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自考】【外国教育史】【01282】2020年01月考试真题
(1).____罗马的建筑学、农学、法学等领域达到了古代世界的巔峰。
A.共和前期正确答案B
B.帝国时期
C.王政时期
D.共和后期
(2).“____”专指12世纪末在西欧出现的一种高等教育机构
A.学院正确答案D
B.高校
C.公学
D.大学
(3).1781年,裴斯泰洛齐出版了他最著名的教育小说
A.《大教学论》正确答案C
B.《普通教育学》
C.《林哈德和葛笃德》
D.《理想国》
(4).德国的____实际上是教席教授盘顶端的层级森严的官僚组织。
A.“教授大学”正确答案A
B.“教师大学”
C.“师范大学”
D.“讲师大学”
(5).____颁布以后,日本重要的社会教育设施公民馆迅速发展起来。
A.《学校教育法》正确答案B
B.《社会教育法》
C.《教育基本法》
D.《教育宣言》
(6).要求教学适应儿童的年龄特征,必须充分考虑他们的接受能力,符合
A.循序渐进原则正确答案C
B.启发诱导原则
C.量力性原则
D.教育要适应自然原则
(7).____控制教育是英国历史的一个基本特点。
A.教会正确答案A
B.国家
C.皇室
D.工会
(8).____规定,英国法定的公共教育体系由初等、中等和继续教育三个连续的阶段组成,这意味着英国现代公共教育制度的正式确立。
A.《哈多报告》正确答案C
B.《斯宾斯报告》
C.《巴特勒法》
D.《诺伍德报告》
(9).柏拉图理想中的有着高深造诣的哲学家兼政治家称为
A.辩论王正确答案B
B.哲学王
C.哲学大师
D.辩论大师
(10).凯兴斯泰纳教育理论的基本主张:学校教育要为国家培养有用的
A.工人正确答案D
B.公仆
C.人才
D.公民
(11).圣西门、傅立叶、____被称为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
A.卡贝正确答案B
B.欧文
C.马布利
D.莫尔
(12).____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首推法国成人教育家朗格朗
A.义务教育正确答案B
B.女子教育
C.终身教育
D.军事教育
(13).英国的中等教育始于中世纪,文法中学和____是中等教育的主要形式
A.公学正确答案A
B.文实中学
C.实科中学
D.普通中学
(14).法国____在步入20世纪后,尤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成为法国教育民主化进程中改革的重点
A.多轨制正确答案D
B.单轨制
C.三轨制
D.双轨制
(15).在修道院学校学习,学成后仍为俗人,不准备充当修士者,称为
A.内修生正确答案C
B.内属生
C.外修生
D.外属生
(16).19世纪20-30年代,美国开始的声势浩大的,改变了教派控制教育的局面。
A.独立战争正确答案B
B.公共教育运动
C.赠地学院运动
D.教育改革运动
E.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17).1870年后,美国大学开始采用分系教学制,实行选课制和
A.分科制正确答案B
B.学分制
C.选修制
D.考试制
E.虚妄之言胜真美
(18).未来的骑士可以选择一已婚或未婚的妇女诚心相爱,这即所谓的“____”
A.恋爱教育正确答案A
B.婚姻教育
C.生育教育
D.感情教育
E.诗品出于人品
(19).原始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身体健康教育正确答案A
B.生产劳动教育
C.道德与社会行为规范教育
D.原始宗教及相关内容教育
E.传统的继承性
(20).杜威是____最有创见、最渊博的哲学家及最有影响的教育思想家之一。
A.英国正确答案D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E.学术
(21).美国教育工作者所谓的____是指帮助年轻人获得道德准则的努力
A.人格教育正确答案C
B.思想教育
C.品格教育
D.修养教育
(22).美国21世纪提出的____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开设符合各州的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课程,提高学生的成绩,聘任高质量的教师。
A.《中小学教育法案》正确答案C
B.《国防教育法》
C.《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
D.《高等教育法》
(2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国《阿斯蒂埃法案》主要内容的是
A.明确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正确答案C
B.完善职业学校体系建设
C.关于开展职业教育的地点
D.关于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与义务
(24).日本明治政府推行____改革运动史称“明治维新”
A.地主阶级正确答案B
B.资产阶级
C.中产阶级
D.工人阶级
(25).日本江户时期的教育机构主要有幕府直辖学校、藩校、____、乡校和私
A.寺子屋正确答案A
B.家塾
C.官校
D.学馆
(26).16世纪初,以____为策源地,欧洲各国普遍爆发了宗教改革运动。
A.法国正确答案D
B.英国
C.瑞士
D.德国
(27).____全面改革普鲁士教育,确立了德国“双轨”的教育制度,尤其建立了文科中学制度,创办了柏林大学。
A.洪堡正确答案A
B.福禄培尔
C.第斯多惠
D.鲍尔生
(28).1934年,俄国恢复大学传统教学形式,确立了____博士学位以及讲师、副教授、教授职称。
A.硕士正确答案D
B.学士
C.博士后
D.副博士
(29).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时期,普通初等教育方面将小学改为
A.初级学校正确答案D
B.儿童学校
C.公民学校
D.国民学校
(30).下列不属于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四阶段的是
A.明了正确答案B
B.掌握
C.系统
D.方法
(31).以“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口号的反对封建主义和教会神权的思想解放运动,史称“文艺复兴”
A.正确正确答案A
B.错误
(32).杜威的教育理论以“自然教育理论”著称
A.正确正确答案B
B.错误
(33).经院哲学原意为“学院中的思想”,实际上是一种基督教哲学,是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派别
A.正确正确答案A
B.错误
(34).中世纪大学的教学方法以自学、辩论和大量的练习为主。
A.正确正确答案B
B.错误
(35).进步教育运动关心普通民众的教育,注意学校的民主化问题,强调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重视“丛做中学”。
A.正确正确答案A
B.错误
(36).古希腊时代,昆体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被誉为“希腊三哲”
A.正确正确答案B
B.错误
(37).战后英国中等教育的“三轨制”
“三轨制”是1944年《巴特勒法》将中等教育作为公共教育体系组成部分的产物。“三轨制”的中等教育机构:
文法中学:历史悠久且享有崇高的学术声誉,为进入大学做准备。
技术中学:偏重于技术教育的中学,其学术地位低于文法中学。
现代中学:通常招收“11岁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其毕业生在接受简单的继续教育后,以就业为主导。
(38).卢梭教育思想中的“自然人”。
“自然人”就是有见识、有性格、身体和头脑都健康的人。
应符合3条标准:
(1)有优等的智力与强健的身体。
(2)从小就锻炼自己尽可能地依靠自己,没有经常去求助他人的习惯。
(3)有自爱心和怜悯心。
(39).夸美纽斯所提出的教学原则
(1)启发诱导原则:必须启发学生热爱学习的愿望。
(2)直观性原则:认为知识来自感觉,人只有通过感觉器官才能获得真实可靠、不会遗忘的知识。
(3)量力性原则:要求教学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必须充分考虑他们的接受能力。
(4)循序渐进原则:教学应当遵循序渐进地进行。
(5)巩固性原则:认为只要满足一些条件是可能获得巩固的知识的
(40).19世纪德国国民学校的特征
(1)国民学校是由乡镇举办的学校。
(2)国民学校是世俗化的教育机构,政府掌握学校的全部权力。
(3)国民学校是实施普通教育的教育机构。
(4)国民学校开始有了接受过师范专门教育的教师。
(41).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各州教育改革的共同措施
(1)提高毕业要求。
(2)延长学日和学年的长度。
(3)实施全州范围的测验。
(4)对教师提出更高的标准。
(5)给教师较高的薪水。
(42).12世纪西欧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原因。
(1)城市的复兴、经济和贸易的发展,为大学的产生创造了客观条件。
(2)十字军东征客观上提高了欧洲的文化智力水平,导致了12世纪的文艺复兴,为大学的产生提供了知识基础。
(3)中世纪社会的客观需要导致了大学的产生。
(43).17世纪俄国皇帝彼得一世进行教育改革的举措。
(1)(强调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鼓励民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2)在各地开办普通初等学校。
(3)创设专门学校。
(4)筹建科学院。
(44).杜威教育思想中所提出的“五步教学法”。
(1)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景要有一个对活动本身感兴趣的连续的活动。
(2)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
(3)他要占有知识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应对所发生的问题。
(4)他必须负责有条不地实施所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5)他要有机会和需要通过应用检验他的观念,使这些观念意义明确,并发现是否有效。
(45).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教育改革中所贯穿的主题
(1)优异:必须在全国建立更高的学习标准,年级和分数必须反映真正的成绩,对学生的评价要集中于真正的掌握,学生要严肃地承担起自己的学习任务。
(2)主动学习:建构主义的方法。要求学生在已有知识、态度和价值观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建构。
(3)真实评价:不是用一些简短的事实性的问题来考查学生,而是让教师对学生几个月来收集的作品集或成果大全进行评价。
(4)社区:在学校建立小的社区,使教师和学生更容易建立一种更加紧密的关系。
(5)择校:将决定孩子到哪所学校接受教育的权力从教育官员手中转交到孩子的父母手中,让市场的力量为学校立法,让父母成为教育消费者。
(6)学会学习:教育改革必须注重发展使人们在其一生中都能不断学习的各种技能。
(7)重申品格教育:品格教育即帮助年轻人获得道德准则的努力。学校必须帮助学习者形成是非观念,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6).古希腊教育家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和《法律篇》中。
(1)从培养哲学家的教育目的出发,柏拉图提出国家应高度重视教育,将教育视为建设“理想国”的重要杠杆。
(2)柏拉图对教育阶段进行了较明确的划分:
①教育的第一阶段为学前教育期。柏拉图是西方教育史上首先提出学前教育的人。
②教育的第二阶段为普通教育期。年满7岁的儿童开始进入国家举办的初等学校接受普通教育。
③教育的第三阶段为军事训练期。在普通教育基础上,年满18岁的青年将升入高一级的教育机构接受为期2年的军事训练。
④教育的第四阶段为深入研究期。少数经过筛选的优秀青年要继续研究高深的科学理论,主要学习“四艺”(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⑤教育的第五阶段为哲学教育期。极少数最优秀的人专门学习哲学(辩证法),一直到35岁为止。
(3)柏拉图重视对女子进行教育,他认为在承担国家和社会事务方面,女子和男子是平等的。
(47).进步教育运动关心普通民众的教育,注意学校的民主化问题,强调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重视“从做中学”。
A.正确正确答案A
B.错误
此题目数据由翰林刷题小程序免费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