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自考】【小学数学专题研究】【28069】高频考点(5)
(1).类比法在数学解题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一般类比所得的关系都是正确的。
A.正确正确答案B
B.错误
(2).所谓映射反演,就是映射和反映射两种方法并用。
A.正确正确答案A
B.错误
(3).“万能的发现方法”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所以是没有价值的。
A.正确正确答案事实上,用“万能的发现方法”解决一切问题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是这一种模式仍不失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其本质就是化归思想,可以解决非常多的数学问题。
B.错误
(4).非常规问题十分复杂,小学生无法解决。
A.正确正确答案B
B.错误
(5).小学数学解题的结构是由若干个步骤所组成的序列。
A.正确正确答案A
B.错误
(6).在小学数学的解题中不是尝试错误式就是顿悟式。
A.正确正确答案B
B.错误
(7).回顾解法的目的是为了追求问题的普遍性。
A.正确正确答案回顾解法是解题的第四个阶段,有三层内容,一是证实所实行的解法是正确的,满足题目的全部要求;二是进一步分析所实行的解法是有效的(包括了一切可能情形);三是说明解法的过程是简捷的。并不是追求问题的普遍性。
B.错误
(8).小学数学解题的核心是填补已知条件和目标之间的空隙或差距。
A.正确正确答案A
B.错误
(9).数学问题的解题我们必须要无穷尽的刨根问底地寻找答案。
A.正确正确答案B
B.错误
(10).小学数学的解题重视的是结果而非过程。
A.正确正确答案B
B.错误
(11).数学发展的三个阶段是紧密联系的。
A.正确正确答案A
B.错误
(12).在自动化阶段,小学生不需要意识的参与就可以进行数学运算活动。
A.正确正确答案B
B.错误
(13).在认知阶段,小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所理解并形成表象以后,能够有效地利用适当的“刺激与反应”方式,将这些数学知识联结起来,形成解决问题的程序步骤。
A.正确正确答案B
B.错误
(14).小学数学解题等同于对数学知识的简单应用。
A.正确正确答案B
B.错误
(15).小学数学解题是数学认知结构不断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属于一种认知学习。
A.正确正确答案A
B.错误
(16).思维定势总是消极的,抑制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
A.正确正确答案B
B.错误
(17).智力与外界的训练、引导及环境的反馈无关。
A.正确正确答案B
B.错误
(18).比较是抽象和概况的必要条件。
A.正确正确答案A
B.错误
(19).小学生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及具有的能力解决问题,反过来小学生具有的知识和能力又改善了他们原有的认知结构。
A.正确正确答案A
B.错误
(20).在小学阶段,计算能力的培养是最重要的。
A.正确正确答案B
B.错误
(21).现代数学运动后来以失败告终。
A.正确正确答案B
B.错误
(22).简述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
1.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要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的人才服务,就必须把自己的工作建立在高度的科学水平上,必须经常地开展研究工作。因为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有其独特的规律。只有按规律来实施,才能提高质量。掌握和运用教育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能从根本上认识教育现象,阐明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规律。
2.教育科研是一种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发现、掌握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活动,是一个立足于已知去探求未知的过程。为了能正确地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教师必须着重学习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统计方法、教育测量、教育评价等有关进行教育科研的基础知识。具备有关教育科研的相应技能,如教育科学研究的选题如何确定、研究与论证的方法和手段、研究结果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等。
3.教师除了完成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外,还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选择课题,积极地参加到教研、科研活动中去,并要自觉地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最终能够撰写出教学经验总结或教育科学研究报告,并用以指导实践,在深化课堂教学的改革与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上发挥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具备了一定的教研与科研能力,这既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也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
(23).请简述数学活动教学的三个阶段。
1.具体材料的数学化,即从实际生活中提取数学模型;
2.数学材料的逻辑组织化,即通过辨析、归纳、直觉、类比、想象,寻找方向和线索,用逻辑方法把数学材料组织到逻辑体系中去;
3.数学结论的应用化,即把理解和掌握结论转变为更加具体的思维,并能同所面临的实际情境相结合,从而创造性地应用结论。
(24).请简述数学活动教学的意义。
1.数学活动教学,是提高人的素质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地寻求知识,变脱离学生的认识实际为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通过创设一些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2.数学活动教学,提供了个体探求和获取知识的过程,使之锻炼了意志,增强了思维能力,领会了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学生掌握的结论不仅不少,而且得到的思想方法更具有广泛的迁移意义,久而久之,可以使学生从爱学到学会,再到会学。
3.数学活动教学,因为同现实联系起来,所以既培养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又发展了人头脑中的数学现实认识。数学来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数学不仅联系着现实的世界,而且每个人都有着自己对数学的现实认识,其中包括每个人所接触到的客观世界中的数学规律以及有关这些规律的数学知识结构。学生一旦掌握了数学在现实中的原型,就会对抽象的必要性、可能性和方法论,产生真切的认识,就会从过去的讨厌数学、害怕数学变成喜欢数学,而且也确实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5).从认知发现理论的角度论述小学数学活动教学的意义。
1.认知发现理论强调学习不单纯是简单的刺激反应,而且是以人的意识为中介的认知过程,所以,学习者是认识的主体。这种科学认识活动和学习认识活动的一致性,给数学活动教学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提供了依据。
2.小学生学习的尽管是前人总结的数学知识,但这种知识对他们来说,仍然是新鲜的和未知的,在他们的认识世界里,和科学家在人类社会中获得知识的情形一样,也是一种创造,都是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都是由低级到高级,由表及里,由粗到精。
3.所以,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和理论。
此题目数据由翰林刷题小程序免费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