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翰林刷题小程序真题 > 正文内容

【成人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00264】2020年10月考试真题

(1).“有夏服天命”,所反映的思想本质是()

A.神权法思想
B.特权法思想
C.宗主制思想
D.封建制思想
正确答案A

(2).西周“礼治”思想的核心精神内涵是()

A.礼义廉耻
B.男男女女
C.兼爱非攻
D.亲亲尊尊
正确答案D

(3).公元前536年子产“铸刑书”,所打破的礼治传统是()

A.刑上大夫
B.刑不上大夫
C.礼不下庶人
D.先王议事以制
正确答案D

(4).荀子认为等级制度是社会的基础,其人性论依据是()

A.性善论
B.无性论
C.性恶论
D.同性说
正确答案C

(5).孔子主张“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所反映的思想主旨是()

A.民贵君轻
B.严刑重法
C.德主刑辅
D.以德配天
正确答案C

(6).“民贵君轻说"和“暴君放伐论”的首创者是()

A.墨子
B.孟子
C.荀子
D.申子
正确答案B

(7).墨家“兼相爱"的基础在于()

A.性本善
B.交相利
C.性本恶
D.交相攻
正确答案B

(8).作为战国法家思想的奠基人,商鞅特别喜欢研究()

A.刑名之学
B.墨者之法
C.孔孟之道
D.黄老之学
正确答案A

(9).将“礼义廉耻"比作“国之四维”的先秦思想家是()

A.庄子
B.列子
C.商鞅
D.管子
正确答案D

(10).被司马谈概括为“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的先秦思想流派是()

A.道家
B.法家
C.兵家
D.儒家
正确答案B

(11).先秦法家代表人物共同强调法的作用在于()

A.无为而治
B.定分止争
C.天下大同
D.养育孤寡
正确答案B

(12).提出“性三品”说的汉代思想家是()

A.汉武帝
B.贾充
C.贾谊
D.董仲舒
正确答案D

(13).汉初经义决狱的不足之处在于()

A.缺少逻辑性
B.判决缺少依据
C.缺少主观灵活性
D.缺少确定性
正确答案D

(14).晋代张斐所著《注律表》,所体现的法律思想特征是()

A.以礼率律
B.以律率礼
C.以刑治国
D.以法治国
正确答案A

(15).三纲五常中的“五常”,是指()

A.仁义礼智勇
B.仁孝礼智信
C.仁义理智信
D.仁义礼智信
正确答案D

(16).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成文法典是()

A.《唐律疏议》
B.《大明律》
C.《大清律》
D.《开皇律》
正确答案A

(17).黄宗羲认为,君臣之间的理想关系是()

A.君为臣纲
B.臣为君纲
C.名异而实同
D.名同而实异
正确答案C

(18).废除宰相,极大强化君主专制的明代皇帝是()

A.朱厚炮
B.朱允蚊
C.朱元璋
D.朱棣
正确答案C

(19).下列最能体现洋务派变法思想的说法是()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西学为体,中学为用
C.天不变,道亦不变
D.法随时变
正确答案A

(20).促使近代中国人从单纯模仿西方技术的迷梦中醒来的历史事件是()

A.日俄战争
B.中法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正确答案C

(21).辛亥革命后,康有为主张“虚君共和”,所发行的杂志名称是()

A.《不忍》
B.《万国公报》
C.《庸言》
D.《直报》
正确答案A

(22).“欲救今日之中国,莫急于以新学说变其思想”,该主张出自()

A.《新中国建设问题》
B.《大同书》
C.《新民说》
D.《论不变法之害》
正确答案C

(23).1901年,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联衔奏请法律改革的系列奏折被称为()

A.《劝学篇》
B.《应诏统筹全局折》
C.《江楚会奏变法三折》
D.《删除律例内重法折》
正确答案C

(24).1902年晚清法律改革拉开序幕,所任命的修律大臣是()

A.伍廷芳、劳乃宜
B.沈家本、伍廷芳
C.沈家本、劳乃宣
D.沈家本、刘坤一
正确答案B

(25).劳乃宜认为,目的在于“教孝”而新律没有列入的法条是()

A.犯罪存留养亲
B.犯奸
C.干名犯义
D.亲属相盗
正确答案A

(26).沈家本特别推崇“不法法则事毋常,法不法则令不行”,这句话出自()

A.《管子》
B.《商君书》
C.《韩非子》
D.《荀子》
正确答案A

(27).中国近代第一所全国性的专门法学教育机构是()

A.京师大学堂
B.京师法律学堂
C.北洋大学堂
D.同文馆
正确答案B

(28).革命派认为专制君主压制人民的传统纲常伦理是()

A.兄为弟纲
B.夫为妻纲
C.父为子纲
D.君为臣纲
正确答案D

(29).在孙中山的权能分治理论中,属于间接民权的是()

A.罢免权
B.选举权
C.创制权
D.复决权
正确答案B

(30).章太炎反对清朝专制统治,和蔡元培、陶成章组成了()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同盟会
正确答案C

(31).先秦时期的“三代”指()

A.夏
B.商
C.秦
D.汉
E.周
正确答案ABE

(32).下列与老子法律主张相符合的是()

A.无为而治
B.厚敛重税
C.绝圣弃智
D.以法治国
E.绝仁弃利
正确答案ACE

(33).下列体现了维护传统社会等级特权思想的法律制度有()

A.八议
B.上请
C.减
D.赎
E.官当
正确答案ABCDE

(34).下列人物属于改良主义思想家的有()

A.章太炎
B.严复
C.梁启超
D.孙中山
E.康有为
正确答案BCE

(35).清末礼法之争所涉及的核心法律问题有()

A.干名犯义
B.犯罪存留养亲
C.亲属相盗
D.亲属相殴
E.故杀子孙
正确答案ABCDE

(36).简述宋明理学对正统法律思想的影响。

宋明理学对正统法律思想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1)完成了正统法律思想的哲理化论证;
(2)对儒家人性理论有所发展,更充分论证了德教和刑罚之间的关系。
具体而言:
①宋明理学认为,君臣有君臣之理,父子有父子之理,夫妻有夫妻之理。所有的理都是一个同一的“理”,即儒家的纲常伦理。这是天地间一致的唯一的“天理”。
②人性是天理的体现,人性又包含了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前者是天理的表现,后者则因人而异。为了维护统治秩序,就需要改变气质之性。气质之性的变化需要通过内在的自省和外在的教化刑罚手段。其直接影响就是宋明之后,由德主刑辅到明刑弼教的转变,即由原来的德礼教化为主变成更加强调刑罚的惩罚关系。
总之,宋明理学对于传统正统法律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方面论证了封建统治的正当性和权威性;另-方面,在发展儒家已有人性论的基础上为调整德教和刑罚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37).简述张之洞对1906年《刑事民事诉讼法》的批判观点。

1906年,沈家本、伍廷芳上奏《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因该法采用了一些西方法律制度,遭到张之洞的严厉批驳。他认为:
(1)诉讼法违背中国固有法律之本原。传统法律的本原是纲常伦理,但现在的诉讼法袭用西方财产制,坏中国名教之防,启男女平等之风,对国家危害甚大。
(2)先制定诉论法不合法律原理。张之洞认为,应该先制定刑法、民法等实体法,然后再制定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如果骤然实行诉讼法,不仅非常有悖于风俗民情,而且与法律原理格格不合。
(3)张之洞坚持“中体西用”观念,主张学习西法必须要合于“国家政教大纲”,对于诉讼法中反映西方民主平等要求的罪刑法定制度、律师制度、陪审制度等,必须予以排斥。

(38).简述章太炎分四权、置四法的内容。

章太炎的分四权,即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再加上教育权。辛亥革命后,他对四权又做了修正,并增加了纠察权。置四法,是为了弥补共和制的缺陷而设,具体内容包括:均配土田,使耕者不为佃奴;官办工厂,使佣人得分赢利;限制相续(继承),使富者不传子孙;公散议员,使政党不敢纳贿。

(39).试论述儒家“为国以礼”的礼治思想。

礼治是先秦儒家法律思想的一致出发点和归宿。其直接渊源是西周经周公制礼作乐而产生的礼乐文明。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他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期主张“为国以礼”,在强调继承周礼的同时,提出了“仁”的思想体系,并纳“仁”入礼,为礼治提供了一个新的社会性伦理基础。孟子继承孔子的思想,主张“法先王”,认为礼治是不变的。荀子很推崇周礼所体现和维护的等级制度,“礼治”经荀子的改造,在根本上与法家的“法治”统- -起来。孔、盂、荀提出的政治法律思想以礼治为中心,认为社会本身不是整齐平一的,提出举贤才和赏贤使能,并重视维护家族宗法等级制度,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秩序。孔子认为,礼是治国为政的根本手段,孟子则简明指出礼对维护统治的作用,荀子“隆礼重法”,把礼视作“百王无变”的统治方法。孔、孟、荀在如何推行和实现礼治的问题上,引申出“德治”和“人治”的法律思想。礼治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德治”和“人治”的出发点和归宿。

(40).试论王夫之的“严以治吏,宽以养民”思想。

在借鉴法家“明主治更不治民”思想的基础上,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王夫之提出,为了成就“一代之制”,就需要由君子仁者来实施法律、负责具体司法工作。
(1)君主要“任道”不“任法”,即要用儒家仁民爱物之心,通过表率对下实施教化;同时,对于顽固不化之徒则通过法律予以严惩,而不是一味使用刑罚。
(2)任道而不任法具体化为君主要严以治吏、宽以养民。传统政制的特点是“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各级官吏是君主和民众之间的连接点,君主通过官更来治理民众。
(3)对官员要从严要求,防止其贪赃枉法:对老百姓则不能像对待官吏那样严苛,而要宽缓养之。只有老百姓休养生息,从事生产,国家才能真正实现好的治理。
(4)王夫之将帝制中国法制精义概括为“严以治吏,宽以养民”,将“治吏”上升为历代治道核心内容的原则,同时将法家的“治吏”说内化到儒家的“养民”学说中,赋予了“治吏"说更崇高的目标和价值追求。
总之,王夫之“严以治吏,宽以养民”的思想概括了传统中国法制的核心精义,对于认识传统中国的立法、执法和司法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41).罪人不孥

“罪人不孥”是西周慎罚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殷商“罪人以族”,西周统治者继承文王的“罪人不孥”思想,反对族诛连坐,主张罪坐一身。强调“父子兄弟,罪不相及”。 

(42).邓析

郑国大夫,其法律思想相当激进,明确反对传统的礼治,“不法先王,不是礼义”。邓析反对子产带有礼治色彩的“刑书”,私自编了-部“竹刑”.此外,他还聚众讲学,招收门徒,传授法律知识和诉讼方法,并助人诉讼。

(43).《庄子》

《庄子》全书三十三篇,并非出自庄子一人之手。一般认为,内篇七是庄子所著,其余可能出于后学。《庄子》发展了《老子》中否定礼、法等观点,认为包括道德、法律在内的一切人类文明都是人类追求心灵自由的桎梏。

(44).八议

八议作为一种制度,是指亲、故、贤、能、功、贵、勤、宾等八种封建特权人物犯了死罪,负责官员不能直接处理,只能列明犯罪事实,所触犯的刑律以及该罪犯的八议具体身份,上奏皇帝,由皇帝交给有关大臣集体决议,议完后交由皇帝最后裁决。一般而言,八议之人犯死罪,经“议”后都能得到减轻;犯流罪及其以下,确定减一等;但如果犯“十恶”重罪,则不适用该条规定。

(45).五权宪法

五权宪法是孙中山在研究各国宪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历史与国情加以集中的

此题目数据由翰林刷题小程序免费提供

扫描二维码免费使用微信小程序搜题/刷题/查看解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翰林刷题小程序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20230611.cn/post/10043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