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翰林刷题小程序真题 > 正文内容

【成人自考】【科学.技术.社会】【00395】2016年10月考试真题

(1).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概念体系是一个层次网络结构,其中“科学和技术”属于

A.第一层次
B.第二层次
C.第三层次
D.第四层次
正确答案B

(2).美国的STS内容结构可称为

A.三元模式
B.复合三元模式
C.理论——应用模式
D.研究——教育模式
正确答案C

(3).“科学”一词源于

A.拉丁文
B.希腊文
C.汉语
D.英语
正确答案A

(4).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英国哲学家是

A.普赖斯
B.培根
C.罗素
D.爱因斯坦
正确答案B

(5).1969年,第一个直接以STS命名的计划是康奈尔大学制定的

A.“技术和社会”计划
B.“社会隋境中的科学”计划
C.“科学、技术与社会”计划
D.“技术的人文透视”计划
正确答案C

(6).STS获得蓬勃发展,形成世界范围内的STS研究与教育高潮的时间是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正确答案D

(7).古埃及人制作的木乃伊显示了当时的

A.手工业技术
B.医学水平
C.书写技术
D.数学水平
正确答案B

(8).我国古代数学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周髀算经》
B.《九章算术》
C.《数书九章》
D.《黄帝九算算法细草》
正确答案B

(9).第一次科学革命的起点是

A.粒子物理学提出
B.星云说发表
C.量子论提出
D.天文学革命
正确答案D

(10).下列属于“拿来主义”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科技发展模式的国家是

A.日本
B.德国
C.欧盟
D.韩国
正确答案A

(11).能对世界观、价值观发生作用,从而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的是

A.科学认识
B.科学知识
C.科学理性
D.科学发现
正确答案C

(12).公元前2世纪,建立“本轮一均轮模型”的是

A.欧多克索
B.哥白尼
C.伊巴古
D.托勒密
正确答案C

(13).以电力技术为核心的技术革命是

A.第一次技术革命
B.第二次技术革命
C.第三次技术革命
D.第四次技术革命
正确答案B

(14).下列属于农业经济时代的生活方式是

A.游动迁徙的生活方式
B.商品经济的生活方式
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活方式
D.原始族群的生活方式
正确答案C

(15).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地是

A.亚洲
B.欧洲
C.北美洲
D.非洲
正确答案B

(16).世界上第—个使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是

A.美国
B.日本
C.韩国
D.荷兰
正确答案D

(17).工程共同体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

A.创造物质财富,满足人的基本需要
B.塑造人文价值,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C.建造“属我世界”,拓展“类”生存空间
D.吸纳社会劳动力,提供个体必要的就业场所
正确答案A

(18).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

A.拔尖人才
B.艺术人才
C.特殊人才
D.科技人才
正确答案D

(19).《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的时间是

A.2003年
B.2004年
C.2005年
D.2006年
正确答案C

(20).目前科学教育实践课程的主要形式是

A.理科课程中的实验课
B.课外兴趣小组
C.探索与研究
D.课外实习
正确答案A

(21).传统社会组织结构所面临的挑战是

A.社团组织民间化
B.社团组织目标重新定位
C.社会成员复杂化
D.社团结构规范化
E.社团行为不可预测性
正确答案ABE

(22).从社会条件的角度看,STS产生和发展的主要社会土壤是

A.和平运动
B.环境运动
C.人权运动
D.科学运动
E.工业运动
正确答案ABC

(23).下列文化中,产生于“两河流域”的是

A.古埃及文化
B.巴比伦文化
C.新巴比伦文化
D.苏美尔文化
E.古印度文化
正确答案BCD

(24).社会的科学技术化的主要特征是

A.社会理念超前化
B.社会行为理性化
C.社会管理信息化
D.社会发展生态化
E.社会结构复杂化
正确答案BCD

(25).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主要是

A.科学技术对生产的影响
B.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
C.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D.科学技术对人类思维的影H向
E.科学技术对家庭的影响
正确答案ABD

(26).逻辑思维方式中机械论思维方式的代表人物是

A.黑格尔
B.马克思
C.笛卡尔
D.牛顿
E.恩格斯
正确答案CD

(27).信息伦理具体表现为

A.信息犯罪
B.隐私权受扰、知识产权受损
C.信息垄断
D.信息安全
E.信息污染
正确答案ABCDE

(28).用“格物致知”表述实践出真知的概念出自中国古代的《________》一书。

中庸

(29).对科学和技术的生态批判中最具有影响的人物和组织是雷切尔。卡逊和_______俱乐部。

罗马

(30).实施科技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是通过STS教育提高全民的STS意识和STS_______。

能力

(31).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新兴学科群是_______。

交叉学科

(32).古希腊社会的经济支柱主要是手工业和_______。

商业

(33).超越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第三种新文化是_______。

STS

(34).鲍莫尔在《资本主义的增长奇迹》一书中指出:增长背后的推动力是_______。

科技创新

(35).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知识形态,在其未进入生产过程之前,只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或_______。

可能的生产力

(36).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较量的焦点是_______。

科技进步

(37).二战后,日本政府的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是_______。

贸易立国

(38).创新型国家

创新型国家:一般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路,大幅度提高料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

(39).外史论

主要是指从科学的外部考察科学历史的观点,着重研究科学概念及理论产生的外部社会经济因素及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40).“产、学、研一体化”

“产、学、研一体化”;指产业界、高校和科研院所组成科研联合体,这种一体化的模式体现了强强联合的优势。

(41).科学技术的异化

科学技术的异化:是指科学技术的产生、发展及其应用原本是为了造福人类;但现代工业化社会由于单纯执着于工具理性下的合理化诉求,而忽视了价值理性,结果导致科学技术的应用不是实现人的本性并解放人,而是损害、束缚、操纵人。

(42).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对自然充分认识与尊重的基础上,在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过程中,所取得的全部文明成果的总和。

(43).简述技术的本质特征。

(1)技术是客观的物质因素和主观的精神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
(2)技术是直接生产力。
(3)技术是人们改造、控制、利用和保护自然的一种动态过程。

(44).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战略有什么特点?

(1)政府重视科技政策的宏观调控,重视资源的整合与合作研究。(1分)
(2)增加科技研发投入,抢占战略制高点。(1分)
(3)充分认识到科技的发展关键是人才,积极培养和吸收科技人才。(1分)
(4)优先支持战略重点领域。 (1分)
(5)日益重视基础科学研究。(1分)

(45).简述“证伪论”科学技术发展模式的特点。

(1)强调科学始于问题,认为问题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动力。(2分)
(2)强调了科学技术发展中“否定的辩证法”。(1分)
(3)在“PI—TT-EE-P2”发展模式中,强调科学发展的不断推进,并敢于为追索真理而不断革命的精神。(2分)

(46).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学科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1)多学科阶段。(2分)
(2)交叉学科阶段。(2分)
(3)超学科阶段。(1分)

(47).简述哲学对科学技术的作用。

(1)哲学能够为科学技术工作者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2分)
(2)哲学思考能够为科学技术研究者提供具备启发意义的理论推测。(2分)
(3)探讨哲学问题有助于解决科学问题。(1分)

(48).试论科学和技术对思维的影响。

(1)科学和技术推动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1分)人类在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认识能力,提高 了自己得智力水平。(1分)
(2)科学和技术促使人们思维方式的改进。(1分)人的思维方式发展不仅同大脑发育过程直接相关,而且同社会生产力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进步密切相关。(2分)
(3)科学和技术推动人们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1分)科学技术推动新的道德规范的形成和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1分)
(4)科学和技术发展推动社会民主、文化和教育的发展。(1分)科学的进步使人类越来越认识到自身的力量和价值。技术的进步则为民主政治的实施提供了具体手段。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利于文化的繁荣。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使教育内容及生变化的重要因素。(2分)

(49).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探索中国的STS道路?

(1)国家积极进行有利于STS发展的学科调整。(2分)
(2)自觉地从STS视角探讨那些具有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2分)
(3)开展国际STS研究的深度合作。(2分)
(4)发挥传统文化的优势。(2分)
中国建立自己的STS规范还有待时日,要针对中国问题的特殊性进行积极探索。
【评分参考】若只答要点只给要点分8分,若展开论述可酌情给1-3分。

此题目数据由翰林刷题小程序免费提供

扫描二维码免费使用微信小程序搜题/刷题/查看解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翰林刷题小程序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20230611.cn/post/10116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