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 > 正文内容

下面短文摘自某文稿校样。请使用校对符号纠正其中错误(不用或错用校对符号将扣分)。

 

跨 越

下面短文摘自某文稿校样。请使用校对符号纠正其中错误(不用或错用校对符号将扣分)。

 

跨 越

 

—解放军发展新型高原工程装备记实

 

如果问人民解放军有什么装备在世界首屈一指的话,新型系列高原工程装备绝对当之无愧。据悉,到目前为止,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没有那一个国家拥有专门针对高原环境作业的工程装备。解放军总装备部仅用三年时间,成功完成高原工程装备从无到有的跨越。

 

世纪之交,我军在西藏海拔高度超过5000米的米拉山口进行了历史上首次工程装备高原全面适应性检验。驻藏工程兵部队几乎拿出了所有的家底,结果却不尽力而为:机动性、人机环境极差,故障率极高,而作业功率竞比平原地区下降50%。研制针对高原特殊环境的工程装备已经迫不得已

 

面对这道难题,总装备部作出了漂亮的解答;合理利用市场竞争机制,采取地方企业“自筹资金、自担风险、自主开发、军方参与”的原则,军方在产品研制阶段不投一分钱,由地方企业按照军方提出的指标技术进行研制。由于组织得力,在2003年2月召开的技术方案评审会上,有11家企业的技术方案一次通过,其综合性指标世界领先,解决了高原机动性差、功率下降、低温启动慢等世界性难题。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么复杂的型号研制设计,这也创下了我军装备研制的一个新纪录。

 

为使新装备能够尽快形成战斗力和保障能力,2004年9月,在新型装备到位的同时,总装备部组织了对西藏军区所属工程兵部队的高原培训。这次我军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高原 装备培训,在短短的10天时间内,共为西藏军区培训了400名技术骨干。培训结束后,西藏军区对此给与了高评价。

(1)(副标题)—→——

(2)记实→纪实

(3)那一个→哪一个

(4)海拔高度→海拔

(5)尽力而为→尽如人意

(6)竞→竟

(7)迫不得已→迫在眉睫

(8)解答;→解答:

(9)指标技术→技术指标

(10)(楷体)方案→(宋体)方案

(11)高原 装备→高原装备

(12)高评价→高度评价

扫描二维码免费使用微信小程序搜题/刷题/查看解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翰林刷题小程序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20230611.cn/post/3208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