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自考】【教育学原理】【00469】2009年10月考试真题
(1).中世纪欧洲的“骑士教育”是
A.宗教教育正确答案B
B.世俗教育
C.军事教育
D.文化教育
(2).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提出的教育理论是
A.自然教育理论正确答案A
B.要素教育理论
C.进步主义教育理论
D.永恒主义教育理论
(3).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是下列哪个理论的代表人物?
A.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正确答案D
B.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神学教育目的论
(4).下列不属于现代教育特征的是
A.公共性正确答案B
B.艺术性
C.科学性
D.生产性
(5).没有明确目的且偶然发生的对个体发展产生的影响不属于
A.学习正确答案C
B.经验
C.教育
D.生活
(6).一个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最终取决于
A.政治制度正确答案D
B.社会文化
C.教育体制
D.生产力水平
(7).维果茨基提出的著名理论是
A.“最近发展区”正确答案A
B.“一般发展”
C.“心理发生论”
D.“多元智力”
(8).埃里克森是下列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
A.个性发生学派正确答案C
B.认知发生学派
C.活动心理学派
D.道德认知学派
(9).“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加以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这是一种典型的
A.“遗传决定论”正确答案B
B.“环境决定论”
C.“教育决定论”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决定论”
(10).西方古代斯巴达教育制度所反映的特点是
A.军事教育正确答案A
B.知识教育
C.商业教育
D.公民教育
(11).十四世纪在英国产生的私立性质的学校是
A.文法中学正确答案D
B.拉丁学校
C.实科中学
D.公学
(12).我国以美国学制为蓝本制订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正确答案D
B.壬子——癸丑学制
C.癸卯学制
D.壬戌学制
(13).下列哪一项是教育目的功能的表述?
A.调控功能正确答案A
B.系统功能
C.信息功能
D.程序功能
(14).下列属于个体本位教育目的论的教育家是
A.诺笃尔普正确答案B
B.裴斯泰洛齐
C.涂尔干
D.凯兴斯泰纳
(15).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本质体现与最高境界是指德育的
A.生存功能正确答案C
B.发展功能
C.享用功能
D.认知功能
(16).提出情境、疑问、假设、推断、验证“思维五阶段说”的教育家是
A.巴班斯基正确答案D
B.赫尔巴特
C.布鲁纳
D.杜威
(17).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是下列哪一类型教育的奠基人?
A.学前教育正确答案D
B.初等教育
C.高等教育
D.师范教育
(18).“危机期”、“动荡期”所对应的年龄段是
A.童年期正确答案B
B.少年期
C.青年初期
D.青年中期
(19).下列选项中关于家庭教育特点的表述是
A.系统化正确答案B
B.情感化
C.规范化
D.制度化
(20).在儿童和青少年教育中,形成教育合力的三方是
A.学校、班级、团队组织正确答案D
B.家长、校长、班主任
C.校长、班主任、学科教师
D.学校、家庭、社会
(21).教育的民族性
教育的民族性,一般指一个民族的民族性格、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趣味等民族心理结构在教育上的反映。
(22).人的可教育性
人的可教育性,即人具有接受教育的天赋素质和潜在能力。
(23).教育机智
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应当对突发性的教育情境做出迅速、恰当和随机应变的处理。
(24).美育
美育,是以培养学生审美、立美能力,从而促使他们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等为目的的教育活动。
(25).分支型学制
分支型学制,既有单轨学制特色又有双轨学制某些特色的新型学制。其特点是“上通(高等学校)下达(初等学校),左右(中等专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畅通”。
(26).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
(2)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
(3)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层次与类型的综合;
(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日益密切;
(5)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
(27).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哪些?
(1)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2)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
(3)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4)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
(28).影响教育制度的因素有哪些?
(1)政治因素。
(2)经济因素。
(3)文化因素。
(4)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因素。
(5)教育制度传统。
(6)对国外教育制度积极的学习和借鉴。
(29).简述教师的作用。
(1)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有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
(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年一代的成长起关键作用。
(3)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30).简述学校与社会联系的主要内容与形式。
(1)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校外教育组织,使学校与学生主要居住地区间形成稳定的联系网络;
(2)学校与校外教育机构建立经常性的联系;
(3)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与社会各界保持密切联系。
(31).简述我国德育的主要内容。
(1)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
(2)集体主义教育。
(3)爱国主义教育。
(4)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教育。
(5)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教育。
(32).试论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制约性。
第一,社会生产力及其决定的分工状况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
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迤今为止经历了两次大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离。
(1)第一次分离是与私有制、阶级的产生同步发生的。
(2)第二次分离是从事社会公共事务的脑力劳动与从事物质生产的体力劳动的分离。
第二,社会关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社会关系之中最为重要的构成部分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人的发展的制约表现在:
(1)生产关系决定了谁掌握着发展所需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条件使哪一部分人得到发展上。
(2)生产关系还决定了使有条件得到发展的人朝什么方向发展上。
第三,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的重要中介。
(1)人的全面发展是整个人类全面发展的总趋势和总目标,也是教育活动的总目标。
(2)看到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有一个正确全面的理解,对于我们今天正确看待马克恩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指导意义十分重要。
(3)在社会主义社会,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结合与人的全面发展要经历逐步消灭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对立、逐步缩小和消灭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本质差别,到(共产主义社会)最终实现两者的完全结合是漫长的历史过程。
(33).“不好了,王老师,他们又打起来了!”一个男孩子气喘吁吁地冲进办公室。我赶紧放下手中的笔,跑到教室里。教室里乱糟糟的,两个男孩子已被同学拉开,其中一个额头上有两道血痕,另一个眼露凶光,好象还没有打够。看到此景,无名火直往上冲,因为打人的孩子昨天我才和他谈了话,告诉他如何与人相处。可是没想到,他今天又……,我正要发作,耳边响起一个声音:要冷静,弄清楚原因再说……。
晚上,打人学生的妈妈来电话说:“实在对不起,医院说他可能患有‘小儿多动症’,因这几天太忙忘了给他吃药,所以……”。听到这里,我不由得心里一颤。第二天,我主动找来了学生,问他:“那天你为什么为那么点小事打同学?”学生说:“医生说我有多动症……”。我真诚地说:“在老师心目中,你是一个十分正常的孩子,这几天你并没有吃药,根据老师的观察你各方面都很正常”。学生说:“可是那天我真管不住自己……”。我说:“不,那天打架你只是有些冲动,我一点都不觉得你有什么‘小儿多动症’,你是一个健康的孩子,与别的孩子一样。”此时,孩子的眼中发出异样的光芒。我又接着说,“昨天你妈妈在电话中讲的事真让我感动。妈妈为了同学们不受影响,坚持让自己的儿子吃药,这是多么伟大的爱啊!”孩子听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也泪眼朦胧了。
最后,我拉着孩子的手对他说:“孩子,吃药对身体不好,你试一下,从今天开始,用意志力来控制自己,把药瓶扔了。”孩子抬起头来,认真地点了点头。
第三天,我给该同学送了一个漂亮的笔记本,并在扉页上写道:“亲爱的孩子,看到你的进步,我由衷的为你高兴。你我都不是完人,都可能犯错误。只要不断完善自己,我们就会收获完美的人生。”
一个多月后,奇迹发生了。孩子象换了一个人似的,成绩提高了,成了一个团结同学、健康向上的阳光少年。
请运用教育过程的内化理论和相关教育方法分析此案例。
(1)教育过程的内化,是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依据自己的经验和心理结构将学习内容加以内化或接受的过程而已。教育过程的内化,包括认知的、价值的、情感和意志方面的内化。内化是学生主体接受客观文化以建构其整体人格的过程。
(2)在此案例中老师运用的教育方法主要有谈话法、奖惩法。谈话法,是以师生交谈的方式进行知识教学和价值辅导的教育方法。奖惩法也是广泛存在于各个不同领域的教育方法。这里的“奖惩”是一种广义的“奖惩”。所谓“奖”包括一般的赞许、表扬,也包括专门形式(狭义的)的奖励;“惩”既包括一般的批评,也包括较严重的处分。总之,奖惩法是通过奖励与惩罚这两种积极和消极的强化方式(心理学上称之为正、负强化)去影响学生的教育方法。
此题目数据由翰林刷题小程序免费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