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翰林刷题小程序随堂练习 > 正文内容

【成人自考】【计算机原理】【02384】高频考点(11)

(1).存储周期是指连续启动两次读或写操作所需间隔的()时间。

A.最小
B.最大
C.稳定
D.平均
正确答案A

(2).下列选项中是按内容访问的是()

A.相联存储器
B.多模块交叉存储器
C.双端口存储器
D.只读存储器
正确答案A

(3).下列不是片选信号的产生方法的是()

A.线选
B.位选法
C.全译码
D.部分译码法
正确答案B

(4).顺序存取存储器只适于作()

A.主存
B.Cache
C.ROM
D.辅存
正确答案D

(5).CPU可直接访问的存储器是()

A.主存储
B.虚拟存储器
C.磁盘存储器
D.磁带存储器
正确答案A

(6).地址线A15(高)~AO(低),用2Kx8bit的存储器芯片组成部分6KB存储器,则加至各存储芯片上的地址线是()

A.A14~A0
B.A10~A0
C.A12~A0
D.A13~A0
正确答案B

(7).16KN8bit的存储芯片组成64K;48bit的存储器,需要()个片选信号。

A.2
B.4
C.1
D.8
正确答案B

(8).静态RAM的特点是()

A.写入的信息静止不变
B.停电后,信息丢失
C.只读不写,因而信息不再变化
D.停电后,信息仍能长久保持不变
正确答案B

(9).下列不属于外部存储器的是()

A.硬盘
B.光盘
C.U盘
D.Cache
正确答案D

(10).下列不是按存储器介质分类的是()

A.半导体存储器
B.磁表面存储器
C.光材料存储器
D.只读存储器
正确答案D

(11).Intel 6116RAM芯片有11根地址引脚,8根数据线,其存储容量为()

A.4K
B.2K
C.1K
D.8K
正确答案B

(12).一个256KX8bit的DRAM芯片,其地址线和数据线总和为()

A.16
B.18
C.26
D.30
正确答案C

(13).双端口存储器之所以能高速进行读写,是因为采用()

A.高速芯片
B.两套相互独立的读写电路
C.流水技术
D.新型器件
正确答案B

(14).EPROM是指()

A.读写存储器
B.只读存储器
C.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
D.光擦除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
正确答案D

(15).控制器应该具有哪两项主要任务?

控制器的主要任务有两项:一是按照程序要求,控制程序中指令的执行顺序;二是根据指令寄存器中的指令码控制每一条指令的执行。

(16).冯•诺依曼思想体制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冯•诺依曼思想体制主要包括:(1)采用二进制数字代码形式表示各种信息。(2)采用存储程序控制工作方式。(3)计算机硬件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

(17).解释下列术语:硬件、软件、总线、机器字长、虚拟机。

硬件:硬件是指组成计算机的所有器件或者装置的总称,他们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设备。 软件:软件是相对硬件而言的,是指在计算机硬件上运行的各种程序以及有关的文档资料,例如操作系统、汇编程序、编译程序、诊断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专用软件包、各种维护使用手册、程序流程图和说明等,是无形的东西。 总线:总线的主要任务是在各个部件之间传递数据信息、地址信息和控制信息。总线通常包括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机器字长:字长是指计算机的运算部件能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字长通常是字节的整倍数,它与计算机的功能和用途有很大的关系。 虚拟机:在物理机器的基础上,添加软件可以增加计算机的功能,形成一个更“大”的计算机系统,这种非物理地实现计算机功能的扩大称为“虚拟”机。

(18).简述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

计算机的基本性能一般从以下几方面来衡量:(1)机器字长。字长是指计算机的运算部件能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字长通常是字节的整倍数,它与计算机的功能和用途有很大的关系。(2)内存容量。一个内存所能存储的全部信息量称为内存容量。(3)运算速度。它是用每秒能执行的指令条数来表示的,单位一般用MIPS

(19).计算机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哪两个方面?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是从哪两个方面不断向前推进的?

分析其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两方面的需求:提高计算能力(计算速度和精度等)和提高计算的可用性(方便性等)。分析计算机技术,还可以看出,它的发展是从两个方面不断向前推进的:计算机体系结构的进步和元器件技术的进步。

(20).计算机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计算机经历了手工阶段、机械阶段和现今的电子阶段。手工阶段由于人参与计算过程,故人的技能水平、智力和精力都直接影响计算的速度和正确性,而且人工计算在应对许多大型复杂问题的计算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无能为力;1642年,世界上第一个用齿轮计算的机械加法器诞生,随后,机械计算器、乘法器相继诞生,但是,在机械式计算机中,尽管有个别产品开始引入了一些电学内容,但基本上都是从属于机械的,也还没有进入逻辑运算领域;二十世纪电子技术和电子器件的不断发展,为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铺平了道路,1942年,电子管计算机ABC诞生,1945年,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NIAC)诞生,成为现代数字计算机的始祖。1952年,电子延迟存储自动计算机(EDSAC)诞生,它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台存储程序电子计算机。从此,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了电子计算机的时代。

(21).简述计算机硬件的五大组成部分。

存储器是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的部件,它是一个记忆装置,也是计算机能够实现“存储程序控制”的基础。运算器是对信息进行运算和处理的部件,在计算机中的运算有两类: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控制器是整个计算机的控制、指挥部件,它控制计算机各部件自动、协调地工作。输入设备的作用是将数据、程序输入计算机。它是将人们熟悉的信息形式变成计算机能够接收并识别的信息形式的设备。输出设备是将计算机运算结果的二进制信息转换成人类或其他设备能够接收和识别的形式的设备,输出信息的形式有字符、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及视频等。

(22).简述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区别和联系。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硬件是指组成计算机的所有器件或者装置的总称,他们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设备。软件是相对硬件而言的,是指在计算机硬件上运行的各种程序以及有关的文档资料。硬件是计算机系统的物质基础,没有硬件对软件的支持,软件的功能就无从谈起,也就无法计算、处理某一方面的问题。同样,软件是计算机系统的灵魂,是硬件功能的完善与扩充。没有软件,计算机仍是个“死”东西,根本无法工作。因此,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是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关系,二者缺一不可。

(23).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主要包括哪些?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包括:(1)数字逻辑层。最底层是由逻辑门组成的逻辑电路,称为数字逻辑层。(2)微程序设计层。这是一个实在的硬件层,它由机器硬件直接执行微指令。(3)机器语言层。又称为一般机器层,它由微程序解释机器指令系统。(4)操作系统层。它由操作系统程序实现,而操作系统由机器指令和广义指令组成。(5)汇编语言层。它给程序员提供一种符号形式的语言,以减少程序员利用机器语言编写程序的复杂性。(6)高级语言层。这一层由各种高级语言编译程序支持。

(24).简述CPU设计的基本步骤。

CPU设计的步骤如下:(1)拟定指令系统。设计CPU时,首先要确定它的用途,关键就是要使CPU的处理能力和它所执行的任务相匹配。(2)确定总体结构。为了实现指令系统的功能,在CPU中需要设置哪些寄存器、设置多少寄存器、采用什么样的运算部件、如何为信息的传送提供数据通路,这些问题都是在确定CPU总体结构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因此,总体结构设计就是要根据指令系统的功能确定组成CPU模型的各种部件的设置,以及建立它们之间的数据通路结构。(3)安排时序。组合逻辑控制器一般采用三级时序,而微程序控制器多采用两级时序。(4)拟定指令操作流程和微命令序列。这是设计中最关键的步骤,需要根据这一步的设计结果形成最后的控制逻辑。这步设计有两种可供选择的设计线索:一种方法是以CPU周期为线索;另一种方法是以指令为线索。(5)形成控制逻辑。这是设计的最后一步,视组合逻辑方式或微程序控制方式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设计的第1步和第2步与产生微命令的控制方式无关,属于总体设计。设计的第3~5步与采用组合逻辑控制方式还是微程序控制方式有关。

(25).简述微程序控制器的工作过程。

微程序控制器的工作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微程序控制器的控制下计算机执行机器指令的过程。该过程涉及两个层次,一个是程序员所看到的传统机器级,包括机器指令、工作程序、内部存储器;另一个层次是硬件设计者看到的微程序级,包括微指令、微程序、控制存储器。

此题目数据由翰林刷题小程序免费提供

扫描二维码免费使用微信小程序搜题/刷题/查看解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翰林刷题小程序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20230611.cn/post/10177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