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自考】【财政与农村金融】【04534】2013年07月考试真题
(1).我国社会主义财政直接参与了社会总产品“三大基金”中部分
A.补偿基金的形成正确答案D
B.补偿基金和积累基金的形成
C.消费基金的形成
D.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形成
(2).财政的产生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正确答案A
B.经济条件
C.社会条件
D.政治条件
(3).按最终使用分类,财政支出可划分为
A.积累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正确答案A
B.购买支出和转移支出
C.国防支出、社会支出和经济建设支出
D.中央财政支出和地方财政支出
(4).农业拨款监督拨付的程序,按工作进行的顺序,包括
A.事前监督和事后监督正确答案B
B.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C.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
D.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5).个人所得税是按______累进税率征收的。
A.超额正确答案A
B.全额
C.全率
D.超率
(6).税收的主体是
A.国家正确答案A
B.经济单位
C.个人
D.税务机关
(7).财政投融资管理的基本原则应是
A.政策性与无偿性相统一正确答案B
B.政策性与有偿性相统一
C.盈利性与有偿性相统一
D.盈利性与政策性相统一
(8).国债按照举债的方式可分为
A.赤字公债和建设公债正确答案C
B.国内公债和国外公债
C.自由公债和强制公债
D.流通公债和非流通公债
(9).下列属于中央固定收入的是
A.车船使用税正确答案B
B.关税
C.印花税
D.房产税
(10).下列不是国家预算的特点的是
A.综合性正确答案B
B.强制性
C.法律性
D.计划性
(11).农村金融作用的实体是
A.信用正确答案B
B.资金
C.商品
D.物质
(12).按复利计算方法,利息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I:利息;P:本金;i:年利率;n:期限)
A.正确答案A
B.
C.
D.
(13).1994年11月正式成立的农业政策性银行是
A.农业银行正确答案C
B.农村信用合作社
C.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D.城市合作社
(14).统一监督和管理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是
A.农村信用合作社正确答案C
B.中国农业银行
C.中国人民银行
D.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15).农村储蓄存款来源于农村居民的
A.工资收入正确答案D
B.利息收入
C.红利收入
D.货币收入
(16).农户贷款包括
A.农户生产贷款和农户生活贷款正确答案A
B.农户生产贷款和农户消费贷款
C.农户生产贷款和农户口粮贷款
D.农户生活贷款和农户消费贷款
(17).政府以债务人的身份,依据信用原则取得的财政收入是
A.税收正确答案D
B.规费
C.上缴利润
D.国债
(18).货币市场的最主要参加者是
A.商业银行正确答案A
B.财政部
C.中国银行
D.实业公司
(19).既是联结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纽带,又是重要的财政政策工具的是
A.利率正确答案C
B.税收
C.国债
D.公开市场业务
(20).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
A.稳定物价和促进经济增长正确答案D
B.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
C.促进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
D.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平衡国际收支
(21).下列属于西方公共财政的理论基础是
A.“国家分配”理论正确答案BCDE
B.“公共产品”理论
C.“公平与效率”理论
D.“市场失灵”理论
E.“外部效应”理论
(22).我国财政支出的原则包括
A.量入为出正确答案ABCD
B.统筹兼顾,全面安排,按比例安排支出
C.厉行节约,讲求效益
D.谁受益谁负担
E.绝对公平
(23).下列个人所得中,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有
A.财产租赁所得正确答案BCDE
B.福利费
C.抚恤金
D.救济金
E.保险赔偿
(24).农村金融机构按其所有制性质不同,可分为
A.国家信用正确答案BCD
B.国家银行信用
C.农村合作信用
D.农村民间信用
E.企业信用
(25).金融市场按金融工具的成熟期限来划分,可以划分为
A.贴现市场正确答案BC
B.货币市场
C.资本市场
D.股票市场
E.债券市场
(26).财政产生的过程如下: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阶级的产生——私有制的产生——阶级对抗——国家产生——财政产生。
A.正确正确答案B
B.错误
(27).罚金是作为维护经济治安的一种手段,它不属于财政收入。
A.正确正确答案B
B.错误
(28).对预期不归还财政支农周转金的单位或个人从借款到期之日起收逾期占用费,收取逾期占用费后不再收取合同内占用费。
A.正确正确答案A
B.错误
(29).纳税人一定是负税人。
A.正确正确答案B
B.错误
(30).企业所得税是按超率累进税率征收的。
A.正确正确答案B
B.错误
(31).国债即国家债务,亦称公债,是国家凭借其信誉,以政府的名义采用信用方式筹集财政资金的一种形式。
A.正确正确答案A
B.错误
(32).我国的国家预算从1994年起按照单式预算编写。
A.正确正确答案B
B.错误
(33).活期支票储蓄是以商业信用保证的一种储蓄。
A.正确正确答案B
B.错误
(34).直接融资方式中的证券,其流动性比金融机构所发行的间接证券要高。
A.正确正确答案B
B.错误
(35).农村金融总量调节和结构调节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
A.正确正确答案A
B.错误
(36).简述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职能。
1、资源有效配置的职能。(1.5分)
2、收入公平分配的职能。(1.5分)
3、经济稳定与增长职能。(2分)
(37).简述纯粹公共产品存在非排他性的原因。
1、公共产品在技术上是不可分割的。(2分)
2、某些公共产品在技术上可实现排他性原则,(1分)但排他性成本很高。(1分)
3、公共产品还具有非拒绝性。(1分)
(38).简述信用的概念和特征。
信用是指一种以偿还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信用的特征:不是一般的借贷行为;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是在商品交换的基础上产生的。
(39).根据所有制性质的不同,简述农村金融机构体系的组成。
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组成:
1、国家银行信用;
2、农村合作信用;
3、农村民间信用。
(40).2000年8月,李宏收到房租2000元,转让专利权取到1000元专利权转让费,从上市公司分得股息5000元,那么李宏应纳多少税金呢?
2000年适用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1999修正)》中的纳税税率和免征额。
1、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八百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4、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5、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它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综上税金=(2000-800)*10%+(1000-800)*5%+5000*30%=120+10+1500=1630元
(41).假设:本金P=10000元,年利率i=7.5%,期限n=5年。那按单利计算方法,计算出来的利息I、本金与利息之和S各是多少?
利息=10000*0.075*5=3750
利息+本金=3750+10000=13750
(42).试论消费税的特点及其征税范围。
消费税的特点:选择部分消费品征税,采用差别税收,单一环节征收。
征收范围:现行消费税的征收范围主要包括:烟,酒,鞭炮,焰火,化妆品,成品油,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游艇,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摩托车,小汽车,电池,涂料等税目,有的税目还进一步划分若干子目。
(43).试论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机制的构成。
国家通过中央银行运用金融手段调节农村金融业和农村金融市场,从而实现对农村经济的宏观调控。
农村金融市场是农村金融宏观调控体系的传导中介,政府对农村经济的宏观调控是通过调控农村金融市场来实现的,农村金融市场的主要作用是融通资金,变闲置资金为生产资金,调节农村经济发展。
此题目数据由翰林刷题小程序免费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