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翰林刷题小程序真题 > 正文内容

【成人自考】【证据法学】【00229】2014年04月考试真题

(1).作为司法和诉讼两大主要价值的公正和效率,在证据法领域体现为

A.全面地收集证据
B.科学合理地辨别证据的真伪
C.公正和及时地认定案件事实
D.正确地适用法律
正确答案C

(2).法律意义上的证明,是指

A.证明的结果和证明的过程
B.证明结果
C.证明过程
D.证明的结果、证明的过程和证据
正确答案A

(3).证明的中心环节是

A.证据
B.证明对象
C.证明主体
D.证明责任
正确答案B

(4).在德国普通法时代,曾盛行裁判宣誓制度。依据当时的宣誓制度,如果负担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所提供的证据虽不充分,但在证明程度上已经超出一半,那么经过该当事人的某种宣誓后,法官即可认定该待证事实为真。这种宣誓制度叫做

A.担保宣誓
B.保证宣誓
C.补充宣誓
D.雪冤宣誓
正确答案C

(5).下列关于客观真实和法律真实的认识,正确的是

A."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哲学基础是认识论上的法律真实
B.法院认定案件事实可以达到客观真实
C.法律真实不可避免地渗透了人的主观意志
D.客观真实与诉讼证明相对性原理具有内在一致性
正确答案C

(6).《法国民法典》规定:"夫妻婚姻期间受孕的子女,夫为其父。"如果法院根据这一条款认定某个案件中的父子关系,那么法院采用的事实认定方法是

A.法定
B.推定
C.拟制
D.裁定
正确答案B

(7).下列事实属于司法认知的范围的是

A.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公报发布的事实
B.中共江苏省委公报发布的事实
C.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公报发布的事实
D.广州市人民政府公报发布的事实
正确答案D

(8).在刑事诉讼中,公诉人向法庭出示了留在案发现场的沾有被告入血迹的刀具。该刀具属于

A.反证
B.间接证据
C.直接证据
D.传闻证据
正确答案B

(9).甲和乙因合同纠纷起诉到人民法院,但是在法院指定的举证期限内甲未将证人丙的证言提交给法院。对于由此产生的后果,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视为甲放弃诉讼请求
B.甲不得再将该证言提交给法院
C.如果甲将该证言提交给法院,法院必须将该证言排除于法庭之外,不得再组织质证
D.如果甲将该证言提交给法院,在乙同意的情况下,法院可以在审理时组织质证
正确答案D

(10).在行政诉讼中,关于被告的代理律师取证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其向原告取证应当经法院许可,但向证人取证无须经法院许可
B.其向原告取证无须经法院许可,但向证人取证应当经法院许可
C.其向原告和证人取证均须经法院许可
D.其向原告和证人取证均无须经法院许可
正确答案C

(11).在行政诉讼中,对于经过法庭质证的证据,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当事人在庭前证据交换过程中没有争议并记录在卷的证据,经审判人员在庭审中说明后,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B.经合法传唤,因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而需要依法缺席判决的,被告提供的证据一律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
C.法庭在质证过程中,准许当事人补充证据的,对补充的证据不需要进行质证
D.人民法院依职权调取的证据,由法庭出示,并可就调取该证据的情况进行说明,听取当事人意见
正确答案C

(12).勘验过程拍摄的照片属于

A.物证
B.书证
C.勘验笔录的组成部分
D.现场笔录的组成部分
正确答案C

(13).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对于扣押的文件,经查明确实与案件无关的,退还原主的期限是

A.3日内
B.4日内
C.5日内
D.7日内
正确答案A

(14).视听资料作为一种独立的证据种类,分布于

A.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
B.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
C.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
D.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
正确答案D

(15).与其他证据相比,对电子证据审查判断的特殊性表现在

A.关联性、真实性和合法性
B.关联性和真实性
C.真实性和合法性
D.关联性和合法性
正确答案C

(16).可以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的是

A.原告王某向法院提供的其采取偷录的方法获取的证明被告杨某借其人民币2000元的录音带,但有些关键内容不清楚
B.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证人的证言
C.与当事人的代理人有利害关系的证人的证言
D.无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证人的证言
正确答案A

(17).下列关于司法鉴定的表述,正确的是

A.鉴定结论可以附带对法律问题发表看法
B.鉴定人不实行回避制度
C.用作证据的鉴定意见,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
D.两名鉴定人共同鉴定,如果鉴定意见不同,不可以分别书写鉴定结论
正确答案C

(18).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询问证人和被害人均应个别进行
B.询问证人应当个别进行,但询问被害人可以同时进行
C.询问被害人应当个别进行,但询问证人可以同时进行
D.询问证人和被害人均可以同时进行
正确答案A

(19).作为法定证据种类且仅存在于刑事诉讼的是

A.勘验笔录
B.检查笔录
C.现场笔录
D.搜查笔录
正确答案B

(20).关于神示证据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当时社会缺乏查明事实真实的意识,是因为社会中责任观念并不发达
B.神示证据法律制度表明,古人在当时的条件下,并不致力于为裁判寻求正当的根据
C.由于神判制度把案件的是非曲直委之于偶然的情况,所以每个嫌疑人在理论上受罚的机会并不均等
D.神示证据制度存在于西方奴隶制度社会和封建社会
正确答案A

(21).下列关于逻辑推论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A.直接推论既可以来源于直接证据,也可以来源于间接证据
B.间接推论既可以来源于直接证据,也可以来源于间接证据
C.直接推论的环节只有一个
D.一种间接推论等于一种证明
正确答案C

(22).作为行政诉讼的证明对象,下列不属于行政管辖权事实的是

A.某行政机关行使了司法机关的权力
B.某行政机关超出法定幅度罚款
C.某县药监部门行使了卫生部门的权力
D.某行政机关拒绝发给营业执照
正确答案D

(23).关于医疗责任纠纷中的举证责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告只需要证明侵权后果的存在即可
B.医疗单位只需要证明医疗行为和医疗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即可免责
C.医疗单位需要证明医疗行为和医疗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以及主观上无过错才可免责
D.由被告承担证明责任
正确答案B

(24).根据我国《民事诉讼证据规定》,如果原被告双方当事人对同一事实分别举出相反的证据,但都没有足够的依据否定对方证据的,当原告提供的证据的证明力与被告提供的相比处于特定情形时法院应当确认原告的证据,这种情形是指

A.原告提供的证据的证明力大于被告提供的
B.原告提供的证据的证明力稍大于被告提供的
C.原告提供的证据的证明力明显大于被告提供的
D.原告提供的证据的证明力远远大于被告提供的
正确答案C

(25).从实质上而言,确定证据类别划分标准的依据是

A.证据的表现形式
B.证据的载体
C.证据对待证事实的证明方式
D.证据收集的特殊性
正确答案C

(26).关于证明力规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直接证据的证明力一般等同于间接证据
B.没有利害关系的证人证言的证明力一般大于有利害关系的证人证言
C.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并不优于不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
D.原件的证明力大于经核对无误的复制件
正确答案B

(27).关于证明力优先规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根据证明力优先规则没有被采纳的证据意味着该证据没有证据资格
B.根据证明力优先规则没有被采纳的证据意味着该证据没有证明力
C.证明力优先规则的主要目的是简化证明过程
D.最佳证据规则意味着原件、原物是本案所有证据中最好的证据
正确答案C

(28).根据我国《民事诉讼证据规定》,当事人对客观上不能收集的证据材料,向法院提出申请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

A.3日内
B.5日内
C.7日内
D.10日内
正确答案C

(29).下列关于公文书证的表述,正确的是

A.法院的判决不属于公文书证
B.公文书证对于其记载的内容,往往不具有完全的证明力
C.公文书证记载的事项推定为真实,不允许推翻
D.公文书证的证明力一般大于其他书证
正确答案D

(30).下列关于自认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在民事诉讼中,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事实既不表示承认也不否认,经审判人员充分说明并询问后,其仍不明确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视为对该项事实的承认
B.我国《行政诉讼证据规定》规定了默示自认
C.当事人可以就有关身份关系的事实予以自认
D.行政机关具体行为是否合法的事实,可以由原告自认
正确答案A

(31).我国近现代证据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有

A.法定证据制度
B.自由心证证据法律制度
C.有罪推定原则
D.无罪推定原则
E.直接言词辩论原则
正确答案BDE

(32).关于证明标准和证明责任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只要当事人提供的证据达到了证明标准,即可认为其履行了证明责任
B.证明标准和证明责任本质上是一物两面的概念,即从不同的角度就同一诉讼现象进行考察得出的不同概念
C.证明标准是在证明责任的基础上产生的概念
D.证明责任之所以有实质意义,是因为在观念上有证明标准的概念与之匹配
E.证明标准因为有证明责任而富有可操作性
正确答案ABCD

(33).根据《行政诉讼证据规定》,下列不能作为定案依据的是

A.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收集的证据材料
B.采取偷拍手段获得的证据材料
C.采取窃听手段获得的证据材料
D.采取利诱手段获得的证据材料
E.采取欺诈手段获得的证据材料
正确答案ABCDE

(34).证人享有豁免权的原因包括

A.亲属关系
B.财产利益
C.刑事追究
D.蒙受耻辱
E.职业上或业务上的要求
正确答案ABCDE

(35).甲于2012年10月24日到法院起诉乙,请求乙依据甲乙双方2012年9月24日签订的服装买卖合同履行交付。乙对双方签订合同的事实无异议,但同时表示合同已经于2012年10月15日履行完毕。关于本案,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乙对签订合同的事实无异议属于自认行为
B.乙表示合同已经履行完毕的主张抵销了承认双方签订合同事实所产生的法律效果
C.乙表示合同已经履行完毕并不影响服装买卖合同事实成立的效力
D.对于合同已经履行完毕的主张,乙负有举证责任
E.本案中,乙的行为属于附条件的自认行为
正确答案ABCDE

(36).简述证据的属性。

答:证据的属性是指作为诉讼证据所应具有的性质和要求。(1分)通说认为,证据的基本属性有三个:(1)客观性即证据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2分)(2)关联性即证据必须与待证的案件事实有内在的联系; (2分)(3)合法性即证据应当依法定程序取得并符合法律的要求。(2分)

(37).简述证据保全的种类。

答:证据保全是指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法院等应申请或依职权采取措施固定该证据。(2分)证据保全可以由法院主动采取,也可以由当事人提出申请经法院审查后决定采取。(1分)从时间上来看,证据保全可以分为诉讼前的证据保全和诉讼过程中的证据保全。(1分)(1)诉讼前的证据保全主要包括公证机构采取的证据保全。(1分)对于经公证保全的证据,除有相反证据足以将其推翻外,法院应当确认其证明力。(I分)(2)诉讼中的证据保全包括刑事自诉中的证据保全、民事诉讼中的证据保全和行政诉讼中的证据保全。(1分),

(38).简述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例外。

答: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指除非法定例外,法官不得将非法证据作为定案根据,应当予以排除。(2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起源于美国,我国目前也部分确定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2分)从美国的情况来看,例外情形主要有:(1)善意的例外(1分);(2)最终必然发现的例外(1分);(3)在国外取得的证据材科(1分);(4)用于追究非法取证者或者为证者的法律责任。(1分)

(39).简述鉴定结论的特点。

答: 鉴定结论又称鉴定人意见,是指司法机关为了解决案件事实中某些专门性问题,由具这方面专门知识或技能的人,进行鉴定后所作的书面结论。(2分)鉴定结论具有如下特点:(1)鉴定结论是专家凭借专门知识、技能或者现代科技手段得出的判新性意见(2分):(2)鉴定结论只是对鉴定对象的检测、分析和鉴别的结论(2分);(3)鉴定结论是以书面形式表现出来的(2分)。

(40).论述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的承担。

答:证明责任包括行为责任和结果责任。(1分)行为责任是指公诉人或当事人对自已提出的案件实体事实,有责任提出证据进行证明:(2分)结果责任是指在案件审理终结时,案件实体事实处于真伪不明状态时,提出或主张该事实的公诉人或当事人所承担的不利诉讼结果。(2分)我国《刑事诉讼法》并未直接规定证明责任的承担者,但从该法的有关规定和我国参加的有关国际公约来理解,刑事证明责任的承担应遵守如下原则:(1)公诉人案件中公诉人承担证明责任(2分),法院和公安机关均不承担证明责任(1分),如果公诉人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认定被告人有罪的,法院应当做出证据不足、指控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1分);(2)在自诉案件中,自诉人承担证明责任(2分):(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原则上不承担证明自己无罪的证明责任(2分),但在法定情形下也将承担证明责任(2分)。

(41).某地发生一起强奸杀人案。警方从被害人尸体上提取了罪犯精液,并从中获得罪犯的DNA样本。经过现场勘查和走访,警方把某工厂保安张某列为重要犯罪嫌疑人,但由于张某提供了案发时不在犯罪现场的证据,案件成为悬案。后来警方搜查张某住所时提取了张某的几根头发,并从中提取了DNA样本,结果发现与从被害人尸体中获得的罪犯DNA样本完全吻合。在本案中,两个DNA样本的吻合成为后来证明案件事实真相的重要证据,使得一桩悬案终于得以结案。请根据上述案例分析:(1)物证的特征;(2)收集物证的方法:(3)本案使用了何种物证收集方法?

答: (1)物证是指以自己的属性、特征或者存在状况证明案件事实的实物或者痕迹等。物证的特征包括:①物证以实体物的属性、特征或存在状况证明案件事实;②物证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③物证往往只对案件事实起间接证明作用。 (2)物证收集方法包括:①勘验②检查③搜查④扣押⑤提供与调取 (3)本案收集物证的方法包括勘验、搜查。

此题目数据由翰林刷题小程序免费提供

扫描二维码免费使用微信小程序搜题/刷题/查看解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翰林刷题小程序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20230611.cn/post/10060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