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翰林刷题小程序章节题 > 正文内容

【成人自考】【现代管理学】【第八章-激励】课本练习题

(1).王主任通过长期观察,发现办公室李秘书是典型的做表面文章、善于在领导面前表现自己、喜欢打小报告的人,故而对其许多行为常采用视而不见,不予理睬的方法。这种做法在强化理论中称为()

A.消退
B.惩罚
C.正强化
D.积极强化
正确答案A

(2).下列按照归因理论的观点,属于稳定的、不可控的外部因素的是()

A.努力
B.能力
C.任务难度
D.机遇
正确答案C

(3).不属于归因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的是( )

A.对历史条件的回溯分析
B.人员心理活动的归因
C.人员行为的归因
D.对未来行为的预测
正确答案A

(4).根据强化理论的观点,下面能够归于奖励性强化的措施是()

A.惩罚
B.消极强化
C.消退
D.抑制强化
正确答案B

(5).某员工善于做表面文章,喜欢在领导面前表现自己,领导决定对他视而不见、不予理睬。按照强化理论的观点,领导这种做法属于

A.积极强化
B.消极强化
C.惩罚
D.消退
正确答案D

(6).亚当斯公平理论侧重研究的内容是()

A.人类需要层次之间的递进关系
B.个人努力与绩效的关系
C.不同需要追求者的心理与行为特点
D.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对人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正确答案D

(7).期望理论依据的假设是

A.满足—生产效率
B.不满足—生产效率
C.满足—组织绩效
D.不满足—组织绩效
正确答案B

(8).公平理论注重的是

A.程序公平
B.分配公平
C.过程公平
D.评估公平
正确答案B

(9).成就需要理论认为,有效管理者的需要结构通常是()

A.高度成就需要、适度权力需要、低度社交需要
B.高度社交需要、适度权力需要、低度成就需要
C.高度权力需要、适度成就需要、低度社交需要
D.高度成就需要、适度社交需要、低度权力需要
正确答案C

(10).依据双因素理论,下列属于保健因素的是()

A.承担责任
B.职业发展
C.工资收入
D.工作成就
正确答案C

(11).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们普遍喜欢熟悉的事与物,而不喜欢陌生或未知的事与物,这反映出人类()

A.维持体内平衡的需求
B.谋求安全的动机
C.渴望与人建立情感联系
D.追求自尊的需要
正确答案B

(12).根据双因素理论,对于激励需要追求者来说,以下几种激励方式中效果最佳的是()

A.提供诱人的薪水和福利
B.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
C.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D.提供宽松的管理政策
正确答案C

(13).激励模式可以简单表示为()

A.动机→需求→行为→满足
B.动机→行为→需求→满足
C.需求→动机→行为→满足
D.需求→行为→动机→满足
正确答案C

(14).波特在竞争力分析模型中概括的竞争力量主要包括()

A.供应方
B.购买方
C.潜在进入者
D.替代品的威胁
E.现有竞争者
正确答案ABCDE

(15).内容型激励理论主要有()

A.需求层次理论
B.成就需要理论
C.强化理论
D.期望理论
E.双因素理论
正确答案ABE

(16).马斯洛认为,人的各种需要按其重要程度和产生的先后顺序依次分为五个层次,其中属于精神需要的有()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归属需要
D.尊重需要
E.自我实现需要
正确答案CDE

(17).目前较多采用的激励方式有()

A.目标激励
B.奖惩激励
C.竞赛激励
D.榜样激励
E.关怀激励
正确答案ABCDE

(18).按照归因理论,能力和任务难度属于不稳定因素。判断:说明: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19).现代管理中所谓的公平即分配公平,即物质报酬数量分配的公平。判断:说明: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20).过程型激励理论包括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判断:说明: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21).简述强化理论中的强化原则。

(1)设立目标体系。 (2)快速反馈,及时强化。 (3)奖罚结合,以奖为主。 (4)奖人所需,形式多变。 (5)多用不定期奖励。

(22).简述强化的原则。

(1)设立目标体系。(2)快速反馈,及时强化。(3)奖罚结合,以奖为主。(4)奖人所需,形式多变。(5)多用不定期奖励。

(23).简述波特一劳勒模式的内容。

波特—劳勒模式的基本观点是:一个人的努力程度由工作所获报酬的价值和个人觉察的努力以及获得奖励的概率所决定。(1)个人是否努力以及努力程度取决于激励力的大小。(2)工作绩效不仅取决于努力程度,还取决于个人能力以及对所承担目标任务的了解程度。(3)奖励的价值应以工作绩效为标准。(4)一个人对奖励满意与否以及满意程度取决于他对奖励是否公平的判断。(5)人们对所得奖励满意与否以及满意程度将影响下一次承担目标任务的行为。

(24).简述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麦克利兰提出的成就需要理论是对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发展和补充,其主要内容有:(1)人的社会性需要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生存环境,个人经历、培养教育条件影响下产生的。(2)侧重于社会起因的研究,把人的基本社会需要划分为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社交需要三个方面。(3)提出有效管理者的需要结构,即高度权力需要、适度成就需要、低度社交需要。

(25).简述双因素理论的内容。

双因素理论是由美国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提出的,他认为影响人心理和行为的因素可以分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两种。其基本内容是:(1)保健因素是与人们的不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工作环境即工作本身之外的环境条件属于不满意因素,他称之为保健因素。(2)激励因素是与人们的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是就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而言的。(3)赫茨伯格认为,人的需要都可以归结为保健需要或激励需要,不同需要的碑求者,其心理与行为特点不同。(4)提高效率的关键在于使工作丰富化。赫茨伯格认为工作丰富化有两层含义:一是职务内容的扩大化;二是工作意义的丰富化。

此题目数据由翰林刷题小程序免费提供

扫描二维码免费使用微信小程序搜题/刷题/查看解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翰林刷题小程序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20230611.cn/post/9835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