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翰林刷题小程序随堂练习 > 正文内容

【成人自考】【对外经济管理概论(山东)】【00053-sd】高频考点(14)

(1).简述中俄贸易发展的特点。

(1)长期逆差、顺差形势得到改善,双边贸易逐步趋于平衡。(2)一般贸易占比过半,边境小额逐步规范,加工贸易稳定发展。(3)进口以资源性产品居多,原油独占鳌头;出口商品结构渐趋优化,机电产品占主导。P252-253

(2).简述中国与东盟贸易发展的特点。

(1)双边贸易规模迅速发展,占我国对外贸易总规模比重日益攀升。(2)加工贸易快速发展后逐渐恶化,一般贸易重夺主导地位。(3)进出口商品优势互补,商品结构优化。(4)与东盟老成员国贸易保持稳定发展,与新入盟国家贸易发展迅速。P251

(3).简述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

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的《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中明确规定,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应以提高生活水平、确保充分就业、大幅度和稳定地增加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持久地开发和合理利用世界资源、拓觉货物和服务的生产贸易为目的,以符合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各成员需要的方式,采取各种措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同时,还应积极努力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过程中获得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份额。P260

(4).简述中日贸易发展的特点。

(1)对日贸易逆差为主,日本对中日贸易的依赖度高于我国。(2)日本对我国贸易依赖程度“先升后降”,我国成为继美国后日本第二大出口市场。(3)一般贸易取代加工贸易,成为中日主要贸易方式。(4)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初级产品和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比下降,机再产品出口占据主导地位。(5)进口“投资型”贸易特点突比,机电产品进口主导地位稳固。P248-249

(5).简述中欧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

(1)对欧贸易由逆差转为顺差,顺差规模近年来有所回落。
(2)一般贸易占比先降后升,加工贸易在快速发展过后趋于平稳。
(3)对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五国贸易占近70%,对爱尔兰、葡萄牙和希腊贸易取得长足发展。
(4)对欧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机电产品逐渐替代传统轻工产品成为主要出口品种。
(5)自欧进口由以工、农业原料和机械设备为主转向高精尖产品和消费类商品为主。P247

(6).简述中美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

(1)加工贸易高速发展后日渐式微,一般贸易逐渐占据半壁江山。
(2)出口商品结构升级加快,机电产品出口优势逐步显现,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比下滑。
(3)机电产品逐渐占据进口主导地位,农产品进口保持稳定。P244

(7).简述中国对外贸易国别地区关系的基本政策。

进入21世纪,中国对外贸易国别地区关系的基本政策是;在改革开放总方针的指引下,实行全方位协调发展的国别地区政策,即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致力于同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发展多种形式的多边、双边经济贸易关系。这将为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扩大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使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实现互接互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P241

(8).简述中国发展对外贸易关系的主要原则。

(1)独立自主原则;
(2)平等互利原则;
(3)互惠、对等原则;
(4)外贸、外交互相配合的原则。P241-243

(9).试述改革开放40多年对外贸易关系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频繁,我国对外贸易伙伴由1978年的几十个国家(地区)发展到2019年的200多个国家(地区),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喜人态势。特别是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加快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自由贸易区战略、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对欧、美、日等传统贸易伙伴进出口平稳发展,对东盟、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开拓明显进展,贸易伙伴“朋友圈”越来越大,合作共赢结成了经贸往来的稳固纽带。(1)贸易伙伴结构更多元,抵御市场风险更优化。(2)发达经济体市场份额更趋合理,对欧、美、日三大传统市场贸易走势此起彼伏。(3)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增速和份额迅速提升,发展潜力巨大。(4)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快实施,开放型经济发展迈向更高层次。(5)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关系日趋紧密,谱写对外贸易发展新篇章。P239-241

(10).限制出口技术的贸易审查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限制出口技术的贸易审查,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是否符合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并有利于促进外贸出口 中国的技术出口必须服从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如国别地区政策等,必须服从中国的科技发展政策 对于一般成熟的工业化技术项目出口,如果可以带动机械设备出口,国家给予优惠政策;而对于一些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学科性项目或军事方面的科技项目出口,国家控制得比较严格。从保护国家现有的出口产品市场的角度出发,对于那些出口量大、创汇高的产品技术要严格把关,注意不得与中国现有的产品市场发生太大冲突。(2)对国际技术市场和产品市场综合分析。究竟选择技术出口还是产品出口,要综合分析。若技术难度不大、投资少、见效快,要首先考虑在国内工业化;反之,则可以与外商合作。对于单纯的技术出口,要持慎重的态度。对中国的外贸出口商品市场有较大影响的技术、中国所独有的传统技术、来源于引进技术而不能转让的技术,都不得技术出口;当技术进口国家或地区的技术保护能力不强时,可向对方国家控制技术出口。P236-237

(11).简述我国技术出口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符合中国外交、外贸和科技政策并参照国际惯例;遵守中国对外签订的协议和所承担的义务;不得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有利于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以及经济技术合作;保护中国的经济技术权益和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地位。P234-235

(12).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技术出口,中国技术出口政策要以什么为基本指导思想?以什么为发展思路?

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技术出口,中国技术出口政策要以提高中国对外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加强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提高高技术产业国际化水平为基本指导思想,以“有限目标、突出重点、面向市场、发挥优势”为发展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创新为动力,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政府的政策保障作用。P229

(13).在扩大技术出口规模、提升技术出口层次方面,我国需要重点做好哪几个方面的工作?

(1)发展重点产业和技术领域的产品出口;(2)加强对出口产品的技术支持;(3)利用高科技手段开展高技术贸易;(4)促进高技术产品出口体制创新;(5)完善技术贸易法律法规体系。P229-230

(14).技术出口初级发展阶段(1989-1997年)中国技术出口呈现哪些特点?

(1)增长速度明显加快;(2)出口技术以成套设备为主;(3)市场多元化取得进展;(4)技术含量不断提高,技术出口已初具规模。P227

(15).简述完善我国技术引进的战略。

(1)首先,完善现代技术市场体系,推动技术引进后的自主创新。
(2)其次,保障企业技术引进的主体地位,优化企业技术引进结构。
(3)最后,改变“重硬件、轻软件”的倾向,提升专利和专有技术许可的引进比重。P226

(16).中国技术出口可以划分为哪几个发展阶段?

(1)技术出口探索阶段(1981-1985年);(2)技术出口起步阶段(1986-1988年);(3)技术出口初级发展阶段(1989-1997年);(4)技术出口迅猛发展阶段(1998年至今)。P226-227

(17).简述中国技术引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能力有限;
(2)技术引进主体结构不合理;
(3)政府和企业之间未形成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联动体系;
(4)知识产权保护的效果不明显。P224-225

(18).试述第一阶段(1950—1978年)中国技术引进的主要成就。

20世纪50年代,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实现了中国技术进步的第一次飞跃,使中国的技术能力水平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落后子工业发达国家半个世纪,基本上达到工业发达国家20世纪40年代的水平。这一时期,经济建设各环节的人才基本得到了全面培养,生产技术能力与投资技术能力基本上得到了同步发展,为发展创新能力开始奠定一些基础。当然,由于受到时间及基础的限制,当时这种技术能力尚属“初级模仿”的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尤其是70年代,在技术引进时,长期未能突破引进成套设备的基本模式,在引进成套设备时,又基本上未能与引进设计、制造技术结合起来,走了一条高投入、低效率的路子。尽管花费了大量的外汇,但限制了提高自身技术能力的效果,只在很小的范围内走出了一条新的通过技术引进积累自身技术能力的路子。P223

(19).试述第二阶段(1979年至今)中国技术引进的主要成就。

(1)技术引进推动了技术进步,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据估计,一项较大的基础技术的发明,从研究、设计、试验到技术生产,一般需要10~15年,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是直接使用现成的科研成果,一般从引进到投产,只富2~3年时间,大大节省了研发投入时间。通过直接购买国外的技术专刊、技术诀窍以及成套设备、生产线等,可以在短期内快速提高企业技术装备及加工水平,推动技术进步。同时,由于引进的是先进技术,可以提高科技发展水平的起点,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例如,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中国缩小了与发达国家农业技术水平的差距。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世界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体的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兴起。为紧跟世界生物技术发展前沿,增强中国农业科技储备和发展后劲,近年来中国已引进了一批国内急需又难以解决的重大关键技术以及基础研究成果,如植物原生质体培养、细胞融合、基因转移等技术,农药残留分析和农药分析、高温季节南方蔬荣栽培、北方农作物低温灾害防治技术、胚胎移植技术等。(2)技术引进优化了中国产业结构。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通过引进国外的技术和设备,无论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还是跳跃式地发展新兴产业,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中国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有了明显的改善,产业结构正向合理化方向变化。其主要表现在:①第一产业的比重有所下降,产业内结构明显优化。林、牧、渔业在第一产业中的比重有了较大提高,改变了农业中种植业“巨无霸”的局面,大大改善了农产品的供给状况。②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上升,特别是工业有了较大发展,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③第三产业不断增长。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并且已经成为增长最快、发展潜力最大的产业。(3)技术引进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质量和效益的根本途径是技术的发展和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中国的企业正处于一个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关键时期,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工艺升级、产品换代,根本途径在于推动科技进步,在于技术创新。就钢铁工业而言,20世纪世界钢铁工业的变革,使一些先进生产国完成了从产量型到质量效益型的战略转变。而中国的钢铁工业,虽然钢产量已突破1亿t大关,居世界第一位,但无论从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企业组织结构来看,还远不是一个钢铁强国。因此,对钢铁业进行总量控制、优化工艺和产品结构,必须用高技术对传统钢铁业进行技术改造,不再依靠数量增长,而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钢材生产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高钢材的经济效益。(4)技术引进提高了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改善了出口商品结构。中国利用技术引进,快速实现了产业升级、科技水平提高和产品的更新换代,提高了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技术密集型产品比例迅速提高,高技术产品出口不断增加。1985年,中国商品出口贸易总额为273.5亿美元,其中高技术产品出口5.2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9%。到2018年,中国商品出口贸易总额为24866.96亿美元,其中高技术产品出口7430.44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9.88%,成为中国主要的出口商品。P223-224

(20).简述第一阶段(1950—1978年)中国技术引进的主要特点。

第一阶段中国技术引进的主要特点是:(1)技术引进的基本目标是进口成套设备,建设大型企业,为国家工业化奠定基础。(2)在技术引进的方式上,基本上是单一的进口成套设备,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才开始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技术许可方式签订了一些合同,但数量较少。(3)受国内外环境影响较大,技术引进时断时续,且年平均技术引进成交额仅有4亿多美元,平均规模不大。(4)对于技术引进项目的组织与实施,国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技术引进的用汇,主要依靠国家调拨;技术引进的对外询价、谈判、签约和合同的执行,全部由中国技术进出口公司负责。P220

(21).简述中国技术引进的发展阶段。

中国的技术引进从1950年开始,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50—1978年):在此阶段,共签订技术引进合同845项,合同总金额为119.7亿美元。
第二阶段(1979年至今):改革开放后,中国技术引进迅速发展,1979-2018年,中国累计签订技术引进合同202353项,合同累计金额约6060亿美元,技术引进的项目数和合同金额分别是改革开放前30年的239倍和51倍。P219-220

(22).简述技术的特点。

(1)技术是系统的、无形的知识,用于生产或有助于生产的活动;
(2)技术是间接的生产力,可以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并产生经济效益;
(3)技术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主要体现在交易的特殊性、价格确定的特殊性以及使用价值的特殊性方面。P216

(23).试述服务贸易壁垒与货物贸易壁垒的主要区别。

(1)首先,两者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管制形式的不同。服务贸易壁垒主要表现为限制性的法律和行政规章,海关只能对物化部分的服务贸易采用传统的关税及过境监管方式。
(2)其次,苛刻纷繁的服务贸易壁垒,如政府对某些服务部门的行政垄断,在限制国外服务的进入的同时,也限制国内服务商的自由进入。
(3)再次,贸易壁垒发挥作用的位置和涵盖的范围均不同。货物贸易壁垒往往设置在国(关)境上,只针对最终产品的出入境进行管制;而服务贸易壁垒涵盖的范围则要宽广得多。服务贸易壁垒作用的范围不仅包括服务产品,还针对服务的提供者以及服务的供给和消费全过程;不仅对服务的跨境交易进行控制,而且对完全在境内发生的服务交易进行限制。
(4)最后,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在于对政府收入的影响不同。在商品贸易中,关税作为典型的保护工具,其征收能够给政府带来稳定的财政收入;而在服务贸易中,以规则形式的贸易壁垒几乎不能直接为政府创造收入。P210

(24).简述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1)生产要素;(2)需求条件;(3)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4)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P205-207

(25).简述目前国际技术贸易的主要方式。

目前国际技术贸易的主要方式有许可贸易、技术服务、国际工程承包、国际合作生产与合作开发、与国际直接投资相结合的技术贸易、补偿贸易、特许经营、国际BOT和国际租赁等方式。P217

此题目数据由翰林刷题小程序免费提供

扫描二维码免费使用微信小程序搜题/刷题/查看解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翰林刷题小程序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20230611.cn/post/9974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