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自考】【教育经济学】【00451】高频考点(34)
(1).下列方法中不属于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的是()
A.经济分析法正确答案D
B.教育研究法
C.经济计量和教育统计法
D.调查研究法
(2).直接导致西方教育经济学诞生的是()
A.人力资本理论正确答案B
B.计量经济学
C.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D.劳动生产理论
(3).计算学生的机会成本,一般开始于()
A.小学正确答案C
B.初中
C.高中
D.大学
(4).教育投资从投资对象来说,构成部分包括用于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投资和()
A.国家投资正确答案B
B.用于成人教育的投资
C.个人教育投资
D.集体企事业单位投资
(5).某些教育资源的运用至少须采用一个单位,不能因需求不足一个单位而将其分割使用,体现了教育资源的()
A.有限性正确答案D
B.适当性
C.整体性
D.不可分性
(6).教育经济学学科研究的原则不包括()
A.学科的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原则正确答案B
B.保守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的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批判与吸收相结合原则
(7).从数量上研究确立计算教育的社会经济价值的理论依据不包括()
A.劳动价值学说正确答案D
B.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理论
C.按劳分配原则
D.劳动简化理论
(8).人力资本理论基本出发点是()
A.重视土地和人口数量的作用正确答案C
B.人力资本投资作用大于物力资本投资作用
C.人口质量重于人口数量
D.教育投资比物力投资更有利
(9).集权制国家义务教育投资主要来源于()
A.地方政府正确答案B
B.国家或中央政府
C.联邦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
D.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占一半左右
(10).教师劳动的成果在劳动者的一生中都会发挥作用,并且随着其实践经验的增长将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扩展,这体现了教师劳动具有( )
A.复杂性正确答案C
B.创造性
C.长效性
D.自主性
(11).1962年出版并正式采用《教育经济学》名称著作的作者是( )
A.布劳格正确答案B
B.韦锥
C.丹尼森
D.舒尔茨
(12).把教育需求划分为教育的社会需求和教育个人有支付能力的需要的依据是( )
A.需求主体正确答案A
B.需求客体
C.需求中介
D.需求目标
(13).毕业生平均质量毕业生平均成本是用来计算( )
A.专业对口率的公式正确答案D
B.毕业率的公式
C.就业率的公式
D.人才培养质量系数的公式
(14).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费用在劳动力总价值中的地位将会( )
A.愈来愈重要,愈来愈提高正确答案A
B.逐步降低所占比重
C.逐渐变为次要
D.愈来愈下降
(15).20世纪20年代世界未来学家、美国托夫勒写了一本书《第三次浪潮》,书中提出( )
A.后工业经济正确答案A
B.信息经济
C.高技术经济
D.知识经济
(16).下面选项中,虽属教育投资的内容,但国家财政部文件中明确规定不在工资总额1.5%提取的职工教育经常费用中支出,应按有关规定开支的为( )
A.聘请兼职教师的兼课酬金正确答案C
B.委托外单位代培经费
C.专职教职员工的工资
D.教师的办公差旅费
(17).政府调节教育供求矛盾的依据在于( )
A.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正确答案A
B.教育属于“公共产品”
C.教育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的矛盾
D.教育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矛盾
(18).教育产业的特殊性是有其三个基本特性决定的,即教育是基础性产业、间接性产业和( )
A.多效性产业正确答案A
B.第三产业
C.专业性产业
D.独立性产业
(19).决定个人是否接受教育或受某种级别类教育的依据是()
A.教育个人收益正确答案A
B.教育经济效率
C.教育社会效益
D.教育经济投资经济效益
(20).人力资本的核心是( )
A.人力投资正确答案D
B.物力投资
C.生产投资
D.教育投资
(21).舒尔茨认为,决定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投资相对投资量的主要是( )
A.投资比例正确答案B
B.投资收益率
C.投资量
D.经济结构
(22).影响教育社会需求的因素不包括( )
A.社会人口状况正确答案D
B.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
C.政策导向
D.物质生活需求
(23).教育经济学萌芽于( )
A.20世纪20年代正确答案A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24).确立教育具有社会经济价值的理论基础是( )
A.扩大再生产理论正确答案C
B.人力资本理论
C.社会再生产理论
D.劳动价值学说
(25).首先阐释“人力资本”特定含义的是( )
A.舒尔茨正确答案A
B.贝克尔
C.沃尔什
D.丹尼森
此题目数据由翰林刷题小程序免费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