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自考】【国际经济学】【00140】2007年04月考试真题
(1).从十五世纪初到十八世纪中叶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理论方面占主导地位的是
A.重商主义正确答案A
B.重农主义
C.重金主义
D.货币主义
(2).采取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不倾向使用的政策是
A.对进口关税设置壁垒正确答案D
B.对非关税设置障碍
C.对外汇实行管制
D.对本国货币低估对外价值
(3).相对技术差异论的提出者是
A.斯密正确答案B
B.李嘉图
C.奥林
D.赫克歇尔
(4).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进行了多轮多边贸易谈判其中谈判时间最长的是
A.日内瓦回合正确答案C
B.东京回合
C.乌拉圭回合
D.安纳西回合
(5).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
A.1993年正确答案C
B.1994年
C.1995年
D.1996年
(6).一般而言外汇市场的参与者种类繁多下列不属于外汇市场主要参与者的是
A.商业银行正确答案D
B.中央银行
C.外贸公司
D.居民个人
(7).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重要的收支差额是
A.官方结算差额正确答案D
B.商品贸易差额
C.基本收支差额
D.经常项目差额
(8).国际收支调整的重要基础理论是
A.调整论正确答案C
B.货币论
C.弹性论
D.平衡论
(9).从总体上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产业结构的更新换代我国的进出口产品的需求弹性的绝对值将
A.大于1正确答案A
B.小于1
C.等于1
D.不确定
(10).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如果边际消费倾向c0.6,边际储蓄率为s=0.3,则外贸乘数为()。不考虑政府的财政收入部分
A.10/9正确答案C
B.5/3
C.5/2
D.10/3
(11).下列属于非关税壁垒的措施是
A.反倾销税正确答案D
B.反补贴税
C.进口附加税
D.国内最低限价
(12).最佳关税来源于
A.进口国厂商正确答案B
B.出口国厂商
C.第三国出口厂商
D.第三国进口厂商
(13).20世纪90年代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的最直接原因是
A.泰国宣布放弃盯住汇率制度泰币大幅度贬值正确答案A
B.韩国财团破产
C.香港股市大跌港币贬值
D.日本经济大幅下滑
(14).特别提款权实质上是一种
A.货币正确答案D
B.基金
C.债权
D.记帐单位
(15).国际收入调整的货币理论中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提出者是
A.亚当·斯密正确答案C
B.保罗·克鲁格曼
C.大卫·休谟
D.彼得·凯恩
(16).在比较利益模型中参与贸易的两国商品的国际比价线
A.在两国贸易前的国内比价线之上正确答案C
B.在两国贸易前的国内比价线之下
C.在两国贸易前的国内比价线之间
D.与两国贸易前的国内比价线相同
(17).巴格瓦蒂等经济学家提出对希望移居外国的本国居民征收一部分税费目的是
A.可使移民的移出国获得某种补偿正确答案A
B.可补偿移出国的商品出口
C.可补偿本国劳动力收入
D.可补偿公共设施的不足
(18).重叠需求贸易理论从需求的角度对产业内贸易加以概括和解释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一理论的提出者是
A.林德正确答案A
B.门格尔
C.松巴特
D.克鲁格曼
(19).生产者剩余是指
A.供给曲线以下价格曲线以上和纵轴围成部分正确答案D
B.供给曲线以下价格曲线以下和纵轴围成部分
C.供给曲线以上价格曲线以上和纵轴围成部分
D.供给曲线以上价格曲线以下和纵轴围成部分
(20).国际贸易不仅使商品价格均等化还使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和要素技术密集度均等化在诸种均等化中占主导力量的是
A.要素价格均等化正确答案C
B.要素技术密集度均等化
C.商品价格均等化
D.工资率均等化
(21).随着各国收入水平的提高国际贸易有利于制成品生产国而不利于农产品生产国。这一规律称为
A.恩格尔定律正确答案A
B.示范效应
C.大宗产品贸易理论
D.剩余物质出口理论
(22).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如果政府货币政策保持不变只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从内部需求看政府支出增加会导致
A.国民收入减少正确答案C
B.就业机会减少
C.失业减少
D.总需求不变
(23).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建立对各成员国产生的静态影响包括
A.贸易创造和贸易转向正确答案A
B.贸易创造和大市场效应
C.贸易转向和竞争效应
D.大市场效应和竞争效应
(24).非卡特尔厂商的供给弹性较小卡特尔对价格的操纵能力就
A.较弱正确答案B
B.较强
C.无效
D.不确定
(25).发展中国家在其初期的经济发展中如果采用初级产品出口战略经常会面临的问题包括
A.受发达国家的经济剥削正确答案BC
B.初级产品的世界市场价格过低
C.商品价格不稳定
D.自然资源贫乏
E.不能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
(26).运用国际生产综合论分析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行为时一国企业相对于别国企业拥有的所有权优势越多区位优势越明显则
A.内部化动机更强正确答案AD
B.内部化动机变弱
C.选择间接到国外投资更有利
D.选择到国外生产更有利
E.选择直接到国外投资更有利
(27).根据斯托尔帕一萨谬尔逊定理自由贸易将会使贸易参加国
A.商品价格均等化正确答案ABCD
B.土地得到相同的报酬率
C.所有工人得到相同的工资率
D.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
E.供给和需求模式趋同
(28).国际卡特尔制订价格的基本依据包括
A.产品的需求弹性正确答案ABCE
B.市场占有率
C.对卡特尔产品的需求弹性
D.不完全竞争者原则
E.非卡特尔厂商产品的供给弹性
(29).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类型有
A.周期性不平衡正确答案ABDE
B.结构性不平衡
C.货币性不平衡
D.价格性不平衡
E.收入性不平衡
(30).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组织了八轮旨在关税减让的谈判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A.正确正确答案B
B.错误
(31).在国际收支调整论吸收方法中考察贬值的闲置资本效应和贸易条件效应时c值,c值代表边际吸收倾向的大小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相同。
A.正确正确答案B
B.错误
(32).牙买加会议以后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它体现在国际储备多元化、汇率制度多元化、国际收支调节多样化三个方面。
A.正确正确答案A
B.错误
(33).国际贸易对共同生产要素收入增加的影响是确定的与进出口商品价格变化的幅度无关。
A.正确正确答案B
B.错误
(34).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强调通过政府干预实现规模经济、获取竞争优势。
A.正确正确答案A
B.错误
(35).有管理的浮动汇率
是指政府采取一定的限度干预汇率的措施使汇率朝着本国经济发展的方向浮动
(36).《国际收支》
是把一国的国际收支即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的国际经济交易按某种适合于经济分析的需要编制出来的报表具体来说国际收支表是一国根据交易内容和范围设置项目和帐户并按照复式薄记的原理对一定
(37).生产要素禀赋论
指用各国之间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的程度差别进而是成本的差别说明国际贸易原因的理论基本命题是赫克歇尔--奥林模型即在各国生产的要素存量一定的情况下一同将生产出和出口比较密集地使用其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进口较密集使用其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产品。
(38).关税
是指一国政府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依据本国相关的法律对通过其关境的进出口商品所征收的税。
(39).罗伯津斯基定理
是指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下如果商品的国际比价保持不变一种生产要素的增加所导致的密集使用的该生产要素的产品产量增加会同时减少另外一种产品的产量!
(40).简述在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下一国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产生的不同影响。
当一国货币贬值会影响进出口时我们可以考虑4种情况下货币贬值的效果:1、小国情况下的货币贬值对改善贸易收支有明显的积极效果。2、需求无弹性的情况下货币贬值不但不会改善贸易收支反而会恶化贸易收支。3、需求弹性在无穷大情况下货币贬值能够改善贸易收支的差额。4、供给弹性无穷大情况下的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是不确定的一般而言一国进出产品的需求弹性大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调整效果越好
(41).简述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失衡对本国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可以通过国际贸易收支逆差和顺差分别展开论述.1、顺差若一国试图通过削减国内部分的货币供应抵消贸易收支顺差对货币供应的影响那么其基础货币中来自国际储备的部分就会逐渐增多直到全部由国际储备构成从而失去进一步调整的能力。2逆差如果一国一直保持贸易收支逆差并且试图用国内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保持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的稳定那么该国将用掉全部的国际储备从而失去国际储备调整国际收支的能力因而从长期来看国际收支的失衡迟早会影响本国的货币供应量并且在国家储备资产流动机制作用下最终改善国际收支
(42).简述倾销的含义及其构成条件。
1、倾销是指出口商以低于本国国内价格或者成本的价格向国外销售商品的行为。2、倾销的构成条件净出口国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是否受到低价冲击以致其市场份额明显减少;进出口同类企业的利润水平是否明显降低是否威胁进出口国新兴工业的建立
(43).简述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形式及其特点。
(1)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经济体通过达成某种协议所建立起来的经济合作组织。(2)包括以下五种形式:①自由贸易区,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行政上独立的经济体之间通过达成协议,相互取消进口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而形成的经济一体化组织。主要特征:在该一体化组织参加者之间相互取消了商品贸易的障碍,成员经济体内的厂商可以将商品自由地输出和输入;成员经济体之间没有共同对外关税;实践中通常采取“原产地原则”以区分来自成员国与非成员国的商品。②关税同盟,指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所有成员统一对非成员国的进口关税或其他贸易政策措施。主要特征:成员国在相互取消进口关税的同时,设立共同对外关税,成员经济体之间的产品流动无须再附加原产地证明。③共同市场,指各成员国之间不仅实现了自由贸易、建立了共同对外关税,而且还实现了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主要特征:成员国之间不仅实现了商品的自由流动,还实现了生产要素和服务的自由流动;为实现上述要素的自由流动,各成员国之间要实施统一的技术标准、统一的间接税制度,并且协调各成员国之间同一产品的课税率;协调金融市场管理的法规、以及成员国学历的相互承认等等;共同市场的建立需要成员国让渡多方面的权利,主要包括进口关税的制定权,非关税壁垒,特别是技术标准的制定权,国内间接税率的调整权,干预资本流动权等等。④经济联盟,指不但成员国之间废除贸易壁垒,统一对外贸易政策,允许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而且在协调的基础上,各成员国采取统一的经济政策。基本特征:成员国之间在形成共同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协调它们之间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当汇率政策的协调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建立了成员国共同使用的货币,或统一货币时,这种经济联盟又称为经济货币联盟;各成员国不仅让渡了建立共同市场所需让渡的权利,更重要的
(44).试述新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的区别。
新贸易理论解释的是产业内贸易,而传统贸易理论解释的是产业间贸易;新贸易理论的假设是不完全竞争市场,而传统贸易理论的前提是完全竞争市场;传统贸易理论都是从供给角度进行研究,新贸易理论还从需求角度进行了说明;新贸易理论强调差异产品在国际贸易产生中的作用,传统贸易理论假设所有产品都是同质的;新贸易理论引入了规模经济,传统贸易理论假设规模报酬不变。
此题目数据由翰林刷题小程序免费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