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购买行为理论简介【2018.10月论述题】
2024-01-20消费者心理学真题
消费者购买行为理论简介【2018.10月论述题】
1.习惯养成理论:(1)习惯养成理论认为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实际上是一种习惯建立的过程。在不断重复的消费过程中,强化了消费者的好感和兴趣,形成习惯性行为。(2)刺激——反应”的巩固成都决定着购买习惯的养成。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购买行为直接取决于“商品——购买”这一“刺激——反应”链的巩固程度。这种“刺激——反应”的强度越大,条件反射的强度越高,甚至带有某种“定向”的性质,就容易形成重复性购买行为。(3)强化物促进习惯性购买行为的形成。2.象征性社会行为理论:任何商品都是社会的产物,都具有某种特定的社会含义。特别是某些专业性和社会性更加突出,由于商品所具有的社会意义,因而是购买行为成为一种象征的社会行为。商品的象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商品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代表个人身份,可以显示个人的财富、地位、成就;第二,商品作为礼品时,表示一种感情和心情,可以表达人际关系;第三,在流行性购买行为中,流行商品可以反映消费者的情绪和追求,显示消费者与时代同呼吸的特质。3.认知理论:认知理论的核心是将消费行为看成一个信息处理的过程,因此其主要观点是信息加工观点,认为消费者从接受商品信息开始,直至作出购买行为,始终与商品信息的出来相关。消费者对商品信息的进行处理过程就是接受、存储、加工和提取信息的过程,包括消费者的感知觉、注意、记忆以及思维等一系列认知过程,因此被称为认知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