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翰林刷题小程序随堂练习 > 正文内容

【成人自考】【计算机组成原理】【02318】高频考点(4)

(1).若存储周期100ns,每次读出一个字节,则该存储器的数据传输率为( )。

A.32×106位/秒
B.8×106位/秒
C.80Mb/秒
D.80×106位/秒
正确答案D

(2).静态半导体存储器SRAM指( )。

A.在工作过程中,存储内容保持不变
B.在断电后信息仍能维持不变
C.不需动态刷新
D.芯片内部有自动刷新逻辑
正确答案C

(3).半导体静态存储器SRAM的存储原理是( )。

A.依靠双稳态电路
B.依靠定时刷新
C.依靠读后再生
D.信息不再变化
正确答案A

(4).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一般采取( )。

A.随机存取方式
B.顺序存取方式
C.半顺序存取方式
D.只读不写方式
正确答案A

(5).虚地址是( )。

A.不存在的地址
B.用户编程可使用的地址
C.主存地址
D.磁盘地址
正确答案B

(6).堆栈指针SP的内容是( )。

A.栈顶单元内容
B.栈顶单元地址
C.栈底单元内容
D.栈底单元地址
正确答案B

(7).为了缩短指令中某个地址段的位数,有效的方法是采取( )。

A.立即寻址
B.变址寻址
C.间接寻址
D.寄存器寻址
正确答案D

(8).如果按变址方式读取操作数,则有效地址是指( )。

A.指令中直接给出的地址
B.变址计算获得的地址
C.变址寄存器中存放的地址
D.基址寄存器中存放的地址
正确答案B

(9).在向上生长的堆栈中,如果出栈指令POPx的操作定义为: M(x)←M(SP);SP←(SP)-1则入栈指令PUSH X应定义为()。

A.M(SP)←M(x);SP←(SP)+1
B.M(SP)←M(x);SP←(SP)-1
C.SP←(SP)+1;M(SP)←M(x)
D.SP←(SP)-1;M(SP)←M(x)
正确答案C

(10).在微程序控制的计算机中,若要修改指令系统,只要( )。

A.改变时序控制方式
B.改变微指令格式
C.增加微命令个数
D.改变控制存储器的内容
正确答案D

(11).在不同速度的设备之间传送数据,( )。

A.必须采用同步控制方式
B.必须采用异步控制方式
C.可以选用同步方式,也可选用异步方式
D.必须采用应答方式
正确答案C

(12).何谓虚拟存储器?其主要好处是什么?

定义:在存储管理部件(硬件)和操作系统的存储管理软件支持下,把“主存一辅存”作为一个整体,为程序员提供一个比主存大很多倍的软件编程空间,该存储空间就称为虚拟存储空间或虚拟存储器。(3分)好处:从整体上看,使存储系统的速度接近主存访问速度,而存储容量大,接近于辅存的容量。每位平均价格低,接近于辅存的每位平均价格。(2分)

(13).堆栈有哪两种基本操作?它们的含义是什么?

压栈(Push)操作:其含义是将数据存人堆栈的栈顶单元。(2 分)弹出(POP)操作:其含义是将一个数据从堆栈栈顶单元取出,并释放该存储单元,该数据逻辑上已不在堆栈中了。(3 分)注:若只答了有压栈和弹出两种操作,则给2分。

(14).与硬连线控制器相比,微程序控制器有哪些优缺点?

结构比较规整,易于修改和扩展(3分),但是速度比硬连线控制器慢。(2分)

(15).串行总线和并行总线有何区别?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串行总线采用一条线(路)按位传输数据,传输距离较远,传输速率较低。一般用于长距离数据传输。(2.5分)并行总线采用多条线(路)同时传输多位数据,传输距离较短,传输速率较高。主要用于高速数据传输。(2.5分)

(16).主机与外围设备之间信息传送的控制方式有哪几种?采用哪种方式CPU效率最低?

程序控制方式:分为程序查询方式和程序中断方式(2 分)。直接存储器访问(DMA)方式(1分)。通道方式等。(1分)程序查询方式时,CPU 效率最低。(1分)

(17).试比较中断方式与DMA方式的主要异同,并指出它们各自应用在什么性质的场合。

相同点:处理随机请求。(1分)不同点:DMA 方式直接依靠硬件实现传送,中断方式依靠执行程序实现处理(2 分)。场合:DMA 方式应用于简单、高速的数据批量传送(1分)。中断方式应用于处理较复杂的随机事件,管理中低速I/O操作。(1分)

(18).硬连线控制器主要由哪几部分构成?它是如何产生控制信号的?

主要由时钟源、环形脉冲发生器、状态寄存器、指令寄存器、程序计数器、编码/译码逻辑电路构成。以指令寄存器、状态寄存器、条件码和时序信号作为输人、由编码器产生定时的操作控制信号。

(19).系统总线接口有哪几项基本功能?

控制总线设备的动作、数据缓存、状态设置、数据转换、整理、程序中断等。(5分)

(20).基本的DMA控制器的主要部件有哪些?

①地址计数器(1分)②字计数器(1分)③数据寄存器(1分)④标志寄存器(1分)⑤控制逻辑(1分)

(21).简述多重中断系统中CPU响应处理一次中断的步骤。

①关中断、保存断点;(1分)②确定中断源,获得中断服务程序人口地址,转中断服务程序;(1分)③保存现场,设置CPU优选级为当前中断的优先级,设置新屏蔽字,以屏蔽同级别和低级别的中断请求;(1分)④开中断执行处理程序;(1分)⑤关中断,恢复现场(包括PC值);开中断,返回原程序。(1分)

(22).相联存储器

一种按内容访问的存储器,每个存储单元有数据比较匹配电路,可用于数据库的快速数据查找,如在cache中查找数据。

(23).微命令

控制字中的每一个控制位(如IRout),它可以控制其他部件产生一个微操作。一条微指令中可包含多个微命令,每个微命令就是一个有效的控制信号位。

(24).辅存

辅助存储器即外存,是主机外部的存储器,容量大,成本较低。当CPU需要访问存放在外存中的数据或者程序时,需要通过输入输出部件先将程序和数据转移到内存中。

(25).统一编址

一种外围设备的寻址方法,将输入输出设备中的控制寄存器、数据寄存器、状态寄存器和内存单元一样看待,将它们和内存单元联合在一起编排地址。

此题目数据由翰林刷题小程序免费提供

扫描二维码免费使用微信小程序搜题/刷题/查看解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翰林刷题小程序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20230611.cn/post/10160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