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自考】【鲁迅研究】【27039】2017年04月考试真题
(1).在鲁迅身上,超常的“热情和性格”通常凝聚在一起,集中体现为
A.韧性的战斗精神和雄伟的人格力量正确答案A
B.多才多艺与学识渊博
C.对传统文化“吃人”本质的发现
D.对活着的文化传统中培育出的“阿Q现象”的发现
(2).鲁迅的反叛性思维的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是
A.开放正确答案C
B.联想
C.怀疑
D.尖刻
(3).《进化论与论理学》的作者是
A.达尔文正确答案B
B.赫胥黎
C.严复
D.波特莱尔
(4).鲁迅称“血债必须以同物偿还”的文章是
A.《纪念刘和珍君》正确答案D
B.《淡淡的血痕中》
C.《死地》
D.《无花的蔷薇之二》
(5).《彷徨》扉页引用的诗句出自
A.《天问》正确答案B
B.《离骚》
C.《九歌》
D.《诗经》
(6).鲁迅曾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这副对联书赠
A.胡风正确答案C
B.冯雪峰
C.瞿秋白
D.方志敏
(7).属于鲁迅翻译的作品是
A.《死魂灵》正确答案A
B.《浮士德与城》
C.《铁流》
D.《静静的顿河》
(8).鲁迅一生给我们留下的著作达
A.2000万字正确答案D
B.170万字
C.80万字
D.800多万字
(9).鲁迅指出封建伦理道德残害女性不仅在身体上,而且在精神上,揭示这一问题的最典型的小说是
A.《伤逝》正确答案B
B.《祝福》
C.《风波》
D.《离婚》
(10).在“五四”以前,集中反映鲁迅对文艺本质的见解的两篇文章是
A.《摩罗诗力说》、《我怎样做起小说来》正确答案D
B.《文艺与革命》、《拟播布美术意见书》
C.《文艺与革命》、《我怎样做起小说来》
D.《摩罗诗力说》、《拟播布美术意见书》
(11).1911年冬,鲁迅创作的文言小说是
A.《狂人日记》正确答案B
B.《怀旧》
C.《阿Q正传》
D.《孔乙己》
(12).最早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的作品是
A.《怀旧》正确答案B
B.《狂人日记》
C.《我之节烈观》
D.《斯巴达之魂》
(13).鲁迅作品中描写寡妇“守节”悲剧的是
A.《伤逝》正确答案D
B.《孤独者》
C.《白光》
D.《明天》
(14).鲁迅以张勋复辟为故事背景的作品是
A.《头发的故事》正确答案C
B.《药》
C.《风波》
D.《离婚》
(15).属于鲁迅小说中的封建末代知识分子的是
A.吕纬甫正确答案C
B.魏连殳
C.陈士成
D.子君
(16).鲁迅与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剧本《玩偶之家》有一定联系的小说是
A.《幸福的家庭》正确答案C
B.《娜拉走后怎样》
C.《伤逝》
D.《风波》
(17).属于鲁迅小说中劳动农民形象的是
A.爱姑正确答案A
B.子君
C.四铭
D.狂人
(18).下列属于《阿Q正传》中的人物的是
A.赵七爷正确答案B
B.赵太爷
C.七大人
D.丁举人
(19).出现“叭儿狗阿随”这一精彩情节的鲁迅作品是
A.《论“赞而泼赖”应该缓行》正确答案D
B.《“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
C.《狗的驳诘》
D.《伤逝》
(20).鲁迅对封建道德观念批评,对个性解放思想的理解,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的杂文是
A.《娜拉走后怎样》正确答案A
B.《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C.《我之节烈观》
D.《灯下漫笔》
(21).属于鲁迅前期杂文集的作品是
A.《华盖集》正确答案A
B.《而己集》
C.《三闲集》
D.《二闲集》
(22).最能够体现鲁迅杂文“逻辑性”艺术特点的作品是
A.《论“费尔泼赖”应该缓行》正确答案B
B.《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C.《二丑艺术》
D.《并非闲话》
(23).鲁迅散文诗《野草》中为悼念“三一八”死难烈士而作的作品是
A.《死火》正确答案C
B.《墓碣文》
C.《淡淡的血痕》
D.《死后》
(24).鲁迅称创作素材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作品集是
A.《坟》正确答案B
B.《朝花夕拾》
C.《二心集》
D.《野草》
(25).鲁迅共作有诗歌70多首,就诗体来说有三种:旧体诗、新诗和
A.民歌体诗正确答案A
B.自由体诗
C.散文诗
D.新格律体
(26).鲁迅诗歌《湘灵歌》的主题是
A.歌颂湘水女神正确答案D
B.声讨国民党反革命文化“围剿”
C.悼念左联五烈士
D.揭露国民党反革命军事“围剿”
(27).鲁迅最早出版的翻译小说集是
A.《死魂灵》正确答案C
B.《毁灭》
C.《域外小说集》
D.《童话集》
(28).1909年,鲁迅在杭州、绍兴任中学教员时,就辑录过亡佚的古小说和会稽的
A.古代文集正确答案B
B.历史、地理佚书
C.地理佚书
D.历史佚书
(29).1903年鲁迅发表的两篇科学论文是《中国地质论》和
A.《化学卫生论》正确答案C
B.《中国矿业志》
C.《说钿》
D.《进化和退化》
(30).鲁迅从西方一系列重大科学成就中得到启示,在1907年写了介绍生物进化论的论文_______。
人之历史
(31).鲁迅早在日本弘文学院时,出于对民族和人民前途的关心,他常常与同学许寿裳讨论的问题是_______。
国民性问题
(32).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鲁迅发表了许多战斗性的杂文,在《新青年》上开辟的专栏是_______。
随感录
(33).鲁迅在“左联”成立大会上一针见血地指出,“左翼”作家其实是很容易成为“右翼”作家的,这篇演讲题为_______。
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34).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分析了封建伦理道德观念中的“孝道”,首先入手的关系是_______。
“父子”
(35).从1918年5月起,鲁迅的《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作品陆续的出现,算是显示了_______的实绩。
“文学革命”
(36).1922年冬天,鲁迅写作小说《_______》,原名《不周山》,曾收入《呐喊》初版。
补天
(37).左联五烈士被害两周年,鲁迅再次谴责刽子手的血腥罪行,赞扬先烈的高贵品质,写了_______。
为了忘却的纪念
(38).鲁迅写于1926年的《朝花夕拾》曾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总题为_______。
旧事重提
(39).“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的诗句出自鲁迅的诗歌_______。
自嘲
(40).莽原社
二十年代文学团体名称。1925年成立,成员有鲁迅、高长虹、向培良等。该社创办了杂志《莽原》。《莽原》提倡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与《语丝》站在一条战线,向旧势力、旧文明发起攻击。
(41).“力之美”
力之美鲁迅创作的一个审美倾向,是一种崇高、伟美的艺术形态。鲁迅认为对于二三十年代国民党统治下的旧中国来说,最需要的是能够鼓舞人心的“力之美”的艺术。是一种“豪放”、“真挚”、“美丽”、“有力”的艺术。说明:此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偏。其实,考生在考试的时候遇到这样的题目不必害怕,因为一套试卷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较偏的题目,再说大家都是一样的,可能你不舍做,别人也不一定会做,自考试题又不必要去追求100分,况且此科为选修课目,因此考试的时候遇到这类题目,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42).《坟》
是鲁迅最早的一部杂文集,所收包括早期所写的文言论文,是作者对五四后中国历史国民性的解剖。题目含有埋葬和纪念过去,开拓未来之意。
(43).简述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其意义。
答: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揭露和批判国民性的弱点,一方面是肯定和发扬国民性的某些优点,其目的都是在促进一种新的、向上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民族精神的诞生。 鲁迅所揭露和解剖的国民性的弱点,正是中国国民的一种精神病症的深刻反映,因而具有尖锐的、强烈的现实意义。
(44).简述鲁迅与民俗文化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哪几方面?
答:鲁迅与民俗文化的关系最明显的是他的生平和创作。 鲁迅与民俗文化的关系更为重要的是他在文学创作上所受绍兴地方民俗文化的影响。 鲁迅的文学创作之于民俗文化,还体现在创作技巧上所受民间文学、民间艺术的影响。
(45).简述鲁迅历史小说《故事新编》“油滑”手法的利与弊。
答:“油滑”之利,首先在于这些糅入古人古事中的现代细节可以借古讽今,引发人们对现实生活中丑恶、迂腐的现象和人物的憎恶:其次,创造了独特的艺术效果,在历史小说的体裁上也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 “油滑”之弊电是多方面的。其一,作为历史小说,其现实战斗性主要在于主题对现实的渗透与深入,而不在让一些人物、细节游离古代环境生硬地与现实“接轨”,否则就失之于浅;其二,神话、传说、历史题材与过多的明明白白的生活细节混杂,有损于艺术的完整性,冲淡了典型环境与主要人物性格的关系。
(46).简述鲁迅诗歌的讽刺特点。
答:其一,“活剥”古诗,注入今人今事;其二,采用旧体,半文半白,以通俗浅显的文字,收讽刺幽默之效;其三,采用轻松活泼的民歌体,使之与严肃的内容形成不协调,从而产生幽默感和讽刺性。
(47).试述构成鲁迅人格魅力的主要方面。
答:(1)“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主要体现:a.同时拥有旧学的根柢和新学的根柢;b.具备了深厚的中西文化的素养;c.卓越的文化识见,正因为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活着的传统文化”有着超出同时代人的深刻的认识,才使他取得了超越时人的文化业绩。(2)超常的“热情和性格”。集中体现为:韧性的战斗精神和雄伟的人格力量。鲁迅的韧性战斗精神有多种表现形态,但最富有特色的是他那敢于在无路之中寻找出路的信念、勇气和毅力,还体现在他的奋斗中总是包含着坚实而深沉的理性精神。至于鲁迅的雄伟人格,基本可用毛泽东的一句话来概括,即“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3)具有“鲁迅式思维”。鲁迅思维的特点:第一,开放性;第二,反叛性;第三,在思维中采用简括、明快的判断方式;第四,在思维中还常常采用一种由果溯因的反向分析方法。以上三点是构成鲁迅人格魅力的主要方面。
(48).试述鲁迅小说《伤逝》爱情悲剧的思想内涵。
答:《伤逝》的独特意义就在于深刻地揭示了造成涓生、子君爱情悲剧的原因,显示了深远的思想意义:(1)造成涓生、子君爱情悲剧原因之一,就是家庭之外有一个可怕的社会。鲁迅通过涓生、子君的爱情悲剧,表达了对旧社会的愤怒。(2)涓生、子君的爱情之所以成为悲剧的原因,还在于他们基本上是爱情的盲者。并不是真正的懂爱情。(3)《伤逝》悲剧的成因,还在于男女主人公过高地估计了个人的力量。《伤逝》的爱情悲剧充分显示,个性解放的思想虽有一定的反封建威力,但毕竟不是锐不可当的武器,在社会尚未解放之前,个性不可能获得彻底的解放。
(49).试述鲁迅杂文的艺术成就。
答:鲁迅杂文既具有杂文艺术的共同特点,又具有独特的风格。(1)逻辑性;鲁迅的杂文擅长论证说理,层次清晰,说理透彻,显示出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2)形象性;鲁迅将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其杂文的形象化手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一,比喻;其二,说故事;其三,生动地描叙完整的日常生活现象或情景,突出其象征意义,催人联想,发人深思;其四,描慕零星的人物神情、事态、情景,插入说理之中。(3)讽刺性;鲁迅用夸张、反语、慕拟、谐趣等修辞手法以戏剧性的形态表现严肃的内容。(4)抒情性;感情强烈,爱憎分明。鲁迅杂文一向常常运用各种抒情手段,造成丰富多变的抒情格调。(5)多样性;鲁迅的杂文不仅内容广博,手法灵活,而且体裁样式丰富多彩。如杂感、政论、随笔、讲演、通信、日记、传记、墓志、文评等等,无所不包括。(6)常用曲笔。曲笔是杂文常用的手法之一,而鲁迅用得更多,更“曲”,这与他所处的时代、环境有关。使用曲笔,增添了读者对鲁迅杂文阅读、理解的难度,但也给鲁迅的杂文艺术增添了特异的光彩。
(50).鲁迅与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剧本《玩偶之家》有一定联系的小说是
A.《幸福的家庭》正确答案C
B.《娜拉走后怎样》
C.《伤逝》
D.《风波》
此题目数据由翰林刷题小程序免费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