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文化概论(00321) > 正文内容

利用语言进行趋吉避凶,反映了人们对语言的( )

利用语言进行趋吉避凶,反映了人们对语言的( )
A、禁忌
B、崇拜
C、恐惧
D、避讳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原始人类赋予语言一种神秘的力量,认为它可以改变自然、社会和人的命运,对它奉若神明,这就是语言崇拜。语言崇拜起源于语言巫术,在巫术中,用咒语就可以降妖除魔,这样语言就有了特殊的魔力。中国人的语言崇拜有很多表现,我们在这里谈谈语言运用中的趋吉避凶和对姓名的避讳。趋吉避凶是每个民族都有的习俗,而利用语言进行趋吉避凶则反映了人们对语言的崇拜。汉语同音词多,汉民族有重含蓄、忌直言的文化心态,因此人们往往利用同音词进行谐音取义,委婉地表达自己的心愿。在利用谐音构成吉利的同时,人们也利用谐音避开一些与“凶险”义相关的词语,这就是语言禁忌。禁忌在古代的社会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禁忌产生于原始民族对于一种超自然力的崇信,语言禁忌产生于人类对语言灵物的崇拜与信仰。避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语言禁忌,指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不能用汉字直接写出其形,不能在口中直呼其音。避讳之风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直到民国以前才被废除,前后长达两千年。避讳是对字形、字音、字义的回避,汉字字形可拆合,汉语有大量同义词、同音词,避讳之风能这么长时期地存在,与汉字汉语在形音义方面的特点不无关系。通过字形进行避讳的有缺笔、拆字、删字等。通过字义进行避讳,指用同义、近义字代讳字。通过字音进行避讳,指通过同音字、近音字代替讳字。

扫描二维码免费使用微信小程序搜题/刷题/查看解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翰林刷题小程序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20230611.cn/post/458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