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 正文内容

初三(5)班体育课,教学内容是“单杠——单脚蹬地翻身上成支撑”。张老师在宣布本次课教学内容后,做了一个漂亮的完整动作示范,

初三(5)班体育课,教学内容是“单杠——单脚蹬地翻身上成支撑”。张老师在宣布本次课教学内容后,做了一个漂亮的完整动作示范,同学们给予了热烈的掌声,随后就开始分组练习。张老师在巡回指导中发现,赵同学在腿向上蹬摆的时候头总是向后仰,从而导致两臂伸直,腿又掉下来,总是完不成动作。张老师站在边上看着,并一直说:“你胳膊不要伸直!上体靠单杠近一点!”但是赵同学又做了几遍,还是完不成动作… 试从运动生理学角度分析赵同学完不成动作的原因,并给出纠正方法。

  初中生求知欲强烈,容易吸收新鲜事物。在初学单杠翻身上成支撑动作时,由于青少年神经系统的特点,注意范围比较窄、知觉的准确性较低,加上翻身上成支撑在杠上完成的时间短,使学生不能感知出教师示范动作的细节。运动技能的形成包括泛化阶段、分化阶段、巩固阶段三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最终达到动作的自动化。赵同学完不成动作的主要原因是对该动作技能的掌握处于泛化阶段,此阶段的神经特点是只有感性认知,不清楚技能的内在规律和特点,大脑皮质细胞强烈兴奋和抑制尚未确立,动作表现为僵硬、不协调、费力。纠正的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主要环节,正确地示范动作,并进行简练的讲解,对完不成动作的学生进行保护,对做动作的学生进行助力,帮助他们完成完整动作,降低动作难度,让学生更容易掌握技术要领,然后逐步增加难度让学生完成完整动作。

扫描二维码免费使用微信小程序搜题/刷题/查看解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翰林刷题小程序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20230611.cn/post/2751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