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自考】【精神障碍护理学】【03009】高频考点(27)
(1).护患沟通的执行包括哪儿个阶段?
(1)准备阶段。(2)开始阶段。(3)深入阶段。(4)结束阶段。
(2).临床上按妄想的内容进行归类,常见的有哪几种?
(1)被害妄想。(2)关系妄想.(3)物理影响妄想。(4)夸大妄想。(5)非血统妄想,(6)罪恶妄想。(7)疑病妄想。(8)钟情妄想。(9)嫉妒妄想。
(3).试述临床七常见的记忆障碍。
(1)记忆增强:病态的记忆增强是对病前不能够回忆且不重要的事都能回忆起来。主要见于躁狂发作和偏执状态患者。(2)记忆减退:是指记忆的4个基本过程普遍减退,轻者表现为回忆的减弱.严重时远记忆力也减退,可见于较严重的痴呆患者。神经衰弱患者记忆减退部较轻,只是记忆困难,也可见于正常老年人。(3 )遗忘:指部分或全部地不能回忆以往的经历。一段时间的经历全部丧失称作完全性遗忘,仅仅是对部分经历或事件不能回忆称作部分性遗忘。①顺行性遗忘:即紧接着疾病发生以后一段时间的经历不能回忆,遗忘的产生是由于意识障碍而导致识记障碍.不能感知外界事物和经历。②逆行性遗忘:指回忆不起疾病发生之前某一阶段的事件。多见于脑外伤、脑卒中发作后。③界限性遗忘:指对生活中某一特定阶段的经历完全遗忘,通常与这一阶段发生的不愉快事件有关,又称心因性遗忘。见于应激相关障碍和分离性障碍。④近事遗忘与远事遗忘:对当日或近期内新发生的事情不能回忆称近事遗忘;对往事的遗忘称远事遗忘。脑器质性损害所致遗忘是先近事遗忘,随着病情发展,出现远事记忆损害或远事遗忘。(4)错构:是记忆的错误.对过去曾经历过的事件,在发生的地点、情节,特别是在时间上出现错误回忆,并深信不疑。多见于老年性痴呆、动脉硬化性痴呆、脑外伤性痴呆和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5)虚构:是指由于遗忘,患者以想象的、未曾亲身经历过的事件来填补自身经历的记忆缺损,由于患者存在严重的记忆障碍,虚构的内容自己也不能再记住,所以其叙述的内容常常变化.且容易受暗示的影响。多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痴呆。
(4).病例分析要求:(1)注明病历中的精神症状(请直接在病历中用画线的方法划出、编号,并在答卷上按你的编号顺序逐条列出所划症状的名称);(2)说明疾病诊断;(3)写出患者的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4)写出主要的护理措施。刘×× 男性 18岁 高中学生 第1次住院2003年7月21 El~8月4 日。 患者两年前由初中升高中,在父母及老师的示意下未报考重点中学,而由原初中升入高中读书,(非重点中学),以后发现同学中有成绩比自己差的也考进了重点中学,遂起后悔之意,抱着“破罐破摔”的心理,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经常做不出,成绩下降,经常责怪父母不让其报考重点中学,骂父母,甚至发展到殴打父母。有时他在楼下做作业,发现父亲在楼上_走动,使上楼蛮横地强制父亲不许走动,不许发出声响影响他做作业。有时发呆,做怪异动作。半年前,患者独自一人关在房内捶胸顿足。近期更滥用钞票,饮食习惯也有变化,一次吃2个冰淇淋或喝2大瓶可乐。 入院精神捡查未发现妄想幻觉,称父亲走来走去太吵,影响他做作业,承认自己脾气不好。一时控制不住,过后后悔。问其为何成绩下降,答称“我无所谓了,反正不在重点中学。”对打父母的心理,称是:“打人打大腿,动作也轻,摔东西也选择无关紧要的”、“我心情不好,觉得读普通中学没有什么希望,而且班级学习风气不好,又遭同学歧视,脾气变坏……最近几个月会考不顺利,脾气变得更环了,但我想办法控制,外出走走.火气小时,我向他们解释,请求理解。” 第2次住院2003年10月22日~2004年3月9日。 上次出院后继续上学,学习成绩较差,但尚能跟上,有时不肯服药,在家中有时自言自语,常与父母发生冲突,并动手殴打,事后又认为不应该,平时能与同学交往,常有一些怪异动作,经常有变化,一段时间双手作摸墙状,或捏鼻子.或双手捂耳朵,或双手在母亲面前不移动,在外面走路时也有,常无故为难父母,不肯很好服药,而再次入院,入院精神检查未发现怪异动作与姿势,情感适切,表情协调,思维连贯,无联想障碍及妄想幻觉,问为何双手捂耳朵大叫,答称:“耳朵里常有东西塞住,抖不出来,捂住叫两声就好了”,讲“父母常在我生闷气的时候招惹我。”智能完好。住院期间曾发生与其他患者玩摔跤后发生冲突,以致打架。在进一步精神检查时,暴露其心理过程:“我直到升高中后发现重点中学很好考,就后悔了,心里不开心,信心和自尊心受到伤害,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平时遇一些小事情易借故发脾气。我捂耳朵叫是有意的,是我发泄火气的一种方式,对家长很反感,情绪不好时,就与父母吵架、作对。我自尊心很强,好胜心较强,脾气急躁,我想考交通大学,与父母冲突,双方都有责任。”认为自己没有精神病,表示今后要改改脾气,处理好与父母关系。据其父补充情况,称患者自幼生长发育正常,父母对其宠爱,小学学习成绩好,老师对其评价也好,无逃学、偷窃、说谎等不良行为,小时候常受别人欺侮,与既往无特殊疾病,姨母有精神异常史。 住院期间做MMPl,结果报告:K量表分明显升高,表明被试者不愿与人谈论个人事情,否认有精神紊乱。
(1)症状名称:①注意涣散;②感觉过敏;③抑郁心境;④暴力行为;⑤适应不良的行为。(2)疾病诊断:适应性障碍。(3)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①功能障碍性悲哀 与学习机会丧失有关。②绝望与情绪低落有关。③感知改变 与不愉快的生活事件而造成的精神紧张有关。④有暴力行为的危险与极度焦虑、情绪抑郁、冲动行为有关。(4)护理措施:①基础护理:a.持续评估病人的健康状况、生理需要及现存的或潜在的危险因素,为病人制订详细、适宜的护理计划。b.督促和帮助病人做好生活护理。②做好安全护理。③心理护理:a,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b.指导病人学会以适当的方法宣泄或释放激情感。c.帮助稿人分析发病原因及如何处理和解决好这些矛盾。d.加强修养,善于分析,能理智地处理问题。
(5).简述心理治疗的作用方式。
答:(1)支持与安慰。(2)学习与教育。(3)分析与自我探索。(4)宣泄。(5)暗示。
(6).病例分析要求:(1)注明病历中的精神症状(请在“精神检查”中用画线的方法划出、编号,并存答卷上按你的编号顺序逐条列出所划症状的名称);(2)说明疾病诊断;(3)结合病历写出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4)写出主要的护理措施。王桌 男 30岁 大专文化 干部 家族史:二系三代无阳性精神病家族史。 个人史:行二,上有一姐姐,某单位干部,内向,朋友很少,无烟酒嗜好,未交女友,否认有过 重大精神刺激。 既往史:无药敏史。 现病史:2009年7月起,无明显原因逐渐表现为Z-作时注意力不集中,有时发呆发愣,并 出现失眠,但未引起家人注意。2010年1月某日,病人去朋友家,朋友将其让进屋,并倒茶闲 聊,病人突然眼露凶光,将水果刀架在朋友脖子上,僵持半小时才将刀放下,事后称朋友是孙悟 空,有金箍棒放在耳朵里,认为朋友卑鄙,有法术,要害自己,认为周围人包括单位同事在议论 他,因而不愿上班,病人不承认有病,治疗困难,加之有伤人行为,故于今日骗其入院治疗。 躯体及神经系统检查:正常。 实验室血、尿、便常规检查:正常。肝功能正常。。电图检查正常。 精神检查:一般情况:神志清楚,在多人强迫下入院,年貌相当,衣着尚整,检查欠合作,时间、地点、人物、自我定向力完整,生活自理.但多独处不与病友来往,睡眠差,大小便正常。认识活动:接触被动,在反复追问下才说出自己的想法,称在某某家突然觉气氛不对,还听到声音说某某(朋友)是孙悟空,耳朵里有金箍棒.让自己赶快用刀子架住某某脖子.否则要被打死,称听到声音已有几个月了,白天晚上都有;有时脑子里还有声音,但具体内容不肯说;病人坚信周围人包括单位同事说话是说自己,一举一动都与自己有关,认为他们都不怀好意要害自己,病人还认为某某以及同事能知道自己的想法.自己所作所为有时感觉有一种力量,可能是神的力量控制,并问医生,你相信有孙悟空吗?我以前看西游记时不相信,现在相信了,并不认为有精神异常。情感活动:当病人谈到有人迫害自己时,表情气愤,但与环境不协调。意志行为:病人曾用刀架在某某的脖子上,并多次扬言要将其大卸八块,但在病房多独处,治疗护理欠合作。
(1)精神症状:①原发妄想;②真性幻听(命令性);③假性幻听;④关系妄想;⑤被害妄想;⑥内心被揭露感;⑦被控制感;⑧无自知力;⑨情感不协调;⑩冲动行为。(2)疾病诊断:精神分裂症偏执型。(3)护理问题与相关因素:①有暴力行为的危险(对自己和他人)与幻觉有关。②有受伤的危险与冲动行为,药物不良反应有关。③不舍作与幻觉妄想有关。④思维过程改变与幻觉有关。⑤社交孤立与精神症状有关。(4)护理措施:①基础护理:做好入院评估;提供安全和安静的环境;维持正常的营养代谢;帮助病人建立自理模式;创造良好睡眠环境;做好排泄护理。②症状护理:护士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治疗性护患关系,运用沟通技巧了解病人幻听妄想内容,但不与病人争辩,不引导病人重复病理体验.观察病人语言及非语言行为,及时处理异常情况、防止意外发生。③安全护理:掌握病情;加强巡视;安全管理。④药物治疗护理:防藏药,观察不良反应。⑤心理护理:入院阶段,建立良好的护惠关系;治疗阶段,掌握动态的病情变化,消除自杀想法;康复阶段,制定生活目标,达到生理心理处于接受治疗和管理的最佳状态。⑥康复护理:参加一般性活动;参加工娱治疗;参加康复活动。
(7).病例分析要求: (1)注明病历中的精神症状(请在“精神检查”中用域线的方法划出、编号,并 在答卷上按你的编号顺序逐条列出所划症状的名称); (2)说明疾病诊断; (3)写出该患者的 护理问题; (4)如何做好该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管理? 王某 男 19岁 大学一年级学生 现病史:患者发病半年,现休学在家。发病时无明显原因,先是夜里不睡.在宿舍楼道 里来回走动.时而比比划划,时而愤怒生气,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在宿舍 里还多次和同学发生冲突,认为同学合伙挤对他,2个月前干脆不去上课,回到家不吃家人 做的饭.自己做饭吃,买矿泉水喝,总说哪儿都不安全,想跑到五台山躲起来,因病情加重. 治疗护理不配合,由家人骗采住院治疗。 家族史:(一)。 个人史:拙子,现上大学一年级,从小一直比较顺利,学习成绩好.平素性格敏感,好面子,偶尔吸烟.喝啤酒,量不多,无其他特殊嗜好,未正式交女友,否认重大精神刺激。 既往史:(一)。 否认药物过敏史。 入院躯体检查:未见异常。实验室常规检查:未见异常。 精神检查:神志清楚.衣着尚整,接触一般,定向力可,时医生的检查较警觉.病人对医 生反复强调,我精神没问题,你们得让我出去.否则有什么后果你们是要负责任的。经劝说 后,病人简单回答了医生的问题,病人称近半年来一到晚上耳边就能听到几个人的说话声, 男女都有,自己干什么就说对或不对,有时还骂自己,承认比比划划、生气愤怒都与声音有 关;病人还称回家后吃的饭喝的水都有一种怪味,有时还能嗅到一股怪味,“是有人给我下 毒了”,但什幺人说不清,病人还坚持认为同学老师在背后议论自己,没点名,但肯定是指桑 骂槐讽刺自己;这种情况是最旱出现的,半年前有一次进教室突然感觉气氛不对,以后就感 觉不对头了,病人还称.近日还感觉有什么力量控制自己,交谈期间病人表情多无变化,但 曾有两次突然表现十分愤怒,问其怎么了,病人称,你们没听见,他们不准我说了.说我是个大傻瓜,你们也是大傻瓜,之后哈哈大笑。
(1)精神症状:①无自知力:②评论性幻听;③幻味;④幻嗅;⑤被害妄想;⑥关系妄想;⑦原发妄想;⑧被控制感;⑨情感不协调;⑩命令性幻听。(2)疾病诊断:精神分裂症偏执型。(3)护理问题:①有暴力行为的危险。②不合作。③思维过程政变。④部分生活自理缺陷。(4)服药依从性管理:口服用药时要注意在服药后检查患者口腔.防止患者出现藏药的行为;注射用药时要按时准确执行,并对患者做好耐心解释劝说工作,尽量取得患者的配合。使治疗工作得以顺利进行;若患者严重不配合治疗,必要时要采取强制性治疗方法,保证在劝说解释无效的情况下给予患者有效的治疗。
(8).简述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影响因素。
答:(1)躯体疾病直接导致精神障碍。(2)躯体疾病直接引起心理症状。(3)由治疗导致的 心理症状。(4)个体的心理因素和信念。(5)疾病的认知。(6)应对方式。(7)他人的反应。
(9).病例分析要求:(1)注明病历中的精神症状(请在”精神检查”中用 画线的方法划出、编号,并在答卷上按你的编号顺序逐条列冉所划症状的名称);(2)说明疾病诊断;(3)写出该患者的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4)写出护理措施中症状护理及安全护理的内容。李×× 男40岁 已婚 本科 职员患者于2005年4月可能因工作中与领导发生一些小矛盾,之后遥渐精神异常,主 要表现为上班注意力不集中,晚上失眠,还多次说领导和同事说话是在议论他,关门重了是故意摔给他看,走在街上认为有人戴着墨镜是在监视跟踪自己,为此恐惧紧张,但一直未诊治.病情逐渐加重。2007年还能断断续续上班,2008年初起不仅不能上班,甚至不敢出门,病人说自已能听到男女讲话的声音,有时像广播,说要杀他,有时还能看见有人藏在自家窗下,病人还认为家里被安了撮像机,电话也被人窃听了,甚至称吃妻子做的饭菜有怪味,妻子和单位勾结,也要害自己,病后病人一直不承认有病,且拒绝就诊.因病人症状明显,又不配合治疗,遂被家人及单位骗来医院住院治疗。家族史:( )。个人史:行二,上有一姐姐,已工作15年,发病前工作表现好,平素性格内向。否认烟酒史,结婚10年,夫妻关系好,有一子,否认有其他重大精神刺激。既往史:(一),无药物过敏史。入院躯体检查及常规实验室检查:无异常。精神检查:神志清楚.接触被动,定向力正常,追问下称近半年耳边总能听到男士 说话的声音,主要内容是说自己这样做不对或那样做不对,有时又说要杀自己,有时自己想什么就能听到声音说什么,有时还能看见有人藏在自家窗下,出去看又跑掉了,但“肯定是冲自己来的。”病人又称从2006年起就觉周围人说话是在议论自己,咳嗽吐痰关门都是冲自己来的。走到街上觉有人监视跟踪自己,有戴墨镜的,有戴鸭舌帽的,后 来回到家里也不痛快,总觉家里安了摄像机,电话也被窃听了,吃妻子做的饭还能吃出一股怪昧,这些都暗示有人要害自己,什么人说不清。病人称自己成了“透明人”,脑子里的隐私别人都能知道,有时又变成了“机器人”,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被一种电波控制。交谈时病人表情多无变化,有时还冷冷一笑,病人称:分明是事实,我有什么病。
(1)精神症状:①评论性幻听;②思维呜响;③幻视;④关系妄想;⑤被害妄想;⑥幻觉;⑦被洞悉妄想(内心被揭露感);⑧物理影响妄想;⑨情感不协调;⑩无自知力。(2)疾病学诊断:精神分裂症偏执型。(3)护理问题与相关因素:①有暴力行为的危险(对自己或他人)。与幻听、妄想有关。②不合作。与自知力缺乏,否认患病有关。③思维过程改变。与各种妄想、自知力缺乏有关。(4)护理措施:①症状护理:a.建立良好的治疗性护患关系,运用沟通技巧了解痛人幻听和妄想的种类及内容。b.耐心倾听、不与病人争辩,不过早指明病态表现,防止病人隐瞒病情。c.观察病人的语言表情动作及非言语行为是否受幻听妄想支配,及时处理异常情况,防止发生意外。d.指导患者在病房的日常活动,建立良好的生活自理模式。②安全护理:a.掌握病情:做到重点病人心中有数,了解病情变化特点,严密观察病人幻觉妄想的内容及相应的情感表现,防止发生意外。b.加强巡视:每10~30分钟巡视1班,定时清点病人数目,确保病人安奎。极度兴奋、冲动毁物的病人要隔离,必要时采取保护性约束。严重自杀病人,设专人护理,24小时监护。不合作病人要适当限制其活动范围,防止病人逃跑。c.安全管理:加强病区环境检查,做到及时维修,加强病人物品管理及安全检查、加强病人床单位检查,防止发生安全意外。
(10).病例1:王某,男性,65岁,身患癌症,多次向护士发脾气.不配合任何护理工作并且提出很多不合理的要求。21.与该患者沟通时,护士最需具备的心理素质是()A.反应能力 B.观察能力C.共情能力 D.忍受能力22.让该患者消气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A.倾听 B.抚摸C.争论 D.沉默23.该患者悲痛时,护士给予的最好的安慰是()A.冷静的观察 B.无声的抚摸C.耐心的劝说 D.同情的眼神
[答案]21.C 22.A 23.B
(11).病例2:王某,男性,20岁。平时性格内向,近3周来表现健谈,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出口成章,自觉大脑反应快,概念一个接一个地不断涌现出来,说话的主题极易随环境变化而改变,无法安静下来正常学习,由家属陪同送入医院。24.该患者的表现属于()A,思维迟缓 B.思维奔逸C.思维贫乏 D.思维散漫25.该患者的症状属于()A.联想障碍 B.思维逻辑障碍C.异己体验 D.语言障碍
【答案】24.B 25.A
(12).病例1:患者,女,29岁,已婚。近3周来无明显诱因出现情绪低落,晨重夕轻,兴趣缺乏,精力减弱一言语减少,动作迟缓,自觉脑子笨.觉得前途暗淡,悲观失望.早醒,食欲减退,便秘,性欲减退,自责.自罪.多次自杀未遂。21.首先考虑的诊断为()A.神经衰弱 B.反应性精神障碍c.蹀狂发作 D.抑郁发作
【答案】D
(13).病例1:患者,女,29岁,已婚。近3周来无明显诱因出现情绪低落,晨重夕轻,兴趣缺乏,精力减弱一言语减少,动作迟缓,自觉脑子笨.觉得前途暗淡,悲观失望.早醒,食欲减退,便秘,性欲减退,自责.自罪.多次自杀未遂。22.诊断该患者的标准是上述症状发作需持续至少()A.1周 B.2周C.3周 D.4周
【答案】B
(14).病例1:患者,女,29岁,已婚。近3周来无明显诱因出现情绪低落,晨重夕轻,兴趣缺乏,精力减弱一言语减少,动作迟缓,自觉脑子笨.觉得前途暗淡,悲观失望.早醒,食欲减退,便秘,性欲减退,自责.自罪.多次自杀未遂。23.首选的治疗药物为()A.氟西汀 B.卡马西平C.锂盐 D.利培酮
【答案】A
(15).病例1:患者,女,29岁,已婚。近3周来无明显诱因出现情绪低落,晨重夕轻,兴趣缺乏,精力减弱一言语减少,动作迟缓,自觉脑子笨.觉得前途暗淡,悲观失望.早醒,食欲减退,便秘,性欲减退,自责.自罪.多次自杀未遂。24.该患者首选治疗的药物,一般情况下起效时间需要()A.2~3天 B.1~2周C.2~3周 D.1~2个月
【答案】C
(16).病例1:患者,女,29岁,已婚。近3周来无明显诱因出现情绪低落,晨重夕轻,兴趣缺乏,精力减弱一言语减少,动作迟缓,自觉脑子笨.觉得前途暗淡,悲观失望.早醒,食欲减退,便秘,性欲减退,自责.自罪.多次自杀未遂。25.关于该患者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护理,说法正确的是()A.护士应向患者详细说明有关治疗方法、程序B.决定治疗前做相应的躯体检查C.确认患者身份D.治疗当天早晨测量生命体征
【答案】C
(17).病例2:患者,男性,26岁。病前性格内向、认真、要求完美。患者自小父母离异,母亲对其要求很严格。3.年前刚开始工作,在一次照镜子时,感觉自己左侧和右侧脸不对称。以后反复到整形门诊就诊,医生及朋友认为没有明显差异,不用手术。但患者则认为自己的脸已经变形的没法见人。26.首先考虑的诊断为()A.广泛性焦虑障碍 B.强迫障碍C.神经衰弱 D.躯体形式障碍
【答案】D
(18).病例2:患者,男性,26岁。病前性格内向、认真、要求完美。患者自小父母离异,母亲对其要求很严格。3.年前刚开始工作,在一次照镜子时,感觉自己左侧和右侧脸不对称。以后反复到整形门诊就诊,医生及朋友认为没有明显差异,不用手术。但患者则认为自己的脸已经变形的没法见人。27.患者应用抗抑郁药物治疗时应注意()A.加深睡眠,便于日间活动 B.剂量要大c.只有医务人员决定用药种类 D.症状好转后立即停药
【答案】A
(19).病例2: 患者,男性,26岁。病前性格内向、认真、要求完美。患者自小父母离异,母亲对其要求很严格。3.年前刚开始工作,在一次照镜子时,感觉自己左侧和右侧脸不对称。以后反复到整形门诊就诊,医生及朋友认为没有明显差异,不用手术。但患者则认为自己的脸已经变形的没法见人。28.对该患者进行的心理治疗不包括()A.支持性心理治疗 B.诱导疗法C.认知疗法 D.环境及家庭治疗
【答案】B
(20).病例2: 患者,男性,26岁。病前性格内向、认真、要求完美。患者自小父母离异,母亲对其要求很严格。3.年前刚开始工作,在一次照镜子时,感觉自己左侧和右侧脸不对称。以后反复到整形门诊就诊,医生及朋友认为没有明显差异,不用手术。但患者则认为自己的脸已经变形的没法见人。29.为了帮助患者痊愈,护士不应该()A.向患者厦家属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 B.防止医源性的不良影响c.给患者施加更犬的压力 D.鼓励患者多参加工娱治疗活动
【答案】C
(21).病例2: 患者,男性,26岁。病前性格内向、认真、要求完美。患者自小父母离异,母亲对其要求很严格。3.年前刚开始工作,在一次照镜子时,感觉自己左侧和右侧脸不对称。以后反复到整形门诊就诊,医生及朋友认为没有明显差异,不用手术。但患者则认为自己的脸已经变形的没法见人。30.下列哪项属于对患者症状的评估()A.有无卧床不动、呼之不应 B.病前患者性格如何c.进食及排便情况 D.评估既往健康状况
【答案】A
(22).病例3: 男性,12岁,五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一会捅捅前座同学,一会儿又和后座同学讲话,上体育课不好好排队,还大声嚷嚷,经常不能完成作业,甚至将作业本遗失在学校。31.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B.Tourette综合征C.孤独症 D.童年社交焦虑障碍
【答案】A
(23).病例3: 男性,12岁,五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一会捅捅前座同学,一会儿又和后座同学讲话,上体育课不好好排队,还大声嚷嚷,经常不能完成作业,甚至将作业本遗失在学校。32.首选的治疗药物为()A.利他林 B.硫必利C.阿立哌唑 D.帕罗西汀
【答案】A
(24).病例3: 男性,12岁,五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一会捅捅前座同学,一会儿又和后座同学讲话,上体育课不好好排队,还大声嚷嚷,经常不能完成作业,甚至将作业本遗失在学校。33.该患儿明确诊断以后,目前最为经济有效的治疗是()A.家庭治疗 B.药物治疗c.行为治疗 D.心理治疗
【答案】B
(25).病例3: 男性,12岁,五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一会捅捅前座同学,一会儿又和后座同学讲话,上体育课不好好排队,还大声嚷嚷,经常不能完成作业,甚至将作业本遗失在学校。34.该患儿社交障碍的相关因素为()A.与患儿冲动,做事不顾后果有关B.与活动过多有关C.与注意力涣散,不能集中与他人交谈有关D.与情绪不稳定,易激惹有关
【答案】C
此题目数据由翰林刷题小程序免费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