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自考】【技术经济学】【06270】2019年01月考试真题
(1).农业技术经济学的三要素是指经济、计量和
A.技能正确答案B
B.技术
C.科学
D.农业
(2).中观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范围是
A.国际和国家水平正确答案C
B.企业、事业单位水平
C.部门、地区水平
D.农户水平
(3).资源报酬递增形态的生产函数曲线是
A.上凸的正确答案D
B.线性的
C.水平的
D.下凹的
(4).在下列资源中,属于互补性资源的是
A.拖拉机和耕牛正确答案B
B.农机具和人
C.化肥和种子
D.农机具和时间
(5).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客观事实是
A.农业生产资源报酬递减正确答案A
B.农业生产资源报酬递增
C.农业生产资源报酬固定
D.农业生产资源报酬平衡
(6).为提高经济效果,可采用的途径是
A.在劳动成果一定的情况下,增加劳动耗费量正确答案D
B.在劳动成果量增加的同时,劳动耗费量增加大于劳动成果的增加
C.劳动耗费一定的情况下,减少劳动成果量
D.在劳动成果一定的情况下,减少劳动耗费量
(7).某项生产中投入固定资金10万元,流动资金15万元,可获得产值30万元,则流动资金占用产值率为
A.66.70%正确答案C
B.150%
C.200%
D.300%
(8).课题项目确定后,要根据研究的任务
A.拟定研究提纲正确答案A
B.明确资料来源
C.拟定研究方法
D.明确技术路线
(9).分析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对研究对象的影响程度的方法是
A.综合评分法正确答案C
B.试算分析法
C.连环代替法
D.比较分析法
(10).一定的资源生产产品Y1和Y2,当产品生产的组合方案由Y1=20,Y2=22,变为Y1=26,Y2=16时,在这两点之间,产品Y2代替Y1的平均边际替代率为
A.-0.7正确答案B
B.-1
C.-2
D.-5
(11).当MPP=9,APP=6,则EP值等于
A.3正确答案B
B.1.5
C.0.7
D.0.5
(12).大于1阶的齐次函数,具有
A.固定比例报酬正确答案C
B.递减的比例报酬
C.递增的比例报酬
D.比例不经济
(13).
已知生产函数为,
当x 1=3,x 2=2时,资源x 2替代资源x 1的精确边际替代率为
A.-3正确答案C
B.-0.8
C.-0.33
D.-0.25
(14).一般地,农业技术商品预期转让次数与技术商品价格成
A.正比关系正确答案B
B.反比关系
C.无相关关系
D.无法确定
(15).关于专利和技术诀窍描述正确的是
A.专利名称是公开的,技术诀窍也是公开的正确答案C
B.专利和技术诀窍都有一定的保护期限
C.专利有一定保护期限,技术诀窍不存在保护期限
D.专利和技术诀窍都是知识产权
(16).两种产品生产相互竞争使用某一定量的资源,这两种产品之间的关系是
A.互竞关系正确答案A
B.互助关系
C.互补关系
D.互替关系
(17).某良种改良方案在有效使用期间可获得新增纯效益为800万元,使用过程中投入科研费350万元,推广费200万元,新增生产费用250万元,科研单位在新增收益中应占份额为0.4,则科研费用新增收益率为
A.91.40%正确答案A
B.100%
C.160%
D.229%
(18).我国农业技术政策普遍采用的下达方式是
A.法律正确答案B
B.文件
C.计划
D.措施
(19).宜采用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的国家是
A.中国正确答案D
B.日本
C.韩国
D.美国
(20).
已知某生产函数为,其中K、L分别为资本和劳动力、则函数式中0.5表示是
A.资本的产出弹性正确答案A
B.资本和劳动力的转换系数
C.年技术进步的平均交动率
D.资本对劳动力的边际替代率
(21).技术效果与经济效果的关系,表现为
A.持续性正确答案BE
B.一致性
C.综合性
D.多样性
E.矛盾性
(22).试算分析法的基本特点有
A.预测的特性正确答案AC
B.全面性
C.严密的科学性
D.系统性
E.客观性
(23).根据研究目的、手段和方式不同,农业科技成果分为
A.基础性成果正确答案ACE
B.物质技术成果
C.应用性成果
D.方法技术成果
E.软科技成果
(24).影响农业技术政策的因素有
A.技术因素正确答案ABE
B.经济因素
C.环境因素
D.政治因素
E.社会因素
(25).农业技术进步测定的基本方法有
A.平均生产函数模型正确答案ACDE
B.边际生产函数模型
C.增长速度方程
D.综合要素生产率指数
E.边界生产函数
(26).农业技术经济学在性质上属于经济科学,但其结构特征则表现为学科间的相互渗透,有很强的综合性。
A.正确正确答案A
B.错误
(27).在确定课题项目时应选择较难的项目。
A.正确正确答案B
B.错误
(28).成本利润率指标表示资金消耗创造新价值的经济效果。
A.正确正确答案B
B.错误
(29).土地生产率属于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分析指标。
A.正确正确答案B
B.错误
(30).生产函数表明的投入产出关系是一种函数关系。
A.正确正确答案B
B.错误
(31).农业技术商品的使用寿命主要由无形损耗决定。
A.正确正确答案A
B.错误
(32).农业科技成果的经济效益是一种绝对的经济效益。
A.正确正确答案B
B.错误
(33).实现产业化的农业科技成果必须是一种物质产品。
A.正确正确答案A
B.错误
(34).土地节约型技术进步一般是通过生物化学技术的采用而实现的。
A.正确正确答案A
B.错误
(35).简述生产函数第一阶段的主要特征。
(1)生产弹性大于1。(2)边际产量高于平均产量,引起平均产量逐渐提高。(3)总产量增加幅度大于投入资源增加幅度。(4)只要资源条件允许,该阶段就不该停止投入资源。(5)为生产的相对不合理阶段。
(36).简述农业技术进步路线选择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农业技术进步路线选择的根本依据是最优生产原则:(1)农业资源的自然禀赋。(2)农业发展目标。(3)农业发展所处的阶段。(4)农业发展的区域差异。
(37).
下列十三个耕作制度方案的优选,其评价项目有产量、费用、用工和收入。它们的权重分别是25%、30%、20%、25%。每个方案的评分结果如下:
项目 | 方案1 | 方案2 | 方案3 |
产量 | 2 | 4 | 3 |
费用 | 3 | 2 | 2 |
用工 | 4 | 2 | 4 |
收入 | 1 | 3 | 2 |
请对以上3个方案进行评价和优选。
请对以上3个方案进行评价和优选。
解:三个方案的测评结果如下方案一:2×25%+3×30%+4×20%+1×25%=2.45(分)方案二:4×25%+2×30%+2×20%3×25%=2.75(分)方案三:3×25%+2×30%+4×20%+2×25%=2.65(分)三个方案的评分结果表明:第二方案最优,第三方案次之,第一方案最差,因此,应选取第二方案。
(38).
已知某企业生产函数为y=16x1-x12+18x2-x22,资源单价PX1=2元,PX2=4元,要取得80单位的产量,求实现成本最小化的资源配合方案及其相应的最小成本。
求实现成本最小化的资源配合方案及其相应的最小成本。
42.解:根据成本最小条件: (2分)
(2分)
整理得:x2=2x1-7
将y=80及x2=2x1-7代入生产函数解得:
x1=4.4,x2=1.8
总成本:TC=2×4.4+4×1.8=16
所以产量为80单位,x1=4.4,x2=1.8为成本最低资源组合,成本合计为16元。
(39).
某农场根据N、P、K肥不同的施肥水平与小麦产量的试验数据,建立生产函数如下:y=4N1/3P1/2K1/2,式中N、P、K表示氮、磷、钾肥的投入量,y表示小麦的产量。若氮、磷、钾肥的平均施肥量分别为8、16、4公斤,试问:
(1)平均施肥量水平下小麦的理论产量。
(2)写出氮、磷、钾(N、P、K)肥投入的边际产量函数。
(3)根据边际产量函数,计算施用K肥的边际产量。
试问: (1)平均施肥量水平下小麦的理论产量。 (2)写出氮、磷、钾(N、P、K)肥投入的边际产量函数。 (3)根据边际产量函数,计算施用K肥的边际产量。
解
(1)将N、P、N肥的平均施肥量分别为8、16、4公斤带入生产函数
y=4N1/3P1/2K1/2=4×81/3×161/2×41/2=64
(2)根据生产函数可得:
同理可得:
(3)根据边际产量函数,计算N肥的边际产量:
(40).经济效果
就是劳动效果和劳动耗费的比较,或者说是劳动成果与取得这一劳动成果的劳动耗费之间的比较。
(41).追加投资回收期
也叫补充投资回收期。是指两个方案投资总额差和成本总额差的比值。
(42).绝对经济效益
是指科技成果在使用中,产出的有用效果与其研究、推广和使用中的劳动耗费比较的结果。
(43).原发性技术进步
是本经济系统内的技术发明所推动的技术进步。
此题目数据由翰林刷题小程序免费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