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00393) > 正文内容

“儿童的认知结构(包括语言结构)来源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主体作用于客体的活动和动作是一切知识的源泉。”此观点属于

“儿童的认知结构(包括语言结构)来源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主体作用于客体的活动和动作是一切知识的源泉。”此观点属于
A、行为主义的语言学习模式
B、认知相互作用论的语言学习模式
C、先天论的语言学习模式
D、社会相互作用论的语言学习模式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社会相互作用论具有认知相互作用的基本范畴,与认知相互作用论对儿童的语言学习有相似的观点。两者都认为,语言来源于个体遗传结构与环境输入的相互作用。与认知相互作用论不同的是,社会相互作用论更强调儿童所处的语言环境和交往背景对儿童语言发展的作用。    主要观点是语言来源于人类遗传结构与环境输入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环境,特别是语言交往环境在儿童语言结构获得的过程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将儿童及其语言环境看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个整体是动态的,强调儿童指向语言(CDS)的作用。

扫描二维码免费使用微信小程序搜题/刷题/查看解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翰林刷题小程序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20230611.cn/post/884219.html