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翰林刷题小程序随堂练习 > 正文内容

【成人自考】【内科护理学(二)】【03202】高频考点(48)

(1).DIC患者经消耗性凝血障碍检查时血小板减少,可见____下降;纤维蛋白原持续下降或低于______g/L;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进行性;1.5

(2).简述急性溶血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主要为血管内溶血,起病急,如血型不合输血。早期表现腰背四肢酸痛,且逐渐加重,伴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寒战、高热等。这些表现是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后分解产物对机体的毒性作用所致。患者多有血红蛋白尿、明显贫血、黄疸。严重溶血可引起周围循环衰竭、休克,溶血产物可造成肾小管细胞缺血坏死及管腔阻塞,最终导致急性肾衰。

(3).出血性疾病

出血性疾病是指正常止血功能发生障碍,引起以自发出血或轻微创伤后出血不止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

(4).简述对再障患者的健康教育。

(1)加强卫生宣教:对长期接触苯及其衍生物、X线等工作者,应提高他们对工作环境危害的认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促进自觉遵守劳动防护。单位领导应重视环境污染的治理,制定严格防护措施,定期为职工检查血象,有异常者按规定给予妥善安排。(2)指导患者及人群不可随便用药:滥用药物常是引起再障的重要原因,如氯霉素、磺胺药、保泰松、阿司匹林、安乃近等,需要时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3)出院指导:①讲解疾病知识:向患者讲述再障可为多种原因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病程长,鼓励患者坚持治疗会有好转或治愈可能。并指导患者寻找病因,如药物或化学毒物、放射物质等,若找到可疑原因,今后应避免。②患者应坚持治疗,同时学会自我护理,如预防出血、感染,定期门诊复查。(4)预后:急性再障预后极差,常在一年内死亡,多死于严重感染或脑出血。慢性再障预后相对较好,部分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存活数年,仅有少数患者可以治愈。

(5).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的主要机制是_____。

免疫因素

(6).DIC的主要临床表现有_____、_____、____及_____。

出血;栓塞;休克;溶血

(7).HL的IB、ⅡB和Ⅲ~Ⅳ期患者,即使属于淋巴细胞消减型,均应采用_______为主的治疗方案,巨大肿块可用______。常用方案为______方案。

化疗;局部放疗;MOPP

(8).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因素有_____、_____、感染因素及其他。其中,发病的主要机制是_____。

免疫因素;肝、脾因素;免疫因素

(9).简述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健康教育内容。

(1)对患者及家属的指导。慢性患者血小板处于50×109/L以上,可适当活动,预防外伤;避免使用可引起血小板减少或抑制其功能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潘生丁、消炎痛、保泰松等;本病为慢性病,易反复发病,注意寻找诱发原因,以减少发作;定期门诊复查血小板、坚持治疗。(2)预后。本病急性型大多数患者数周至4个月可恢复正常,极少复发;慢性型常反复发作,多迁延不愈,可达数年或更长时间,较少自然缓解。

(10).放射治疗适用于I、Ⅱ期病例,HL以_____、______疗效好,早期常可达根治目的。

IA;ⅡA

(11).简述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护理措施。

(1)休息与活动:保持安静、整洁的病室环境,保持充足的睡眠,化疗后可适当活动。(2)饮食指导: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饮食,鼓励其多进食,保证营养,以利于化疗顺利进行;鼓励患者多饮水;若有恶心、呕吐,遵医嘱给予相应药物。(3)病情观察:了解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有无出血及感染征象;准确记录出入量;监测血象、骨髓象变化。(4)预防感染:保持病室整洁、空气清新并及时消毒,以防交叉感染;告知患者注意卫生,做好皮肤护理,鼓励患者饭前、饭后用苏打水等漱口液漱口;定期擦澡换衣;便后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女性患者每天冲洗会阴部。(5)化疗护理:遵医嘱合理应用化疗药物,静脉滴注速度要慢,以减轻对血管壁的刺激;如有恶心、呕吐者,可遵医嘱给予镇吐药;静滴柔红霉素时,注意患者心率变化;甲氨蝶呤引起口腔溃疡者,给予0.5%普鲁卡因含漱;长春新碱引起末梢神经炎者,告知患者注意事项避免损伤。(6)输血或输血浆护理:输血前严格三查八对,输血时观察患者有无异常反应。

(12).造血器官由_____、_____、_____、_____、淋巴结等构成。

骨髓;肝;脾;胸腺

(13).简述溶血性贫血的有关检查。

(1)确定是否为溶血性贫血:①红细胞破坏增加及寿命缩短的检查:a.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有不同程度下降,血清总胆红素增高,血清非结合胆红素增多。b.血清结合珠蛋白减少或消失:溶血时,由肝脏产生的结合珠蛋白与游离血红蛋白结合,故结合珠蛋白降低或消失。c.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增多:急性溶血可见血红蛋白尿,慢性溶血多为含铁血黄素尿。d.红细胞寿命缩短:多采用51铬标记红细胞测定,正常红细胞半寿期为25~32天,溶血性贫血时明显缩短。②红细胞代偿性增生的检查:a.网织红细胞增多:常为5%~20%,可高达50%~70%。b.外周血中出现幼红细胞。c.骨髓幼红细胞高度增生。(2)确定溶血性贫血种类:①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脆性增加,海洋性贫血则脆性降低。②酸溶血试验(Ham试验):多用于诊断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③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测定红细胞膜上或血清中自身抗体,用于诊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④血红蛋白电泳分析:对血红蛋白病的诊断有帮助。

(14).溶血性疾病

当溶血发生而骨髓造血功能足以代偿红细胞的破坏时,可不发生贫血称为溶血性疾病。

(15).急性白血病缓解后治疗的目的是继续消灭体内残存的_____细胞。

白血病

(16).异基因骨髓移植进行病人预处理的目的是______,抑制患者免疫反应,避免移植物排斥,使骨髓移植得以成功。

采用化疗和/或放疗进一步杀灭肿瘤细胞或白血病细胞

(17).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首发症状为_____。

无痛性进行性颈部或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18).简述缺铁性贫血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的特点。

(1)血象:血红蛋白降低,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白细胞、血小板均正常。(2)骨髓象:骨髓中度增生,主要是中晚幼红细胞增生。骨髓铁染色检查可反映体内贮存铁情况,本病常表现为骨髓细胞外含铁血黄素消失,幼红细胞内含铁颗粒减少或消失。(3)其他:血清铁降低,多<8.95μmol/L;总铁结合力增高;血清铁蛋白<12μg/L。

(19).简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要点。

(1)一般治疗:血小板明显减少、出血严重者应卧床休息,防止创伤;感染时及时应用抗生素。(2)糖皮质激素:为首选药物,常用泼尼松30~60mg/d,3次/d口服,待血小板接近正常,可逐渐减量,并以小剂量(5~10mg/d)维持3~6个月。(3)脾切除:主要适应证为:糖皮质激素治疗6个月以上无效者;泼尼松有效,但维持剂量必须大于30mg/d者。(4)免疫抑制剂:一般不作首选。用于以上疗法无效或疗效差者,可与糖皮质激素合用提高疗效。主要药物有环磷酰胺、长春新碱等。(5)急重症的处理:可输注血小板,静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或大剂量甲泼尼龙,置换血浆。(6)其他治疗:如达那唑可与糖皮质激素合用,有协同作用。

(20).简述对溶血性贫血患者的输血护理措施。

(1)避免发生血型不合输血的措施:①输血前护理人员认真核对配血单姓名、床号、血型,应与血袋纸牌一致。②输血后应严密观察患者的反应:血型不合输血早期反应为腰背四肢酸痛、畏寒、发热、头痛、恶心、腹痛,重者出现酱油尿、血压降低甚至休克,最后可出现急性肾衰(表现少尿、无尿)。上述症状轻重与输入血量有关。③认真对待输血患者的不适反应,疑为血型不合时,应立刻报告医生,同时使输血速度减慢或停止输血。(2)及早发现溶血性贫血患者溶血加重:溶血性贫血患者输血时,即使血型相符,也可能因输入补体或红细胞而使溶血加重,故在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反应,贫血、黄疸是否加重,可疑时,立即向医生报告。

(21).血小板计数减少程度不一,急性型ITP常低于______,失血多可出现贫血,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慢性型一般常在______。

20×109/L;(30~80)×109/L

(22).简述缺铁性贫血的治疗要点。

(1)积极寻找和去除病因: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关键所在,应积极治疗原发病。(2)铁剂治疗:是纠正缺铁性贫血的有效措施。首选口服铁剂(常用药物有硫酸亚铁、右旋糖酐铁等),服用铁剂应在餐后,避免刺激胃肠道;服用铁剂时可同服VitC或果汁以促进铁的吸收,禁与茶同服。口服铁剂治疗无效或胃肠道吸收不良者可注射铁剂,常用的注射铁剂有右旋糖酐、山梨醇铁,注射铁剂应作深部肌肉注射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

(23).贮存铁主要以_____和_____形式贮存在肝、脾和骨髓等组织中。

铁蛋白;含铁血黄素

(24).(2006.4,填空32)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抗凝治疗常用的药物为_____。

肝素

(25).简述急性白血病的健康教育内容。

(1)防护宣教。长期接触放射核素或苯类等化学物质的工作者,必须严格遵守劳动保护制度,不可在工作忙碌时,忽略防护措施。另外,定期查血象,平日要加强营养和重视休息。(2)出院指导。①坚持缓解后治疗:患者获得完全缓解后,需在院外巩固、维持治疗。应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白血病是难治病,并进一步说明坚持每1~2月维持治疗是争取长期缓解或治愈的重要手段,使患者主动坚持治疗。②建立院外养病生活方式:生活要规律,保证休息、睡眠和营养,注意个人卫生,少去人群拥挤的地方,保持乐观情绪。③定期门诊复查血象,发现出血、发热及骨骼疼痛要及时就诊。④向家属说明给予患者精神、物质支持是极其重要的治疗部分。(3)预后。急性白血病未经治疗者平均生存期仅3个月左右,近些年白血病治疗进展快使疗效明显提高,患者生存期大大延长。决定预后因素除治疗方法外,还与患者年龄有关,1~9岁患者预后较好,1岁以下及9岁以上儿童、中青年、成年预后较差,60岁以上更差。此外,还与白血病分型及染色体异常有关。

此题目数据由翰林刷题小程序免费提供

扫描二维码免费使用微信小程序搜题/刷题/查看解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翰林刷题小程序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20230611.cn/post/10166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