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药物动力学模型及应用】课本练习题
(1).为了使某些药物给药后能迅速达到或接近稳态血药浓度以快速发挥药效,临床可采取的给药方式是( )。
A.先静脉注射一个负荷剂量,再恒速静脉滴注正确答案A
B.加快静脉滴注速度
C.多次间隔静脉注射
D.单次大剂量静脉注射
E.以负荷剂量持续滴注
(2).
在三个给药剂量下,甲、乙两种药物的半衰期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药物甲以一级过程消除正确答案B
B.药物甲以非线性动力学过程消除
C.药物乙以零级过程消除
D.两种药物均以零级过程消除
E.两种药物均以一级过程消除
(3).关于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消除呈现一级动力学特征正确答案C
B.AUC与剂量成正比
C.剂量增加,消除半衰期延长
D.平均稳态血药浓度与剂量成正比
E.剂量增加,消除速率常数恒定不变
(4).用于计算生物利用度的是( )。
A.零阶矩正确答案A
B.平均稳态血药浓度
C.一阶矩
D.平均吸收时间
E.平均滞留时间
(5).静脉注射时,能反映药物在体内消除快慢的是( )。
A.零阶矩正确答案E
B.平均稳态血药浓度
C.一阶矩
D.平均吸收时间
E.平均滞留时间
(6).某药物具有非线性消除的药动学特征,其药动学参数中,随着给药剂量增加而减小的是( )。A.半衰期(t1/2)B.表观分布容积(V)C.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D.清除率(CI)E.达峰时间(tmax)
A.A正确答案D
B.B
C.C
D.D
E.E
(7).表示药物在体内波动程度的参数是( )。
A.Cmax正确答案B
B.DF
C.MRT
D.AUMC
E.AUC
(8).表示药物分子在体内平均滞留时间的参数是( )。
A.Cmax正确答案C
B.DF
C.MRT
D.AUMC
E.AUC
(9).
表示血管外给药的药物浓度-时间曲线是( )。
A.A正确答案D
B.B
C.C
D.D
E.E
(10).
表示非线性消除的药物浓度-时间曲线是( )。
A.A正确答案C
B.B
C.C
D.D
E.E
(11).
表示二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的药物浓度-时间曲线是( )。
A.A正确答案B
B.B
C.C
D.D
E.E
(12).关于苯妥英钠药效学、药动学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随着给药剂量增加,药物消除可能会明显减慢,会引起血药浓度明显增加正确答案A
B.苯妥英钠在临床上不属于治疗窗窄的药物,无须监测其血药浓度
C.苯妥英钠的安全浓度范围较大,使用时较为安全
D.制定苯妥英钠给药方案时,只需要根据半衰期制定给药间隔
E.可以根据小剂量时的动力学参数预测高剂量的血药浓度
(13).关于静脉注射苯妥英钠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低浓度下,表现为线性药物动力学特征:剂量增加,消除半衰期延长正确答案C
B.低浓度下,表现为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特征:不同剂量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C.高浓度下,表现为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特征:AUC与剂量不成正比
D.高浓度下,表现为线性药物动力学特征:剂量增加,半衰期不变
E.高浓度下,表现为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特征:血药浓度与剂量成正比
(14).关于苯妥英钠在较高浓度范围的消除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米氏方程表示,消除快慢只与参数Vm有关B.用米氏方程表示,消除快慢与参数Km和Vm有关C.用米氏方程表示,消除快慢只与参数Km有关D.用零级动力学方程表示,消除快慢表现在消除速率常数K0上E.用一级动力学方程表示,消除快慢体现在消除速率常数k上
A.A正确答案D
B.B
C.C
D.D
E.E
(15).
已知苯妥英钠在肝肾功能正常病人中的k=12μg/ml,V=10mL/(kg·d),当每天给药剂量为3mg/(kg·d),则稳态血药浓度Css=5.1 μg/ml:当每天给药剂量为6mg/(kg·d),则稳态血药浓度Css=18μg/ml。已知若希望达到稳态血药浓度12μg/ml,则病人的给药剂量是( )。
A.3.5mg/(kg·d)正确答案D
B.4.0mg/(kg·d)
C.4.35mg/(kg·d)
D.5.0mg/(kg·d)
E.5.6mg/(kg·d)
此题目数据由翰林刷题小程序免费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