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自考】【实用卫生统计学】【05755】2018年10月考试真题
(1).某医生在某社区对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高血压调査,分别获得男性和女性老年人患此病的人数,该调查资料的类型是
A.半计量资料正确答案B
B.计数资料
C.计量资料
D.等级资料
(2).统计量是指样本指标,以下属于样本指标的是
A.μ正确答案B
B.
C.σ
D.π
(3).用某市2016年120名5岁女童体重(kg)的平均值估计该地同年所有5岁女童的平均身高的方法称为
A.统计推断正确答案A
B.总体研究
C.统计描述
D.实验设计
(4).标准差指标表示一组同质计量资料的
A.频数分布正确答案C
B.变化范围
C.离散程度
D.集中趋势
(5).正态曲线下双侧95%的个体观察值所在范围是
A.正确答案C
B.
C.
D.
(6).一组测量值的结果为8、9、9、13、15、15、17、>20,其中位数是
A.13正确答案C
B.13.3
C.14
D.15
(7).完全随机设计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目的是检验
A.多个样本方差的差别有无统计学意义正确答案D
B.多个总体方差的差别有无统计学意义
C.多个样本均数是否相等
D.多个总体均数是否相等
(8).对两样本均数按α=0.05水准进行t检验,结果P>0.05,不拒绝检验假设H0,此时可能犯
A.Ⅰ型错误正确答案B
B.Ⅱ型错误
C.一般错误
D.严重错误
(9).对完全随机设计的三组样本均数进行方差分析的假设检验的备择假设(H1)应为
A.μ1=μ2=μ3正确答案D
B.μ1≠μ2≠μ3
C.三个总体均数全不相等
D.三个总体均数不等或不全相等
(10).以下对相关与回归分析表述正确的是
A.当自变量χ取值范围改变时,原回归方程不宜继续使用正确答案A
B.检验结果P值越小,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越密切
C.相关与回归分析可以确定因果关系
D.同一批资料,相关系数与回归系数的符号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11).有关配对四格表卡方检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比较同一样本资料所接受的两种处理结果正确答案D
B.比较配对资料所接受的两种处理结果
C.欲检验两种处理结果是否有差别
D.欲检验两种处理方法是否有因果关系
(12).两变量的相关分析结果为r=0.511,p=0.015,则二者的相关密切程度为
A.高度相正确答案B
B.中度相关
C.弱相关
D.微弱相关
(13).欲研究小学生的血红蛋自(g/L)的情况,测定出的资料是
A.计量资料正确答案A
B.计数资料
C.试验结果
D.等级资料
(14).某体检中心体检了800人,其中糖尿病患者300人,计算糖尿病的患病率的分母应该是
A.300正确答案D
B.500
C.800-1
D.800
(15).下列指标称为相对比的是
A.发病率正确答案B
B.定基比
C.标准差
D.中位数
(16).为了解2001-2015年大学生体检时体重指数的变化趋势,宜绘制
A.圆图正确答案D
B.直方图
C.散点图
D.普通线图
(17).比较某年5个城市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可选用
A.圆图正确答案B
B.直方图
C.散点图
D.普通线图
(18).在同一总体中抽样,可以减小抽祥误差的措施是
A.增加样本例数正确答案A
B.减少样本例数
C.选择典型的个体
D.选择差异大的个体
(19).用于描述计量资料的离散趋势的指标有
A.标准差正确答案ABCDE
B.极差
C.方差
D.变异系数
E.四分位数间距
(20).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A.对照原则正确答案ABD
B.重复原则
C.访问原则
D.随机化原则
E.调查原则
(21).以下用于比较两所中学基本情况的资料中,可以采用秩和检验方法的是
A.学生成绩:优,良,中,差正确答案AC
B.学生籍贯:北京,天津,山东…
C.学生营养状况:消瘦,正常,超重,肥胖
D.学生性别:男性,女性
E.教师教育程度:中学文化,大学文化,研究生及以上文化
(22).下列统计图可以反映事物内部构成的是
A.普通线图正确答案CD
B.直方图
C.圆图
D.百分条图
E.直条图
(23).正态分布的两个参数是指
A.均数正确答案AC
B.中位数
C.标准差
D.四分位数
E.相对数
(24).请简述结构相对数与强度相对数的不同。
强度相对数: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又称为率,常以百分率(%)、千分率(‰)、万分率(1/万)、十万分率(1/10万)等表示,计算公式为:率=某时期内发生某现象的观察单位数/同期可能发生某现象的观察单位总数 ×比例基数结构相对数:表示事物内部某一部分的个体数与该事物各部分个体数的总和之比,用来说明各构成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重或分布,又称为构成比。通常以100%为比例基数。其计算公式为:构成比=某一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数/同一事物各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总数 ×100%
(25).简述标准差的适用条件。
标准差用于描述对称分布资料,尤其正态分布资料的离散趋势
(26).简述实验设计中的随机化原则。
随机化的方法有随机抽样和随机化分配。随机抽样是指总体中每个个体都有均等机会被抽取,具体的抽样方法在调查设计中(本章第三节)介绍。随机化分配是指总体中每个个体受试对象)都有均等的机会被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具体的分配方法可以用随机排列表(附表11),也可以用抽签的方法。如预先规定奇数到实验组,偶数到对照组。当涉及大样本的实验时,可利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随机化原则是提高实验组和对照组间均衡性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并不能完全保证比较组之间具有均衡性。因此,在资料分析时仍有必要进行调整,去除混杂因素的影响。例如分层分析、标准化计算、多因素分析。
(27).简述相关系数的含义。
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是说明具有直线关系的两个变量间,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与相关方向的指标,用符号r表示。相关系数没有单位,取值范围是-1≤r≤1。r值为正表示正相关,r值为负表示负相关。r的绝对值越大,表示两变量的相关关系越密切。注意:这里的r是根据样本数据算得的,它实际上是总体相关系数(用P表示)的估计值
(28).
在某地随机抽查了100名正常成年男性和120名正常成年女性,对其血红细胞数进行化验,结果如下表1,问该地正常成年男、女平均血红细胞数有无不同?
表1 某地220名正常成年男女血红细胞均数和标准差(1012/L) | |||
性别 | 例数 | 均数(1012/L) | 标准差(1012/L) |
男 | 100 | 4.7 | 0.6 |
女 | 120 | 4.2 | 0.3 |
在某地随机抽查了100名正常成年男性和120名正常成年女性,对其血红细胞数进行化验,结果如下表1,问该地正常成年男、女平均血红细胞数有无不同
H0: M1=M2H1:M1≠M2
(29).
为比较A、B两种防晒霜的防晒效果,对100名志照者每人左臂涂A霜,右臂涂B霜,并接受紫外线照射。照射部位出现红斑即防晒效果不佳为阳性,反之为阴性,试验结果见下表2。请用合适的统计方法比较两种防晒霜效果有无不同?(χ²0.05,1=3.84)
表 2A、B两种防晒霜的防晒效果 | |||
A防晒箱(左臂) | B防晒霜(右臂) | ||
阴性 | 阳性 | ||
(防晒效果好) | (防晒效果欠佳) | 合计 | |
阴性(防晒效果好) | 61(a) | l1(b) | 72 |
阳性〈防晒效果欠佳) | 6(c) | 22(d) | 28 |
合计 | 67 | 33 | 100 |

为比较A、B两种防晒霜的防晒效果,对100名志照者每人左臂涂A霜,右臂涂B霜,并接受紫外线照射。照射部位出现红斑即防晒效果不佳为阳性,反之为阴性,试验结果见下表2。请用合适的统计方法比较两种防晒霜效果有无不同?(χ²0.05,1=3.84)
用公式H0:两种防晒霜效果相同H1:两种防晒霜效果不同 提示:计算出X²的值,比较X²,X2 0.05,1若X²>X2 0.05,1,则拒绝H0若X²<X2 0.05,1,则接受H0
(30).医学科学研究中常见的三种误差有系统误差、()和() 。
随机测量误差、抽样误差
(31).统计推断的常用方法是指参数估计和() 。
假设检验
(32).统计资料的来源可概括为经常性资料和()
一时性资料
(33).实验研究的类型有()、临床试验和() 。
动物实验、社区干预实验
(34).统计表由标题、()、()和()四部分组成,有些统计表还会有各注。
标目、线条、数字
(35).t分布是一族曲线,分布的曲线形态与()有关。
自由度V
(36).参数估计
参数估计是指样本指标(称为统计量)估计总体指标(称为参数)。P60
(37).样本
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个体,其测量值(或观察值)的集合称为样本
(38).非概率抽样
是指按调查人员主观设立的标准抽选样本的方法
(39).变异系数CV
此题目数据由翰林刷题小程序免费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