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民间文学集体性的形成与发展。
2024-09-11民间文学(00508-yn)
试论民间文学集体性的形成与发展。
【正确答案】:1、民间文学的集体性,形成于人类必须结成一定群体才能生存下来的原始社会。恩格斯曾评价说,“这个时代的人们,不管在我们看来多么值得赞叹,他们彼此并没有什么差别,用马克思的话说,他们还没有脱掉自然发生的共同体的脐带”。在那一时期,无论是渔猎、农耕、战争还是宗教祭祀、娱乐活动,都是或大或小的氏族、部落群体参与的集体活动。共同的生活内容和感情需求决定了当时的人们在进行原始艺术创作时只能采取集体创作的形式。“个人”的创作无条件受集体意志支配,完全融化在集体意志之中。人们从产生创作欲望到完成创作当众演唱发表,都受集体制约并在集体情境中进行,这就是集体性的原始意义。
2、随着人类社会的演进,这种集体性的表现形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由于文字的产生和阶级分化引起社会的大分化,出现了作家书面创作与民间口头创作的分野。被剥夺了文化权利的广大民众无法从事书面创作,继续发展着自己的口头创作,其中在口头创作中的特别擅长者,就成为职业的和半职业的民间艺人。他们的创作,虽不再像原始创作那样受制于群体意志,而带有明显的个人独创性,但由于他们受惠于民间艺术的滋养,同时,从来没有脱离过民众生活,民众的思想愿望和艺术情趣成为影响他们创作活动的关键因素。因此,在阶级社会里,集体性的表现形式非常灵活,既有集体情境的创作,也有集体智慧与个人独创性互相交融、互为补充的创作方式。如前所述,集体性并不等于集体创作,它还包括集体流传、集体享用、特定集体的文化价值等方面的内涵。集体性不排除个人的因素,相反,一些高度概括了集体意愿和智慧的歌手、艺人的创作更能自觉地体现集体性原则。因此,探究民间文学作品最初是否为集体共同创作并不重要,考察其能否为集体接受、能否在集体中流传、是否体现了特定集体的文化价值才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有些作品,尽管最初不是集体创作,但仍能够通过流传途径经受集体检验,得到集体的加工和完善,最终为集体所认可,得以在特定集体中长期传承。
【正确答案】:1、民间文学的集体性,形成于人类必须结成一定群体才能生存下来的原始社会。恩格斯曾评价说,“这个时代的人们,不管在我们看来多么值得赞叹,他们彼此并没有什么差别,用马克思的话说,他们还没有脱掉自然发生的共同体的脐带”。在那一时期,无论是渔猎、农耕、战争还是宗教祭祀、娱乐活动,都是或大或小的氏族、部落群体参与的集体活动。共同的生活内容和感情需求决定了当时的人们在进行原始艺术创作时只能采取集体创作的形式。“个人”的创作无条件受集体意志支配,完全融化在集体意志之中。人们从产生创作欲望到完成创作当众演唱发表,都受集体制约并在集体情境中进行,这就是集体性的原始意义。
2、随着人类社会的演进,这种集体性的表现形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由于文字的产生和阶级分化引起社会的大分化,出现了作家书面创作与民间口头创作的分野。被剥夺了文化权利的广大民众无法从事书面创作,继续发展着自己的口头创作,其中在口头创作中的特别擅长者,就成为职业的和半职业的民间艺人。他们的创作,虽不再像原始创作那样受制于群体意志,而带有明显的个人独创性,但由于他们受惠于民间艺术的滋养,同时,从来没有脱离过民众生活,民众的思想愿望和艺术情趣成为影响他们创作活动的关键因素。因此,在阶级社会里,集体性的表现形式非常灵活,既有集体情境的创作,也有集体智慧与个人独创性互相交融、互为补充的创作方式。如前所述,集体性并不等于集体创作,它还包括集体流传、集体享用、特定集体的文化价值等方面的内涵。集体性不排除个人的因素,相反,一些高度概括了集体意愿和智慧的歌手、艺人的创作更能自觉地体现集体性原则。因此,探究民间文学作品最初是否为集体共同创作并不重要,考察其能否为集体接受、能否在集体中流传、是否体现了特定集体的文化价值才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有些作品,尽管最初不是集体创作,但仍能够通过流传途径经受集体检验,得到集体的加工和完善,最终为集体所认可,得以在特定集体中长期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