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翰林刷题小程序真题 > 正文内容

【成人自考】【教育学原理】【00469】2021年10月考试真题

(1).据古籍记载,我国最早的学校出现在

A.夏朝
B.商代
C.西周
D.东周
正确答案B

(2).中国第一本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解释教育问题的教育学著作是

A.刘佛年的《教育学》
B.孟宪承的《教育概论》
C.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概论》
D.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
正确答案D

(3).英国人类学家高尔顿调查发现:“名人家族中出名人的比率大大超过一般人”。这一结论主要属于

A.环境决定论
B.活动决定论
C.教育决定论
D.遗传决定论
正确答案D

(4).以舒尔茨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教育是提高人的素质与技能的重要途径,教育投资是一种收益率相当高的人力资本投资。这反映了教育具有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享用功能
正确答案B

(5).关于教育的目的,学者们见仁见智。有的坚持个人本位论,有的主张社会本位论。其中主张个人本位论的学者是

A.凯兴斯坦纳
B.涂尔干
C.卢梭
D.柏拉图
正确答案C

(6).现代教育制度诞生的标志是

A.书院的出现
B.义务教育的实施
C.班级教学的出现
D.大学的出现
正确答案B

(7).在学生教育地位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学者赫尔巴特所持的观点属于

A.主导主体论
B.师生双主体论
C.学生中心论
D.教师中心论
正确答案D

(8).在教师专业知识中,教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及学科教学法知识属于

A.本体性知识
B.实践性知识
C.条件性知识
D.基础性知识
正确答案D

(9).一般情况下,当人们说到教师的社会地位时,往往是指教师整体的社会地位,具体体现为

A.政治地位、经济地位、法律地位和专业地位
B.政治地位、经济地位、文化地位和专业地位
C.政治地位、经济地位、法律地位和文化地位
D.文化地位、经济地位、法律地位和专业地位
正确答案C

(10).李老师非常重视教室墙壁的布置,分区域张贴了名人名言、学生守则、校风、校训等。从课程理论的角度来看,这些教室布置都属于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显性课程
D.隐性课程
正确答案D

(11).英国哲学家、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认为教育应为“完满生活”做准备,对学生最有价值的课程内容是

A.人的兴趣
B.科学知识
C.儿童需要
D.意识形态
正确答案B

(12).教育活动不是标准化的工业生产,它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主动调整,才能够更好地促进教育目标的实际达成。这体现出的教育过程属性是

A.生成性
B.关系性
C.情境性
D.阶段性
正确答案A

(13).何老师在物理课上,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示范性实验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杠杆原理。他所运用的教学方法属于

A.讲授法
B.实验法
C.演示法
D.练习法
正确答案C

(14).依据认知心理学发展理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

A.预备一内化一巩固
B.预备一巩固一内化
C.学一思一行
D.学一行一思
正确答案A

(1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出台了四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教育改革纲领性文件,其中明确指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的文件是

A.《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B.《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C.《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D.《教育现代化2035》
正确答案C

(16).终身教育即终身学习。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17).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18).教育是一门艺术,但不是一门科学。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19).智育的任务就是发展智力。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20).个体发展即个体心理层面的发展。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21).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即人的智力和体力的统一发展。其 次包括思想、道德、情感的发展。 (二)人的发展是由社会生产的发展所决定的。 (三)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工业生产的必然要求。 (四)实现人全面发展的条件: ①高度发展的生产,这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条件和基础。 ②先进的社会制度,这是人获得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 ③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唯一方法。

(22).简述教育的生态功能。

1、教育可以使人树立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2、通过教育可以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提高民族素质。3、通过教育可以引导人们进行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活动。

(23).简述教育制度的结构。

根据《教育法》第l7条规定,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国家建立科学的学制系统。学制系统内的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置、教育形式、修业年限、招生对象、培养目标等,由国务院或者由国务院授权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24).教师如何建构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师生关系建立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所以,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更主要地取决于教师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做到: 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学生观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它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及其态度与行为,进而影响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正确的学生观来自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来自教师向学生的学习和对自我的反思。 2.了解和研究学生 了解和研究是形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它包括了解学生个体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兴趣、需要、知识水平、学习态度和方法。

(25).试述家庭教育环境的特点及当前存在的问题。

(―)家庭教育的生活化特点。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同,首先表现在它不是有计划、有组 织地进行的,家庭教育涉及孩子成长发展的各个方面,但主要是贯 彻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进行的。(二) 家庭教育的情感化特点。父母与子女之间由天然的血缘关系产生的特有亲情,使得家庭 教育往往比其他教育方式更有力量。(三) 家庭教育的多样化特点家庭教育既不像学校教育那样必须依靠严格的制度运行,又不 像社会教育那样难以控制。它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由最「解和热爱 子女的家长施教,是十分个别化的,因此也最有条件做到有的放 矢,因材施教。存在的问题:略

(26).【案例】在学习《将相和》一文时有这样一段话:在秦王面前,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没有交出十五个城的意思,所以把和氏璧拿了回来。您要强逼我,我的脑袋和宝玉就一块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举起宝玉就要向柱子上撞。下面是学习这段话时的教学实录:教师:蔺相如为什么要这样做?有学生说:蔺相如是为了吓唬秦王,保住和氏璧。教师:蔺相如会不会往柱子上撞?有的学生说:蔺相如不会往柱子上撞。因为他深知秦王很爱这块玉,他正是抓住了这一心理,所以才这样说的,这是一种斗争策略。 有的学生说:蔺相如会撞,因为他在离开赵国时,已做了牺牲的准备。如果秦王不守信用,他就会为了赵国的利益撞死在柱子上。还有的学生说:这时,蔺相如已做了两种准备,根据秦王的表现,他将决定撞或不撞。但他希望不撞,并争取这样做。这说明他有勇有谋。【问题】该案例中的教师主要采用了哪一种教育方法?运用这种教育方法有哪些基本要求?

(1)运用了提问法;(2)提问法的基本要求是:(1)所提问题应当指称明确、难易得当, 有针对性和启发性。(2)提问的问题和针对的对象具有普遍性和典型 性。因为提问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往往要求通过个别学生的提问达 到教育全体的功效。(3)谈话要有一定的计划和步骤,则地要掌握好 讨论进行的时间。(4)结束提问时应引导学生做出适当的总结。

(27).教师的专业能力

教师的专业能力都是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28).劳动教育

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此题目数据由翰林刷题小程序免费提供

扫描二维码免费使用微信小程序搜题/刷题/查看解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翰林刷题小程序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20230611.cn/post/10016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