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2024-08-28中国文化导论(04121)
墨子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正确答案】:墨子的主要思想:
(1)重“耳目之实”
墨子是第一个运用经验论来反对先验论的。他认为认识事物必须以人的闻见感觉为依据,也就是把对外物的直接感觉看作认识的来源和根据,强调“耳目之实”的感性认识。并提出“三表”作为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第一是历史记载中前人的间接经验;第二是广大人民的直接感觉经验;第三是实际应用的效果,看它是否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好处。这三点都是以感觉、经验作为立论根据,没有将认识更加深入,因而没有形成理性的认识。
(2)非命、尚力与天志、明鬼
在墨子的思想中存在着互相矛盾的思想因素,如一方面“非命”、“尚力”,另一方面又“天志”、“明鬼”。前者是针对孔子宣扬的“命定论”提出人为的努力可以改变命运,用“尚力”来“非命”,反映了当时从事生产的劳动者的思想;后者把“天”说成是人类社会的最高主宰,承认“鬼神”的存在,是为了借助“天”与“鬼神”的威信,警诫人们行善除恶。一方面限制天子的行为,劝其匡正天下;一方面使人自觉兼爱,消除战争,实现“非攻”,最终达到“尚同”的目的。这两组互相矛盾的思想因素,体现了小生产者、小私有者阶层的局限性与特殊性。
(3)兼相爱,交相利
墨子针对当时君臣之间的弑杀、诸侯之间的征伐等社会混乱情况,提出了一条解决的途径,就是“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通过“兼爱”来抹平现实阶级、等级差别,使“天下之人皆相爱”,从而泯灭一切社会矛盾,产生实际功利。这实际是当时小生产者的一种不可实现的幻想。但墨子却将其作为神圣的理想,执拗地为“兼爱”理论提出一系列具体的带有操作性的主张:第一,在用人制度上,废除“亲亲”政策,主张任人唯贤,即“尚贤”;第二,由贤者制定统一的是非标准,上行下效,“一同天下之义”,全社会都服从最高统治者的意志,即“尚同”;第三,反对侵略战争,认为不义之战会对人民和社会造成极大破坏,即“非攻”;第四,反对厚葬、久丧、音乐欣赏,认为其妨耕碍织,影响生产且浪费人力、财力和精力,所以主张“节葬”、“节用”、“非乐”。这些主张概括为“尚贤”、“尚同”、“非攻”、“节葬”、节用”、“非乐”、“兼爱”,再加上“非命”、“天志”、“明鬼”,共十事,成为墨家政治学说的纲领。
【正确答案】:墨子的主要思想:
(1)重“耳目之实”
墨子是第一个运用经验论来反对先验论的。他认为认识事物必须以人的闻见感觉为依据,也就是把对外物的直接感觉看作认识的来源和根据,强调“耳目之实”的感性认识。并提出“三表”作为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第一是历史记载中前人的间接经验;第二是广大人民的直接感觉经验;第三是实际应用的效果,看它是否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好处。这三点都是以感觉、经验作为立论根据,没有将认识更加深入,因而没有形成理性的认识。
(2)非命、尚力与天志、明鬼
在墨子的思想中存在着互相矛盾的思想因素,如一方面“非命”、“尚力”,另一方面又“天志”、“明鬼”。前者是针对孔子宣扬的“命定论”提出人为的努力可以改变命运,用“尚力”来“非命”,反映了当时从事生产的劳动者的思想;后者把“天”说成是人类社会的最高主宰,承认“鬼神”的存在,是为了借助“天”与“鬼神”的威信,警诫人们行善除恶。一方面限制天子的行为,劝其匡正天下;一方面使人自觉兼爱,消除战争,实现“非攻”,最终达到“尚同”的目的。这两组互相矛盾的思想因素,体现了小生产者、小私有者阶层的局限性与特殊性。
(3)兼相爱,交相利
墨子针对当时君臣之间的弑杀、诸侯之间的征伐等社会混乱情况,提出了一条解决的途径,就是“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通过“兼爱”来抹平现实阶级、等级差别,使“天下之人皆相爱”,从而泯灭一切社会矛盾,产生实际功利。这实际是当时小生产者的一种不可实现的幻想。但墨子却将其作为神圣的理想,执拗地为“兼爱”理论提出一系列具体的带有操作性的主张:第一,在用人制度上,废除“亲亲”政策,主张任人唯贤,即“尚贤”;第二,由贤者制定统一的是非标准,上行下效,“一同天下之义”,全社会都服从最高统治者的意志,即“尚同”;第三,反对侵略战争,认为不义之战会对人民和社会造成极大破坏,即“非攻”;第四,反对厚葬、久丧、音乐欣赏,认为其妨耕碍织,影响生产且浪费人力、财力和精力,所以主张“节葬”、“节用”、“非乐”。这些主张概括为“尚贤”、“尚同”、“非攻”、“节葬”、节用”、“非乐”、“兼爱”,再加上“非命”、“天志”、“明鬼”,共十事,成为墨家政治学说的纲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