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个语言成分或语法结构的语法化的内在原因有哪些?

某个语言成分或语法结构的语法化的内在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语言表达的需要和人类认知规律的驱动是语法化的主要原因。
从组织信息的角度来看,我们在组词造句时,需要淡化、弱化某些信息,而强调、突出另一些信息,例如时体标记的作用是让说话人在提供时间信息的同时不像用实词那样将这一信息突现出来,不让它干扰句子主要信息的传递。因此,在语言表达中,用一些虚化的成分来表达语法关系或语法概念是语言表达所需要的。
人类认知规律由具体到抽象的不断发展,也会导致语法化。人类认知规律引起语法化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隐喻和转喻。
隐喻引起的语法化。隐喻是从具体的概念映射到相似的抽象的概念。例如“咫尺”本来表空间距离近,多作宾语;引申为“微小”,常作定语;空间意义虚化为表“短暂”的时间意义,当用作状语时其意义和功能进一步虚化,形成表“立刻”的时间副词。
转喻引起的语法化。语法上的转喻通常是指在一定的语境或上下文中,通过推理,使得一些词语的隐含义逐渐明确化、固定化,从而使一个词由A义转化为B义。比如动词“却”虚化为副词的过程中,可以表示时间副词“又、再”,由于此时往往连接两个事件,如果纯粹从时间的角度来看,“却”表示动作的重复,如果从逻辑的角度来看,“却”表示逻辑关系的转折。
语言接触也会引起语法化。一种语言在发展演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与别的语言接触,在接触过程中,该语言的语法形态、句法结构会因语言的借用等因素发生变化。如现代汉语中动词词缀“化”的产生就是语言接触的结果。

扫描二维码免费使用微信小程序搜题/刷题/查看解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翰林刷题小程序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20230611.cn/post/18624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