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甲类、乙类、丙类传染病疫情报告,应当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

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应当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批。( )

对可能导致甲类传染病传播的传染病检测样本,确需运输和使用的,须经国务院指定部门批准。( )

医疗机构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传染病疫情报告、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 )

各级人民政府根据传染病发生、流行趋势的预测,及时发出传染病预警。( )

市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传染病发生、流行以及分布进行监测,对重大传染病流行趋势进行预测。( )

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 )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必须按照国家制定的传染病预防接种规划组织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