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翰林刷题小程序随堂练习 > 正文内容

【成人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高频考点(70)

(1).中共十三大制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是什么?

(1)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990年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实现。(2)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在1990年基础上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3)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

(2).1905至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同改良派论战的主要内容及重要意义是什么?

(1)1905年至1907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和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改良派,分别以《民报》和《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论战。这场论战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这是论战的焦点。第二,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第三,要不要社会革命。(2)这场大论战以革命派的胜利告终,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实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参加到革命的行列。第二,论战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三民主义思想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促进了革命力量的壮大。为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斗争奠定了思想基础。

(3).八一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一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继续革命的精神。(2)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开端。(3)它解开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

(4).中共洛川会议制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937年8月,中共洛川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其主要内容是:(1)将已经发动的抗日抗战转换成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2)实行全国军事和人民总动员。(3)必须改革政治机构,给人民充分的抗日民主权利,并适当改善人民生活。(4)坚持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领导权,在敌后开展独立自主山地游击战,在国统区放手发动抗日群众运动。

(5).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国内形势发生的新变化是什么?

(1)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组织程度空前提高。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力量都有壮大。全国人民渴望国内和平、民主、团结。(2)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国民党集团,坚持独裁内战卖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老路。中国面临两个命运和前途的斗争。(3)三种建国方案和两个中国之命运的斗争日益尖锐。

(6).中共八大提出的我国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的指导方针是什么?

(1)经济建设上,提出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2)政治建设上,提出继续加强人民民主专政;加强民族团结;继续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制定完备的法律,建立健全的法制。

(7).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中华民族面临的历史任务。

(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两对主要矛盾。(2)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8).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1)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带有小生产者所固有阶级局限性。(2)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太平天国是以拜上帝教来发动、组织群众的,但是,拜上帝教教义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太平天国也不能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3)没有正确的政治纲领。《天朝田亩制度》虽有反封建的意义,但没有实现的现实依据。(4)不能保持农民队伍的团结一致。农民意识导致农民运动领袖之间的内讧,是导致失败的原因之一。 (5)太平天国领导人对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侵华野心缺乏理性的认识。 经验教训:太平天国起义的发生和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力量,但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它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9).新中国建立初期开展的“三反”、“五反”运动的内容及其意义。

(1)“三反”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三反”运动是指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构工作人员中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运动。 这次运动教育了干部的大多数,挽救了犯错误的同志,清除了党的队伍和国家干部队伍中的腐化分子,对于在执政的条件下保持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促进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廉政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五反”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五反”运动是指1952年1月,中共中央决定开展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运动。 这场运动打击了不法资本家严重的“五毒”行为,在工商业者中普遍进行了一次守法经营的教育,推动了在私营企业中建立工人监督和实行民主改革。

(10).近现代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

中国工人阶级具有世界无产阶级的共同优点,又有其特点:第一,它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三重压迫和剥削,劳动条件差,劳动时间长,工资待遇低,又毫无政治权利,其革命性最强。第二,它人数虽少,但相对集中,从地区上讲主要集中于上海、广州、武汉、天津等大城市,从行业上讲主要集中于纺织、面粉、采矿、铁路等行业,便于形成革命的力量和传播先进的思想。第三,它主要是由破产农民和家庭手工业者转化而来的,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因此,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中国社会中最先进、最革命、最有力量的阶级。

(11).为什么说1912年建立的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段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第一,在人员构成上,资产阶级革命派控制着这个政权。除孙中山作为临时大总统拥有统治全国和统率海、陆军之权外,陆军、外交等重要部门的总长和所有各部门的次长全由革命党人担任。在作为国家立法机关的临时参议院中,同盟会会员也占多数。第二,在实行的各项政策措施上,集中体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也一定程度上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

(12).三湾改编的主要内容。

“三湾改编”的主要内容是,将原有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在部队中建立共产党各级组织,将党的支部建在连上;成立各级士兵委员会,部队内部实行民主管理。三湾改编成为建设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

(13).中国革命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及其关系。

中国革命统一战线中存在着两个联盟:一个是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这是基本的、主要的;一个是劳动者与非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劳动者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有时还包括与一部分大资产阶级的暂时的联盟,这是辅助的、同时又是重要的。必须坚决依靠第一个联盟,争取建立和扩大第二个联盟。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的关键,是坚持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权,率领同盟者向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对同工人阶级争夺领导权的资产阶级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14).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一文的意义。

《论十大关系》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这是主要的)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理论准备。

(15).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成立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第一,它标志着中国革命终于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它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可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使中国工人阶级有了自己的司令部。第二,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观察和分析中国的问题,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革命的前途和走向胜利的道路。第三,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把中华民族的解放运动同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相联结并成为其中一部分,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前途。总之,正如毛泽东所说,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16).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伟大贡献,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第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第二,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不仅遏制了日本的“北进”计划,迟滞了日本的“南进”步伐,而且大大减轻了其他战场的压力,制约和打乱了日本法西斯和德意法西斯战略配合的企图,在战略上策应和支持了盟国作战,配合了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战略行动,为盟国军队完成战略转折和实施战略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第三,中国作为亚洲太平洋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后方基地,还为盟国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中国军队出国作战,不仅打击了日军,还对盟军给予了实际支援。总之,中国是全世界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五个大国之一,是在亚洲大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国家。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为了自己的解放,为了帮助各同盟国,为了战胜法西斯、维护世界的和平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17).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第一,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中国继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以后,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建立起来了。这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的标志。第二,社会主义改造是在生产关系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的变革,这就使社会生产力从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对生产力的发展直接起到了促进作用。

(18).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影响。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两对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这两对主要矛盾相互交织在一起,贯穿了整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

(19).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焦点及革命派在这一问题上的主张。

1905年至1907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和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改良派,分别以《民报》和《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论战。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是论战的焦点。革命派控诉清政府卖国媚外的罪行,强调救国必先推翻清王朝;认为革命不免流血,但可“救世救人”,是疗治社会的捷径,革命就是为了建设,破坏与建设是革命的两个方面。革命派还反驳了改良派提出的革命会招致天下大乱和帝国主义干涉之谬论。

(20).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特点。

八七会议后,毛泽东作为中央特派员到湖南改组省委并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9月9日,起义爆发。同南昌起义相比,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特点在于:第一,它放弃了“左派国民党”运动的旗号,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第二,它不仅是军队的行动,而且有数量众多的工农武装参加。

(21).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制定正确战略策略,开辟广大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政治主张、坚定意志、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引领着夺取战争胜利的正确方向,成为夺取战争胜利的民族先锋。

(22).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第一,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太平天国起义坚持了14年之久,革命的势力先后扩展到18个省,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影响之深,是以往历次农民起义都比不上的。在太平天国起义的影响下,各地各族反清起义风起云涌。如南方和东南沿海各省的天地会起义,北方的捻军起义,西南、西北的各族起义等。天京陷落后,太平军余部仍坚持战斗4年之久。这些斗争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第二,它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太平天国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提出了《天朝田亩制度》,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千百年来农民对拥有土地的渴望。《资政新篇》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反映出太平天国新的历史特点。第三,太平天国对孔子及儒家经典予以严厉批判,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第四,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太平天国领袖们拒绝不平等条约,严禁鸦片贸易。1861年,清政府公然宣布“借师助剿”,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在一起镇压太平天国。太平天国将士们与英法军队和由外国军官指挥的“常胜军”、“常捷军”进行了英勇的斗争。第五,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

(23).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及意义。

五四运动具有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所不具备的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第一,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把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升到一个新水平。第二,五四运动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了群众,是一场真正群众性的革命运动。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工人阶级第一次作为独立了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在运动后期发挥了主力军作用。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和干部上的准备。第四,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逐渐代替资产阶级成为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者。

(24).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主要表现。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合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期间,各民主党派作为“第三方面”,主要同共产党一起,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而共同努力。第二,在国民党当局撕毁政协协议、发动全面内战时,民主党派中的大多数同共产党保持一致,拒绝参加国民党一手包办的“国民大会”、反对国民党炮制的“宪法”。第三,民主党派的许多成员积极参加和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民主运动,有的为此流血牺牲,如民盟中央委员李公朴、闻一多,民盟中央常委兼西北总支部主任委员杜斌丞。第四,在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并且取得节节胜利的形势下,1948年初,各民主党派公开宣言,站在人民革命一边,同共产党一道为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和建立新中国而共同奋斗。同中国共产党合作奋斗,并在实践中不断进步,是各民主党派在这个时期表现的主要方面。

(25).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主要表现。

(1)政治上,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官僚机构膨胀,官吏贪污腐败严重。 (2)经济上,人均土地占有量逐年下降,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日益增多。地租剥削、赋税征收逐年加重,广大农民生活日渐困苦。(3)思想文化上,清政府厉行专制主义,大兴文字狱,整个社会一片死寂。 (4)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八旗兵、绿营不堪一击。 (5)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使中国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

此题目数据由翰林刷题小程序免费提供

扫描二维码免费使用微信小程序搜题/刷题/查看解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翰林刷题小程序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20230611.cn/post/10198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