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前儿童发展(12340) > 正文内容

[案例]幼儿园的小张老师发现一个现象:相对于小班,中班幼儿告状行为明显增加,告状的内容也五花入门,如哪个小朋友集体活动时和旁边的

[案例]幼儿园的小张老师发现一个现象:相对于小班,中班幼儿告状行为明显增加,告状的内容也五花入门,如哪个小朋友集体活动时和旁边的小朋友说悄悄话,哪个小朋友游戏后没有将材料放回原处,哪个小朋友没有经过同意就拿了别人的东西,哪个小朋友总是插队等。到了大班,幼儿告状行为又逐渐减少了。
[问题]结合学前儿童道德发展的特点,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为什么中班幼儿告状行为会明显增加?
(2)为什么大班幼儿告状行为会逐渐减少?
【正确答案】:(1)①小班幼儿处于前道德阶段,尚没有道德概念,规则对他们来说不具有约束力,也不能当成一种义务去遵守。此外,小班幼儿的道德感通常是由成人评价引起,且主要指向个别行为。因此,小班幼儿还不会经常告状。
②中班幼儿开始进入他律道德阶段,更愿意服从父母、老师等权威者,且认为权威者制定的规则是固定的,不可改变的,必须绝对服从与遵守,谁破坏了规则就要受惩罚。
③中班幼儿在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之外,也开始关心他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并会产生相应的情绪情感。在道德感的激发下,幼儿就会告状。
(2)①进入大班,幼儿道德感进一步发展和复杂化,他们对好与坏、美与丑已经有鲜明的不同情绪和稳定的认识,这个年龄的幼儿爱朋友、爱集体等,情感已经有了一定的稳定性。
②在道德判断方面,大班幼儿开始注重行为的动机、意图,并据此进行道德判断。
③此外,随着大班幼儿社会性发展,在游戏或活动中,他们可以提出各种请求,互相协商、讨论,一起解决问题,告状行为就逐渐减少了。

扫描二维码免费使用微信小程序搜题/刷题/查看解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翰林刷题小程序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20230611.cn/post/1043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