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翰林刷题小程序真题 > 正文内容

【成人自考】【小学教育心理学】【00407】2020年10月考试真题

(1).有的学生聪明早慧,有的学生大器晚成。这体现了心理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均衡性
D.个别差异性
正确答案D

(2).学会观察、比较、阅读以及问题解决的方法。这类学习是

A.知识的学习
B.心智技能的学习
C.动作技能的学习
D.言语信息的学习
正确答案B

(3).“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是

A.适应
B.分化
C.泛化
D.迁移
正确答案C

(4).某教师免除了随堂测验全部答对学生的家庭作业。该教师的做法是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替代强化
D.消退
正确答案A

(5).为了得到父母的奖励或者避免父母的惩罚而努力学习。这种学习动机是

A.外部学习动机
B.内部学习动机
C.认知动机
D.低级动机
正确答案A

(6).写一篇作文、策划一项活动、管理一个班级。这类知识是

A.结构良好知识
B.结构不良知识
C.感性知识
D.陈述性知识
正确答案B

(7).利用各种图片、模型、幻灯片及录像进行的直观教学形式是

A.言语直观
B.实物直观
C.模像直观
D.形象直观
正确答案C

(8).下列属于操作技能的是

A.吞咽食物
B.系鞋带
C.计算应用题
D.写作文
正确答案B

(9).在学生学过“能量”后,再学习“电能”、“机械能”和“化学能”。这类学习是

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并列组合学习
D.命题学习
正确答案A

(10).桑代克曾做过一个实验:被试者蒙上眼睛后练习画4英寸长的线段,经过300多次练习,毫无进步。其最适当的解释是

A.被试者缺乏学习动机
B.被试者练习过多导致疲劳
C.被试者缺乏有效的反馈
D.被试者缺少正确的示范
正确答案C

(11).老师在教学生“舟”这个字时,一边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模型,一边进行板书并作形象比喻。学生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所采取的学习策略是

A.谐音
B.类比
C.概括
D.形象联想
正确答案D

(12).小学生学习分数时,受先前整数概念的影响,往往认为1/5比1/3大。这种迁移是

A.正迁移
B.负迁移
C.垂直迁移
D.逆向迁移
正确答案B

(13).以下学习策略中不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

A.监督策略
B.计划策略
C.组织策略
D.调节策略
正确答案C

(14).各种心理官能可由一种科目或一种题材上受到训练而整体发展起来。持该观点的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
D.关系转化说
正确答案A

(15).为了使学生掌握解题技能,教师在黑板上用活动卡片,详细说明解题的步骤及要求。这种操作是

A.原型定向
B.原型操作
C.原型整合
D.原型内化
正确答案B

(16).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5-8岁儿童所处的道德发展阶段是

A.前道德阶段
B.他律道德阶段
C.自律道德阶段
D.无律道德阶段
正确答案B

(17).学生运用道德原则、信念与观点去分析道德情境,对人对事做出是非善恶的判断。这属于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正确答案A

(18).下列儿童行为中属于攻击行为的是

A.偷学校的财物
B.活动过多
C.给别人起难听的外号
D.吞咽食物之外的东西
正确答案C

(19).某学生在听课、做作业、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应对考试等具体学习方法和技术方面缺少策略。该学生表现出的问题是

A.学习疲劳
B.学习策略失调
C.厌学与逃学
D.学习障碍
正确答案B

(20).个体在扮演某一角色过程中,由于受到各方面的评价与期待而产生的情绪体验。这称为

A.角色认知
B.角色期待
C.角色认同
D.角色体验
正确答案D

(21).有意义学习

有意义学习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概念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的过程。

(22).认知动机

认知动机,即指激发个体进行认知行为的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活动,与内驱力和诱因相关。

(23).知识领会

知识领会是指了解传输知识的媒体的含义, 懂得词所标志的事物的情形、性质,对事物获得间接认识的过程。

(24).过度学习

过度学习,又称为“过度识记”,是指达到一次完全正确再现后仍继续识记的记忆。

(25).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BS法、自由思考法,是指剌激并鼓励一群知识渊博、知悉风险情况的人员畅所欲言,开展集体讨论的方法。

(26).简述小学生学习的特点。

(1)直观一操作性;(2)指导一模仿性;(3)基础一再现性。

(27).简述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1)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2)替代经验;(3)言语暗示;(4)情绪唤醒。

(28).简述华莱士的问题解决模式。

(1)准备阶段,主要是收集信息;(2)沉思阶段,主要为酝酿问题解决方案;(3)灵感或启迪阶段,此阶段中,问题解决者头脑中可能涌现出问题解决办法,突发式地使问题迎刃而解;(4)验证阶段,验证各种解决办法的有效性。

(29).简述伯林纳的教师职业发展论。

(1)新手阶段:理性化、处理问题缺乏灵活性、刻板、依赖规定;(2)熟练新手阶段:实践经验与书本知识的整合;处理问题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不能很好地区分教学情境中的信息;缺乏足够的责任感;(3)胜任阶段:教学目的性相对明确,能够选择有效的方法达到教学目标,对教学行为有更强的责任心,但是教学行为还没有达到足够流畅的程度;(5)专家阶段:观察教学情境、处理问题的非理性倾向,教学技能的完全自动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30).简述学习策略的作用。

⑴有利于学生把握学习方向,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⑵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行为习惯,有利于他们终身学习;⑶有利于教师教学。

(31).举例分析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区别与联系。

⑴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写字、行走、骑自行车等技能都是操作技能。⑵心智技能也叫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生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默读、心算、写作、观察和分析等技能都是心智技能。⑶联系:心智技能可以提高动作技能的效率。

(32).举例说明促进小学生迁移的教学策略。

(1)精选教材内容。要想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大量有用的经验,教学内容就必须精选。精选的标准就是必须具有广泛的迁移价值,即对其他领域有潜在的迁移意义的标准。(2)合理组织材料。精选的教材只有通过合理的编排才能充分发挥其迁移的效能,否则迁移效果小,甚至阻碍迁移的产生。从迁移的角度来看,合理编排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合理编排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合理的教学程序得以体现、实施的,教学程序是使有效的教材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结合实际学科的教学来教授有关的学习策略和元认知策略,不仅可以促进对所学内容的掌握,而且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迁移的意识,从根本上促进迁移的产生。(5)防止负迁移的发生。在教学中,负迁移会对学习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掌握知识教授的速度和难易度,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每次迁移均应使学生感到需要一定的努力,但又能够完成。除此之外,还要充分利用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作用,使有效迁移顺利进行。

(33).论述小学生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

⑴社会规范的依从。依从是指人们在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⑵社会规范的认同。认同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为他人相接受。其本质就是对于榜样的模仿、认同越强烈,对榜样的模仿越主动,在困难面前就越能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和毅力。⑶社会规范的信奉(内化)。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此题目数据由翰林刷题小程序免费提供

扫描二维码免费使用微信小程序搜题/刷题/查看解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翰林刷题小程序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20230611.cn/post/10063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