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孟德斯鸠的政体与法律思想。
2024-08-10西方法律思想史(00265)
试述孟德斯鸠的政体与法律思想。
【正确答案】:在政体与法律关系上,孟德斯鸠认为政体的性质决定了法律的性质。具体而言,孟德斯鸠论述了下述问题。
(1)政体的好坏
孟德斯鸠认为,世界上不存在绝对好的政体和绝对坏的政体,它的好坏是相对的。一个政体的好坏,要看它是否适合该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地理、气候的要求。这就是孟德斯鸠享有盛名的“地理环境决定论”。这种理论,在政治思想领域曾经发生很大的影响。
(2)政体的改变
政体的改变以政体原则的改变为转移。民主政体随着平民的爱共和国的、平民的感觉消失而消灭。君主政体随特权阶级荣誉观念的消失而消灭。至于专制政体,它本来就不稳固,随时都可能消灭,这就是说,每种政体的改变,都是它自身逐步腐化的结果。
(3)领土大小与政体的稳固
孟德斯鸠重视政体要适合领土大小。按照他的观点,共和政体适于领土面积小的国家,君主政体适于中等的国家,专制政体适于大的国家。如果领土面积变化,政体就要随之变化,所以,要维护原有政体,就要保持原有的疆域。孟德斯鸠这种观点同马基雅维里不同。马基雅维里认为,不论什么政体的国家,只有实行领土扩张才能生存;而孟德斯鸠认为,领土扩张只能利于专制主义,使共和国的品德与君主国的荣誉丧失,使之自取灭亡。
(4)政体和法律
孟德斯鸠认为政体的性质决定了法律的性质和形式,应该说,这来源于亚里士多德的看法。具体而言,孟德斯鸠认为,政体不同,刑法的特点也各不相同。刑法的多少与繁简程度直接与政体相关。共和政体下,由于人们的生命、荣誉、财产都受到重视,所以刑法要繁杂得多;君主政体下,就简单得多;专制政体下,无所谓刑法了,法官就是法律。政体不同,审判方式也不同。君主国里,采用法官公断方式,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专制政体下,君主可亲自审判案件。政体不同,刑法轻重也不同。严刑峻罚是专制政体的特点。还有,其刑法的种类也繁多,肉刑、拷问、羞辱刑、株连等,都以专制政体为最甚,而为共和制所排斥。孟德斯鸠认为,在君主制下.有一套复杂的社会关系的区分,如等级、门第、出身等,因而导致相应的财产关系也复杂,从而法律以及纠纷也多;在专制主义国家里,一切都属于君主的,几乎不需要或极少需要法律。寒冷地区(如欧洲)通常实行一夫一妻制;热带地区(如亚洲)通常实行一夫多妻制。妇女在共和制里地位较高,在专制政体下,妇女受到歧视和处于被支配地位。
【正确答案】:在政体与法律关系上,孟德斯鸠认为政体的性质决定了法律的性质。具体而言,孟德斯鸠论述了下述问题。
(1)政体的好坏
孟德斯鸠认为,世界上不存在绝对好的政体和绝对坏的政体,它的好坏是相对的。一个政体的好坏,要看它是否适合该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地理、气候的要求。这就是孟德斯鸠享有盛名的“地理环境决定论”。这种理论,在政治思想领域曾经发生很大的影响。
(2)政体的改变
政体的改变以政体原则的改变为转移。民主政体随着平民的爱共和国的、平民的感觉消失而消灭。君主政体随特权阶级荣誉观念的消失而消灭。至于专制政体,它本来就不稳固,随时都可能消灭,这就是说,每种政体的改变,都是它自身逐步腐化的结果。
(3)领土大小与政体的稳固
孟德斯鸠重视政体要适合领土大小。按照他的观点,共和政体适于领土面积小的国家,君主政体适于中等的国家,专制政体适于大的国家。如果领土面积变化,政体就要随之变化,所以,要维护原有政体,就要保持原有的疆域。孟德斯鸠这种观点同马基雅维里不同。马基雅维里认为,不论什么政体的国家,只有实行领土扩张才能生存;而孟德斯鸠认为,领土扩张只能利于专制主义,使共和国的品德与君主国的荣誉丧失,使之自取灭亡。
(4)政体和法律
孟德斯鸠认为政体的性质决定了法律的性质和形式,应该说,这来源于亚里士多德的看法。具体而言,孟德斯鸠认为,政体不同,刑法的特点也各不相同。刑法的多少与繁简程度直接与政体相关。共和政体下,由于人们的生命、荣誉、财产都受到重视,所以刑法要繁杂得多;君主政体下,就简单得多;专制政体下,无所谓刑法了,法官就是法律。政体不同,审判方式也不同。君主国里,采用法官公断方式,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专制政体下,君主可亲自审判案件。政体不同,刑法轻重也不同。严刑峻罚是专制政体的特点。还有,其刑法的种类也繁多,肉刑、拷问、羞辱刑、株连等,都以专制政体为最甚,而为共和制所排斥。孟德斯鸠认为,在君主制下.有一套复杂的社会关系的区分,如等级、门第、出身等,因而导致相应的财产关系也复杂,从而法律以及纠纷也多;在专制主义国家里,一切都属于君主的,几乎不需要或极少需要法律。寒冷地区(如欧洲)通常实行一夫一妻制;热带地区(如亚洲)通常实行一夫多妻制。妇女在共和制里地位较高,在专制政体下,妇女受到歧视和处于被支配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