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翰林刷题小程序真题 > 正文内容

【教师考试】【教师招聘 (幼儿)】2016年教师招聘《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真题精选5考试真题

(1).新中国成立后,经国务院批准颁发的第一个幼儿教育法规是(  )。

A.《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
B.《幼儿园教育纲要》
C.《幼儿园工作规程》
D.《幼儿园管理条例》
正确答案D

(2).创设幼儿园环境时考虑不同地区、不同条件园(所)的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因陋就简。这体现了(  )原则。

A.参与性
B.发展适宜性
C.经济性
D.开放性
正确答案C

(3).能有效地提高幼儿认识、情感、意志与行为水平且能充分发挥幼儿主体作用的教育方法是(  )。

A.复述法
B.讨论法
C.故事法
D.提问法
正确答案B

(4).被誉为“儿童宪章和儿童权利宣言”的著作是(  )。

A.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
B.卢梭的《爱弥儿》
C.若井邦夫的《幼儿教育心理学》
D.蒙台梭利的《吸收性心智》
正确答案B

(5).贯彻幼儿参与性原则的根本保证是(  )。

A.教师的引导
B.教师要控制学生
C.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观念
D.创设优美的环境
正确答案C

(6).幼儿对美的东西总喜欢动手摸一摸、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这说明幼儿的审美感知(  )。

A.具有丰富的感受性
B.具有行动性
C.具有丰富的创造性
D.具有表面性
正确答案B

(7).下列属于我国幼儿园教育中特有的原则的是(  )。

A.保教结合原则
B.综合性原则
C.发展适宜性原则
D.独立自主性原则
正确答案A

(8).幼儿在认识“方”“万”和“日”“月”等形近符号时易出现混淆。这是由(  )所致。

A.观察的无序性
B.观察的目的性不够
C.观察的跳跃性
D.观察的细致性不够
正确答案D

(9).“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影响人成长的重要因素是(  )。

A.环境
B.邻居
C.母亲
D.成熟
正确答案A

(10).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的制定必须以一定社会的培养目标、(  )、学前教育机构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为依据。

A.幼儿家长的要求
B.幼儿园的语言教材
C.幼儿发展的规律
D.幼儿园教师的语言教学水平
正确答案C

(11).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倾向被称为(  )

A.依恋
B.合作
C.移情
D.社会化
正确答案A

(12).下列关于体育教学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教师一般采用间接指导的方式
B.幼儿一般是自由活动
C.体育教学活动应每天都组织
D.它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
正确答案D

(13).小李第一次给幼儿园的孩子上课,虽然知道是一群小孩子,但还是很紧张。小李的情绪状态属于(  )。

A.应激
B.心境
C.激情
D.理智感
正确答案A

(14).下列属于5~6岁幼儿特征的是(  )。

A.认识依靠行动
B.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C.开始接受任务
D.最初步的生活自理
正确答案B

(15).一儿童实际年龄为12岁,智力年龄为15岁,则其智商IQ为(  )。

A.60
B.80
C.100
D.125
正确答案D

(16).有的新生儿一出生就不老实,又哭又闹。这说明该婴儿的气质类型是(  )。

A.活泼型
B.安静型
C.一般型
D.中间型
正确答案A

(17).创立“体态律动”学说及其音乐教育理论的教育家是(  )。

A.达尔克罗兹
B.柯达伊
C.铃木
D.奥尔夫
正确答案A

(18).对儿童绘画的评价应更重视(  )。

A.画得像真的一样
B.画得和老师的范画一样
C.画面干净,涂色均匀
D.作画自由、大胆,有感情
正确答案D

(19).佝偻病也叫软骨病,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营养性疾病。其主要原因是体内(  )水平不足。

A.维生素B
B.维生素C
C.维生素D
D.叶酸
正确答案C

(20).渗透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包括(  )。

A.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偶发性的科学教育
B.集体性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他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C.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偶发性的科学教育、其他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D.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他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正确答案D

(21).幼儿园制定教育目标的意义有(  )。

A.增强教育的目的性
B.使教育工作更有针对性
C.保证教育工作全面系统地进行
D.保证各项教育工作的协调配合
E.增强教育的自觉性
正确答案ABCDE

(22).幼儿体育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有(  )。

A.锻炼与保护并重
B.注重幼儿身体素质的提高
C.重视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态度
D.专门的体育活动与日常活动相结合
E.注意体育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方式
正确答案ABCDE

(23).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上分,幼儿的社会游戏分为以下几种(  )。

A.非游戏行为
B.旁观游戏
C.独立游戏
D.平行游戏
E.合作游戏
正确答案ABCDE

(24).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根据对医院500多名婴儿的观察指出,新生儿有三种天生的主要情绪,即(  )。

A.怕
B.怒
C.爱
D.厌恶
E.快乐
正确答案ABC

(25).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  )。

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象的道德情感
C.表象的道德情感
D.形象的道德情感
E.伦理的道德情感
正确答案ABE

(26).开发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就是鼓励、引导家庭和社区把物资提供出来,供教育幼儿使用。(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27).蒙台梭利强调儿童自由选择和自主进行活动的能力,儿童可以毫无限制地去进行选择和活动。(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28).奥苏贝尔认为,一切新的有意义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因此,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29).两三岁的幼儿总是喜欢对成人说“不”,不喜欢父母喂饭,不喜欢父母给自己穿衣,倒是很希望事事“亲力亲为”,这是因为他们的独立性开始出现。(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30).机械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1).游戏是一种独特的活动,与幼儿生活、学习等没有联系。(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2).2~7岁的幼儿可以进行机能游戏。(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3).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是家园合作追求的最终目标。(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34).对于复杂问题,中等偏低的兴奋水平比较有利。(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35).我国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专项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36).正规性科学教育活动

正规性科学教育活动是指教师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课题,决定学习内容、方法和技能,并提供相应的材料,以达到教育目标的形式,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科学教育活动。

(37).个性

个性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人与人之问个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每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和言行举止中。要了解一个人的个性,主要看他的言行表现,而在言语和行为两者中,行为表现更能反映一个人真实的个性。

(38).儿童发展的危机期

儿童发展的危机期指在儿童发展的某些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否定或抗拒行为的现象。

(39).幼儿园环境

对于幼儿园教育而言,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既包括幼儿园内部小环境,也包括幼儿园外部的家庭、社会、自然、文化等大环境;狭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在幼儿园中,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物质与精神要素的总和。

(40).简述游戏的具体含义。

(1)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 (2)游戏是幼儿对生长的适应,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3)游戏是幼儿的自发学习。

(41).简述学前儿童智育工作的基本原则。

(1)专门的作业教学活动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2)教师的引导与学前儿童的探索相结合; (3)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4)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相结合。

(42).幼儿亲子交往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1)父母的性格、爱好、教育观念及对幼儿发展的期望对其教养行为有直接的影响; (2)父母的受教育水平、社会经济地位、宗教信仰以及父母之间的关系状况等; (3)幼儿自身的发育水平和发展特点。

(43).简述教育法律救济的意义。

(1)保护教育法律关系主体; (2)维护教育法律的权威; (3)促进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 (4)有利于推进教育法制建设。

(44).幼儿能力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1)多种能力的显现与发展; (2)智力结构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 (3)出现了主导能力的萌芽,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类型差异; (4)智力发展迅速。

(45).试述应如何培养幼儿的学习动机。

(1)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与求知欲; (2)重视幼儿学习活动中的游戏动机; (3)为幼儿学习创设安全、开放、温馨的氛围; (4)让幼儿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5)运用适宜反馈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

(46).试述在对儿童进行独立自主性培养中,教师容易忽略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师对儿童进行独立自主性培养中往往忽略了从自身做起。从自身做起,首先,教师要做到身体力行。在幼儿园中,教师对儿童进行独立自主性培养时,往往要求儿童这样做、那样做,但对自身的要求却十分放松,这对培养儿童的独立性非常不利。因此,教师要从自己做起,给儿童做出一个好的榜样。其次,教师要让儿童真正认识到独立自主性的重要性,也就是说,教师在进行各种活动中,一定要时时抓住机会,让儿童了解独立自主性的重要性。儿童在了解独立自主性培养的重要性后,也会更好地配合教师进行活动。在进行这项活动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注意方式与方法,不要一味地以说教的方式来进行教育,而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游戏、情境角色扮演、户外活动、参观等形式来进行。从别人的感受与自己的情感中,让儿童体会到“独立”的重要性。

(47).苹果“变变变”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水果的变化,了解多种水果制品。 2.培养幼儿爱吃水果的习惯。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活动准备】 1.苹果头饰、苹果汁、苹果脯等。 2.各种水果、榨汁机、刀子、盘子等。 3.即时贴、棉花等可装饰物品。 附:“苹果变变变”的游戏方法。即教师请幼儿给苹果娃娃喊“变变变”,然后随着幼儿的喊声旋转自己的身体,转到黑板的后面取出一盒苹果汁。提问“苹果娃娃变成了什么?”等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根据活动目标和活动准备,为中班幼儿设计苹果“变变变”活动,要求写出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1.教师戴苹果头饰扮演苹果娃娃出现在幼儿面前,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们好!我是会变的苹果娃娃,你们猜一猜我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2)引导幼儿自由的想象苹果的变化。 2.教师与幼儿一起玩“苹果变变变”的游戏。 (1)教师请幼儿给苹果娃娃喊“变变变”的口令,然后随着幼儿的喊声旋转自己的身体,转到黑板的后面取出一盒苹果汁。提问:“苹果娃娃变成了什么?(苹果汁)它是怎么变成苹果汁的?” (2)请幼儿继续给苹果娃娃喊“变变变”的口令,随着幼儿的喊声再次旋转到黑板的后面取出一盒苹果脯。提问:“这次苹果娃娃变成了什么?(苹果脯)它是怎么变成的?” (3)请幼儿再次给苹果娃娃喊“变变变”的口令,随着幼儿的喊声旋转到黑板的后面取出苹果干、苹果酱、苹果派等各种苹果制成的食品。提问:“苹果娃娃真会变呀?它都变成了什么?苹果还会变成什么呀?” 3.教师与幼儿品尝各种各样的苹果制品,说一说吃苹果有哪些好处。 4.出示橘子、西瓜、香蕉等水果,请幼儿一一说出它们的名称。教师:“今天,我们也来一个水果大变身的比赛,看一看这些好看、好吃的水果在小朋友的手中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1)分别向幼儿介绍提供的三组材料。 第一组:将各种水果用榨汁机进行榨汁的活动,变出各种果汁(教师指导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第二组:将各种水果进行装饰活动,利用粘贴即时贴、棉花等方式,变出各种水果娃娃。 第三组:利用各种水果制作成水果拼盘、水果串、水果沙拉等。 (2)请幼儿分成小组进行活动。 5.让幼儿分别品尝和欣赏各自的成果,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活动延伸】 将各种水果及相关材料,如榨汁机、适合幼儿用的刀具、牙签、沙拉酱等投放在日常生活区和美术区供幼儿进行水果装饰。

(48).新中国成立后,经国务院批准颁发的第一个幼儿教育法规是(  )。

A.《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
B.《幼儿园教育纲要》
C.《幼儿园工作规程》
D.《幼儿园管理条例》
正确答案D

(49).创设幼儿园环境时考虑不同地区、不同条件园(所)的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因陋就简。这体现了(  )原则。

A.参与性
B.发展适宜性
C.经济性
D.开放性
正确答案C

(50).能有效地提高幼儿认识、情感、意志与行为水平且能充分发挥幼儿主体作用的教育方法是(  )。

A.复述法
B.讨论法
C.故事法
D.提问法
正确答案B

(51).被誉为“儿童宪章和儿童权利宣言”的著作是(  )。

A.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
B.卢梭的《爱弥儿》
C.若井邦夫的《幼儿教育心理学》
D.蒙台梭利的《吸收性心智》
正确答案B

(52).贯彻幼儿参与性原则的根本保证是(  )。

A.教师的引导
B.教师要控制学生
C.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观念
D.创设优美的环境
正确答案C

(53).幼儿对美的东西总喜欢动手摸一摸、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这说明幼儿的审美感知(  )。

A.具有丰富的感受性
B.具有行动性
C.具有丰富的创造性
D.具有表面性
正确答案B

(54).下列属于我国幼儿园教育中特有的原则的是(  )。

A.保教结合原则
B.综合性原则
C.发展适宜性原则
D.独立自主性原则
正确答案A

(55).幼儿在认识“方”“万”和“日”“月”等形近符号时易出现混淆。这是由(  )所致。

A.观察的无序性
B.观察的目的性不够
C.观察的跳跃性
D.观察的细致性不够
正确答案D

(56).“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影响人成长的重要因素是(  )。

A.环境
B.邻居
C.母亲
D.成熟
正确答案A

(57).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的制定必须以一定社会的培养目标、(  )、学前教育机构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为依据。

A.幼儿家长的要求
B.幼儿园的语言教材
C.幼儿发展的规律
D.幼儿园教师的语言教学水平
正确答案C

(58).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倾向被称为(  )

A.依恋
B.合作
C.移情
D.社会化
正确答案A

(59).下列关于体育教学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教师一般采用间接指导的方式
B.幼儿一般是自由活动
C.体育教学活动应每天都组织
D.它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
正确答案D

(60).小李第一次给幼儿园的孩子上课,虽然知道是一群小孩子,但还是很紧张。小李的情绪状态属于(  )。

A.应激
B.心境
C.激情
D.理智感
正确答案A

(61).下列属于5~6岁幼儿特征的是(  )。

A.认识依靠行动
B.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C.开始接受任务
D.最初步的生活自理
正确答案B

(62).一儿童实际年龄为12岁,智力年龄为15岁,则其智商IQ为(  )。

A.60
B.80
C.100
D.125
正确答案D

(63).有的新生儿一出生就不老实,又哭又闹。这说明该婴儿的气质类型是(  )。

A.活泼型
B.安静型
C.一般型
D.中间型
正确答案A

(64).创立“体态律动”学说及其音乐教育理论的教育家是(  )。

A.达尔克罗兹
B.柯达伊
C.铃木
D.奥尔夫
正确答案A

(65).对儿童绘画的评价应更重视(  )。

A.画得像真的一样
B.画得和老师的范画一样
C.画面干净,涂色均匀
D.作画自由、大胆,有感情
正确答案D

(66).佝偻病也叫软骨病,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营养性疾病。其主要原因是体内(  )水平不足。

A.维生素B
B.维生素C
C.维生素D
D.叶酸
正确答案C

(67).渗透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包括(  )。

A.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偶发性的科学教育
B.集体性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他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C.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偶发性的科学教育、其他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D.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他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正确答案D

(68).幼儿园制定教育目标的意义有(  )。

A.增强教育的目的性
B.使教育工作更有针对性
C.保证教育工作全面系统地进行
D.保证各项教育工作的协调配合
E.增强教育的自觉性
正确答案ABCDE

(69).幼儿体育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有(  )。

A.锻炼与保护并重
B.注重幼儿身体素质的提高
C.重视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态度
D.专门的体育活动与日常活动相结合
E.注意体育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方式
正确答案ABCDE

(70).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上分,幼儿的社会游戏分为以下几种(  )。

A.非游戏行为
B.旁观游戏
C.独立游戏
D.平行游戏
E.合作游戏
正确答案ABCDE

(71).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根据对医院500多名婴儿的观察指出,新生儿有三种天生的主要情绪,即(  )。

A.怕
B.怒
C.爱
D.厌恶
E.快乐
正确答案ABC

(72).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  )。

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象的道德情感
C.表象的道德情感
D.形象的道德情感
E.伦理的道德情感
正确答案ABE

(73).开发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就是鼓励、引导家庭和社区把物资提供出来,供教育幼儿使用。(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74).蒙台梭利强调儿童自由选择和自主进行活动的能力,儿童可以毫无限制地去进行选择和活动。(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75).奥苏贝尔认为,一切新的有意义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因此,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76).两三岁的幼儿总是喜欢对成人说“不”,不喜欢父母喂饭,不喜欢父母给自己穿衣,倒是很希望事事“亲力亲为”,这是因为他们的独立性开始出现。(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77).机械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78).游戏是一种独特的活动,与幼儿生活、学习等没有联系。(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79).2~7岁的幼儿可以进行机能游戏。(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80).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是家园合作追求的最终目标。(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81).对于复杂问题,中等偏低的兴奋水平比较有利。(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82).我国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专项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83).正规性科学教育活动

正规性科学教育活动是指教师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课题,决定学习内容、方法和技能,并提供相应的材料,以达到教育目标的形式,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科学教育活动。

(84).个性

个性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人与人之问个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每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和言行举止中。要了解一个人的个性,主要看他的言行表现,而在言语和行为两者中,行为表现更能反映一个人真实的个性。

(85).儿童发展的危机期

儿童发展的危机期指在儿童发展的某些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否定或抗拒行为的现象。

(86).幼儿园环境

对于幼儿园教育而言,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既包括幼儿园内部小环境,也包括幼儿园外部的家庭、社会、自然、文化等大环境;狭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在幼儿园中,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物质与精神要素的总和。

(87).简述游戏的具体含义。

(1)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 (2)游戏是幼儿对生长的适应,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3)游戏是幼儿的自发学习。

(88).简述学前儿童智育工作的基本原则。

(1)专门的作业教学活动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2)教师的引导与学前儿童的探索相结合; (3)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4)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相结合。

(89).幼儿亲子交往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1)父母的性格、爱好、教育观念及对幼儿发展的期望对其教养行为有直接的影响; (2)父母的受教育水平、社会经济地位、宗教信仰以及父母之间的关系状况等; (3)幼儿自身的发育水平和发展特点。

(90).简述教育法律救济的意义。

(1)保护教育法律关系主体; (2)维护教育法律的权威; (3)促进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 (4)有利于推进教育法制建设。

(91).幼儿能力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1)多种能力的显现与发展; (2)智力结构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 (3)出现了主导能力的萌芽,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类型差异; (4)智力发展迅速。

(92).试述应如何培养幼儿的学习动机。

(1)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与求知欲; (2)重视幼儿学习活动中的游戏动机; (3)为幼儿学习创设安全、开放、温馨的氛围; (4)让幼儿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5)运用适宜反馈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

(93).试述在对儿童进行独立自主性培养中,教师容易忽略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师对儿童进行独立自主性培养中往往忽略了从自身做起。从自身做起,首先,教师要做到身体力行。在幼儿园中,教师对儿童进行独立自主性培养时,往往要求儿童这样做、那样做,但对自身的要求却十分放松,这对培养儿童的独立性非常不利。因此,教师要从自己做起,给儿童做出一个好的榜样。其次,教师要让儿童真正认识到独立自主性的重要性,也就是说,教师在进行各种活动中,一定要时时抓住机会,让儿童了解独立自主性的重要性。儿童在了解独立自主性培养的重要性后,也会更好地配合教师进行活动。在进行这项活动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注意方式与方法,不要一味地以说教的方式来进行教育,而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游戏、情境角色扮演、户外活动、参观等形式来进行。从别人的感受与自己的情感中,让儿童体会到“独立”的重要性。

(94).苹果“变变变”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水果的变化,了解多种水果制品。 2.培养幼儿爱吃水果的习惯。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活动准备】 1.苹果头饰、苹果汁、苹果脯等。 2.各种水果、榨汁机、刀子、盘子等。 3.即时贴、棉花等可装饰物品。 附:“苹果变变变”的游戏方法。即教师请幼儿给苹果娃娃喊“变变变”,然后随着幼儿的喊声旋转自己的身体,转到黑板的后面取出一盒苹果汁。提问“苹果娃娃变成了什么?”等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根据活动目标和活动准备,为中班幼儿设计苹果“变变变”活动,要求写出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1.教师戴苹果头饰扮演苹果娃娃出现在幼儿面前,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们好!我是会变的苹果娃娃,你们猜一猜我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2)引导幼儿自由的想象苹果的变化。 2.教师与幼儿一起玩“苹果变变变”的游戏。 (1)教师请幼儿给苹果娃娃喊“变变变”的口令,然后随着幼儿的喊声旋转自己的身体,转到黑板的后面取出一盒苹果汁。提问:“苹果娃娃变成了什么?(苹果汁)它是怎么变成苹果汁的?” (2)请幼儿继续给苹果娃娃喊“变变变”的口令,随着幼儿的喊声再次旋转到黑板的后面取出一盒苹果脯。提问:“这次苹果娃娃变成了什么?(苹果脯)它是怎么变成的?” (3)请幼儿再次给苹果娃娃喊“变变变”的口令,随着幼儿的喊声旋转到黑板的后面取出苹果干、苹果酱、苹果派等各种苹果制成的食品。提问:“苹果娃娃真会变呀?它都变成了什么?苹果还会变成什么呀?” 3.教师与幼儿品尝各种各样的苹果制品,说一说吃苹果有哪些好处。 4.出示橘子、西瓜、香蕉等水果,请幼儿一一说出它们的名称。教师:“今天,我们也来一个水果大变身的比赛,看一看这些好看、好吃的水果在小朋友的手中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1)分别向幼儿介绍提供的三组材料。 第一组:将各种水果用榨汁机进行榨汁的活动,变出各种果汁(教师指导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第二组:将各种水果进行装饰活动,利用粘贴即时贴、棉花等方式,变出各种水果娃娃。 第三组:利用各种水果制作成水果拼盘、水果串、水果沙拉等。 (2)请幼儿分成小组进行活动。 5.让幼儿分别品尝和欣赏各自的成果,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活动延伸】 将各种水果及相关材料,如榨汁机、适合幼儿用的刀具、牙签、沙拉酱等投放在日常生活区和美术区供幼儿进行水果装饰。

此题目数据由翰林刷题小程序免费提供

扫描二维码免费使用微信小程序搜题/刷题/查看解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翰林刷题小程序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20230611.cn/post/9792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