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预应力张拉施工的说法,错误的是( )。
2024-11-09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新版】
关于预应力张拉施工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当设计无要求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差应控制在6%以内
B、张拉初应力宜为张拉控制应的10%-15%,伸长值应从初应力时开始测量
C、先张法预应力施工中,设计未要求时,放张预应力筋时,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75%
D、后张法预应力施工中,当设计无要求时,可采取分批、分阶段对称张拉。宜先上、下或两侧,后中间
【正确答案】:D
【题目解析】:关于预应力张拉施工的各选项分析如下: A选项提到,当设计无要求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差应控制在6%以内。这是正确的,因为在预应力张拉过程中,理论伸长值是根据材料的力学特性和张拉力计算得出的,而实际伸长值可能会因为各种因素(如材料的实际性能、施工环境等)与理论值有所偏差。但偏差过大可能会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需要对这个偏差进行控制。 B选项指出,张拉初应力宜为张拉控制应的10%-15%,伸长值应从初应力时开始测量。这也是正确的,初应力的设定有助于确保张拉过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而伸长值的测量则从初应力开始,以获取更准确的伸长数据。 C选项提到,在先张法预应力施工中,当设计无要求时,放张预应力筋时,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75%。这也是正确的,因为混凝土强度未达到一定水平时,放张预应力筋可能会导致结构损坏或变形。 D选项表示,在后张法预应力施工中,当设计无要求时,可采取分批、分阶段对称张拉,但顺序为先上、下或两侧,后中间。这是错误的。在后张法预应力施工中,通常应采取分批、分阶段对称张拉,以减小构件因张拉引起的翘曲变形。而张拉顺序通常应遵循从中间向两边或从两边向中间的原则,而不是先上、下或两侧,后中间。这种错误的张拉顺序可能会导致构件产生不均匀的应力和变形,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因此,正确答案是D。
A、当设计无要求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差应控制在6%以内
B、张拉初应力宜为张拉控制应的10%-15%,伸长值应从初应力时开始测量
C、先张法预应力施工中,设计未要求时,放张预应力筋时,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75%
D、后张法预应力施工中,当设计无要求时,可采取分批、分阶段对称张拉。宜先上、下或两侧,后中间
【正确答案】:D
【题目解析】:关于预应力张拉施工的各选项分析如下: A选项提到,当设计无要求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差应控制在6%以内。这是正确的,因为在预应力张拉过程中,理论伸长值是根据材料的力学特性和张拉力计算得出的,而实际伸长值可能会因为各种因素(如材料的实际性能、施工环境等)与理论值有所偏差。但偏差过大可能会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需要对这个偏差进行控制。 B选项指出,张拉初应力宜为张拉控制应的10%-15%,伸长值应从初应力时开始测量。这也是正确的,初应力的设定有助于确保张拉过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而伸长值的测量则从初应力开始,以获取更准确的伸长数据。 C选项提到,在先张法预应力施工中,当设计无要求时,放张预应力筋时,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75%。这也是正确的,因为混凝土强度未达到一定水平时,放张预应力筋可能会导致结构损坏或变形。 D选项表示,在后张法预应力施工中,当设计无要求时,可采取分批、分阶段对称张拉,但顺序为先上、下或两侧,后中间。这是错误的。在后张法预应力施工中,通常应采取分批、分阶段对称张拉,以减小构件因张拉引起的翘曲变形。而张拉顺序通常应遵循从中间向两边或从两边向中间的原则,而不是先上、下或两侧,后中间。这种错误的张拉顺序可能会导致构件产生不均匀的应力和变形,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因此,正确答案是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