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翰林刷题小程序真题 > 正文内容

【成人自考】【外国教育史】【01282】2021年01月考试真题

(1).______是中世纪城市中最独特的经济和社会组织方式,是组织起来保护和促进特殊利益集团的职业团体。

A.工会
B.商会
C.城会
D.行会
正确答案D

(2)._____在西方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双语(即希腊语和拉丁语)学习的问题。

A.西塞罗
B.拉伯雷
C.昆体良
D.柏拉图
正确答案C

(3).欧洲的启蒙运动发端于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瑞士
正确答案A

(4).1978 年以后日本成立了兵库、上越、鸣门三所______重点培养研究生水平的师资。

A.师范大学
B.教育大学
C.高等学院
D.综合大学
正确答案B

(5).美国______的目标是使所有学生到2014年都能在各个年级达到熟练水平。

A.《中小学教育法案》
B.《联邦职业教育法》
C.《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
D.《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
正确答案C

(6).英国中世纪时期创立的______和______到17世纪末已成为欧洲闻名的古典大学。

A.剑桥大学、伯明翰大学
B.剑桥大学、爱丁堡大学
C.牛津大学、剑桥大学
D.牛津大学、爱丁堡大学
正确答案C

(7).20世纪60~70年代德国建立的综合高等学校,又称为

A.集合大学
B.企业大学
C.全科大学
D.总合大学
正确答案D

(8).赫尔巴特认为,教育学应建立在_____和_____的基础之上。

A.伦理学、心理学
B.伦理学、哲学
C.心理学、哲学
D.科学、哲学
正确答案A

(9).______是智力天赋天生平等、 教育万能论的提出者。

A.洛克
B.狄德罗
C.康德
D.爱尔维修
正确答案D

(10).中世纪前期西欧的修道院学校把学生分为和_____两类。

A.内修生、外修生
B.高级生、低级生
C.高等生、低等生
D.内学生、外学生
正确答案A

(11).卢梭认为人的教育有三个来源,其中不包括

A.自然
B.人
C.实践
D.事物
正确答案C

(12).下列不属于夸美纽斯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诱导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创造性原则
D.直观性原则
正确答案C

(13).赫尔巴特是___近代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A.瑞士
B.德国
C.法国
D.美国
正确答案B

(14).宗教改革时各派教育与文艺复兴时的人文主义教育相比,______和大众性增强。

A.贵族性
B.独特性
C.世俗性
D.公平性
正确答案C

(15).被誉为法国历史上“技术教育宪章”的职业教育法案议案的是

A.《德布立法》
B.《阿斯蒂埃法案》
C.《费里法案》
D.《莱格法案》
正确答案B

(16).中世纪前期____吸收并保存了希腊的科学及哲学。

A.拜占廷
B.阿拉伯
C.埃及
D.巴比伦
正确答案B

(17).1881 年法国议会通过的____,确立了基础教育的免费原则,即“公立学校不再收取学费”。

A.《莫雷尔法案》
B.《法鲁法案》
C.《费里法案》
D.《巴特勒法》
正确答案C

(18).下列不属于教育的起源问题观点的是

A.生物起源说
B.心理起源说
C.劳动起源说
D.生产起源说
正确答案D

(19).柏拉图的代表作是

A.《理想国》
B.《大教学论》
C.《爱弥儿》
D.《普通教育学》
正确答案A

(20).19 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建立起不同于欧洲各国的______公立学校系统。

A.双轨制
B.三轨制
C.单轨制
D.多轨制
正确答案C

(21).裴斯泰洛齐强调______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关键问题”。

A.道德教育
B.劳动教育
C.智育
D.美育
正确答案A

(22).日本1890 年颁布的____,以儒家忠孝仁爱为教育的中心内容,并掺杂了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伦理道德。

A.《学校令》
B.《教育敕语》
C.《教育基本法》
D.《社会教育法》
正确答案B

(23).______是在中世纪英国各地出现的一种专门为贵族子弟设立的寄宿制学校。

A.工学
B.公学
C.学园
D.文法学校
正确答案B

(24).在新教运动中,___基本保留了天主教的教义、 教规和仪式。

A.路德新教
B.加尔文教派
C.伊斯兰教
D.英国国教
正确答案D

(25).斯宾塞的教育代表作是1861 年出版的

A.《大教学论》
B.《天鹅之歌》
C.《明日之学校》
D.《教育论》
正确答案D

(26).以“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口号的反对___和教会神权的思想解放运动,史称“文艺复兴”。

A.帝国主义
B.封建主义
C.原始社会
D.资本主义
正确答案B

(27).十月革命后,_____成为年轻的苏维埃政权最为重要的一项教育任务。

A.发展义务教育
B.推广终身教育
C.大量培养合格教师
D.扫除文盲
正确答案D

(28).明治维新后期日本确立的国家主义教育体制具有浓厚的______色彩。

A.军国主义
B.帝国主义
C.资本主义
D.封建主义
正确答案A

(29).在杜威的教育哲学,乃至一般哲学中,“______”是个最重要的名词。

A.实践
B.感觉
C.实用
D.经验
正确答案D

(30).______被誉为“德国普通教育之父”和“德国教师的教师”。

A.福禄培尔
B.第斯多惠
C.洪堡
D.鲍尔生
正确答案B

(31).统一理论是赫尔巴特进行课程安排的心理依据。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2).雅典城邦高度重视教育,把教育视为培养合格公民的有效手段。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33).除中国外,东方文明古国还包括古巴比伦、古希伯来、古印度、古缅甸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4).在新建立的许多教会组织中,耶稣会的贡献最大。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35).建国后,美国在教育体制方面确立了中央集权管理的原则。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6).19世纪英国自愿捐办的初等学校主要包括乞儿学校、星期六学校、导生制学校和幼儿学校4种类型。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7).简述骑士教育的培养历程。

(1)骑士教育是中世纪后期西欧社会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它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等级分明的欧洲封建制度。
(2)骑士教育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的教育人员,它是在骑士生活和社交生活中进行的。
(3)骑士教育旨在培养身体健壮、虔信上帝、忠君爱国的武夫。
(4)骑士教育可分为 3 个阶段:出生到 7、8 岁前为第一阶段,贵族儿童在家中受教于母亲。7、8 岁至 14、15 岁为礼文教育阶段,贵族之家按等级把儿子送入高一级贵族家中充当侍童。14、15 岁至 21 岁为侍从教育阶段,重点是学习“骑士七艺”。

(38).简述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1)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他长期从事教育活动,坚持“有教无类”的原则。
(2)苏格拉底将教育视为发展人的人能、陶冶人的情操的必需途径,主张每个人都必须接受教育。
(3)苏格拉底认为在雅典的民主政体中,官员接受教育更加必要,因此他将培养德才兼备的治国良材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
(4)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道德。
(5)苏格拉底看来,德才兼备的治国者应该是学识渊博之士。

(39).简述16世纪路德新教教派的教育理论。

(1)认为教育具有宗教性与世俗性的双重目的。
(2)认为教育与国家安全、兴旺密切相关,强调教会应从属政权,国家应掌管教育事业,负责开办学校、提供经费和任命教师。
(3)提出普及义务教育的主张和实施的具体方法,认为人人享有接受教育的平等权利,国家有权强迫父母将其儿女送入学校接受教育。
(4)在教育内容上,小学用德语教学,主要课程为“四 R”,即读、写、算、宗教。
(5)在教学方法上,侧重兴趣和推理,提倡举例和直观教学。

(40).简述《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对美国教育的影响。

(1)《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是由 21 世纪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W。布什提出,是影响最广泛的教育改革法案之一。
(2)《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扩展了联邦政府在教育上的作用和发生作用的方向。
(3)《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也扩大了州和地方的责任。
(4)《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所制造的高压氛围对美国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联邦政府、州、地方政府、学校和教师都积极地投入到教育改革中来,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也产生了明显的消极作用,导致许多教师、行政人员改变了过去一些行之有效的实践方法,甚至导致了不道德行为的发生。

(41).简述20世纪美国《国防教育法》的主要内容。

1958 年颁布的《国防教育法》对美国的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1)《国防教育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强普通学校自然科学、数学和现代外语的教学;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强调天才教育;增拨大量教育经费。
(2)《国防教育法》作为改革美国教育、加快人才培养步伐所推出的紧急措施,冠以“国防”2 字,足以说明美国当局对教育和教育改革的重视,他们已经认识到教育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性了。

(42).简述杜威的学校道德教育原则。

(1)作为实现民主主义理想的有力工具之一,道德教育在杜威的教育思想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基于对传统学校道德教育的批判,从民主主义的信念出发,杜威提出了学校道德教育的一些很有启发性的原则:
(2)学校道德教育不是单纯的道德教育的问题,而是学校制度本身的问题,必须从雏形社会的建构来考虑道德教育。
(3)学校道德教育不是直接的道德教育问题,而必须从学校生活的所有机构、手段和资料等道德成长的整个情境来考虑道德教育。
(4)学校的道德教育不是外在的行为,而必须从儿童的心理和感情出发。

(43).试述战后日本《教育基本法》的主要内容。

(1)1946 年日本国会制定并颁布了《日本国宪法》,明确了“依据法律规定,全体国民均享有与其能力相适应的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全体国民负有令其所保护的子女接受普通教育的义务”。依据新宪法的精神,1947 年又公布了《教育基本法》。
《教育基本法》规定:
(2)教育的目的在于形成人格,培养爱好真理和正义、尊重个人价值、热爱劳动和负责任的具有独立自主精神的身心健康的国民,成为和平国家和社会的建设者。
(3)教育方针是利用一切机会和一切场所实现教育目的,尊重学术自由,从实际生活出发,涵养自主精神,并尊敬他人和相互合作,努力为文化的创造和发展做贡献。
(4)全体国民不问人种、信仰、性别、社会地位均享有平等地接受与其能力相应的教育机会。
(5)实施 9 年免费义务教育,男女同校。
(6)学校具有公共性质,学校教师必须为全体国民服务。
(7)教育行政上要求教育不可服从不当的政治,必须对全体国民直接负责。
(如果意思正确,专业术语准确,即可酌情给分)

(44).试述夸美纽斯教育思想中的终身教育体制。

夸美纽斯将人的教育划分为 7 个阶段:胎儿期、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每个发展阶段各自相对胎儿学校、母育学校、国语学校、拉丁语学校、大学、成人学校、老年学校 7 个不同的教育机构,有相对应的教育任务。
(1)胎儿学校:与胎儿期相对应,以养育健康的胎儿。
(2)母育学校:从儿童出生至 6 岁,母亲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主要任务是为儿童奠定体力、智慧和道德发展的基础。
(3)国语学校:当儿童满 6 岁后,进入国语学校接受初等教育,学习 6 年国语。
(4)拉丁语学校:当儿童结束了国语学校的学习,进入具有中等教育性质的拉丁语学校。让学生在系统学习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百科全书式的知识,为接受更高的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5)大学:结束了拉丁语学校的学习,学生通过公开考试决定哪些人进大学。目标是培养神学家、政治家、医生和百科全书式的人才。
(6)成人学校:与成年期相对应,应更广泛地使用书本,主要以自学为主。
(7)老年学校:与老年期相对应。老年是人生的一部分,不应无所事事,而应继续学习工作。

(45).“泛智论”

(1)“泛智论”是夸美纽斯课程设置的基本指导思想。
(2)所谓“泛智”,主要有两层含义:人应掌握一切有用的知识,把一切有用的知识教给一切人。
(3)这一思想充分反映了时代新精神,也说明夸美纽斯将获得包罗万象的知识作为教育目的的一个重要部分。

(46).“直观三要素”

(1)主张小学教学不从文字开始,而从实物开始。
(2)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形状、数目和名称这三个要素。
(3)观察事物和教学首先要抓住这三个要素。
(4)数目、形状和词一起就是教学的基本手段。

此题目数据由翰林刷题小程序免费提供

扫描二维码免费使用微信小程序搜题/刷题/查看解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翰林刷题小程序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20230611.cn/post/9730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