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自考】【西方文论选读】【00815】2009年10月考试真题
(1).《弗兰茨·冯·济金根》之所以受到马克思、恩格斯的批评,是因为拉萨尔【】
A.把济金根、胡登的骑士暴动作为剧本的中心点正确答案C
B.没有写《托马斯·闵采尔》而写了《弗兰茨·冯·济金根》
C.对农民运动没有给予应有的注意
D.写出了皇帝查理五世、巴尔塔扎尔、特利尔大主教等人物的“有代表性的性格”
(2).文学批评标准有各种提法,恩格斯提出的有【】
A.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正确答案B
B.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
C.真、善、美的标准
D.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
(3).提出党的出版物的原则的是【】
A.列宁正确答案A
B.斯大林
C.高尔基
D.毛泽东
(4).提出两种民族文化理论的是【】
A.列宁正确答案A
B.斯大林
C.普列汉渃夫
D.毛泽东
(5).列宁在《托尔斯泰和无产阶级斗争》一文中所提出的“现代生活的主宰者”是指【】
A.工人正确答案D
B.农民
C.工人、农民
D.地主、资产阶级
(6).“席勒式”的提出是针对【】
A.拉萨尔《济金根》的缺点正确答案A
B.敏·考茨基“在阿尔诺德身上,个性就更多地消融到原则里去了”
C.哈克奈斯的《城市姑娘》“也许还不够现实主义”
D.“真正的社会主义”文学的思想倾向
(7).“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这句话是出自【】
A.费尔巴哈正确答案C
B.黑格尔
C.马克思
D.费舍尔
(8).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文艺的发展归根到底受【】
A.经济基础的决定和制约正确答案A
B.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决定和制约
C.文艺自身规律的决定和制约
D.政治制度的决定和制约
(9).“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的融合”。这个戏剧理想的提出者是【】
A.马克思正确答案B
B.恩格斯
C.列宁
D.高尔基
(10).“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中的典型是指【】
A.艺术典型正确答案B
B.人物的代表性或普遍性
C.形象化
D.典型化
(11).“我所指的现实主义甚至可以不顾作者的见解而表露出来”出自【】
A.马克思对欧仁·苏的分析正确答案C
B.恩格斯对歌德的分析
C.恩格斯对巴尔扎克的分析
D.列宁对托尔斯泰的分析
(12).马克思指出,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是由【】
A.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正确答案A
B.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制约着
C.社会存在制约着
D.意识形态的形式制约着
(13).列宁提出,要对托尔斯泰作出正确的评价,只有【】
A.从社会民主主义无产阶级的观点出发正确答案A
B.从宗法制农民的观点出发
C.从土地贵族的观点出发
D.从资产阶级的观点出发
(14).写作事业“绝对必须保证有个人创造性和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有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阔天地”是指【】
A.党在领导写作事业时,必须注重写作事业的特点正确答案A
B.注重写作事业的特点,可以不受党的监督
C.创作绝对自由
D.写作事业是与无产阶级总的事业无关的个人事业
(15).恩格斯称赞《城市姑娘》在哪些方面表现了作者“真正艺术家的勇气”?
哈克奈斯的艺术家的勇气表现在:①敢于“冒犯傲慢的体面人物”。②敢于揭露和描写现实的阶级矛盾和阶级对立。③敢于标榜现实主义。这种“真正艺术家的勇气,对于一个现实主义的作家、艺术家来说,是最可贵的品格。
(16).简述恩格斯对《旧人和新人》艺术形象塑造的评价。
①赞扬敏:考茨基对盐矿工人生活的描写是出色的,对维也纳社交界的描写大部分也是好的,对于这两种环境里的人物,都用平素的鲜明的个性描写手法给刻画出来了。
②爱莎即使已被理想化了,但还保有一定的个性描写,而在阿尔诺德身上,个性就更多地消融到原则里去了。
③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应当特别把它指点出来。
(17).什么是“福斯泰夫式的背景”?
莎士比亚在《亨利四世》中,围绕着国王与太子之间的矛盾和国王与贵族之间的战争,把广泛的社会生活有机地组织起来,描写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和生活场面,构成了一幅16世纪英国动荡社会的五光十色的画面。
(18).简述列宁指出的托尔斯泰世界观和创作中的矛盾的社会阶级根源。
列宁认为,托尔斯泰的观点和学说中的矛盾,不是偶然的也不是仅仅是他个人思想上的矛盾,而是他所处的时代的实际生活、盾条件社会影响和历史传统的反映。
(19).简述列宁提出的党的出版物的原则。
写作事业应当成为整个无产阶级事业的一部分成为由整个工人阶级的整个觉悟的先锋队所开动的一部巨大的社会民主主义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写作事业应当成为社会民主党有组织的、有计划的、统一的党的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
(20).希腊艺术和史诗何以“具有永久的魅力”?
①产生这种艺术的社会条件已经不复再得,因而就某些方面说还是一种高不可及的范本”。
②文学的生命在于真实,文学的魅力也在于真实希腊艺术把人类童年的“真实”生动地再现出来,这是它具有永久魅力的根本原因。
(21).试述斯大林《致费里克斯·康同志》中在文艺批评问题上的见解。
①评判作品须看总倾向,而非个别细节。
a.对《群众竞赛》的分析。
b.对《静静的顿河》的分析。
c.决定作品的总倾向,归根结底看它宣传什么,反对什么。
②要积极扶植文坛新人。
a.培养文学新人是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任务。
b.要打破压制文学新人成长的死墙。
c.对已现的年轻作家注意培养。
(22).如何理解“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恩格斯这一著名论断对人们深刻理解悲剧的本质问题有什么启示?
①这是恩格斯对济金根暴动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悲剧冲突所作的概括。所谓“历史的必然要求”,指十六世纪初叶德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那就是解放农民,废除过时的封建生产关系,为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条件,包括实现德国的统一等内容。“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意指作为垂死阶级的代表济金根不可能实现上述要求。正是这两者的矛盾,构成了济金根真正的悲剧性冲突。
②对我们理解悲剧的本质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即研究悲剧问题不能只“从它们本身来理解”,而应从“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中去寻求解答。
(23).恩格斯说:“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除细节的真实外
(24).马克思在《政斐迪南·拉萨尔》中批评了拉萨尔的立场,指出革命中的那些贵族代表不应在剧本中“占去全部注意力”,______________倒是应当构成十分重要的积极的背景。
农民和城市革命分子的代表
(25).列宁揭示了托尔斯泰世界观转变的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的急剧地被摧毁。
乡村俄国的一切“旧基础”
(26).列宁说:“在托尔斯泰的作品里,表现出来的正是农民群众运动的力量和弱点,它的______________。
威力和局限性
(27).《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曾译为《______________》。
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
(28).马克思在《______________》中,提出了物质生产的发展同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政治经济学批判》
(29).马克思指出:“济金根的覆灭并不是由于他的______________。”
狡诈
(30).在文艺领域里.斯大林反对用______________的方式,而主张用______________的方式,才能把非无产阶级的作品从舞台上排挤下去。
禁止;竞赛
(31).列宁指出:“写作事业不能是个人或集团的______________,而且根本不能是______________的个人事业。”
赚钱工具;与无产阶级总的事业无关
(32).作为上层建筑组成部分的社会意识形态,它的产生、存在和它的性质,都不能只从它本身得到说明,而“必须从______________的矛盾中,从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
物质生活;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
(33).作者的见解越隐蔽,对艺术作品来说就越好
文学艺术是以形象思维的方式通过感性形象和典型、意境的创造,以审美的方式反映世界。作者的见解隐蔽于艺术形象之中,通过形象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是把它特别指点出来,是优秀文艺作品的共同特征,其艺术表达倾向的方式不同于其他意识形式的。
(34).巴尔扎克“现实主义的最伟大胜利”
巴尔扎克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文学倾向违反了他的阶级同情和政治偏见。恩格斯认为这是“现实主义的最伟大胜利之一”,是“巴尔扎克的最重大特点之一”。
(35).莎士比亚化
“莎士比亚化”作为现实主义艺术基本特征和创作规律的形象化表述,是马克思恩格斯对莎士比亚创作经验和创作特点的概括和总结,是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所谓莎士比亚化就是指继承和借鉴莎士比亚的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和方法
(36).“绝对自由是资产阶级的或者是无政府主义的空话”
资产阶级总是竭力吹嘘自己是艺术“自由”的保护者
此题目数据由翰林刷题小程序免费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