法
C.形而上学
D.唯心论
正确答案C

(501).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

A.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B.地理环境的人口条件
C.阶级斗争
D.天才人物的出现
正确答案A

(502).1958年,我们认为麻雀吃粮食,于是把它列为“四害”之一,加以消灭,后来我们认识到麻雀在消灭害虫方面贡献很大,便把它从四害中解放出来,并列为保护动物。1958年,我们消灭麻雀的错误,从哲学上看是没有做到()。

A.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B.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
D.用量变质变的观点看问题
正确答案A

(503).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即人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思维能不能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对这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哲学上划分()的标准。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D.世界观和方法论
正确答案C

(504).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马与白马、黑马三者的关系是()。

A.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B.质量和数量的关系
C.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D.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正确答案D

(505).下列词语最能体现矛盾同一性原理的是()。

A.居安思危
B.未雨绸缪
C.厚积薄发
D.鹤立鸡群
正确答案A

(506).“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训》)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A.量的积累必定会引起事物的质变
B.局部和整体之间是辩证统一的
C.人的价值是在奉献社会中实现的
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正确答案B

(507).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A.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
C.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正确答案C

(508).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原则。下列正确体现这个原则的选项有()。

A.埋头实践,认为学习理论是不务实
B.专心读书,认为实践会干扰对理论的正确理解
C.在重视理论学习、书本学习的同时,又积极参加实践,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D.读书是读书,实践是实践,所学理论与具体实践相脱节
正确答案C

(509).“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反映的是事物之间的()。

A.必然联系
B.内部联系
C.直接联系
D.间接联系
正确答案D

(510).真理和渗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的论断是()。

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相对主义观点
C.诡辩主义观点
D.经验主义观点
正确答案A

(511).移动通信技术更新换代飞快,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1 G),历经2 G、3G网络,到现如今4G系统,比目前的拨号上网快2000倍,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通信技术的变迁反映的哲学规律是()。

A.事物的发展过程是一事物否定另一事物
B.事物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C.事物是永恒发展的
D.事物量变过程实质上就是质变的过程
正确答案C

(512).“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的合理性在于()。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正确答案C

(513).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加工后再利用的做法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观点是()。

A.矛盾总是处于对立统一之中
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
C.矛盾的双方往往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D.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正确答案D

(514).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社会意识形式中的非意识形态部分的是()。

A.政治思想、语言学、道德
B.技术科学、哲学、艺术
C.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
D.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
正确答案C

(515).“苹果落地”、“水往低处流”、“月球绕地球运动”、“潮起潮落”……在其背后隐藏着一个共同的东西——万有引力。这表明()。

A.同一现象只能表现同一本质
B.同一本质可以表现为不同的现象
C.现象和本质都隐藏在事物的内部
D.同一现象可以表现不同的本质
正确答案B

(516).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唯物论的观点
B.辩证法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可知论的观点
正确答案C

(517).马克思指出,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这一论断被邓小平概括为()。

A.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B.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科学技术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正确答案C

(518).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三种社会形态是()。

A.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
B.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
C.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
D.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正确答案B

(519).宋代大诗人苏轼曾作《琴诗》,诗中写道:“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B.事物部分与整体的辩证关系
C.事物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D.事物原因与结果的辩证关系
正确答案C

(520).系统一般被规定为有组织的和被组织化的全体。系统论反映了唯物辩证法中()。

A.否定的观点
B.联系的观点
C.对立的观点
D.统一的观点
正确答案B

(521).实际工作中的“一刀切”的错误是由于忽视了事物的()。

A.矛盾的普遍性
B.矛盾的特殊性
C.矛盾的同一性
D.矛盾的斗争性
正确答案B

(522).俗话说“生地茄子熟地瓜,生地菜子熟地花”,下列与该俗语哲学道理不相同的是()。

A.庄稼施肥有技巧,看天看地又看苗
B.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C.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D.山腰点桐,山下务农
正确答案B

(523).下列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是()。

A.天无三日晴
B.不经风雨,怎见彩虹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正确答案C

(524).2011年幸福公式是什么?见仁见智,大学生说:“幸福一理想实现十父母健康”,某省委书记说:“幸福一经济快速稳定增长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十大学生顺利就业。”以上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B.量变引起质变
C.量的积累可以促成质的飞跃
D.意识对实践有指导和控制作用
正确答案D

(525).下列诗句中蕴含“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一哲学道理的是()。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②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正确答案B

(526).在中国功夫中,太极拳的特点是“动静结合、刚柔相济”,主张用“四两拨千斤”来以柔克刚,这体现了中国古老的哲学观念。可见()。

A.有些事物是运动的
B.物质和运动是辩证统一的
C.有些事物是相对静止的
D.应该用辩证的思想把握事物运动的规律
正确答案D

(527).下列说法正确体现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的有()。①量力而行,尽力而为②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④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⑤谋事在人,成事在天⑥心想事成

A.①③
B.①③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⑤⑥
正确答案B

(528).“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正确答案D

(529).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从根本上说在于它()。

A.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B.提供了普遍适用的客观真理
C.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
D.以世界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
正确答案C

(530).实际工作生活中,凡事注意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与“不及”,这在哲学上是()。

A.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B.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C.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原理
D.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原理
正确答案B

(531).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事物“什么也不能说”。其错误在于()。

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
B.夸大了主观能动性
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D.割裂了事物和运动的关系
正确答案C

(532).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这句话说明()。

A.认识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实践
B.真理是主观的、抽象的、相对的
C.主体对客观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过程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正确答案D

(533).以下名句揭示的哲学道理不同的是()。

A.“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与“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B.“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C.“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与“耐得寂寞,才能不寂寞;耐不得寂寞,偏偏寂寞”
D.“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与“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正确答案D

(534).下列选项中体现出了同一哲学道理,除了()。

A.对症下药
B.与时偕行
C.见风使舵
D.人乡随俗
正确答案B

(535).“微博”具有高速快捷的信息传播能力,它在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增强社会活力等方面的作用不断增强,但“微博”的聚焦放大也容易让个人的偏激言论扩散为非理性的社会情绪,使一些局部问题扩大为全局问题。“微博”带来的社会影响体现了()。

A.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起决定性作用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D.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正确答案D

(536).以下对“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理解正确的是()。

A.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主要分歧
B.唯心史观和机械唯物主义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主要分歧
C.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在世界本原问题上的主要分歧
D.唯物论和辩证法在世界本原问题上的主要分歧
正确答案A

(537).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南希
B.但丁
C.康德
D.南丁格尔
正确答案C

(538).黑格尔认为,割下来的手就失去了它的独立存在的地位,这种观点表明()。

A.整体是部分之和
B.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C.整体决定部分
D.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
正确答案D

(539).在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中,()占主体地位。

A.劳动力
B.生产工具
C.劳动资料
D.劳动对象
正确答案A

(540).与“有无之变,更出迭人”这句话的哲学意思相一致的是()。

A.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B.斗转星移,物是人非
C.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D.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正确答案A

(541).我国的经济增速2011年为9.3%、2012年为7.8%、2013年为7.7%、2014年为7.4%,这表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但人们对“新常态”内涵的具体理解,目前仍处在不断深化之中,这说明()。

A.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不可能形成相同的认识
B.认识是一个循环反复,逐步深化和提高的过程
C.由于主体的认识方法不同,认识具有差异性
D.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因主体的实践经历不同而不同
正确答案B

(542).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对此,下列解释说明正确的是()。

A.哲学是世界观,具体科学是方法论
B.哲学是百科全书,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D.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又对具体科学起指导作用
正确答案D

(543).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当前我国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大大增强,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打好改革攻坚战,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寻求突破。之所以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寻求突破是因为()。

A.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正确答案D

(544).下列关于“历史规律的实现过程”的看法,不正确的是()。

A.表现为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B.表现为盲目性和自觉性的统一
C.表现为预期性和非预期性的统一
D.表现为决定性和选择性的统一
正确答案B

(54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联系所具有的特点的是()。

A.客观性
B.普遍性
C.一致性
D.多样性
正确答案C

(546).一片秋叶随风飘落,宣告了其自然生命的终结。有人突发奇想,用现代工艺把叶子镶嵌在陶罐上,叶子获得了第二次生命,陶罐也因彩叶依偎而焕发出新的生机和光彩。新产品备受消费者青睐,取得了“1+1>2”的良好效果。这一事例说明()。①秋叶和陶罐的价值随着关系的改变而改变②新价值的创造改变了秋叶和陶罐的属性③观念创新实现了秋叶和陶罐价值的增值④秋叶和陶罐的价值取决于其自身属性和人的需要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正确答案C

(547).下列古谚、古训中,没有体现出实践的重要性的一项是()。

A.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B.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C.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D.入山问樵,入水问渔
正确答案D

(548).某人做关于跳蚤的听力实验,把跳蚤放在玻璃瓶里,大叫:“跳、跳、跳!”跳蚤跳得很高。然后切去双腿,再叫:“跳、跳、跳!”跳蚤再也不跳了。于是他在实验报告中写道:“跳蚤切去双腿后,失去了听力。”从哲学上看,该实验者主要是因为不懂得()。

A.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B.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
C.感性认识还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D.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正确答案D

(549).“积土为山,积水为海”所蕴含的哲理为()。

A.坚持适度原则
B.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的飞跃
C.重视量的积累
D.重视内因的作用
正确答案C

(550).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根本缺陷是()。

A.坚持先驳论
B.坚持不可知论
C.离开了社会实践,没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
D.认为一切具有普遍性的必然的知识不可能来自经验
正确答案C

(55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中()。

A.意识是第一性的
B.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决定性的
C.物质是第一性的
D.物质和意识都是决定性的
正确答案C

(552).在处理实际问题时不能“一刀切”,这是因为()。

A.事物矛盾之间存在有机联系
B.事物矛盾具有特殊性
C.事物矛盾具有共同点
D.事物矛盾具有普遍性
正确答案B

(553).马克思说:生产就其单方面形式来说也决定于其他要素,例如,当市场扩大,即交换范围扩大时,生产的规模也就增大,最后,消费的需要决定着生产。这句话表明()。

A.生产决定消费
B.消费决定生产
C.消费积极地反作用于生产
D.生产反作用于消费
正确答案C

(554).张载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这告诉我们()。

A.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对运动的
B.时间与空间是事物的存在方式
C.矛盾是对立统一的
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正确答案C

(555).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

A.人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从事生产劳动
B.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C.人有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
D.人有意识和抽象思维能力
正确答案A

(556).“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对这句话分析正确的是()。

A.揭示了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过程的起点
B.揭示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
C.认为理性认识可以脱离感性认识而存在,是错误的观点
D.强调理性认识的重要作用,完全否认了感性认识的作用
正确答案B

(557).习近平同志强调,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要牢记“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的道理,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下列说法与“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A.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B.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C.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正确答案A

(558).对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面能量。这说明()。

A.先进的、健康的文化能促进社会发展
B.文化决定人民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C.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D.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正确答案C

(55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
B.《人权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C.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相对的
D.本质和现象不是对立的
正确答案A

(560).作家萧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学者周国平则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醇,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从哲学角度看,两个观点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认识过程
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C.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客体对主体的作用决定的
D.意识对于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正确答案D

(561).“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这种观点属于()。

A.唯心主义自由观
B.机械唯物主义自由观
C.马克思唯物主义自由观
D.资产阶级自由观
正确答案C

(562).哲学是()。

A.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
B.自然界的知识体系
C.包括社会和人的精神世界在内的世界观
D.自发的世界观
正确答案A

(563).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象和核心内容是()。

A.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D.认识和实践
正确答案A

(564).3D打印技术最突出的优点是无需机械加工或模具,就能直接从计算机图形数据中生成任何形状的物体,从而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专家认为,3D打印技术将改写制造业的生产方式,代表未来制造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这表明()。

A.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辩证法的批判精神要求树立创新意识
C.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人类思维的变革
D.创新要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正确答案A

(565).人们常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这句话主要说明了()。

A.内因是事物变化的唯一原因
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
正确答案B

(566).“世上本无夕阳产业,只有夕阳企业。只要技术和理念的创新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产品就不会日薄西山。”这一观点蕴含的哲理是()。

A.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B.理论创新决定实践创新
C.创新是促进事物价值转换的根本途径
D.观念创新可以促进事物价值的转换和创造
正确答案D

(567).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菊花、梅花、荷花、桃花等与鲜花是()。

A.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B.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C.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D.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正确答案B

(568).“机器人有意识”这一说法的错误在于违背了()。

A.意识是无知的产物这一事实
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一事实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这一事实
D.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正确答案C

(569).“夫成绩者,今所现之果也,然必有昔之成绩以为因;而今之成绩又自为因,以孕产将来之果;因果相续,如环无端,必寻出因果关系,然后活动之继续性可得而悬解也。”这段话说明的就是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下列历史事件中没有因果联系的是()。

A.铁器和牛耕——井田制瓦解
B.明清资本主义萌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
C.工业革命——鸦片战争
D.民族工业短暂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正确答案B

(570).“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蕴含的哲理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认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C.认识来源于书本知识
D.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正确答案A

(57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一旦形成,就会反作用于实践,指导实践的全过程,这是因为()。①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②实践目标的确立,需要认识的指导③对实践手段、方法、道路、步骤的取舍,需要认识的指导④对实践结果的评价,需要认识的指导⑤认识在不断发展过程中,需要实践提供动力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正确答案B

(572).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这是人们的传统认识。但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事实使人们认识到,必须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首位。这一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A.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指导实践
B.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矛盾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正确答案B

(573).关于“学习”有两种观点:其一,“人之岁月精神有限,诵说中度一日,习行中错一日;纸墨上多一分,身世上少一分”;其二,“教人必欲使其读尽天下书,将道全看在书上,将学全看在读上”。这两种观点没有处理好()。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C.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正确答案B

(57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

A.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达到了顶峰
B.科学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
C.绝对真理的体现
D.人类优秀哲学思想集大成和在更高阶段上发展的起点
正确答案D

(575).“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说明()。

A.自然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B.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是人的本质属性
C.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D.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不是人的本质属性
正确答案C

(576).“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这句话主要强调()。

A.心态可以决定一切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C.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正确答案B

(577).恩格斯说: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中学习来得快。

A.自己所犯错误
B.自己所取得的成绩
C.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
D.自己所取得成绩的后果
正确答案C

(578).一个男人在社会上可能扮演父亲、儿子、丈夫、白领等不同角色,这从哲学上说反映了()。

A.联系的多样性
B.联系的客观性
C.联系的普遍性
D.联系的主观性
正确答案A

(579).正是基于不同物种间相生相克的循环链条,大千世界才能维持生态平衡,才得以丰富多彩。可有一些物种,一旦远离“故土”,摆脱了天敌的克制,就会残害其他物种,致使引进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因此,在引进物种时,一定要对其生态安全性做全面的评估,防患于未然。由于不同物种间相生相克的循环链条,大千世界才能维持生态平衡,这一事实蕴含的哲理是()。

A.物种间是相互制约的
B.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正确答案B

(580).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其中杰出人物是指()。

A.无产阶级的伟大政治家和思想家
B.历史上被压迫阶级的政治代表
C.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艺术家
D.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
正确答案D

(581).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其中杰出人物()。

A.专指无产阶级的伟大政治家和思想家
B.专指历史上被压迫阶级的政治代表
C.专指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艺术家
D.是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
正确答案D

(582).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人们对它充满无限遐想。为了解木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等,在最新航天科技的支持下,美国于2011年8月发射了新的木星探测器“朱诺”。对木星的科学探测活动进一步佐证了()。①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直接动力②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有关木星认识的深化发展③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根本动力④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能确保木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正确答案B

(583).下列说法与“否极泰来”的哲学寓意一致的是()。

A.庖丁解牛
B.集腋成裘
C.乐极生悲
D.釜底抽薪
正确答案C

(58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A.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B.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
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运动是离不开物质的
正确答案A

(585).请指出下述错误的观点()。

A.实践是检验一切认识真理性的客观标准
B.一般说来,指导实践获得成功的认识是正确的
C.逻辑证明对实践检验具有重要意义
D.在一定历史阶段,实践可以检验现存的一切认识的真理性
正确答案D

(586).孔子对不同问“孝”的人回答不同。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上述问答表明()。①“孝”的内涵不具有共性②“不孝”的表现大体相同③“孝”的要求要体现个性④“孝”的方式应因人而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正确答案D

(587).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说明()。

A.人的意识是能动的,动物则是出于本能
B.人的意识水平比动物的意识水平高得多
C.动物没有意识,意识是人类特有的
D.蜜蜂的智慧在某些方面比人类高得多
正确答案A

(588).“一个鸡蛋从外被打破是毁灭,从内被打破是生机和生命。”从认识论讲这表明()。

A.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B.实践来源于认识的不断发展
C.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促进事物的正确发展
D.认识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正确答案C

(589).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爱因斯坦说:“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从野心或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诚中产生”。这充分说明()。

A.理性因素在认识中起主导作用
B.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不起作用
C.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起微小作用
D.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起重要作用
正确答案D

(590).“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句话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正确答案B

(591).东汉哲学家王符说:“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说明()。①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③正确的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有积极的能动作用④意识活动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正确答案A

(592).与“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观点不一致的是()。

A.无物常驻,一切皆流
B.人永远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C.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D.天不变,道亦不变
正确答案D

(593).“飞矢不动”这一观点是指()。

A.静中有动
B.动中有静
C.绝对运动
D.绝对静止
正确答案B

(594).“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反映了当今世界各国对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共同问题的关切,引领人们更多地去思考“什么是美好城市和美好生活”。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表明()。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③社会意识总是与时俱进的④社会意识变化推动社会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正确答案A

(595).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药能治病,也能害人。这说明()。

A.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B.量变引起质变
C.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相互
D.事物都有肯定和否定两方面的特性
正确答案C

(596).“有信路路畅通,无信寸步难行”主要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
B.意识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正确答案B

(597).人们对未来的预测,应该这样认识——()。①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②它根源于现阶段的客观事物③它有正确和错误的区别④它属于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形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正确答案B

(598).“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涉吾地,何故?”这个典故告诉我们()。

A.不与其他事物联系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B.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不能主观臆造虚假联系
C.联系是事物存在的前提条件
D.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可以联系起来
正确答案B

(599).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为指导,不断探索和回答中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体现出()。

A.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的结果
B.马克思主义是成熟的理论
C.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具体办法
正确答案C

(600).下列关于客体与物质形态关系的观念正确的是()。

A.所有客体都是物质形态,所有物质形态都是客体
B.所有客体都是物质形态,部分物质形态都是客体
C.部分客体都是物质形态,所有物质形态都是客体
D.部分客体都是物质形态,部分物质形态都是客体
正确答案C

(601).马克思曾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的问题。”

A.实际
B.具体
C.实践
D.唯物
正确答案C

(602).德国哲学家尼采认为,“一个充实的、雄厚的、伟大的、完全的人,要胜过无数残缺不全、鸡毛蒜皮的人”。这种历史观属于()。

A.英雄史观
B.唯物史观
C.历史虚无主义
D.历史决定论
正确答案A

(603).毛泽东诗曰:“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

A.要把握适度原则
B.要坚持历史的观点
C.办事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
D.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正确答案C

(604).历史学家可以记录和重述已经发生了的事情,也可以预测未来。他们预测未来的客观基础有()。①未来尽管多变,但并非杂乱无章②过去发生过的事,未来必定也会发生③未来会发生的事,过去或现在必有端倪④距离过去或现在不远的事,变化一定不会太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正确答案C

(605).下列与“一曝十寒”所体现的哲学道理相一致的是()。

A.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B.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C.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D.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正确答案A

(606).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把大批中国人抓去日本北海道一带当劳工,一名中国劳工偶然得以逃脱,躲进北海道一山洞里,靠采野果喝雪水生存,一躲就是三十多年,被人发现时,他已经丧失说话能力,经测试,他的智商只相当于七岁左右的孩子。这说明人类意识是()。

A.上帝给的,先天就有
B.自然界发展的产物
C.社会的产物
D.人脑发展的产物
正确答案C

(607).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思想所体现的是()。

A.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观点
B.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
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正确答案C

(608).“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名言告诉人们的哲理是()。

A.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量变会引起质变
B.没有质变,就不会有量变,质变优于量变
C.没有质量互变,就没有事物的发展
D.没有量,就没有质,质是量的积累
正确答案A

(609).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但是,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而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这说明()。①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②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③对同一个确定对象的认识可以有多个真理④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正确答案D

(610).“个人税号”能够将每个人的纳税信息归集在一块,使之不再碎片化,这便于综合计算一个人、一个家庭的收入情况与税率水平,从而实现个税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这表明,“个人税号”的设立坚持了()。

A.系统优化的方法
B.实事求是的原则
C.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正确答案A

(611).个人收入所得税是一把双刃剑,个人收入所得税过高会抑制劳动者的积极性,抑制经济的发展;个人收入所得税过低不利于财政收入的增加和国家职能的实现。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B.想问题、办事情一定要从实际出发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想问题、办事情一定要从整体出发
正确答案B

(612).一切事物和现象产生的最终根源都存在于()。

A.物质世界之中
B.主观想象之中
C.绝对精神之中
D.本本原则之中
正确答案A

(613).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下列诗句表达的寓意与此相近的是()。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C.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D.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正确答案D

(614).“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B.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C.矛盾双方相互对立
D.矛盾双方相互转化
正确答案D

(615).唯物辩证法认为,交通工具与汽车、火车、轮船等的关系是()。

A.全体和部分的关系
B.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C.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D.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正确答案D

(616).“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是()。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无关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人的意识与自然环境无关
D.自然环境决定人的意识
正确答案B

(617).“有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这句名言表明()。

A.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的认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B.客观事物(条件)是制约人们认识发展的决定因素
C.多方面的主观原因造成了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认识的差异
D.人们无法真正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
正确答案C

(618).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生产方式
B.生存实践
C.人口因素
D.生产关系
正确答案A

(619).由抗生素的发现、应用和不断升级,到研制新一代抗生素的探索,同时重新寻找健康和自然的疗法。人类为战胜病菌引起的疾病所作的努力表明()。①实践为认识创造出崭新的工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②实践不断地为认识提出新的课题,推动认识发展③认识的过程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曲折发展过程④认识的过程是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循环上升的过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正确答案C

(620).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语所蕴含的哲理是()。

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
B.要把握事物的度
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D.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
正确答案B

(621).“真理可以变成谬误,谬误也可以变成真理。”这是因为()。

A.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B.真理和谬误可以任意转化
C.真理和谬误之间的界限是不确定的
D.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具有主观随意性
正确答案A

(622).邓小平提出的“摸着石头过河”和习近平提出的“永远要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在方法论上都体现了()。

A.既要尊重实践,又要崇尚真理
B.意识的能动性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C.物质决定意识
D.认识总是落后于实践
正确答案A

(623).下列有关时间和空间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B.时间和空间都具有客观性
C.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
D.三维性是时间和空间的重要特点之一
正确答案D

(624).“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体现的思想是()。

A.诡辩论
B.主观唯心论
C.客观唯心论
D.相对论
正确答案B

(625).古语有云“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下列与该古语蕴含的哲学道理相同的是()。

A.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B.牵一发而动全身
C.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D.望梅止渴,画饼充饥
正确答案B

(62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崇尚实干、狠抓落实是我反复强调的。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下列诗句与上述观点包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C.薪火相传,推陈出新
D.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正确答案A

(627).“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一观点()。

A.强调认识对实践的决定作用
B.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C.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
D.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
正确答案B

(628).下列哪一选项所体现出的哲学原理与其他三项不同?()

A.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B.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C.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D.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正确答案C

(629).俗话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下列与该俗语蕴含的哲学道理相同的是()。

A.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B.情人眼里出西施
C.上梁不正下梁歪
D.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正确答案A

(630).“居安思危”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的矛盾着的双方是相互排斥的
B.事物的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事物的矛盾有主要次要之分
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正确答案B

(631).网络世界是各种思想意识交织在一起的“万花筒”。我们应该用先进的文化武装自己,把腐朽的文化拒绝在“视窗”之外。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网络文化是多元的,应当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B.网络文化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应当兼收并蓄
C.网络世界充满矛盾,应该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D.网络世界是复杂的,应当明辨是非
正确答案B

(632).“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所蕴含的哲理是()。

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B.意识活动本身可以改变客观世界
C.人们的精神活动依赖于物质活动
D.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正确答案A

(633).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把握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脉搏的一次跳动,所演奏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的一段最强音符。这说明()。

A.哲学来源于音乐
B.哲学的本质是人的大脑活动
C.新时期的改革开放产生了真正的哲学
D.哲学是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正确答案D

(634).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

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
正确答案C

(635).当前我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巨大挑战,各种社会矛盾凸显,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的普遍性
B.矛盾双方可以依据一定条件转化
C.矛盾的主次方面是相互联系的
D.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正确答案A

(636).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在原有状态下的简单重复和循环
B.物体的位置移动或场所变更
C.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D.事物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正确答案C

(637).实践高于理论的原因是因为实践有()。

A.普遍有用性
B.主观能动性
C.直接现实性
D.客观现实性
正确答案C

(638).人工智能的出现说明()。

A.机器能像人一样思维
B.机器可以代替人的思维活动
C.机器可以全面超过人的思维活动
D.机器可以模拟人类的部分思维活动
正确答案D

(639).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总结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它将成为鼓舞全国人民奋斗的精神动力。其中体现的哲理是()。

A.社会主义意识不受社会存在的影响
B.社会历史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C.认识具有反复性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正确答案D

(640).“权为民用,纵然是清风两袖,自当流芳百世传佳话;利为己谋,即便有豪宅千顷,也会遗臭万年殃后人。”这副对联给我们的启示是()。

A.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
B.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价值观指引
C.个人应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D.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正确答案C

(641).医学科学家证明,如果人的大脑皮层受损,就会丧失思维能力,没有意识。这说明()。

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C.人脑健康自然会有正确的意识
D.意识是对外界事物的正确反映
正确答案B

(642).金融危机从发生到蔓延,经济学家先后用英文字母V、U、L、W的形状来为世界经济走势画像。这传达一个信息:金融危机现象复杂、形势严峻,即使是受过专门训练的经济学家也难以做到“一叶知秋”。这说明()。

A.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B.金融危机复杂多变,具有不可预测性
C.正确的认识需要在从实践到认识的循环往复中获得
D.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正确答案C

(643).现在建造大楼,第一步是搞设计,然后才有大楼的建成。设计就是求大楼之理,因此“理在事先”。这种观点是()。

A.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B.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C.直观唯物主义的表现
D.辩证唯物主义的表现
正确答案A

(644).“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是老子的世界观,即事物的存在是对立统一的,这就是矛盾。下面俗语体现了矛盾的哲学思想的是()。

A.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B.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C.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D.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正确答案A

(645).最初人们把文肓定义为“不识字的人”,后来又把文盲确定为“看不懂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而现在联合国把文盲确定为“不能用计算机交流的人”,从哲学看,这表明()。

A.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变化
B.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C.人在确定事物的标准上起主导作用
D.人的认识是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
正确答案A

(646).“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思想,充满着朴素的辩证法智慧。下列体现的哲学思想与这句话相同的是()。

A.“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B.“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C.“贾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D.“富贵而恣肆弄权,乃自取灭亡之道”
正确答案C

(647).宋玉在形容他的邻人东家之子时说,这个女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东家之子的美貌反映了()的辩证关系。

A.质量与数量
B.运动与静止
C.时间与空间
D.肯定与否定
正确答案A

(648).按照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下列关于道德本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是上层建筑的构成部分
B.道德不是神的启示,对社会经济关系起着决定作用
C.道德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故而仅受经济关系制约
D.道德不是先天固有的“善良意志”,而是人性的自然表现
正确答案A

(649).“苍蝇不叮没缝的蛋”,这一说法表达的哲学思想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C.事物的运动是外力推动的结果
D.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正确答案D

(650).下列与“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所体现的哲学道理不相同的是()。

A.因势利导
B.审时度势
C.顺水推舟
D.墨守成规
正确答案D

(651).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画饼也不能真正充饥”,原因在于()。

A.精神的东西不重要
B.精神不可以反作用于物质
C.精神绝对不能转化为物质
D.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
正确答案D

(652).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②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的区别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正确答案A

(653).下列上古神话中没有反映出人类主观能动性这一哲学道理的是()。

A.大禹治水
B.后羿射日
C.精卫填海
D.刑天舞干戚
正确答案D

(654).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被称为“生命之花”,很多家长开始意识到锌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热衷于给孩子补锌。殊不知,人体需要的锌并不多,补锌过量会造成严重危害。这说明()。

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B.要坚持适度原则
C.要不失时机促成飞跃
D.要重视量的积累
正确答案B

(655).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说:“少年渎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张潮所言蕴含的哲理是()。

A.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
B.矛盾的特殊性中包含有普遍性
C.事物的发展都遵循一定的规律
D.任何事物都有现象与本质之分
正确答案C

(656).“没有低便无所谓高,没有落后便无所谓先进,没有错误便无所谓正确。”这句话说明了()。

A.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的
B.矛盾双方是相互渗透的
C.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
D.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
正确答案D

(657).没有物就没有影,事实和思想的关系就是物与影的关系,这种观点属于()。

A.近代形而上学的、机械的唯物主义
B.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合理结合
C.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
D.古代朴素的和辩证的唯物主义
正确答案B

(658).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的代表人物不包括()。

A.圣西门
B.大卫·李嘉图
C.欧文
D.傅立叶
正确答案B

(659).把物质理解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的观点属于()。

A.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
B.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C.机械唯物主义物质观
D.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正确答案B

(660).占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

A.由意识组成的
B.由神创造的
C.由具体物质构成的
D.由精神性单子构成的
正确答案C

(661).《三国演义》开篇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这句话未必准确,因为()。

A.事物的发展需以条件为前提
B.事物的本质不以时间为转移
C.事物的质变是从量变开始的
D.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正确答案A

(662).“刻舟求剑”的错误在于()。

A.否认物体是运动的
B.否认物质的存在
C.否认物质决定意识
D.否认万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正确答案A

(663).“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这一观点,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朴素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正确答案B

(664).科学家指出,“当黑洞或坍缩星等大型天体在太空加速时,会产生引力波。但由于它非常微弱,我们一直无法探测到。”科学家拟实施“激光干涉仪太空天线”实验,以探测这种引力波,科学家断言尚未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在辩证唯物主义看来,其依据是()。

A.尚未探测到的事物迟早要为实践证实其存在
B.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C.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深刻,具有预测功能
D.建立在正确理论基础上的理性推测是可靠的
正确答案C

(665).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归根到底是由()。

A.社会制度的性质决定的
B.生产关系决定的
C.人们的社会关系决定的
D.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的
正确答案D

(666).下列不符合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说法有()。

A.政党是超阶级的政治团体
B.阶级性是政党的根本属性
C.任何政党都重视争取群众的支持
D.政党无所谓组织结构
正确答案ACD

(667).现代科学家运用电子计算机解决了数学运算、工程设计和科学实验中的一些难题,这表明电脑()。

A.可以模拟人脑的某些功能
B.具有思维的属性
C.可以代替人脑的一部分活动
D.可以完全取代人脑
正确答案AC

(668).实践结构中的主体和客体出现了一般物质相互作用所没有的崭新的关系,这就是()之间的关系。

A.目的与手段
B.创造者与被创造者
C.能动者与被动者
D.前提与结果
正确答案ABC

(669).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包括()。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D.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正确答案CD

(670).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的关系是()。

A.政治上层建筑在一定的思想观点指导下建立起来
B.政治上层建筑影响和制约思想上层建筑
C.政治上层建筑决定思想上层建筑
D.思想上层建筑反作用于政治上层建筑
正确答案AB

(671).GDP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如果不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来拉动GDP的增长,那就不是“绿色GDP”,而是“黑色GDP”了。这说明()。

A.整体与部分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B.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
C.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正确答案ACD

(672).201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1号文件强调:因地制宜探索集体经济多种有效实现形式,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实力。鼓励具备条件的地方推进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探索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界定的具体办法。这蕴含的哲理有()。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意识能够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
正确答案ABC

(673).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所需要的大量先进实用技术,正成为高校科研的着力点。一些高校把科研重点放在解决农村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一大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的成果。这说明()。

A.实践的发展为认识提供了新的课题
B.科技创新必须面向客观实际
C.科技创新必须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
D.科学实验可以提高人类物质生产水平
正确答案ABC

(674).据资料记载,黑猩猩能模仿人的动作,用水龙头取水灭火。可是当它越过一条小河去灭火时,却不知道可以取河水灭火。这一事例说明()。

A.黑猩猩的心理与人的意识有根本区别
B.黑猩猩的意识来源于外部世界
C.意识是人所特有的,黑猩猩没有意识
D.黑猩猩的意识是其大脑的机能
正确答案AC

(675).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由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段话体现的哲学思想是()。

A.理论就是巨大的物质力量
B.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理论不能代替实践
D.理论可以决定一切
正确答案BC

(676).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全面统治下建立起延安革命根据地,实现了局部执政。从哲学的角度看,这种状况表明()。

A.事物的发展处于量变阶段,尚未发生质变
B.事物的发展处于质变阶段,但只是出现了部分质变
C.事物的发展处于量变阶段,但出现了局部性部分质变
D.事物的发展处于量变阶段,但出现了阶段性部分质变
正确答案CD

(677).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就士大夫和渔工水师没有正确认识到“钟声”产生的原因时指出:“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包括()。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认识正确与否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
D.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正确答案BD

(678).以下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A.吾心即是宇宙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心外无物
D.上帝
正确答案ABC

(679).古人云:“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纵观中国历史,似乎印证了这一点。春秋战国时期群雄蜂起,此为分;秦始皇兼并六国,此为合;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继有楚汉之争,此为分;刘邦消灭项羽,创建汉朝,此为合;东汉末年三国鼎立,此为分;司马炎灭魏建晋,此为合;东晋灭亡,南北朝对峙,此为分;隋文帝代周建隋,此为合;隋、唐之后,出现五代十国,此为分;赵匡胤创建宋朝,此为合……由此而论()。

A.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转化的趋向是自己的对立面
B.历史的演化具有循环性,故而循环论是一种正确的观点
C.历史的演化存在着重复性,但这种重复不是简单的回复
D.合、分作为历史演化交替出现的两种趋势,无主次之分
正确答案AC

(680).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意识的形式包括()。

A.政治、法律观念
B.道德
C.艺术
D.宗教
正确答案ABCD

(681).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

A.生产运动
B.思维训练
C.科学实验
D.社交活动
正确答案ACD

(682).人们常用“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来形容初露头角的新人。下面与此蕴含相同哲理的诗句有()。

A.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B.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C.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正确答案AC

(683).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A.真理之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B.真理的内容是人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C.真理符合广大人民的共同利益
D.真理具有大多数人所认同的公共性的内容
正确答案AB

(684).生产力的决定作用在于()。

A.生产力是生产关系变革的前提和基础
B.生产关系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建立的
C.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D.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
正确答案ABCD

(685).有人认为,任何规律都具有普遍性,而唯物辩证法研究的就是普遍规律。因此,任何规律都是唯物辩证法的研究对象。这种观点()。

A.是一种正确的观点,准确地讲清了唯物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B.是一种错误观点,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C.是一种错误观点,扩大了唯物辩证法研究对象的范围
D.是一种错误观点,不懂得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正确答案CD

(68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科学前提包括()。

A.细胞学说
B.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C.生物进化论
D.万有引力定律
正确答案ABC

(687).最近.英国科学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用500条由无线电控制的小船向空气中喷洒海水,以增强云层的反射能力,使热量远离地球。可是投资太大,目前还没有办法实施。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科学家们想了很多办法。这说明()。

A.只要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一定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
B.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变事物运动的状态和规律
C.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作用
D.人的活动是有计划、有目的、能动性的活动
正确答案CD

(688).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更加注重分类指导,针对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对象提出了不同目标要求。这体现了()。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办事情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
D.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正确答案BC

(689).“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英雄人物的意志可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这种观点是()。

A.否认历史必然性的唯意志论
B.否认历史偶然性的机械论
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在历史观上的表现
D.夸大个人作用的唯心史观
正确答案ABD

(690).以下能反映出自然地理环境对人们的生活习惯和传统文化等产生影响的是()。

A.东南之人食水产,西北之人食陆畜
B.东辣西酸,南甜北咸
C.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D.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正确答案ABCD

(691).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这是因为()。

A.认识主体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
B.事物的本质暴露是一个过程
C.人的认识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D.认识是一个过程
正确答案ABCD

(692).认识的辩证过程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

A.从感觉到知识的飞跃
B.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C.从知觉到感觉的飞跃
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正确答案BD

(693).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从哲学上看,底线思维强调的是()

A.坚持实践的观点,勇于探索
B.坚持发展的观点,不断创新
C.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性,未雨绸缪
D.坚持两点论,把握矛盾转化的条件
正确答案CD

(694).碘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但是统一在食盐中添加碘的方式可能导致“补碘”过量。某些非缺碘地区增售无碘盐,人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自主调节摄碘量。该材料体现的哲理有()。

A.做事情要掌握分寸
B.看问题要力求全面
C.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D.做事情要突出重点
正确答案AC

(695).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是()。

A.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
B.只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否认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C.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
D.用力学解释一切运动
正确答案BCD

(696).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
B.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C.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D.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正确答案BCD

(697).坚持不同的观点,就会有不同的发展前景,这表明()。

A.意识正确与否受主观因素影响
B.不同性质的意识起不同的作用
C.意识对客观事物有时起决定作用
D.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
正确答案BD

(698).中国共产党江苏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提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有()。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矛盾特殊性原理
C.矛盾普遍性原理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正确答案ABD

(699).当事物处在量变状态时,()。

A.事物处在数量上的增减变化
B.事物表现为平衡和静止
C.事物从一种质转化为另一种质
D.事物矛盾的双方只有统一没有斗争
正确答案AB

(700).下面各选项反映事物之间存在联系的有()。

A.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会影响人类的健康
B.欧债危机的蔓延会影响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
C.在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上,人口条件影响社会发展
D.地下水异常、气象异常会引起地震
正确答案ABC

(701).下列选项中,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观点的有()。

A.民主就是人人有政治自由
B.民主是一个多义词,首先和主要的是国家制度
C.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D.人类的民主有其共性的一面
正确答案BC

(702).“主体是人,客体是物”与“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的观点()。

A.都是从实践和认识关系中抽象出主体和客体,因而都是正确的
B.都把人变成脱离社会具体性和历史性的抽象存在物,因而都是错误的
C.前者孤立地理解主客体,没有在具体的实践活动关系中区分主客体,因而是错误的
D.后者是从实践的主客体相互作用内容和结果这两个方面去理解主客体关系,因而是正确的
正确答案CD

(703).《鲁滨孙漂流记》描写了鲁滨孙在一次航海中遭遇风浪,只身漂到一个荒岛,与世隔绝,痛苦万状,看不到任何出路,他在岛上开荒种地,打猎捕鱼,维持生存,直到25年后,他救了一个土人星期五,有了一个最忠实的仆人,后来又救了一个西班牙人和星期五的父亲,感觉自己和以前生活大不相同,高兴地想我多像一个国王。这说明()。

A.人的本质在于人的自然属性
B.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属性
C.在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D.人的价值不是抽象存在,只有在同他人的社会关系中才能体现出来
正确答案BCD

(704).“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这段话反映的哲学道理有()。

A.天下事、人之为学都有难易之分,体现了矛盾的对立性
B.难和易相互依存,反映了矛盾的同一性
C.难和易关键在于为与不为,说明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要把事情办好,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正确答案ABCD

(705).下列有关意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A.意识的形式具有客观性
B.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产物
D.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由感性认识能动地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现象逐步深入到本质和规律
正确答案CD

(706).“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

A.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B.理论不能代替实践
C.理论本身就是物质的力量
D.理论的作用可以通过实践表现出来
正确答案ABD

(707).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辩证统一的,表现为()。

A.认识的任务归根到底在于解释世界
B.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C.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必须要正确认识世界
D.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
正确答案BCD

(708).我国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实行全面对外开放的政策,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B.实践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
C.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正确答案AC

(709).下列各项属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表现的有()。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
B.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C.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D.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正确答案ABCD

(710).科学是研究事物发展规律的,因此“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这个论断()。

A.正确地反映了必然性和偶然性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B.违背了科学的任务是通过偶然性去揭示必然性的事实
C.正确揭示了科学的严谨求实的态度
D.实质上是主张纯粹必然性的机械决定论
正确答案BD

(711).辩证唯物主义所理解的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包括人类社会历史的物质性在内的统一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以往哲学的深刻革命。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表现在()。

A.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进程
B.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C.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过程
D.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精神生活过程
正确答案ABCD

(712).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包括()。

A.现象与本质
B.原因与结果
C.必然性与偶然性
D.可能性与现实性
正确答案ABCD

(71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世界的可知性
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C.认识起源于经验
D.认识的基础是社会实践
正确答案CD

(714).以前发生火灾、水灾时,很多人手足无措甚至丧命,现在发生火灾、水灾时,很多人会利用掌握的防灾避险知识,帮助自己也帮助别人。有人说“灾难也是一种有价值的财富”。这句话的道理是()。

A.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两点论与重点论是统一的
D.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可以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
正确答案AB

(715).辩证唯物主义之所以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因为()。

A.它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B.它对世界的看法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
C.它是在实践的推动下完成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科学体系
D.它继承了哲学史上的优秀成果,概括了自然科学的新材料,总结了无产阶级斗争的经验
正确答案ABD

(716).200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08年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调整是基于政府对当前物价连续上涨、经济发展过热等宏观形势准确判断。其中所体现出的哲学观点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及时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
C.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D.坚持主观和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正确答案ACD

(717).下列属于社会意识形式中的非意识形态部分的有()。

A.自然科学
B.语言学
C.法律思想
D.宗教
正确答案AB

(718).认识中的非理性因素主要有()。

A.分析、综合
B.情感、意志、欲望
C.幻想、灵感、直觉
D.猜测、顿悟、想象
正确答案BCD

(719).“涸泽而渔”的做法从哲学上看()。

A.忽视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B.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
C.无视事物之间联系的客观性
D.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没有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关系
正确答案CD

(720).下列说法中,()是正确的。

A.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
B.剩余产品的出现是阶级产生的物质前提
C.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确立是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
D.社会产品的极大丰富是阶级最终消灭的物质条件
正确答案ABCD

(721).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即便是在自然观上相当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领域,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却能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这主要得益于它坚持()。

A.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B.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C.唯物辩证的自然观
D.社会发展总趋势是上升的
正确答案AB

(722).择业观是职业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择业行为有着重要影响。有些人在择业时只是一味地追求“我想干什么”,而不考虑“我能干什么”,以致在求职时四处碰壁。这说明()。

A.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作用
B.价值观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C.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D.有了正确的择业观就能实现就业
正确答案AC

(723).下列事物中,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范畴的有()。

A.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B.人们实践活动所利用的自然资源
C.人们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产力
D.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正确答案ABCD

(724).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说法深刻揭示了()。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质的不同
B.感性认识对人们认识事物的本质没有实际意义
C.感性认识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高级阶段
D.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正确答案ACD

(725).“遇到跌倒老人扶不扶”的话题一度成为社会讨论的焦点。中国卫生部还出台了《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从技术层面提供“如何扶”的专业知识。但是很多公众主要从道德层面讨论“应该不应该扶”,从法律层面讨论“扶起后如果受到诬陷能否有足够的法律保障”。许多人表示,老人跌倒后不去扶的行为并不仅仅意味着道德水平的下降,可能还反映出法制对道德行为的支撑力度不够。该材料反映了()。

A.基于视角不同,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认识
B.结果与原因之间的关系往往是多元的,呈现出复杂性
C.外因和内因同等重要
D.外因是事物发展和变化的重要条件
正确答案ABD

(726).《论语》中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句话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是()。

A.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
B.实现人生价值要有百折不挠、不怕失败的顽强奋斗精神
C.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D.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提升自身素质
正确答案BCD

(727).越来越多的城郊农民发现,脚下的土地不仅能生产农产品,还能生产田园风光,生产农家情趣等。“种这种那,不如综合开发”,观念一更新,农民们在原有土地上创造出了更多的财富。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A.掌握系统优化方法有利于实现整体最优目标
B.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C.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D.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正确答案ABD

(728).在2010年南非举办世界杯期间,德国奥博豪森水族馆的章鱼“保罗”因“成功预测”了八场比赛的结果而名噪一时。下列关于章鱼“保罗”“成功预测”的说法,正确的有()。

A.“万物有灵论”的观点是正确的
B.章鱼“保罗”的“预测”是无目的的本能活动
C.不能否认动物的活动与人的活动有本质的区别
D.思维能够正确地反映存在
正确答案BC

(729).唯物辩证法关于规律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A.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
B.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所揭示的是事物必定如此、确定不移、不可改变的趋势
C.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规律的稳定性突出地表现为它的重复性
D.规律是事物的应然联系
正确答案ABC

(730).“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有()。

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C.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D.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正确答案AB

(731).生活中人们常常用到的名言警句往往都包含了一定的哲学原理,下列选项中,名言警句与其包含的哲学原理对应正确的有()。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矛盾是对立统一的
B.人山问樵,人水问渔——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办事情要善于抓主要矛盾
D.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反映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辩证观点
正确答案BCD

(732).下列有关物质和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客观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B.世界是运动着的世界,一切事物都在运动着、发展着
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D.运动具有相对性
正确答案AD

(733).下列成语或俗语体现出同一哲学原理的是()。

A.按图索骥
B.画饼充饥
C.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
D.不依规矩,不成方圆
正确答案CD

(734).下列说法正确地概括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关系的是()。

A.只有在认识自然的基础上,人们才有自由的活动
B.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C.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
D.情况明,决心大,方法对
正确答案ABD

(735).“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说明()。

A.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的
B.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C.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绝对的否定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正确答案AB

(736).某地对于部作风建设有一形象的比喻,说是当前干部要有“三盆水”:一盆水洗头,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一盆水洗手,干净干事,勤政廉洁;一盆水洗脚,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当干部要“洗头”,是因为()。

A.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B.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
C.人的认识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前进
D.观念、主观意识应随时发生变化
正确答案ABC

(737).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认识活动包括的基本要素是()。

A.认识主体
B.认识客体
C.认识工具
D.认识领域
正确答案ABC

(738).下列观点中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的是()。

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B.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C.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D.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正确答案ABC

(739).判断当前我国社会道德的总体状况,应坚持方法是()。

A.用一些事例来立论
B.从整体上掌握事实
C.普遍联系才是判断一切事物的基本依据
D.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世界观、方法论
正确答案BCD

(740).一位科学家说:“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或人为的世界。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这段话应理解为()。

A.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象化的结果
B.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人类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
C.自在自然日益转化为人化自然
D.现实世界是人类精神的创造物
正确答案AC

(741).《蒙娜丽莎》这幅画,在儿童眼里看到的是母爱,在情侣眼里看到的是甜蜜,在朋友眼里看到的是真诚。这说明()。

A.人的理性指导着感性
B.人的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C.理性认识可以离开感性认识
D.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正确答案AB

(742).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这里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有()。

A.矛盾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同一
B.对立面的同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不包含内部差别的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D.事物是由不同方面、不同要素构成的统一体
正确答案ABCD

(743).恩格斯认为,单就某些自然现象的有规则的依次更替,就可能产生因果观念。例如,随太阳而来的热和光,但是在这一点上还没有任何证明。在这一点上,休谟的怀疑论说得对:“在此之后”不能论证“由此之故”。但是,人类的活动却可以对因果性做出验证。如果我们用凸透镜把太阳光集中在焦点上,取得像普通的火所产生的一样的效果,那么我们用这一点就证明了热来自于太阳。由此而论()。

A.因果联系具有前后相继性,但并非所有具有前后相继性的现象都属于因果联系
B.人们关于因果联系的观念来自于经验,但经验不能证明因果联系
C.因果联系的本质特点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这一点只能通过实践予以证明
D.因果联系只是人们的一种习惯性的联想
正确答案ABC

(744).价值观是人们在长期的价值评价和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它的功能主要有()。

A.导向功能
B.凝聚功能
C.规范功能
D.激励功能
正确答案ABCD

(745).下列选项中,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的有()。

A.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B.量力而行,量体裁衣
C.唇齿相依,唇亡齿寒
D.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正确答案ABD

(746).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

A.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
B.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和对待
C.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
D.认为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
正确答案ABC

(747).“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其体现的哲理有()。

A.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起主导作用
B.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C.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正确答案BC

(748).下列表述中,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有()。

A.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B.天与地卑,山与泽平
C.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正确答案AD

(749).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个长期的建设过程,主要因为()。

A.认识和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客观规律,尚需一个过程
B.封建意识残余和资产阶级思想影响还长期存在
C.我国尚不具备高度民主所需要的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基础
D.我国目前还存在一定范围的阶级斗争
正确答案ABC

(750).作为一国基本国情的各个方面存在着种种客观的复杂联系,人们以创造一定的条件来改变某些联系的内容和形式,却无法改变这些联系背后的规律本身。这一事实说明()。

A.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B.人们可以创造一定的条件来改变某些联系的内容和形式,说明联系不具有客观性
C.规律是客观的,人们不能改变或消灭它
D.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正确答案AC

(751).以下成语、典故和诗句中,体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的有()。

A.刻舟求剑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正确答案CD

(752).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推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在我国各个发展阶段其地位与作用是不同的,我国政府必须依据经济发展实情作出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这体现了()。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所呈现的矛盾的特点也不同
D.要学会抓主要矛盾
正确答案BCD

(753).下列对国家权力的理解,正确的有()。

A.国家权力是根源于社会经济基础的政治权力
B.国家权力是占据政治统治地位的阶级力量
C.国家权力是承担社会管理职能的公共权力
D.国家权力具有主权性、强制性和普遍性特征
正确答案ABCD

(75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依据于“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的矛盾普遍性原理。()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755).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被动反映。()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756).信息既可以来自于客观世界,也可以主观臆造。()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757).一切认识都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所以反映都是真理。()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758).社会主义承认社会价值,否认个人价值。()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759).国家是阶级矛盾调和的产物。()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760).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活动,我的经验,我死以后,世界不是改变了,而是停止了。()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761).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府的基本职能有两种,即组织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762).“闻鸡起舞”是利用客观规律,“大禹治水”是改变客观规律。()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763).中国古代五行说认为,金、木、水、火、土是生成世界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这种观点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764).“物生有两”、“万物莫不有对”体现了矛盾具有主次之分的道理。()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765).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于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总的观点。()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766).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而且还存在假象,所以现象不重要,不应相信它。()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767).在认识论中坚持反映论的原则,只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768).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矛盾双方的互相排斥、互相否定。()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769).矛盾双方只是对立不可能统一。()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770).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77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772).人民群众是由个人组成的,因此社会上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773).决定事物发展和变化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是在事物的外部,在于事物外部的矛盾性。()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774).事物度的原理,要求我们要注意“适度”的原则,根据情况决定能不能超越和破坏事物的度。()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775).假象是从反面歪曲表现事物本质的现象。()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776).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777).物质世界不一定是运动的。()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778).生产力的发展是阶级产生的物质前提。()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779).经济指标是政绩的唯一标准。()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780).“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表明真理和谬误之间是相互贯通的。()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78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主要理论来源是法国启蒙主义思想、英国文艺复兴思想和古希腊哲学。()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782).质量互变规律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783).政府通过政府管理、制定产业政策、就业规划等方式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间接控制属于国家职能中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784).国家的实质是管理公共事务的机关。()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785).“吾心即宇宙”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786).“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属于唯物主义的知行观。()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787).所谓“注意分寸”“掌握火候”“适可而止”“过犹不及”等,都是要求在实践中坚持适度原则。()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788).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789).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的观点看待世界,它认为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790).新旧事物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是否同主观能动性、同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791).事物运动全过程的辩证图案是:否定——肯定——否定之否定。()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792).信息是对事物的特征和变化的客观反映,所以说信息是一种物质形态。()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793).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是世界观。()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794).金银天然就是货币。()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795).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796).“旧瓶装新酒”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形式和内容”这对范畴。()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797).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所以社会意识总是和社会存在保持一致和平衡。()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798).静止就是指事物绝对不动。()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799).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800).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801).华佗是我国东汉名医。一次,府吏倪寻和李延两人均头痛发热,一同去请华佗诊治,华佗经过仔细的望色、诊脉,开出两副不同的处方。给倪寻开的是泻药,给李延开的是解表发散药。二人不解:我俩是同一症状,为何开的药方却不同呢?是不是华佗弄错了?于是,他们向华佗请教。华佗解释道:倪寻的病是由于饮食过多引起的,病在内,应当服泻药,将积滞泄去,病就好了。李延的病是受凉感冒引起的,病在外,应当吃解表药,风寒之邪随汗而去,头痛也就好了。你们症状相似,但病因相异,所以治之宜殊。二人拜服,回家后各自将药熬好服下,很快都痊愈了。中医是我国宝贵的医学遗产,强调辩证施治。华佗对症下药治头痛发热的故事蕴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华佗对症下药治病的故事告诉我们()。

A.一切要从实际出发
B.要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C.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要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正确答案ABCD

(802).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都离不开联系。这主要表现在()。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又是变化发展的
B.发展也是联系,是事物的历史联系、前进中的联系
C.由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才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D.联系就是运动、变化和发展
正确答案C

(803).华佗是我国东汉名医。一次,府吏倪寻和李延两人均头痛发热,一同去请华佗诊治,华佗经过仔细的望色、诊脉,开出两副不同的处方。给倪寻开的是泻药,给李延开的是解表发散药。二人不解:我俩是同一症状,为何开的药方却不同呢?是不是华佗弄错了?于是,他们向华佗请教。华佗解释道:倪寻的病是由于饮食过多引起的,病在内,应当服泻药,将积滞泄去,病就好了。李延的病是受凉感冒引起的,病在外,应当吃解表药,风寒之邪随汗而去,头痛也就好了。你们症状相似,但病因相异,所以治之宜殊。二人拜服,回家后各自将药熬好服下,很快都痊愈了。中医是我国宝贵的医学遗产,强调辩证施治。华佗对症下药治头痛发热的故事蕴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材料中所涉及的唯物辩证法范畴包括()。

A.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
B.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辩证关系
C.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
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正确答案ACD

(804). 材料三中的小故事所蕴含的哲理是()。

A.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B.认识要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C.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D.联系是事物存在的前提条件
正确答案C

(805).华佗是我国东汉名医。一次,府吏倪寻和李延两人均头痛发热,一同去请华佗诊治,华佗经过仔细的望色、诊脉,开出两副不同的处方。给倪寻开的是泻药,给李延开的是解表发散药。二人不解:我俩是同一症状,为何开的药方却不同呢?是不是华佗弄错了?于是,他们向华佗请教。华佗解释道:倪寻的病是由于饮食过多引起的,病在内,应当服泻药,将积滞泄去,病就好了。李延的病是受凉感冒引起的,病在外,应当吃解表药,风寒之邪随汗而去,头痛也就好了。你们症状相似,但病因相异,所以治之宜殊。二人拜服,回家后各自将药熬好服下,很快都痊愈了。中医是我国宝贵的医学遗产,强调辩证施治。华佗对症下药治头痛发热的故事蕴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下列选项中所体现的观点在材料中有所体现的有()。

A.人生的阴影,是自己遮挡阳光造成的
B.风平浪静
C.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
D.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正确答案BC

(806). 从材料二的故事,我们可以悟出的哲学道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
B.实践指导认识
C.对立统一
D.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正确答案D

(807).华佗是我国东汉名医。一次,府吏倪寻和李延两人均头痛发热,一同去请华佗诊治,华佗经过仔细的望色、诊脉,开出两副不同的处方。给倪寻开的是泻药,给李延开的是解表发散药。二人不解:我俩是同一症状,为何开的药方却不同呢?是不是华佗弄错了?于是,他们向华佗请教。华佗解释道:倪寻的病是由于饮食过多引起的,病在内,应当服泻药,将积滞泄去,病就好了。李延的病是受凉感冒引起的,病在外,应当吃解表药,风寒之邪随汗而去,头痛也就好了。你们症状相似,但病因相异,所以治之宜殊。二人拜服,回家后各自将药熬好服下,很快都痊愈了。中医是我国宝贵的医学遗产,强调辩证施治。华佗对症下药治头痛发热的故事蕴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倪寻和李延两人病因不同,病症相同,这说明()。

A.原因和结果是相互转化的
B.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普遍的
C.原因和结果是有前后联系的
D.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
正确答案CD

(808). 材料一中没有体现出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B.矛盾具有特殊性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正确答案C

(809).华佗是我国东汉名医。一次,府吏倪寻和李延两人均头痛发热,一同去请华佗诊治,华佗经过仔细的望色、诊脉,开出两副不同的处方。给倪寻开的是泻药,给李延开的是解表发散药。二人不解:我俩是同一症状,为何开的药方却不同呢?是不是华佗弄错了?于是,他们向华佗请教。华佗解释道:倪寻的病是由于饮食过多引起的,病在内,应当服泻药,将积滞泄去,病就好了。李延的病是受凉感冒引起的,病在外,应当吃解表药,风寒之邪随汗而去,头痛也就好了。你们症状相似,但病因相异,所以治之宜殊。二人拜服,回家后各自将药熬好服下,很快都痊愈了。中医是我国宝贵的医学遗产,强调辩证施治。华佗对症下药治头痛发热的故事蕴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下列行为与材料中华佗的治病行为所体现的哲理一致的是()。

A.按图索骥
B.打蛇打七寸
C.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D.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正确答案ACD

(810).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依据的辩证法原理是()。

A.矛盾的同一性
B.矛盾的斗争性
C.矛盾的特殊性
D.矛盾的普遍性
正确答案C

此题目数据由翰林刷题小程序免费提供

返回列表

上一篇:查看

下一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