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自考】【新闻采访学】【05185】高频考点(9)
(1).抓住新动向,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
(1)要关注政治新动向。新闻工作是政治性很强的工作,记者在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政治。
(2)要关注经济新动向。经济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政治稳定、国力强弱的大问题,因此,经济领域的动向除了跑经济的记者关注外,其他记者也应该关注。
(3)要关注社会思想新动向。社会思想包括的范围很广,记者要明辨是非、处处留心才能捕捉到好新闻。
(4)要关注国际新动向。一些国际上的动向,由于和我国关系密切,需要我驻外记者和国内记者相互配合进行报道;有些国际上的重大动向,把握它是为了投入更大的报道力量,加强报道。
(5)抓新动向要有全面观点。动向有正面和负面、积极面和消极面之分。抓负面、消极的动向,是化负为正,化消极为积极,促进矛盾的转化;抓正面、积极面的动向,是弘扬正面的东西,发展积极因素,促其健康成长。
(2).我国新闻实践抽样调查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1)对媒介受众情况的调查。
(2)调查结果被引用于传统的报道形式中,以加强说服力。
(3)以“精确新闻”形式出现的抽样调查报告。
(3).易地采访的好处有哪些?
(1)易地采访,能开阔记者的眼界。外地来的记者,有比较,有新鲜感,能帮助本地记者发现新闻,搞好报道。
(2)易地采访,便于记者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3)易地采访,因为跑的地方多,掌握的情况多,还可以发现一些老蹲在一个地方不易发现的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4)易地采访回来,可以向当地党委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4).易地采访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易地采访一般以专题采访为宜。
(2)记者初到一个地方,情况不熟,更应谦虚谨慎,在深入了解情况的基础上有了把握再写。
(3)对当地记者要尊重,平等相待,不以特派记者自居。
(4)不与当地记者抢新闻。
(5)利用易地采访机会,学习外地记者的长处。
(5).什么叫交叉采访?
记者到一个单位或一个地区采访,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往往可以发现好几个新闻线索。对这些新闻线索,不外两种作法,一是单打一,采访完一个线索, 再采访另一个;一是在采访第一条新闻的同时,就顺便为第二条、第三条新闻搜 集材料。待到第一条新闻采访结束,第二条、第三条新闻的材料已搜集了一部分或大部分。这后一种做法,叫作交叉采访。
(6).在实际工作中,跨行业采访有哪几种情况?
(1)记者的采访任务涉及到另一行业,需要跨行业采访。
(2)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了非本行业的重要新闻,只要时间允许就应该跨行业采访。
(7).点上采访的特点
点上采访的特点是深入细致,调查系统周密。但要知道你采访的点是否典型,是否值得报道,又必须了解面上的情况,方能有比较,有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点的采访又必须和面的采访结合起来。
(8).怎样理解点面结合?
(1)从广义上讲,人们认识一个事物,总要经历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这样两个过程。
(2)这种个别和一般的关系,就是特殊和普遍的关系,反映在采访上就是点和面的关系。
(3)这个点和面,就采访地区来说,是重点地区和一般地区;就采访单位来说,是重点单位和一般单位;就采访对象来说,是重点对象和一般对象;就了解情况来说,是重点情况和一般情况;就搜集材料来说,是重点材料和一般材料,如此等等。
(4)从狭义上讲,点面结合这种活动方法,是基于典型报道和综合报道的需要。
(9).了解面上的情况,有哪些做法?
(1)通过采访有关领导机关,达到了解面上情况的目的。
(2)亲自跑一些地方,作“走马观花”式的采访。
(10).如何建立采访基点?
(1)要选择好点。
(2)要“下本钱”。意思是要认真下功夫,努力学习、提高调查、采访、写作等技能。
(3)要抬头看面。
(4)要和基点保持密切联系。
(11).采取自上而下的方法有什么好处?
采取自上而下的方法,可以使记者较快地掌握情况,选准采访对象,有目的地深入,避免盲目性。
(12).为什么需要把自上而下的采访和自下而上的采访结合起来?
只有把自上而下的采访和自下而上的采访结合起来,才能更全面地掌握情况,弄清一个事物的本来面目,避免主观性、片面性、表面性。遇到复杂的问题,一次上下结合还弄不清楚,需要反复多次。
(13).先从下开始,然后再自下而上地进行采访有哪些?
(1)一些突发事 件,如重大事故之类,记者往往来不及先到有关领导机关,使直奔出事现场,待采访告一段落后再找有关领导部门。
(2)有些记者采访的虽不是突发事件,但他们在到达采访目的地后,往往喜欢先用点时间,到群众中走走,和群众聊聊,了解 “下情”,然后再釆访领导机关。
(14).因特网具有哪些优势?
(1)它的信息交流手段从电子邮件到交替闲聊,从远程登录到文件传输,丰富得惊人。
(2)其次,它的信息资源包罗万象,小小的电脑屏幕之内是一个如海洋一般的信息网络空间。
(3)在网络空间之中,信息资源和传播者的身份是相当不确定和多元化的。
(4)信息组合方式不局限于一种信息符号,可以以“多媒体”的方式加以立体表现。
(5)第五,它突破了时空限制,实现了任何人、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形式,同任何人的信息交流。
(6)相对于传统传媒的集中传播,它是经由分散传播到达为个人服务的个人化彼岸。
(7)它使大众传播从传统的线性交流走向交互性交流。
(15).怎样在因特网上采访?
(1)了解最新信息。
(2)拓展消息来源。
(3)运用网络进行调查。
(4)通过电子邮件进行采访。
(5)收集背景资料。
(16).因特网上采访应该树立哪几种观念?
(1)树立“补课”观念,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
(2)树立“法制”观念,了解并遵守与网络相关的法规。
(3)树立“网络规范”的观念,有序操作。
(17).哪些情况下宜用电话采访?
(1)联系采访
(2)重大事件,搜集反应。
(3)突发事件,快速报道。
(4)热点话题,广泛调查。
(5)留下悬念,需要追踪。
(6)咨询专家,释疑解惑。
(7)传闻颇多,澄清事实。
(18).电话采访的具体方法有哪些?
(1)要有一套查电话号码的本领。
(2)做好电话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拟出要提的问题。
(3)问题要简明扼要,以便对方理解,易于答复。
(4)通话后,要自报身份,讲明采访意图,争取对方的合作。
(5)要有礼貌。
(6)尽可能记下对方谈话的语气,甚至感情色彩。
(7)核实。
(19).书信基本上分几类?
(1)纯系私人性质的,所以多数都不公开。
(2)是非私人性质的,与公众利益和社会关系密切。
(20).在哪些情况下可用书面采访?
(1)在采访对象没有时间亲自接受记者面访的情况下,记者不妨另辟蹊径, 征得采访对象同意,用书面进行采访。
(2)采访对象在外地,记者抽不出时间分身前往,但又必须采访,这时,书面采访可以成为记者的“替身”。
(3)记者在无法接近采访对象的情况下,书面采访往往成为传递信息、达到采访目的的一种特殊手段。
(4)书面采访可以突破时空界限,在同一时间内采访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许多人。这可说是书面采访最大的一个优势。
(5)书面采访是进行补充采访的一种方式。
(21).记者应该如何选好体验点?
(1)选点的根据:一要考虑报道需要,二要考虑尽量同自己平时分工采访的行业结合起来,三要考虑有利于记者锻炼。
(2)体验有三不去: 一是高精尖技术的部门不宜去,去了插不上手,人家也不欢迎;二是保密部门不要去,个中道理不言自明;三是犯罪禁区不去,犯罪是不能体验的。
(22).记者应该如何搞好体验式采访?
(1)选好体验点。
(2)甘当小学生,多学习。
(3)不是为体验而体验,体验的最终目的是要写出更好的报道;也不是只体验不采访,要把体验和采访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体验中采访,在采访中进一步体验。
(4)一次体验采访的时间是长一点好还是短一点好,要视需要而定。
(5)体验式报道要有体验的特点,以区别一般报道。
(23).用书面进行采访,要掌握哪几个环节?
(1)要说明采访意图,讲清为什么非要进行这次书面采访不可,表示出恳切之意,以引起对方重视,从而乐于接受你的书面采访。
(2)要设计好问题。
(3)要给对方答复一个限期,并给对方的答复以反馈,写信向对方的支持表示感谢。
(24).眼睛在采访中有哪些作用?
(1)接收信息。
(2)发现线索。
(3)识别美丑。
(4)辨别真伪。
(5)洞察本质。
(6)捕捉情景。
(25).直面采访的特点有哪些?
直面采访,其特点是,记者通过口头提问,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了解客观情况,搜集新闻素材。在采访方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这是最早出现的一种采访方式,也是现在用得最多的一种采访方式。
此题目数据由翰林刷题小程序免费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