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自考】【鲁迅研究】【27039】高频考点(11)
(1).1902年,鲁迅毕业于( )
A.江南陆军学堂正确答案C
B.江南水师学堂
C.矿路学堂
D.两江学堂
(2).在鲁迅著作中最早提到“国民”的是( )
A.《斯巴达之魂》正确答案A
B.《摩罗诗力说》
C.《文化偏至论》
D.《论睁了眼看》
(3).属于“甲寅派”的是( )
A.吴宓正确答案D
B.胡适
C.陈西滢
D.章士钊
(4).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正式成立的地方是( )
A.上海正确答案A
B.南京
C.北京
D.广州
(5).1936年,鲁迅与许多代表不同政治态度、不同文学派别的作家携手,联名发表了一篇标志着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文章。这篇文章是( )
A.《文艺界为抗日统一战线宣言》正确答案B
B.《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
C.《文艺界关于“国防文学”宣言书》
D.《文艺界关于“抗日民主同盟”宣言书》
(6).以爱姑为主人公的鲁迅作品是( )
A.《明天》正确答案B
B.《离婚》
C.《风波》
D.《头发的故事》
(7).展示了封建社会下层旧式知识分子被封建科举制度所“吃”的命运的作品是( )
A.《孔乙己》、《阿Q正传》正确答案D
B.《在酒楼上》、《孔乙己》
C.《孔乙己》、《高老夫子》
D.《孔乙己》、《白光》
(8).“轿夫如果能对坐轿的人不含笑,中国也早不是现在似的中国了”。鲁迅这段话意在批判国民性的( )
A.安于现状的奴才心理正确答案A
B.卑怯和势利
C.“精神胜利法”
D.“做戏”和讲“体面”
(9).鲁迅文化发展观的核心是( )
A.文化反省意识正确答案D
B.提倡新道德
C.社会的发展
D.人的发展
(10).鲁迅《“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一文针对的是( )
A.章士钊正确答案B
B.梁实秋
C.苏汶
D.吴宓
(11).“将他的以虚无为实有,而又反抗这实有的精悍苦痛的战叫,尽量吐露着”。鲁迅评价的是( )
A.《生死场》正确答案D
B.《夜哭》
C.《八月的乡村》
D.《心的探险》
(12).鲁迅鞭挞了青年空虚无聊的灵魂的作品是( )
A.《颓败线的颤动》正确答案C
B.《战士和苍蝇》
C.《我的失恋》
D.《立论》
(13).为中国近代史提供了比一般历史记载更为鲜明和准确的形象化的社会史料的鲁迅作品是( )
A.《呐喊》正确答案B
B.《朝花夕拾》
C.《坟》
D.《野草》
(14).鲁迅一反“史家成见”,肯定了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的作品是( )
A.《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正确答案A
B.《汉文学史纲要》
C.《魏晋风度与魏晋文章》
D.《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
(15).作品与人物对应有误的选项是( )
A.《端午节》——方玄绰正确答案C
B.《头发的故事》——N先生
C.《幸福的家庭》——吕纬甫
D.《高老夫子》——高干亭
(16).1928年,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论争双方是( )
A.创造社——太阳社正确答案C
B.第三种人——鲁迅
C.创造社、太阳社——鲁迅
D.“现代评论派”——鲁迅
(17).不属于“现代评论派”成员的是( )
A.胡秋原正确答案A
B.唐有壬
C.徐志摩
D.陈西滢
(18).鲁迅认为,诗歌起源于( )
A.劳动和宗教正确答案A
B.劳动
C.宗教
D.生产斗争
(19).鲁迅指出“选材要严,开掘要深”的文章是( )
A.《关于小说创作的通信》正确答案B
B.《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
C.《谈小说创作》
D.《谈小说选材》
(20).曾写到“典妻”的民俗现象的作品是( )
A.《丰收》正确答案D
B.《八月的乡村》
C.《生死场》
D.《赌徒吉顺》
(21).其“中心思想是悲哀那人与人中间的不了解、隔膜。造成这不了解的原因是历史遗传的阶级观念。”茅盾在这里评价的鲁迅作品是( )
A.《故乡》正确答案A
B.《祝福》
C.《离婚》
D.《药》
(22).鲁迅将其视为自己的第一任老师的是( )
A.长妈妈正确答案A
B.鲁迅的母亲
C.寿镜吾
D.鲁迅的外祖母
(23).“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出自鲁迅的作品( )
A.《惯于长嵌过春时》正确答案C
B.《自嘲》
C.《自题小像》
D.《亥年残秋偶作》
(24).鲁迅与周作人翻译了许多俄国和东欧北欧被压迫民族的文学作品,于1908年合编( )
A.《摩罗诗力说》正确答案C
B.《科学史教篇》
C.《域外小说集》
D.《文化偏至论》
(25).在1936年的“两个口号”之争中,与鲁迅一起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者是( )
A.周扬正确答案B
B.胡风
C.胡适
D.徐懋庸
此题目数据由翰林刷题小程序免费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