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翰林刷题小程序章节题 > 正文内容

【成人自考】【健康教育学】【第三章-健康相关行为】课本练习题

(1).下列选项中除哪项外均为构成人类行为的基本要素

A.行为主体
B.行为客体
C.行为手段
D.行为过程
正确答案D

(2).以下行为中属于本能行为的是

A.学习知识
B.模仿表演
C.与人交往
D.躲避危险
正确答案D

(3).根据人类行为的生物性和社会性,可以将人类行为分为

A.主观行为和客观行为
B.主动行为和被动行为
C.个人行为和社会行为
D.本能行为和社会行为
正确答案D

(4).人的本能行为由人的什么决定

A.生物性
B.社会性
C.目的性
D.可塑性
正确答案A

(5).健康相关行为是指

A.个体与健康有关的行为
B.团体与健康有关的行为
C.个体或团体与健康有关的行为
D.个体或团体与疾病有关的行为
正确答案C

(6).知信行模式的内容包括信息、知识和学习、信念和态度、行为改进和

A.学习知识
B.调整信念
C.端正态度
D.增进健康
正确答案D

(7).知信行模式(KAP)是改变人类健康相关行为的模式之一,其中,“信”是指

A.信息
B.信念、态度
C.信任
D.信心
正确答案B

(8).关于“健康信念模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A.以卫生保健知识为主要基础
B.以社会心理学方法及理论为基础
C.将人类行为的改变分为三个连续过程
D.认为可通过学习获得知识技能,促进健康行为产生
正确答案B

(9).运用“知信行模式”解释个体的戒烟行为,属于“动力因素”的是

A.强调戒烟的益处
B.说明吸烟的危害
C.教授戒烟的方法
D.形成吸烟危害健康的信念
正确答案D

(10).“知信行”模式是有关行为改变较成熟的模式,其间的关系是

A.知是基础、信是动力、行是目标
B.知是动力、信是基础、行是目标
C.知是目标、信是动力、行是基础
D.知是基础、信是目标、行是动力
正确答案A

(11).根据知信行模式,护士小张在帮助戒烟行为的过程中,最先做的应该是

A.使患者了解吸烟的危害和戒烟的益处
B.帮助患者掌握如何戒烟的方法
C.告诉患者应当自愿戒烟
D.制订戒烟的具体计划
正确答案A

(12).当矫正对象表现出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时,对矫正对象施以口头表扬,去肯定和巩固健康行为属于

A.脱敏疗法
B.示范疗法
C.厌恶疗法
D.强化疗法
正确答案D

(13).主要用于消除个体因对某种因素过于敏感而产生的不良行为表现的是

A.脱敏疗法
B.示范疗法
C.厌恶疗法
D.强化疗法
正确答案A

(14).人类行为的发展具有以下哪些特点

A.连续性
B.阶段性
C.不均衡性
D.协调性
E.整体性
正确答案ABC

(15).下列属于促进健康行为分类的是

A.基本健康行为
B.戒除不良嗜好
C.预警行为
D.避开环境危害
E.合理利用卫生服务
正确答案ABCDE

(16).属于危害健康行为的分类的是

A.不良生活方式与习惯
B.致病行为模式
C.不良疾病行为
D.违反社会法律的危害健康行为
E.违反社会道德的危害健康行为
正确答案ABCDE

(17).在健康信念模式中,是否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感知疾病的威胁
B.感知健康行为的益处和障碍
C.自我效能
D.提示因素
E.社会人口学因素
正确答案ABCDE

(18).下列属于行为改变阶段理论的是

A.没有打算阶段
B.打算阶段
C.准备阶段
D.行动阶段
E.维持阶段
正确答案ABCDE

(19).在健康教育领域内运用较为广泛的行为矫正技术有

A.脱敏疗法
B.示范疗法
C.厌恶疗法
D.强化疗法
E.鼓励疗法
正确答案ABCD

(20).试述在人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其行为发展可以被化分为哪几个阶段。

被动发展阶段(0~3岁):通过遗传、本能力量的驱使,以及无意识的模仿来发展行为,多种动作、简单语言、基本情绪及部分社会行为初步形成。
主动发展阶段(3~12岁):开始主动模仿、探究,行为发展带有明显的主动性,对本能冲动的克制能力迅速提高,婴幼儿期形成的行为进一步发展。
自主发展阶段(12岁~成年):人们开始通过对自己、他人、环境、社会进行综合认识,调整自己的行为发展。
巩固发展阶段(成年以后):人的行为定式已经形成,行为发展主要体现在巩固、完善、适当调整几个方面。

(21).试述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影响健康的特点

不良生活方式对人们健康的影响具有以下特点:
1潜伏期长 不良生活方式形成以后,一般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对健康产生影响,出现明显的致病作用。这一特点使得人们不易发现并理解不良生活方式与疾病的关系,加之行为的习惯性,改变起来难度较大。但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也给了我们充分的时间采取干预措施,阻断其对健康的危害。
2特异性差 与致病行为模式的特异性不同,不良生活方式与疾病之间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表现为一种不良生活方式与多种疾病和健康问题有关,而一种疾病或健康问题又与不良生活方式中的多种因素有关。例如,吸烟与肺癌、冠心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有关;而高血压又与吸烟、高盐饮食、缺乏锻炼等多种不良生活方式有关。
3协同作用强 当多种不良生活方式同时存在时,各因素之间能协同作用、互相加强,这种协同作用最终产生的危害,将大于每一因素单独作用之和。
4变异性大 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危害大小、发生时间早晚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例如,有的人吸烟会发生肺癌,而有的人也同样有此不良生活方式却没有得肺癌。此外,即使是同时开始不良生活方式,以同样的量作用同样长时间,其结果也不尽相同。
5广泛存在 不良生活方式广泛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且具有这样或那样不良生活方式的人为数较多,其对健康的危害是广泛的。

(22).试述健康相关行为转变的步骤。

行为转变成功的步骤包括:
①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对健康行为、危害健康的行为有明确的认识,即明确意识到哪些行为有益于健康,哪些行为对健康有害;
②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了解健康行为对健康有哪些好处,益处有多大;危险行为对健康有哪些害处,危害程度如何;
③教育者提倡、鼓励人们采纳健康行为、改变危险行为;受教育者有采纳健康行为、改变危险行为的愿望,并决心采取行动;
④教育者帮助受教育者掌握行为改变的方法;受教育者明确目标,按照行为改变的方法去做;
⑤教育者加强对健康行为的强化和督促;受教育者巩固和发展有益于健康的行为。

(23).试述如何进行群体行为的干预

在促使某一特定人群形成健康行为、改变危险行为的过程中,运用综合干预的手段通常最为有效,其干预机制包括:
1政策倡导 政策、法规、制度等是群体行为的根本原则与依据,因此对于群体行为的改变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需要利用文件报告、数据分析、典型案例、媒体呼吁等策略和活动积极影响决策者,以制订有益于健康的公共政策,并使群体行为干预得到组织、资源、舆论等方面的支持。
2目标人群行为干预 改变群体行为需要从群体中的每个个体和整个群体两方面人手,尤其应充分利用群体有群体目标、组织、规范等的独特优势。通常采用的人群干预方法有:
(1)信息传播:利用大众媒体、培训与讲座、分发宣传材料等方法,向目标人群传播有关疾病与健康、如何改变行为等信息,为行为转变奠定基础。
(2)心理支持与压力:群体成员之间往往具有亲密的关系,每个成员有群体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在这样的群体环境下,率先改变行为的个体可能成为群体中的骨干,起到示范与带动他人共同行动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的存在,群体成员会受到群体规范的制约,形成群体压力。这种支持与压力的联合作用,能有效地促使群体中的个体形成健康行为,改变危险行为。
(3)竞争与评价:在群体间引人竞争与评价机制,利用群体凝聚力,激发群体的强大力量,促使群体成员健康行为的形成与巩固。评价可以总结成功的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激励行为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的群体,督促还存在差距的群体,最终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
3环境改善 这里所说的环境既包括物质环境条件,又包括社会环境。
(1)改善环境条件:环境条件的改善是行为干预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如果没有环境条件的支持,即使人们已经作出了改变行为的决定,也会由于环境条件的制约而无法实施。
(2)社会支持与制约:通过社会舆论的倡导,形成关注健康,支持促进健康的行为的社会氛围和群体氛围,约束既不利于自身健康,又对他人健康造成损害的行为。

(24).促进健康行为

指个体或群体表现出的、客观上有益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一组行为。

此题目数据由翰林刷题小程序免费提供

扫描二维码免费使用微信小程序搜题/刷题/查看解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翰林刷题小程序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20230611.cn/post/9803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