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自考】【美育基础】【00409】2019年04月考试真题
(1).提出“寓教于乐”思想的是
A.孔子正确答案B
B.贺拉斯
C.席勒
D.达·莎奇
(2).历史上第一部以美育为研究对象的理论著作是
A.《诗学》正确答案B
B.《美育书简》
C.《诗艺》
D.《理想国》
(3).在中国近代倡导五育并举方针的是
A.梁启超正确答案D
B.王国维
C.丰子恺
D.蔡元培
(4).从受教者的受教方式来看,美育是一种
A.人本教育正确答案B
B.情感教育
C.形象教育
D.趣味教育
(5).在我国的教育方针中,“全面发展的人”是学生的个体成长尽面所要达到的
A.基本目的正确答案C
B.终极目的
C.直接目的
D.间接目的
(6).美育学科的骨架和肌肉是
A.哲学正确答案D
B.美学
C.教育学
D.艺术学
(7).“人类的和谐必须使人类所具有的感性与理性有机结合:感性脱离理性使人变成动物;理性脱离感性使人变得僵死。”这一论断出自
A.歌德正确答案C
B.黑格尔
C.席勒
D.康德
(8).美育的核心是
A.情感正确答案A
B.知觉
C.想象
D.创造力
(9).美育以铸造人的完美人格为
A.基本目标正确答案C
B.长远目标
C.核心目标
D.终极目标
(10).“富贵不能淫,贫贼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一论断出自
A.《论语》正确答案B
B.《孟子》
C.《大学》
D.《中庸》
(11).家庭美育最重要的任务是
A.塑造美的形象正确答案C
B.塑造美的行为
C.塑造美的心灵
D.塑造美的语言
(12).在小学美育阶段,要引导学生
A.提升审美力正确答案D
B.锻炼想象力
C.培养审美兴趣
D.树立正确审美观
(1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这一论断出自
A.《论语》正确答案A
B.《老子》
C.《礼记》
D.《庄子》
(14).人化自然的审美价值除了外在形式之外,还在于它们的感性形式中所显示的
A.艺术的价值正确答案B
B.人的力量
C.文化的内涵
D.社会的属性
(15).我国古人讲究“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有吃相”,强调的是
A.容貌美正确答案C
B.表情美
C.姿态美
D.服饰美
(16).艺术作品的内形式主要是指
A.比例正确答案C
B.对称
C.结构
D.节奏
(17).达·芬奇提出的“神圣的比例关系”是指人体美应
A.高矮适度正确答案B
B.协调均称
C.胖瘦适宜
D.赏心悦目
(18).对美育工作来说,需要的儿童观具有
A.普遍性、社会性和文化性正确答案A
B.个体性、社会性和文化性
C.普遍性、多元性和文化性
D.个体性、多元性和文化性
(19).儿童审美体验、审美传达、审美接受与欣赏产生的条件是
A.情绪的客观化正确答案A
B.情绪的产生
C.情绪的主观化
D.语言符号
(20).下列不属于儿童感知阶段的是
A.感觉运动阶段正确答案B
B.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1).在儿童早期的审美发展中,能被感知、被体验到的唯一审美因素是
A.节奏正确答案A
B.气味
C.光线当
D.色彩
(22).小学美育在教育形式上强调
A.以艺术教学与课外美育实践活动相结合正确答案C
B.以艺术教学与审美素养培养相结合
C.以课程教学与课外美育实践活动相结合
D.以课程教学与审美素养渐养相结合
(23).小学美育进行知识教育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自然美方面内容正确答案D
B.艺术美方面内容
C.社会美方面内容
D.人文美方面内容
(24).小学学校美育部门的主导因素是
A.学校正确答案B
B.小学美育教师
C.教育主管部门
D.学生
(25).作为艺术家,小学美育教师必须具备
A.审美实践能力正确答案D
B.审美批评能力
C.审美创造能力
D.审美素养要素
(26).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主张的美育内容包括
A.图画、音乐等艺术教育正确答案ABCDE
B.创造美好的学习环境
C.注意仪表美
D.注意整洁
E.建立各种优良传统
(27).美育对人情感的陶冶主要包括
A.情感定向正确答案ABC
B.情感的节奏化
C.情感的韵律化
D.情感的纯粹化
E.情感的典型化
(28).素质教育所讲的能力包括
A.智力正确答案ABCDE
B.体力
C.情感力
D.意志力
E.道德力
(29).人的全面发展包含
A.完善的人格正确答案ABCDE
B.健康的心理
C.健全的智力
D.健全的能力
E.健康的体魄
(30).社会美育的内容包括
A.开展社会艺术教育正确答案ABC
B.举办社会审美活动
C.打造审美生活环境
D.发现生活美
E.传承文化美
(31).艺术价值具有多样性,主要体现在
A.认识价值正确答案ABCE
B.宣传价值
C.教育价值
D.伦理价值
E.交际价值
(32).下列属于形式美法则的是
A.对称正确答案ACDE
B.结构
C.对比
D.均衡
E.节奏
(33).在儿童审美活动中,审美形象创造的基本方法包括
A.比喻正确答案DE
B.类比
C.拟人
D.幻想
E.夸张
(34).小学美育的任务有
A.知美正确答案ACDE
B.育美
C.懂美
D.爱美
E.创美
(35).小学美育教师教学美的展现技能包括
A.课程审美化技能正确答案ADE
B.生活审美化技能
C.行为举止审美化技能
D.语言审美化技能
E.艺术表现与批评技能
(36).“完全之教育”
由王国维提出,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身体能力”和“精神能力”都得到发展的“完全之人物”,相应地提出了“完全之教育”,即用体育发展人的“身体之能力”,用心育发展人的“精神之能力”。
(37).美育
美育就是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中,通过对审美客体的欣赏与体验,通过参与艺术的创造与创作,使受教育者的感觉充分人化,使受教育者的情感系统更加完善、更加丰富,发展受教育者的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和审美理解等能力,形成健康的趣味和审美判断力。
(38).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人们在进行审美活动中所形成的对美的感知、体会和鉴赏的能力,是人类在审美活动中接受教育和训练的结果。
(39).自然美
自然美是指自然界中的美,用美学的专门术语来讲,是指作为人的审美对象的自然,对人来说具有审美价值的自然。
(40).教学美
教学美是指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知识的讲授表现出来的审美因素。
(41).孔子提出的“兴观群怨”的意思是什么?
(1)“兴”是说诗歌可以使欣赏者的精神感动奋发。
(2)“观”是说可以通过诗歌了解社会生活、政治风俗。
(3)“群”是说诗歌可以在不同的社会人群中交流思想情感,从而使社会和谐、政治稳定。
(4)“怨”是说诗歌可以引起欣赏者对社会生活的一种情感态度。
(42).为什么美育学科要将美学作为理论核心?
(1)审美活动是艺术活动的基础,艺术活动是审美活动在人类的文化创造中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2)美学所论述的审美、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范畴等都是作为美育的艺术教育的核心概念。
(43).简述人化自然的美育作用。
(1)经过人类控制与改造的自然消除了危害性,其审美价值得以体现;
(2)人文景观是人类文化历史活动和自然景物的和谐统一,其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意蕴和巨大历史文化价值,唤起人们的美的享受;
(3)艺术化自然是人按照艺术标准去改造和建构的自然,从而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
(44).简述小学美育的内容。
(1)提高小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
(2)提高小学生对美的想象能力;
(3)提高小学生对美的理解能力
(45).论述在学校如何实施美育。
(1)小学美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
(2)中学美育,培养学生审美兴趣。
(3)高校美育,提升学生审美力和创造力。
(46).结合美育实践谈谈儿童心理发展与儿童审美活动之间的关系。
(1)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儿童审美活动的特殊性:
①儿童情绪发展的特点;
②儿童感知发展的特点;
③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
(2)儿童审美活动的组成要素及作用:
①节奏在儿童审美活动发展中的作用;
②情感在儿童审美活动发展中的作用;
③想象在儿童审美活动发展中的作用。
此题目数据由翰林刷题小程序免费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