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考试】【安全生产技术基础】高频考点(34)
(1).可燃气体最易燃烧,其燃烧所需的热量只用于本身的氧化分解,并使其达到自燃点而燃烧,但可燃性固体的燃烧过程相对复杂,下列关于可燃固体燃烧过程正确的是()。
A.液化→气化→燃烧→氧化分解正确答案D
B.气化→液化→燃烧→氧化分解
C.气化→液化→氧化分解→燃烧
D.液化→气化→氧化分解→燃烧
(2).蜡烛是一种固体可燃物,其燃烧的基本原理是()。
A.通过热解产生可燃气体,然后与氧化剂发生燃烧正确答案C
B.固体蜡烛被烛芯直接点燃并与氧化剂发生燃烧
C.蜡烛受热后先液化,然后蒸发为可燃蒸气,再与氧化剂发生燃烧
D.蜡烛受热后先液化,液化后的蜡烛被烛芯吸附直接与氧化剂发生燃烧
(3).某些气体即使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也能发生爆炸。其实这是一种分解爆炸,下列气体中,属于分解爆炸性气体的是()。
A.一氧化碳正确答案B
B.乙炔
C.氧气
D.氢气
(4).闪点是指在规定条件下,材料或制品加热到释放出的气体瞬间着火并出现火焰的最低温度。对于柴油、煤油、汽油、蜡油来说,其闪点由低到高的排序是()。
A.汽油一煤油一蜡油一柴油正确答案B
B.汽油一煤油一柴油一蜡油
C.煤油一汽油一柴油一蜡油
D.煤油一柴油一汽油一蜡油
(5).在规定条件下,下列各种油品中,自燃点最低的是()。
A.煤油正确答案D
B.轻柴油
C.汽油
D.重柴油
(6).根据燃烧发生时出现的不同现象,可将燃烧现象分为闪燃、自燃和着火。油脂滴落于高温部件上发生燃烧的现象属于()。
A.阴燃正确答案D
B.闪燃
C.自热自燃
D.受热自燃
(7).衡量物质火灾危险性的参数有:最小点火能、着火延滞期、闪点、着火点、自燃点等。关于火灾危险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般情况下,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正确答案D
B.一般情况下,着火点越高,火灾危险性越小
C.一般情况下,最小点火能越高,火灾危险性越小
D.一般情况下,着火延滞期越长,火灾危险性越大
(8).《火灾分类》(GB/T4968)按物质的燃烧特性将火灾分为:A类火灾、B类火灾、C类火灾、D类火灾、E类火灾和F类火灾,其中高压电带电电缆火灾属于()火灾。
A.A类正确答案D
B.B类
C.C类
D.E类
(9).下列关于火灾分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家庭炒菜时油锅着火属于F类火灾正确答案A
B.工厂镁铝合金粉末自然着火属于E类火灾
C.家庭的家用电器着火属于D类火灾
D.实验室乙醇着火属于C类火灾
(10).下列关于火灾分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火灾属于C类火灾正确答案D
B.发电机、电缆火灾属于E类火灾
C.汽油、煤油、原油火灾属于B类火灾
D.沥青、石蜡火灾属于A类火灾
(11).按照爆炸反应相的不同,爆炸可以分为气相爆炸、液相爆炸和固相爆炸。下列爆炸中属于气相爆炸的是()。
A.无定形锑转化成结晶锑放热引发的爆炸正确答案C
B.液氧和煤粉混合引发的爆炸
C.飞扬悬浮于空气中的可燃粉尘引发的爆炸
D.熔融的钢水与水混合产生的蒸汽爆炸
(12).液相爆炸包括聚合爆炸、蒸发爆炸及由不同液体混合引起的爆炸。下列爆炸中属于液相爆炸的是()。
A.喷漆作业引发的爆炸正确答案D
B.油压机喷出的油雾引发的爆炸
C.氯乙烯在分解时引起的爆炸
D.硝酸和油脂混合时引发的爆炸
(13).人们在山上开采石料时,将火药装入火药管,引爆火药就能将巨大的石头粉碎成小块石子,这主要运用了爆炸的()特征。
A.爆炸过程高速进行正确答案D
B.爆炸点附近压力急剧升高,多数爆炸伴有温度升高
C.发出或大或小的响声
D.周围介质发生震动或临近物质遭到破坏
(14).典型火灾事故的发展为初起期、发展期、最盛期、减弱期和熄灭期。所谓的“轰燃”发生在()阶段。
A.初起期正确答案B
B.发展期
C.最盛期
D.减弱期
(15).扑灭火灾和逃生的最佳阶段是()。
A.初起期正确答案A
B.发展期
C.最盛期
D.熄灭期
(16).闪燃和阴燃是燃烧的不同形式。下列有关闪燃和阴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闪燃是看得到的燃烧,阴燃是看不到的燃烧正确答案B
B.闪燃是短时间内出现火焰一闪即灭的现象,阴燃是没有火焰的燃烧
C.闪燃温度高,阴燃温度低
D.阴燃得到足够氧气会转变成闪燃
(17).火灾发展规律将火灾分为初起期、发展期、最盛期、熄灭期,在轰燃发生的阶段的特征是()。
A.冒烟和阴燃正确答案D
B.火灾释放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C.通风控制火灾
D.火灾释放速率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18).会导致爆炸性气体的爆炸极限范围变大的条件是()。
A.初始温度降低正确答案D
B.管径减小
C.点火源能量减小
D.初始压力增大
(19).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其爆炸危险性()。
A.增大正确答案B
B.减小
C.不变
D.不一定
(20).可燃气体的点火能量与其爆炸极限范围的关系是()。
A.点火能量越大,爆炸极限范围越窄正确答案B
B.点火能量越大,爆炸极限范围越宽
C.爆炸极限范围不随点火能量变化
D.爆炸极限范围与点火能量无确定关系
(21).某市的亚麻厂发生麻尘爆炸时,有连续三次爆炸,结果在该市地震局的地震检测仪上,记录了在7s之内的曲线上出现有三次高峰。这种震荡波是由()引起的。
A.冲击波正确答案C
B.碎片冲击
C.震荡作用
D.空气压缩作用
(22).爆炸冲击波以超音速传播的爆炸过程称为()。
A.燃烧正确答案D
B.爆炸
C.爆燃
D.爆轰
(23).某亚麻厂由于生产车间内亚麻粉浓度偏高,车间除尘系统的火花引起了亚麻粉尘的爆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厂房、设施的破坏。亚麻粉尘爆炸的破坏作用不包括()。
A.冲击波正确答案C
B.地震波
C.电磁辐射
D.碎片冲击
(24).如果乙烷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3%~15%,则乙烷的危险度是()。
A.0.8正确答案B
B.4
C.0.66
D.15
(25).可燃易爆气体的危险度H与气体的爆炸上限、下限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H值越大,表示爆炸极限范围越宽,其爆炸危险性越大。如果甲烷在空气中的爆炸下限为5.00%,爆炸上限为15.00%,则其危险度H为()。
A.2.5正确答案D
B.1.5
C.0.5
D.2
此题目数据由翰林刷题小程序免费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