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概论(2018税收执法资格考试)

纳税人的具体纳税期限,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大小分别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纳税的,可以按次纳税。

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有各自的征管范围,目的是加强税收征收管理,降低征收成本,避免工作交叉,简化征收手续,方便纳税人,但不能相互

税法主体及其权利和义务必须由法律加以确定,税收的各类要素都必须且只能由法律予以明确规定,没有法律依据,政府不能征税,国民也不得被

起征点只能照顾一部分纳税人,而免征额可以照顾适用范围内的所有纳税人。

在税收工作中,各地方人民政府和税务机关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决定减税、免税或征税。

作为纳税人的自然人,是指负有纳税义务的本国公民,不包括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广义的税制包括各税种的法律法规、税收征管制度和税收管理体制等。

从国家经常进行税制改革的情况看,只要国家认为有必要,其实是可随时随地向企业和居民征税的。

研究宏观税收负担时,一般用税收总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作为衡量宏观税收负担水平的指标。

税收具有较强的经济调节职能,因而国家可以充分利用税收的这一职能有针对性地解决经济运行中发生的各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